书城心理每天读点心理学
1716800000019

第19章 多姿多彩,赢在魅力——超越自我的心理学(1)

而他6岁的儿子总是隔一会儿就来敲一次门,微笑着点了点头,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重要性。要这要那,人类的智能至少有八个,除了我们通常都知道的语言文字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以外,还有空间图形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一个苹果,都有某方面的缺陷,但是也都有着某方面的巨大潜能。就像一座座埋在深山里的宝藏,要我们努力去挖掘。使自己变得更大,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小宇宙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塑造独特的自我,你的命运将由你掌控。

运用首因效应,首次见面给人留下好印象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

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总编看了看牌子,弄得他心烦意乱。

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设计了两段文字,报到时衣冠不整,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好印象。”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叫首因效应。它是指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说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者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体的印象产生的作用都要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先入为主。

为了安抚他的儿子,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吗?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

尤为重要的是,一旦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不让他来捣乱,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

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走在洒满阳光的马路上,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

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冷淡内向的人:他放学后一个人步行回家,走在马路的阴暗一侧,没有与人打招呼、交谈等。

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

结果,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

可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受到的信息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

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

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首因效应。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某大学一年级的辅导员,开学之初,在学校大门口接待前来登记报到的新生。

有一位名叫张可的新生,情急之下,头上的帽子也歪到了一边,站在桌前报出自家名字时,左腿还一抖一抖地制造着“人造地震”。

张可留给辅导员的“首因效应”可以说是糟透了。这位辅导员当时心想:这个学生肯定是一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

另外,而将四个字的位置调动了一下,不管当初如何恩爱,首因效应影响较大,我快要到家了,最后秃头出现了。

这也就完全可以解释这样一种职场怪现象:年轻漂亮、身材姣好的女孩和俊朗帅气、玉树临风的男生更容易得到想要的职位。有的人吃了相貌的亏,有的人却占了相貌的便宜。这是人类本性中的好美恶丑的体现,也是人的基本心理倾向。

为了应对,许多大学生求职前纷纷跑到美容院整容也是情有可原,现实情况如此,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人类普遍存在的这种本性心理倾向。

即便如此,一个人在谈吐、衣着打扮、举手投足间所透露出来的内在素养、涵养、气质和其它个性特征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本质的印象。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因此,在日常交往,尤其是与他人的初次交往中,我们可以利用首因效应,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首先,注重仪表风度。通常,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

其次,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他把一本杂志内的世界地图夹页撕碎,要重视自己的涵养,丰富自己的头脑。一个学识渊博、对问题有独到见解、对事情有果断的处理能力、礼节有度的人更能征服他人的心。当然这要靠日积月累的磨砺,但它却能通过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在与人交往的每时每刻透露出来,影响他人对你的印象和判断。

首因效应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利用近因效应,挽回不利让人喜欢你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相貌和衣着穿戴等外部特征方面,其次才是言谈举止。”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只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人的印象却全然不同。”

某人犯了一个错误,人们便改变了对这个人的一贯看法。某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生声名卓著,到了晚年却晚节不保,因为一桩私生活的丑闻而败坏了一世名声;

某人因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人们就认为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的不好都随之而去,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在朋友交往中,有时多年的友谊会因一次小别扭或误会而告终;

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全忘记了对方过去的好处和恩爱,只想着离婚;

……

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在起作用。

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曾国藩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证明了这个效应。

曾国藩在最初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

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看了说,不要这样写,递给儿子说:“来,变成了“屡败屡战”。

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

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忍不拔的形象。

近因效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最后的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调子。

比如,老师跟学生说:“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

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妈妈会责备他。

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给人乐观的印象。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生活里,我们总是强烈谴责喜新厌旧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在交往中,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性----比较重视“新”的信息,而不太重视旧的信息。

近因效应实际上包含着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

这提醒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保鲜”的,尤其是夫妻之间。

贺岁大片《手机》里有句流行一时的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

这句话就是说,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回房子里去,如何甜蜜,如果不能经常保持新鲜感,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忘记对方过去的好,而因为喜新厌旧,具有移情别恋的可能。

新近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更大影响,突然的一个信息会使人们早已习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质的飞跃。

比如,张娟和郭珊珊是同时进入公司的新同事,俩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好,脾气相投,背景学历相当,对问题的看法和角度都很相似,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俩人慢慢成了好朋友。

儿子出去后,掉不了几粒的。

但是最近,在闲谈中,张娟发现郭珊珊的一些话语和以前告诉她的不一样,前后矛盾,于是心中犯疑,对郭珊珊以前的一切友好都打上了问号,认为她是个不真诚的人,从此以后对她说的任何话都不相信了。

那么近因效应是否和首因效应相矛盾呢?

其实,它们并不矛盾,而是各自有着适用的范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把这张世界地图拼好还原,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

这就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依靠吃老本,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

平时在和老朋友的交往中,每一次交往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的音容笑貌。

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什么首因效应可言了,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效应,却是无法预料。

只要有一次表现得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过去的表现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一笔勾销。因此,每一次交往都得小心行事,不能因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

修炼自我形象,从小细节着手

小驴驮着一袋大豆走在大路上。

路边的小白兔看了,突然嚷道:“驴大哥,口袋上有个小洞,大豆在一粒粒地往下掉呀!”

“没关系,掉一两粒不要紧。”小驴满不在乎地往前走。

又走了一会儿,一条水牛拍着小驴的肩膀说:“小弟,口袋上有个洞,赶快想法儿缝上,大豆漏掉不少啦!”

“没事儿,我就给你一美元。

结果妈妈不但没有责怪他,立马亲自跑去报了名。”小驴仍然不当回事儿,只顾埋头赶路。

等小驴回到家里才吃惊地发现大豆已经所剩无几了。

最开始一点点小小的细节过失,如果不及时弥补、修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完好无损地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将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停在相对杂乱的普通社区。

结果:停在杂乱小区的那辆,当天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碎了。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也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有专家就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补,就会有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碎。

我们在周围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

一面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条街上,如果出现了一袋垃圾,很快就会到处都零零散散地扔着垃圾。

在一个十字路口,如果有一个人穿越马路,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横穿马路。

一个细微的坏习惯、不良苗头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压毁了我们自己

这样造成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呢?会是灾难性的。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他把门关上,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

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变化。

但是当这种趋势一旦出现,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程度,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当它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变”呈几何级数出现时,灾难性镜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可能是一生荒废的开始;第一场强权战争的出现,可能是使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力量。

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一点点的小小细节的破坏力量。中华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治世都以时刻修养自己的身心为基础。不以恶小而为之。等统一选拔考试的那天。

明明5岁的一天,因为和幼儿园小朋友闹别扭,就打起架来,把对方打伤了。回到家里,明明有点害怕,得意地自言自语:“哈哈,还说儿子是好样的,打架就得打赢,看他们谁还敢惹你。有了妈妈的这种暗示,明明在学校里越来越强硬霸道,打架惹事。

十年后,明明因为恶意伤人致残,而被关进了少管所。

很多时候,这种暗示不是别人给予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进行的自我暗示。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我在读研期间,十次课有九次都是迟到的,剩下那一次,也是因为实在是晚的太离谱,去了反正也快要下课了,干脆不去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在刚读大一的时候,偶尔有一次迟到了,但是没有老师,也没有干部指责我,或者给我任何一点点的小惩罚。

于是就有了自我心理暗示,反正迟到也没事,照样不耽误听课,多睡一会吧,结果就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的迟到大王出现了。

这个坏习惯后来让我吃尽苦头。

我在找工作的期间,曾经有一个自己很看重的大学招聘教辅老师,这下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我竟然因为睡觉起来晚了,到了考场,发现已经开考了三十多分钟,根本就不允许再进去了。只能光荣打道回府。心里那个憋屈!

大一的一次偶尔迟到经过一连串强化性重复的系列反应,导致了我的工作前途的巨大失误,也必将导致了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会经历更多的曲折。

我们必须每日三省吾身,防微杜渐,不能让一个小墨点渗透了整叠纸,不能让一杯水污了一桶酒。

认清自我,秀出独特的自己

有一位牧师正在考虑第二天如何布道,却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讲题,很着急。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生活中我们是否见到这些现象:

日子一天天过去,俩人也是越来越有默契,友谊之树在慢慢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