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词源(超值金版)
1717600000030

第30章 趣说固定语——因为凝练,所以流传(3)

“巧夺天工”由来

“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精巧。语出晋代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元代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云:“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清代张岱《陶庵梦忆·濮仲谦雕刻》:“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

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鹤立鸡群”这个成语常被人们提及,比如说某人工作业绩不菲,就说他在单位里是“鹤立鸡群”;谁家小孩学习非常好,也说他成绩在年级里是“鹤立鸡群”。

此语出自晋代戴逵的《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它原是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才华非凡。

嵇康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他才学出众,性格耿直,又身材高大,仪态俊逸,非常引人注目,是当时为人们所美谈的“竹林七贤”之一。后来,他因不满司马氏操纵朝政,被司马昭借口杀害,死时年仅41岁。

嵇康的儿子嵇绍和他父亲一样很有才学,并且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司马炎称帝后,嵇绍被征召到京都洛阳做官。有人见了他后,对他父亲的好友王戎说:“昨天我见到嵇绍,他长得高大极了,魁梧得很,在人群之中,就像一只仙鹤站在鸡群里那样突出。”王戎听了,说:“你还没有见过他父亲嵇康呢,比他更突出!”

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嵇绍担任侍中,侍从皇帝,经常出入宫廷。后来,西晋皇族内部发生了“八王之乱”。嵇绍在跟随惠帝出兵作战时,尽力护卫惠帝,不幸中箭而死。

成语“鹤立鸡群”即从此典故中引申而来,表示与众不同,卓尔不群。

鹤立鸡群的军阀

在抗日战争以前,李福林是广东省的一个军阀,他不爱读书也不愿看报,但常装成满腹学问的样子,说起话来,无论通与不通,总要加上几个成语或其他文雅的字词。

有一次,他到中山大学演讲,面对满堂师生,又班门弄斧:

“诸位大学生们,校长阁下敬请我光临贵校,本人深感侥幸,犹似鹤立鸡群,不由得使我飘飘然……”

学生们哄堂大笑。

李福林不高兴地说:“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说话虽狗屁不通,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这时连板起面孔瞪着学生的校长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画龙点睛,方能生动传神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是形容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传神。语出唐·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画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著名画家,他的画技非常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东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但奇怪的是这四条龙都没有点上眼珠,令人看后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的眼睛点上。张僧繇说:“给龙点上眼睛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人们听了谁都不相信,认为他的话很荒唐,都要求他试一试。张僧繇被逼无奈,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谁知刚一点上,顿时乌云翻滚,狂风四起,雷鸣电闪,两条龙果然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飞向了天空。

过了一会儿,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上眼睛的龙已不知去向。

当然,这个故事是人们仰慕张僧繇的绘画才能编造出来的。以后人们便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说话或者做文章时,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他说的话或写的文章格外生动和深刻。

画蛇添足,徒劳无功

“画蛇添足”意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有害无益,徒劳无功。此语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从前,楚国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仪式完毕后,主人把剩下的一壶酒,赏给手下的办事人员喝。人多酒少,很难分配。他们就商量出由画蛇比赛来决定。要求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其中,有一个人画得最快,转眼之间就把蛇画好了。他看到别人还没画完,就得意扬扬地准备给蛇添上几只脚,正当他画第二只脚的时候,另一个人把蛇画完了,一把夺过酒壶喝了起来。添画蛇脚的人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别人喝光了一壶酒。

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日常生活中,当有人对某事苦思不得其解,经旁人稍加点拨后,突然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我们常把这类情况形容为“豁然开朗”,这跟佛家所讲的“顿悟”有相通之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也是豁然开朗之意境。

“豁然开朗”最早见于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南朝官员庾仲雍《荆州记》中也有:“元嘉中,有蛮人入此山射鹿,入石穴中,蛮人逐之,穴傍有梯,因上,即豁然开朗,别有天日。”

“豁然开朗”一词形象地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它的近义词除了“朗然开悟”“豁然贯通”等外,还有“涣然冰释”。如清代学者戴震“平生无他嗜好,唯专于读书,虽词义钩棘难晓者,一再读之,辄已涣然冰解,旁观者惊为宿悟”。“茅塞顿开”也是它的近义成语。“拨开云雾见青天”也可算上一个。但咀嚼比较起来,这几个在意境上始终不及“豁然开朗”,唯有“豁然开朗”把顿悟以及顿悟后的庞博视野表达得淋漓尽致。

“豁然开朗”与儒释道

文学故事里的“豁然开朗”作为成语,却在教育学上经常提到,它与《学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相合。不愤不悱,很难教导;待其愤悱,就豁然贯通了。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认为《大学》是“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学者必由此入门,才能达于圣学。他作《大学格物补传》,强调“即物而穷其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用粗无不到”。朱熹教学的方法是穷理应以读书为重要手段,应持续用力,期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境地。“豁然开朗”不仅儒家感兴趣,道家也钟爱它,本来《云笈七签》作为道教文献出现过豁然开朗的故事。刘希真是宋太宗时著名道教学者,自号“朗然子”,而历史上自号“朗然子”的道士不止一个。

佛教特别是禅宗强调“顿悟”,豁然开朗,也作“朗然开悟”。《佛经》有“朗然开悟大菩提”,古德有偈:“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是指信徒要靠“心开悟解”“豁尔开悟”,做到“为散开一隙云雾,便见一片青天”。

禅宗等给文艺美学最重要的启发,即文艺和审美的本体就是使人感悟到无限丰富、生气流动、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产生灵府朗然、快感心悦、神愉。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鸡犬升天”是用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它得自晋朝时期葛洪的《神仙传·卷六·刘安》里面记载的一个传说故事。

刘安是汉朝的淮南王,汉高祖刘邦之孙。此人天资聪颖,喜欢读书,善于鼓琴,笃信道教,曾召集有道之士千余人为门客,其中有八个最得力的,世称“八公”。刘安拜他们为师,学习炼丹和修道。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也炼出了一葫芦的金丹。

后来,刘安联络几个诸侯国,企图谋反夺取帝位,结果事情败露,朝廷派兵缉拿他归案。在前来兴师问罪的御林军进城之前,刘安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八公建议他,既已炼成金丹,何不把它吞下,也许能逃脱一死。于是,刘安拿出已炼好的金丹,喊来家人,分给每人一粒,吞服下去。分发完后,刘安随手把装金丹的药葫芦往外一扔,里面蹦出来几粒,被抢上前来的一条狗和两只公鸡分吃了。说也奇怪,服完金丹后,刘安忽然觉得心里一阵清爽,浑身软绵绵、轻飘飘的,接着他就慢慢离开座位,飘出了院子。这时,他脚下突然生出一片白云,托浮着他徐徐飞向天庭。刘安在空中回过头来想看看家人怎么样了,他惊奇地看到,家人也都飞离了府院,随他而来。更奇怪的是吃了金丹的鸡、狗也都驾着祥云飞升起来。

后来,传说刘安一家就住在紫虚宫里帮助太上老君烧炉炼丹,那条狗则成了二郎神哮天犬的伴侣,而那两只公鸡每天黎明随着东海桃都山上神鸡的第一声啼叫而啼叫,带领天下的雄鸡一起鸣叫,从而驱散黑暗,迎来光明,开始新的一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即由此而来,后人把它用作对一人做官、全家享福的讽喻。

“进士”与“进土”

有个欺压乡里的富绅,父子俩本无学识,却肯出钱,结果各买了一个“进士”功名,婆媳二人也加封为“诰命夫人”。这年除夕,富绅按捺不住得意的心情,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同夫人

可第二天,家丁开门再看对联时脸都白了,慌忙将富绅请了出来。富绅一看,气得当场晕死过去。原来,有人在对联上添了几笔,那对联竟变成了: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同失夫

一两笔之别,吉凶相反,改者奇想,令人叫绝。

“鸡犬不宁”的由来

成语“鸡犬不宁”原是形容那些酷吏对百姓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它出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柳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姓蒋的人,一家三代都靠捕蛇为生。祖父和父亲在捕蛇的时候被蛇咬死了,但是他还是继续捕蛇。当柳宗元劝他不要再捕蛇的时候,这个人竟大哭起来,表示宁愿被蛇咬死,也不愿意放弃捕蛇。因为他必须靠捕蛇才能上缴官府的赋税。姓蒋的捕蛇人还告诉柳宗元说,如果他要是捕到毒蛇,命运就会比他的乡邻好多了。有的乡亲早已倾家荡产,食不果腹了。差役们进村子里收税赋的时候,横冲直撞,粗声叫骂,大打出手,乡亲们胆战心惊,苦苦哀求。这种场面被惊扰的不只是人,就连鸡狗都得不到安宁!

后来,人们便从中引申出成语“鸡犬不宁”,用以形容生活因受骚扰而得不到安宁。

有财缺德

清朝时,朝廷中一个大奸臣的儿子,名叫姚有财。此人不学无术,但倚仗着他老子的势力,捞了个乌纱帽。去上任的途中,碰巧遇上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他也想装装斯文,便上前去求个字。郑板桥听说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欺压搜刮百姓,搞得乡邻生活鸡犬不宁外,别的一窍不通,于是他很快写了一首诗:

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

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每句开头一字,连起来是“有财缺德”。姚有财接过一看,差点气晕过去,但又找不出真凭实据,因此对郑板桥毫无办法。

狡兔三窟,有备无患

“狡兔三窟”从字面上看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个藏身的洞穴,常用来比喻隐蔽的方法很多。现在一般用来表示做事留有余地,具有多种应变能力。它出自《战国策》的名篇《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的贵族。孟尝君在齐国担任相国时,他的门下有数千名食客。他曾联合韩国和魏国打败了秦、燕、楚三国,因此名声大振。

孟尝君门下有个叫冯谖的食客。一次,孟尝君询问门客中谁能替他到薛地去收债,冯谖自告奋勇接受了这个任务。冯谖到薛地后,当众把百姓欠债的借据全都烧毁,还说这是孟尝君命令把债款赏赐给大家的。于是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孟尝君知道后非常不高兴,但也不好公开责备冯谖。

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免了相国的职务,只好退居薛地生活。离薛地还有一百多里路,百姓就扶老携幼地前来迎接。孟尝君这才明白了冯谖的用心,因此非常感谢冯谖。但冯谖对他说:“聪明的兔子有三处洞穴,才使它免于被猎人猎杀,被猛兽咬死。如今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高枕无忧,让我帮您再凿两个洞穴吧。”

于是,孟尝君给了冯谖五十辆车子、五百两黄金,去游说西边的魏国。冯谖见到魏王后就开始称赞孟尝君是多么的有才干,多么受人们爱戴,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魏惠王的心。魏惠王马上派使臣携带许多财物和马车去齐国,聘请孟尝君来魏国当相国。冯谖赶在魏国使臣之前回到薛地,告诫孟尝君一定不要接受聘请。魏国使者一共来了三次,孟尝君始终不答应接受聘请,如此一来,孟尝君顿时身价倍增。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君臣都十分担心孟尝君为别的国家效力,于是齐王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并亲自向他谢罪。这样,冯谖为孟尝君凿成了第二个窟。

之后,冯谖又建议孟尝君向齐王请求赐给自己先王的祭器,在薛地建造宗庙供奉。这样齐王就会派兵来保护,而薛地在齐国的地位就非同寻常了。宗庙在薛地建成后,冯谖对孟尝君说:“三个洞穴已经凿好,今后您可以高枕无忧了。”

此即“狡兔三窟”的由来,成语“高枕无忧”也缘于此典故。

战国四公子

战国时期,一些重臣喜欢结交和收养各种各样的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一时成为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收养的门客都很多,人们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精卫填海,可歌可泣

人们若用成语形容坚定不移、不屈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很自然就会想到“愚公移山”,其实,词典里还有一个成语也表达同一个意思,这就是“精卫填海”。关于此成语的得来,有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上古时代,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模样长得十分清秀,性格却很活泼倔强,炎帝非常疼爱她。

有一天清晨,风和日丽,正是出游的好时光。女娃划着一条小船,在碧波荡漾的东海上遨游。女娃正玩得开心,突然海面上刮起一阵大风,大海的浪涛席卷而来,女娃的小船被冲得左右摇晃,随着浪涛越来越高,小船被碾成了碎片,女娃也被大海的旋涡卷入了深渊。几天过后,一只小鸟在女娃沉溺的水中破浪而出。这只小鸟花头颅、白嘴壳、红脚爪,它的名字叫精卫。这是女娃不屈的灵魂变成的。精卫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它决心填平东海。

从此,精卫就住在布满荆棘的发鸠山上。它天天从山上衔起小石子或者小树枝,然后展翅高飞,直至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雨雪霏霏,它从来都没有停下过。当它来回飞翔在波涛汹涌、浩瀚无垠的大海上空时,它嘴里不间断地叫着“精卫、精卫”,以激励自己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将东海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