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话题中国文学史
1721000000023

第23章 遥远时空的思想记录(1)

说起散文的起源,首先得有文字。传说最初汉字是由一个叫仓颉的人造出来的。古书上记载,他把汉字造出来以后,“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有了文字,人就变得机灵巧诈了,就会想着争斗,想着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天怕粮食不够吃,所以降下小米来救济大众;鬼也怕人用文字来制服他们,所以夜里号哭。先民大概用这种传说来衬托文字的神秘感。有了文字,人们可以把自己和别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记录下来,达到和别人交流的目的。两个人距离很远,不能见面,古时候又没有电话、网络可以聊天,写封信也就解决了。司马迁写了一部《史记》,总结了数千年的历史,他当然希望后人知道他做的工作,了解他的思想,就写成洋洋五十多万字,一直流传到今天。通过文字,一代又一代人的行动、想法都保留下来,不断积累,不断传承,这就构成了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有了文字,人类的确是变得越来越机灵了。那么复杂、那么规则的文字全部出自一个人的创造,当然是不可能的。假如我们乍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稍作浏览,大概总会惊叹:那么多的书,里面得承载着多少思想,包含了多少文章啊?如果想到从古至今中国产生的所有典籍,那还非得用“浩如烟海”形容不可了!一个极其睿智、渊博的学者,也不过是从牙牙学语开始,也必须从学习一个发音、认识一个字起步。中国古代散文的历程正像是一个人的人生,要对她有所了解,还必须得从那文字初成的遥远年代开始说起。

一、卜辞铭文:龟甲青铜的古老变奏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北京国子监一位叫王懿荣的祭酒,也就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的教务长,偶然得了疟疾,他发现郎中给他开的药方里面有一味叫做龙骨的,上面刻着些小字儿,似篆非篆,他就把抓药的下人叫来一问,下人说是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药铺抓来的。王懿荣很感兴趣,他本是有名的金石学家,对古文字有很高的造诣,隐约就觉得这些小字儿里面大有学问,于是干脆把北京达仁堂药铺里的“龙骨”包圆儿了。他在这些小字儿上花了不少心思,后来还把这事告诉了来家中拜访的刘鹗。刘鹗以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知名一时,对古文字也颇为精通。经过共同研究,两人最后终于发现这其实就是咱们国家最早的成形文字,是殷商时代占卜的记录。当时发现的“龙骨”都来自河南安阳西北的小屯村,那里正是商王朝后期的都城。

人的思维落在文字上,就今天所知,还的确是同占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商代人最尊重鬼神,出了名儿了,当时原始宗教的气氛笼罩着生活的每个角落。《礼记·表记》就说:“殷人尊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信神、敬神都是全民参与的。在我们看来,那时的老祖宗简直迷信得不可思议,他们凡事都要向鬼神请示,所以动不动就要占上一卦。军国大事、生儿育女,乃至鸡毛蒜皮,无不占卜。今天,科学知识已经相当普及,偶尔在街头或者寺庙周围见到算卦、相面的,也很少有人光顾,多数人只当是蒙人骗钱的把戏,压根儿就不相信。商代人可不这么看,在他们眼里,占卜可是生活中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儿。他们有众多的占卜师,当时叫做“贞人”,专门负责沟通天地百神和已故的祖先,商王和贵族有时候还会自己动手从事占卜。再比如说占卜的工具,也有特别的要求,多半是像当年达仁堂里那样的“龙骨”,后来叫做甲骨的那一类。“甲”必须是龟的腹甲,“骨”应当是牛的肩胛骨,其他的东西就很少用,大概这两样更有灵气吧。占卜时要由专门负责占卜的巫师在甲骨上钻几个孔,然后放在火上灼烧,巫师根据灼烧后的裂痕来推断吉凶,随后把占卜的人、时间、问句和结果刻在甲骨上。比如一则卜辞说: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①

句子简单极了,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假如在今天,我们只要问“雨从哪边来?”也就够了,它偏要东、西、南、北整个儿询问一遍,采用同神明对话的形式和语气,显得既质朴又庄重。其实也难怪,相比今天来说,先民对世界了解很少,面对大自然的种种变幻,当然更容易恐惧,同时对自然世界也有着更多的敬意。商代人把占卜得来的结果看成是神的指示,而且除了巫师之外没有多少人认识“甲骨文”,所以在当时,这种最简单的文章实际上包含着非常神秘的色彩。它在表达上的最大特征,就是简明直白,因为只求实用,还谈不到修饰。

甲骨文中多是些零散的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所以叫做“辞”。后来《周易》爻辞经过占卜师(就是当时所谓“史”)按照卦的顺序连缀起来,就比甲骨卜辞显得整齐多了,包含的内容也更丰富,写作手法也更多样。古代有伏羲画卦、周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的传说,这大抵都是靠不住的。关于《周易》的时代,近代以来的学者一般认为是商末周初。《周易》是本卜筮的书,同商代卜辞没有根本的区别,不过应是日积月累,出于众多占卜师一类人的手笔。它的年代比一般商代甲骨卜辞稍晚,又经过不同的人长时间的“打磨”,文字的组织上显然比甲骨文进步了一些,爻辞里已经出现了不少带有诗意的韵文了: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卦)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贲卦)

男子骑着白马,威风凛凛地到女子家里去,起初以为他是强盗,等那女子被抢走之后,人家才知道他是为着婚姻而来的。女子被挟在马上,眼泪像是断了线的珠子,哭得伤心极了。句子虽也不长,却很整齐,明显经过了有意的修饰,那男人乘马的神气劲儿,和女子被抢离家的感伤,已经呼之欲出了。

又如《中孚卦》: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吾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这一段恰是男女间柔密的情话:雌雄两只鹤在相互和鸣,我这里有芬芳的美酒,你何不来同我共醉呢?通过其他物象来引起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同《诗经》里的“比兴”手法已经没有什么不同。它不像甲骨卜辞那么直白,而是优游、含蓄,生动、饱满,富有感人的力量。虽然它的用途同诗还是不一样,终究还是为了占卜,但表达技术已经与甲骨卜辞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国家历史博物馆,有一件青铜铸成的国宝,它经历了三千年风雨的洗礼,斑驳的翠绿色锈迹古色古香,重达875公斤的庞大躯体岿然屹立,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驻足观看,惊叹不已。它就是商王为母戊所铸造的祭器——司母戊方鼎。

鼎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形制之一。商周时代,大型的青铜器皿多从一般食器演化而来,后来青铜器逐渐成为商代人宗教观念和情感的寄托,所以当时青铜器制作之精湛、品类之繁多、造型之多彩,今天看起来也足以让人叹为观止。青铜器也是我国古代早期散文的重要载体,镌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几乎与甲骨文同时产生,后世叫做金文。“金”是指青铜金属器物,由于青铜器的造型以钟鼎为多,所以金文又被称作钟鼎文。商代青铜器多以浮雕式的动物纹样知名,如果说上面雕有文字,只能说是图画文字,装饰性较强,同实用文字还有所区别。自成段落,能够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在商代青铜器中还很少见。商代也有金文,比如有一则商代金文说:

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①

内容大致是说某位大臣效劳于商王,立了功,得到了商王的赏赐,所以特别在某一天祭祀先祖,告慰亡灵。字数不多,时间、事件都有了,只是句子相当简单。但即使是这么短的文句在商代青铜铭文中也已经算是长的了。一般来说,商鼎中一二字或者四五字的铭文稍微多一点,这同当时低下的物质条件有直接关系,当然,先民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同样也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记述功绩的铭文,到周代的青铜器上才大量出现。在周代,青铜器的拥有者都是上层贵族,他们在举行祭祀、宴会或婚丧礼仪的时候,都要使用青铜器。这一方面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同时也要用这种当时极为贵重的礼器来炫耀自己的功勋、地位和财富。铜器上的铭文,一般都不外个人或家族的辉煌战绩和荣耀历史,因此在镌刻铭文时往往都会详细地列上时间、重大事件的起因和经过,最重要的还有相关家族成员的名字,这都是作者希望随着坚固的青铜器传之永久的东西。《虢季子白盘》、《小盂鼎》、《多友鼎》等铭文都出自参加过□狁战争的将士之手,时间、地点之外,作者把杀敌多少、俘获人数都记录在内,虽然没有对战争惨况的刻意雕琢,质朴明了的记载也不乏惊心动魄的力量。青铜器皿的面积远比龟甲和牛骨要大,所以有的文辞能够写得很长,比如今天可以见到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已经是意义比较复杂的段落了。其中有对事实的描绘,有王者同大臣的生动对话,散文功能提高了很多。《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春秋》、《尚书》历来被看做是历史散文的源头,其实从写作手法上说,周代青铜铭文就已经兼备了记言和记事这两重功能。韩愈曾经感叹《尚书》中的文章晦涩难懂,说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青铜铭文的风格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有些长篇的金文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已经同《尚书》里的文章非常接近。不过古人并非希望用晦涩的文章来难为后人,实在是当时的口语就是这样,他们只是按照说话的方式不走样地记录下来,谁知年代一久,当时简易的口语却往往让后人不知所云了。

总起来说,甲骨文、金文大体只应用在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竹简、木牍和缣帛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为书写工具,这些材料显然比甲骨容易获得,而且文字的承载量也更大;战国末年,铁器使用普及,青铜器的铸造衰退了,钟鼎铭文也就罕见了。书写工具的改进,适应着人们思想和学术的发展,也在推动着散文向更高级的阶段演进。有一个事实我们总是很容易忘记:无论后代的散文怎样演变,无论我们今天能够写出怎样华丽的文章,其实都是从商周甲骨和青铜上那些最稚拙的散文那里走过来的。

二、《老子》、《论语》:简约醇厚的永恒经典

周代的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把自家的亲属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帮助他行使统治权力。天子之下的诸侯再把自己的亲族往下分封,这样从天子到庶民,等级森严,关系就像是金字塔的形状,这就是所谓“封建制度”的基本含义。此时的情形,就像《诗经·小雅·北山》所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春秋末年,宗法制度渐遭破坏,原本稳固的统治无法维持,社会等级开始混乱。诸侯的家臣拒绝向诸侯交纳原本应该交纳的钱粮,在诸侯危难的时刻不给予原本应该给予的保护和救助,或者起来反抗,甚至取代了诸侯的地位,这种种情形自然都是统治阶层所绝不能容忍的。天子对此没有办法,有时候反而承认了这些“倒行逆施”。在这个时候,社会上一些智慧而博学之士就站出来,对社会的走向、对世道人心提出自己的见解。倾向守旧的人,主张保持旧文化、旧制度,一切照旧;倾向革新的就认为旧有的东西实在要不得,必须根据当时的情形制定新政策,寻找新出路。当然,也有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的种种不同看法,甚至还有人主张取消一切文化和制度。哲学只有落实在文字上才能发扬光大,才能传之永久,去影响更多的人,于是诸子散文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思想的解放,思想的发达,诸子散文的兴起就是最鲜明的标记。诸子中年代最早的,要属老子和孔子,记载他们言论的著作《老子》和《论语》,最能代表早期诸子散文的特色。

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里面有篇《出关》,说老子骑着一头青牛,要出了函谷关,赶奔昆仑山。管理函谷关的尹喜勤心修炼,希求长生不老,他把老子当做圣人和神仙一般膜拜,请老人家出关前无论如何留下一些著作,老子便写了五千字,总结了他的思想,以此留给尹喜,也留给后人。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子》。后来道家取了书中两个比较关键的字,用作书的名字,并且把它尊奉为经典,称作《道德经》。这个故事的真假当然无从考辨,鲁迅只是借助古书上关于老子的零星记载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这些我们且不必多说。单从这个简单的小故事里,就不难看出老子这位古代先贤的神秘色彩(图2-1)。

司马迁确切说明了老子的姓名、籍贯,说他姓李,名耳,字聃,楚地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并说他是周代管理国家藏书的史官,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后来不少人怀疑司马迁的说法,另外作了不少考证,有人认为他生活在孔子之前,也有人说他在孔子之后,不过不但没有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老子的时代和形象反而越发扑朔迷离。唐代皇帝奉老子为始祖,称之为“太上玄元皇帝”,这位神秘的老人真就变得“玄之又玄”了。道教里的“太上老君”,形象就源于老子。年代久远,事迹自然不容易搞清楚,而且老子形象的神秘化,多半同《老子》书中思想的深奥还有语言的深邃玄远有关。

老子的哲学思想极有特色。他主张世界的本原是“无”,“有”是从“无”衍生出来的。历来的哲学家对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弄得后来人有些无所适从。我们只需知道老子曾经说,这个“无”是个很难说清楚的状态,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所以才叫它“无”;而且它还包含着很多规律,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只好叫做“道”。这些理论,实际上说明那些关涉到世界本质的问题,都会很容易显示出语言的无能,总是有很多东西,本来存在,却是任何语言都无法确切形容的。这种思想很高深,也很玄妙,对后来的文艺理论启发很大。后世的不少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把老子的这种思想运用到创作中去。比如山水画或人物画中大面积的空白,都不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追问这些空白究竟意义何在,往往不容易说清楚,但如果把这些空白都抹掉,都用画笔填满具体的某些东西,艺术效果就完全给破坏掉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的妙处。没有深切的生活体验或者艺术实践,他的这套哲学是很难理解的;一旦理解了一点点,大抵都会觉得老子的思想的确是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