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话题中国文学史
1721000000046

第46章 戏曲发展的里程碑(2)

南戏发展到明代,渐渐在戏曲的声腔方面固定化,其中以四大声腔的戏曲最为人称道。这就是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和弋阳腔。海盐腔在南宋时开始出现,据说是由于张镃到海盐后,喜欢新声,令歌儿为曲,与流行的温州调相区别。元代贯云石、鲜于去矜结合海盐新声和北曲的歌唱优长,改造了海盐地区的民歌小调,到元末,由元曲家杨梓的家庭乐班首先示范演出,然后流传到市井乡野,继而传播到江浙苏杭一带,在嘉靖万历年间大为流行。余姚腔则兴自浙江余姚,成化嘉靖年间流行于太平、池州等长江下游地区,甚至北传到徐州一带。昆山腔是明朝魏良辅等人对流行于江苏昆山地区的小曲进行改革以后的产物,以后它就成为明清传奇的主流声腔。弋阳腔则是南戏在江西弋阳一带与北杂剧融合的产物,在元朝中期就已经生成,到明代嘉靖年间广泛传播于江南各省,而且该声腔具有独特的亲和力,每传播到一地往往能与当地民歌唱曲完美结合,生成具有当地乐调特点并为当地民众所喜爱的新的声腔,例如乐平腔、青阳腔、四平腔、义乌腔、太平腔、京腔、徽州调等,都是弋阳腔的分支或说是变种。在四大声腔中弋阳腔是最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种,它在民间最受欢迎。昆山腔则走另一条路,登堂入室为上层社会所欢迎。可以说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中叶昆山腔的戏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昆曲或昆剧,占据了中国戏曲的统治地位,其拥有的作家和作品数量位居各声腔剧种的首位。当今昆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明代,昆山腔,也就是昆曲,成熟的标志,就是梁辰鱼创作的《浣纱记》的成功演出。这是中国戏曲发展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但是这并不是说昆曲的创立就是梁辰鱼一个人的功劳,因为在昆曲确立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元代末年南戏盛行,吴中一带的昆山人在演唱南戏时经常运用当地的小曲并用自己地方的方言歌唱,很受昆山地区的人欢迎。于是昆山的一位有心的著名歌唱家顾坚就琢磨哪些曲调最受人们欢迎,他本人又是一位乐师,精通音律,他就对昆山流行的南戏乐曲进行一系列的整理加工,第一次进行了规范化处理,这就产生了昆山曲的初步形态,使其与海盐、弋阳诸腔有了明显的差异,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了。元末大将扩廓帖木儿听说顾坚善歌,屡屡召见,希望能听他一唱,但是顾坚却坚辞不去。他自号“风月散人”,与名士杨维桢、倪元镇、顾阿英啸傲山林。他的《风月散人乐府》可以说是最早的昆山曲作。朱元璋是很喜欢南戏的,但是他的家乡却只流行弋阳腔,他当上皇帝后不久,就专门召见昆山地区的百岁老人周寿宜,请老人为他讴歌昆山腔。但是长久以来昆山腔没有进一步发展,因此它也只是作为四大声腔之一闻名于时。

后来有一个长期居住在江苏昆山太仓的江西南昌人魏良辅,他对戏曲音乐十分喜爱,因为北曲盛行,他一开始就拜北曲师傅学艺,可是他在学习过程中却发现因为自己是南人,对北曲的吐字发音怎么也胜不过当地的北曲名家王友山。于是他毅然放弃北曲,而改学南曲。南曲声腔多,由于他的居住地昆山腔最为流行,于是他发愤钻研昆山腔。世上什么事都怕有心人。魏良辅熟悉了昆山曲以后,感到昆山曲尽管有自己的特色,也受昆山地区人们欢迎,但是曲调并没有尽善尽美,大有改进的余地。于是他潜心研磨,据说足迹不下楼达十年之久。对昆山曲的改革可以说他已胸有成竹。

世上有些事是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有些事却必须要有合作者才能完成。昆山腔的改革仅靠一个人是很难的。所幸老天相助,在魏良辅急需人帮助时,有一个叫张野塘的人出现了。张野塘善于北曲,年轻气盛,得罪官府,被人罗织罪名,发配至太仓。魏良辅听说此事,主动和张野塘结识。张野塘没有想到在流放地竟然遇到知己,甚为感动,就使出看家本领为魏良辅连唱了三天北曲。魏良辅觉得张野塘名不虚传,激赏之下,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张野塘。张野塘不仅能歌,而且精通乐器的演奏和制作,这使魏良辅更是喜出望外,张野塘就成为魏良辅改革昆山曲乐器和演奏的最得力助手。得知魏良辅决心改进昆山曲的消息,他的朋友——苏州的吹箫名手张梅谷、昆山的笛师谢林泉,还有魏良辅的弟子张小泉、李敬波等都全力支持并全身心投入了具体工作中。还有苏州著名的歌唱家、老一代曲师过云适,对魏良辅的改革也给予了许多指点。正是在众多艺人的全力合作、多年研磨后,昆山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流利婉转、字正腔圆、有板有眼、音韵悠长,当时此曲调新人耳目,人们听来觉得它似乎从清澈的水中淘洗过,清除了声音的一切杂质,是那么纯美甜丽,所以给这种新的昆山曲起名叫“水磨腔”。

有了曲调不等于就有了戏曲,必须有人按照这种新曲调写作剧本,有演员演出这种新曲调的剧本,而且剧本和演出都还要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梁辰鱼出现了。梁辰鱼,生活于明正德、万历年间,字伯龙,号少白,也是太仓人。他曾为太学生,但没有做过官,是一个行为狂放不羁的才子。他生就一副“金嗓子”,精通音律,曾以魏良辅为师学习昆山新曲,独得其传。更重要的是他擅长曲词创作,曾作有剧本《红线盗合》、《红绡妓手语传情》、《鸳鸯记》等,同时他还作有散曲集《江东白苎》,所有散曲他都用昆山新曲谱写,亲自教人歌唱。时人趋新,一时间许多优伶都拜梁辰鱼为师,向他学唱昆山新曲。那时候江浙一带竟流传有这样的话语:“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所以梁辰鱼为普及新的昆山曲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为了给新的昆山曲创作出一个优秀的剧本,梁辰鱼苦心孤诣选择合适的题材。最后他选定以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为依据,创作了昆曲剧本《吴越春秋》。他选择这个题材的理由有很多:一是故事发生地与昆山相近,人们对故事内容比较熟悉;二是同样题材此前元杂剧有关汉卿、宫天挺、赵明道等人的创作,他们的创作经验可资借鉴;三是他曾经漫游吴越旧地,对风土人情做过考察;四是西施与范蠡的传说丰富多彩;五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足以激励人心。所以梁辰鱼抓住西施与范蠡的爱情故事,将其设计为全戏的主线,在广阔的视野上展开吴越两国的历史争斗,同时在戏中也抒发了他自己对当时朝政昏暗宦官专权的不满。所以全戏意境极其高远,格调极其高雅,语言极其华美。此剧一出立即受到全社会上上下下的一致欢迎。梁辰鱼的声名随即传遍全国。很多艺人争相演出昆曲《吴越春秋》,剧本最后定名为《浣纱记》。虽然此剧还有不少明显缺点,不能列入最优秀的剧作,但是却是传奇史上一部占据独特地位的非常有名的剧作。因为《浣纱记》是昆剧的开山之作,人称“昆剧之祖”,其意义和影响非常深远。正是从这一点讲,它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四、汤显祖与沈璟为何而争

明代中叶以后昆曲在全国盛行。沈璟大张昆曲之旗,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写作和研究昆曲的戏曲家,如吕天成、王骥德、顾大典、冯梦龙、叶宪祖、袁于令、沈自晋等,人称“吴江浱”。

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江苏吴江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在兵、礼、吏部为官。万历十六年(1588)辞官回家,以后就潜心戏曲。他的剧作共有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其中《红蕖记》根据唐传奇《郑德璘传》改编,讲述郑德璘与韦楚云的爱情故事,字雕句镂,辞藻极其华丽,但是因为过于典雅冗长,并不适宜演出。这是他早年摹写昆曲之作,但是已经反映出他对昆山曲律的刻意追求。他的《义侠记》取材自《水浒传》的武松故事,不过有所改编,剧中的武松竟有了一个自幼就有婚约的妻子贾氏。戏曲以他们夫妻的悲欢离合为主线,穿插武松与西门庆、蒋门神、张都监的斗争。其中《打虎》、《杀嫂》等出写得相当生动,成为后世昆曲折子戏经常演出的保留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