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1721100000042

第42章 家庭生活中的心理学(6)

1.过度保护孩子。

现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备受呵护。由于家长们或幼儿园老师们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夸大环境的不安全性,致使孩子即使在没有任何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也体验到了不安全感,不敢面对任何困难,动不动就退缩和回避,甚至出现社会适应困难。2.家庭冲突和暴力。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安全感产生直接影响。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有利于孩子保持平和的心境;而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甚至拳脚相加,则会把家变成孩子烦恼的根源,使他们经常处于惶恐不安之中,影响儿童以后的健康成长。3.不能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活动环境。

由于对儿童安全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等原因,不同儿童的生存与活动环境也不一样。当儿童自身或其父母意识到所处环境的不安全性时,有的儿童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畏惧心理,久之致使儿童缩手缩脚。4.动不动就威胁和惩罚孩子。

棍棒教育早已被人们所反对,然而至今仍有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它作为灵丹妙药来对付孩子,甚至对学前期儿童滥施威胁和惩罚。当成人威胁或惩罚儿童时,会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可以看出,儿童的不安全感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既然如此,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增加其安全感。1.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儿童可能因为担心失去父母和老师的爱而产生焦虑和不安。因此,不论儿童的言行举止是否令人满意,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无条件地、积极地关注孩子。2.提供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学前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要负起责任,既要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其发展创造和谐的心理氛围: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包括稳固的住房,温馨舒适的房间设计布置和室内的采光照明,美丽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饮食卫生条件,各种器具和设备安全等等;和谐的心理气氛,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夫妻之间的恩恩爱爱,幼儿教师的真诚热爱、关心和良好的教育等等。3.鼓励探究行为。

学前儿童的认知动力强烈,好奇好问、乐于探究。在为他们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还应允许和鼓励他们对一定危险情境的探究行为,培养其冒险精神、增强其安全感。仅仅因为怕出危险而过多地限制儿童的探究行为,会压抑儿童的探究倾向,导致其个性的不健全。4.实施心理辅导。

学前儿童有不安全感是正常的和必要的,但如果不安全感太强,对不该怕的也怕,就有必要通过心理辅导来增强其安全感。此类儿童的家长或老师也应该积极向有关专家进行咨询,帮助纠治孩子的不良心理倾向。

总之,安全感对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当儿童缺乏必需的安全感时,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们要积极寻找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或增加其安全感,排除其不应有的不安全感,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培养儿童自信心,克服自卑感自信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翅膀,是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也是走向成功的金钥匙。拥有自信的儿童,能够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与缺陷,并为自己的优点而自豪,为纠正缺陷而努力。父母作为孩子最忠实的呵护者,一定要引导孩子多接触积极的东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消除自卑感。

(一)父母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来自于后天的陶与培养。如果父母都自信心不足,如何陶和培养孩子呢?因此,父母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假如你是一位自信心不足的父亲或母亲,应该如何做呢?

1.总结出你的父母曾经做过的帮助你树立自信心或削弱自信心的事,继承你父母好的做法,摒弃坏的做法。2.寻求专家的帮助。(二)积极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如果孩子给出一个暗示或提出一个要求,比如要吃东西或不舒服而哭泣时,父母都能迅速地做出回应,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和存在。“有人会听我的,会照顾我,我是有价值的。”在浓郁的爱中,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无形地树立起来。因此,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孩子的暗示或要求。这是树立孩子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但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将积极回应当成一味地姑息纵容,那样培养的不是孩子的自信心,而是自我中心意识。

(三)经常积极地评价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也是十分有意义的。积极向上地评价孩子,他就会积极向上地看待自己和对待别人。

当孩子偶尔犯错的时候,父母不能只是责骂,还应该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犯这种错误的好处在哪里。这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会触发孩子的自我意识,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拥有责任感是对自己价值的认识与肯定,是自信的表现。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树立其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平时父母应该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感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比如,可以将就餐前整理餐桌的任务交给自己三四岁的孩子。当看着每个人面前整齐的碗筷和大家的笑脸的时候,孩子就特别满足,特别自信。

(五)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情感,并不是纵容孩子随心所欲地发泄情绪,而是要鼓励和引导其在表达情感和控制情绪之间寻求平衡。

当孩子想要表达情感的时候,父母应高兴地给予孩子机会,接受他的情感,并和他积极交流。比如,孩子抱着已经破损的玩具娃娃走到你面前,拽着你的衣角说:“爸爸,你看看我的宝宝生病了。”此时,即使你再忙碌也不能不理孩子,要马上停止工作,轻拥着孩子说:“是啊,真替你难过,你的宝宝真的生病了。爸爸一定给你治好它。”如此真诚对待孩子的情感,他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就会得到提升。

(六)激发孩子的天赋孩子如果拥有某种天赋或一项特长,他的自信心就比较足,而这种自信的力量也可转移到其他的工作、学习与游戏中。作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与特长,并帮助他不断地巩固与提高,树立他的自信心。

(七)和孩子一起游戏父母要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并且要注意让孩子尽情发挥他的创造性。因为孩子在自发创造中游戏会比在大人引导下游戏更加集中精力,更能增进其自信心。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要把精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让他感到快乐,否则孩子会很失望,觉得自己对你并不重要。可以说,陪孩子游戏是一种神圣的职责,因为你正在培养一个人才。

(八)帮助孩子交朋友好的朋友对孩子的价值观与自我形象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孩子结交真正对其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朋友。

当孩子有找朋友的意识时,父母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比较适合的集体活动,为孩子的好朋友们敞开大门。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社交能力,总体上了解孩子的个性。当孩子不慎交上不适合的小朋友的时候,家长最好给予适时的干预。

(九)直呼其名名字里蕴藏着人的自我意识。直呼孩子的名字,而不是整天“宝宝、宝贝”地叫,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那些自信心很强的孩子往往都会直呼朋友的姓名,甚至成年人的名字或头衔。这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自信心在鼓励他们更加直接地与他人交流。

(十)不要轻易给孩子定性儿童的个性是发展着的个性,并没有定型。因此,父母随意给孩子定性是不正确的,会伤害和误导孩子。比如说孩子偶尔一次胆小,有的父母就时常提起,慢慢地给孩子贴上了胆小的“标签”。久之,孩子也觉得自己天生胆小,常常拿它来当作失败和退缩的借口。

父母要多为孩子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勇敢地尝试。

当孩子有过几次成功体验之后,就会“恍悟”:原来我并不胆小。逐渐地,胆小的标签就会被揭去,而被自信所取代。

◎克服儿童“学校恐惧症”

案例一:活泼好动的小明样样讨人喜欢,就是经常逃学。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训斥、哄骗甚至打骂,都不起作用。一到上学时间,小明要么头晕,要么肚子疼,只要答应不送他去上学,他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即使被迫去上学,他也经常逃学去玩耍。

案例二:小华刚入小学时天真活泼,认真好学,家长没有过多操心。后来,为了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家长把他送到了一所重点小学,以为孩子会更加好学,成绩会更好。可结果恰恰相反,过去小华回到家里总是自觉地先做完作业,然后才去玩,可现在常常望着作业发呆;过去回到家里总是滔滔不绝地与父母讲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各种趣事,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小华对上学的恐惧也逐渐增强,于是经常逃学、生病,让家长十分苦恼。

上述两个例子中,孩子的问题就在于“学校恐惧症”。

学校恐惧症是儿童恐惧症中的一种,主要表现是:害怕上学,害怕参加考试。如果强迫恐惧症儿童去上学,他们会产生焦虑情绪和焦虑性身体不适,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如果同意他们暂时在家休息,焦虑情绪和不适症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孩子怕上学,可又深知不上学不行,于是内心产生了解不开的矛盾,很容易表现出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呕吐、便急尿频等身体不适症状。如果此时家长把孩子当成病人,会使孩子形成习惯反应,同时会给孩子“有病”的消极心理暗示,逐渐形成虚弱自我意识,易使孩子失去自信,不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

引起学校恐惧症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主要在于孩子的性格缺陷,如胆小多疑、过于谨慎敏感等。外因有二:一、家长的溺爱,致使孩子独立性差,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二、家长、老师对孩子期望过高,超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而逐渐使其形成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因而害怕学校、不想上学。

家长在确定孩子患上学校恐惧症后,就应帮助孩子重塑自信,让孩子确信自己没病,是个十分健康的孩子。要积极帮助孩子克服学校恐惧症,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可按孩子的恐惧程度由轻到重实施以下步骤:

首先,请同学或请老师来家里辅导孩子。

其次,家长先陪孩子在教室学习,然后让孩子自己在教室学习,逐渐让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学习。

再次,让孩子在教室由老师单独辅导,或在教室和几个同伴一起听老师辅导。

最后,让孩子在教室正常上课。具体纠正步骤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儿童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舆论压力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趋于一致的心理现象。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随大流”、“人云亦云”等便是从众心理的写照。

大多数人都具有从众心理。不同的从众心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据此可把从众心理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类:积极型从众心理能够推动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消极型从众心理则起到阻碍作用。

根据心理学研究,儿童从7岁至青春期最容易从众。因为,这个时期儿童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最强烈。因此,在某一群体中的儿童很容易受到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的影响而盲目跟从。然而,由于儿童年龄小,知识和社会经验都比较缺乏,尚不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因而分辨不出外界影响是否健康,往往会养成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比如,不少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作风时,把“哥儿们”的恶劣作风也带进校园。他们今天你请我一个面包,明天我请你一瓶可乐,甚至聚在一起喝酒行令,类似这种事情时有发生。

所以,把握好儿童的从众心理,扬长避短加以运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意义重大。

(一)培养团结向上的健康集体,促进儿童产生积极从众心理在一个儿童班集体或群体中,大家意见多数一致时,个人就很容易从众。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从众心理特点,加强对集体的教育与培养,促进儿童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

1.建立健康向上的集体。健康向上的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最容易使个人克服坏思想和坏习惯。建立了健康向上的集体后,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去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从而去模仿、接受、采纳正确的思想行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马卡连柯称这种教育方法为“平行教育作用”。

2.帮助少数后进儿童进步。利用儿童的从众心理,可以引导小部分后进生与集体先进成员进行比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与先进成员的差距,激起他们的积极从众心理,达到促使其进步的目的。比如,少数小学生书写很不工整、规范,自己通常觉察不到,如果老师请他们观摩全班学生的作业,他们就会了解其中的差距,从而积极从众,改进书写。

(二)消除不良因素,矫正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不良的环境因素容易催生儿童的消极从众心理,因此应及早消除不良环境因素,使学生无众可从。另外,如果儿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易产生消极从众心理。应主要采取下面两种措施:

1.“枪打出头鸟”。在一个小班集体中,总会有几个捣蛋生,成为捣乱的“出头鸟”,很容易号召一帮学生一同违反班规校律。此时应该把力量放在教育几个“出头鸟”上,给他们小官衔,鼓励他们带好头,其他学生也会跟着学乖。

2.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没有独立自主性,儿童就容易盲目从众。比如上课提问的时候,如果前面几位学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其他被提问的同学即使不这样认为,也会作同样的回答。其实呢,这样的答案是错误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积极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

◎纠正儿童逆反心理儿童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正常现象,是两代人之间某些不同观念碰撞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个逆反期是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此时由于儿童自我意识和说话、运动及认知能力的发展,非常想自己尝试做一些小工作,可父母却不放心,限制孩子的这种愿望,故而孩子产生逆反;第二个逆反期是在青春期前后,此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第一逆反期更为强烈。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孩子的逆反行为在家里和学校表现得尤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