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酒品:饮出的格调与生活情趣
1722400000007

第7章 祭祀与节日(1)

〔祭祀与酒〕

对于古人来说,祭礼是一件大事。

祭祀的对象是谁呢?上古的时候,由于缺乏资料,我们说不清。甲骨文出现以后,从已发现的甲骨文看,主要是先人,如殷人祭“大乙”、祭“大甲”、祭“丁”等等。王国维指出,殷人对于先祖的祭奠极为重视,极为频繁,特别是对于先妣还要举行特祭,可见他们十分尊重母系的血族。(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殷礼徵文》)例如祭丁的配偶“妣庾”一个月中就祭祀了四次。

周代以后,祭祀的对象似乎无不包了,举凡天(帝)、地、山、川、日、月、星、宗庙、祖先、神直到门神、炉神等等。祭祀的时间,也相对固定下来,如天子祭天地、四方、山川,每年一次,天子春祭户、夏祭灶、中祭、秋在门、冬祭行等等。

古人之所以重视祭祀,一方面由于这种活动可以加强维护血缘关系,有利于对别的种族的统治;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只有祈求天地、神、祖先庇佑平安,获得好的收成。遇到一些大事,如这年的年岁好不好,这次战争会不会打胜,乃至这位官吏能不能罢免,都要先行祭祀,而后卜问何去何从。所以祭祀与卜问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甲骨文就是殷人记占卜的文字。

既然祭祀活动如此重要,祭祀者当然会毫不吝惜地拿出他们认为最好、最恰当的东西来做供品,其中包括活人、活牲、肉类、菜蔬等及酒。尽管随着时代的前进,供品有所变化,例如杜绝了用活人作供品,用活牲也日益减少,但酒是始终少不得的。根据《礼记》的记载,太古没有酒的时候,人们是用一种黑色的水来进行祭祀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水,今天已说不清了,但《礼记》中称它为“玄酒”。到有了酒以后,人们逐渐以酒来取代玄酒,以至玄酒销声匿迹,而“祭必酒”的习俗由是确立。

祭祀中虽说需用酒,但也并非是酒即可用。甲骨文中有关酒的字不少,如“酋”、“酉”、“酒”、“醴”、“鬯”等。这些字各指的是什么酒,不易准确判断,但至少可以肯定当时已有了多种酒。而作为祭祀用的酒为“鬯”,即用郁金草和黑黍酿造的汁、滓混在一起的酒。这种酒,带有芳香的气味,无疑是比较美好的。

酿造鬯酒,是天子特有的权利,诸侯无权自酿。《礼记·王制》中明确记载说:只有天子赐给了一种玉制的叫“圭瓒”的祭器给某诸侯,某诸侯才可以酿造鬯酒。诸侯不能酿造而又要进行祭祀时,只能从天子那里求得鬯酒。

每次祭祀礼仪结束以后,天子都要开宴饮酒,酬劳与祭之人,成为“饮必祭”之滥觞。

当人们用鬯酒供献给神祖先时,神祖先并没有也不可能真的喝了,事实上供多少酒,祭礼完毕后仍是那么多酒。怎么体现神祖先饮用了呢?于是有了“裸鬯”的做法。《尚书·洛诰》中说:王入太室裸。

孔颖达疏:

王以圭瓒的郁鬯之酒以献尸,尸受祭而灌于地,因奠不饮,谓之裸。

“尸”是指古代祭祀时替代死者受祭之人。“裸”,即“灌”。裸鬯的做法,大体是用一束茅草,加在玉制的祭器主瓒上。献祭者供上鬯酒,户将酒倒在茅草束上,酒渣也就是酒糟被茅草阻住了,而酒汁从茅草的缝隙中漉了下去,流入地里,象征被祭的神祖先饮用了。这种以酒灌地的做法,虽说祭礼早已改变,圭瓒类的祭器早被淘汰,但人们仍忘不了在饮酒之前,向地面泼一杯酒或以指蘸酒少许弹向大地,名曰:“酹酒”

,以表示祭奠。也有以指蘸三次酒,分别弹向上、中、下三方,表示祭天、祭祖和祭地,无疑也是古人祭礼之绪余。

裸鬯的做法,是以神祖先喝掉了酒汁,扬弃了酒糟,来体现他们享用了供品的,我们可以想像,在谷物并不丰富,酒弥足珍贵之时,取汁弃糟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很讲究的做法,充分表达了祭祀者的崇敬,这种去掉了酒糟的酒,大概就是一些古籍中所谓的“清酒”吧。《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祭以清酒,从以马辛牡,享于祖考”的诗句。《礼记·曲礼下》中记:“凡祭宗庙之礼……酒曰清酌。”既可斟酌,当是无糟之酒了。

随着生产的发展,谷物逐渐增多,酿造的酒也多了起来,帝王将相也更讲究,饮酒时要去掉糟,只饮酒汁。因为不是祭典,不用圭瓒,当然也不限于鬯酒,所以人们把漉去酒糟的做法,叫“酾酒”、“酒”或“缩的”。“酾”、“”、“缩”,都有“过滤”的意思。《诗经·小雅》中贵族宴请朋友故旧的乐歌《代木》里,有“伐木许许,酾酒有”的诗句,赞扬去掉了酒糟的酒很美好。酾酒和裸酒一样,都是用茅草过滤。《礼记·郊特牲》中说:“缩的用茅”。但无论是酾还是裸所用的茅草,都不是一般的茅草,而是一种带有香味、生长在水中的草,《尔雅·释草》中叫“茜”,有的古籍中叫“轩于”、“芦子”。这种草,荆楚一带有产,是诸侯呈给王室的贡品。《左传·僖公四年》中就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的。”如果一时没有茅草,而贵族又要喝清酒,就不得不另想别的办法使酒汁和酒糟分离。《楚辞·招魂》中提到“挫糟冻饮”,“挫糟”,就是提去酒糟。这里不同“酾酒”、“缩的”之类的词,而用“挫糟”,很可能是不用茅草,而是用别的办法使汁、糟分离的。唐代李白有“吴姬压酒劝客尝”的诗句,证明唐代用压榨酒醪取得酒汁的方法,已相当普遍。

今天,人们饮的酒,除糯米酒(也叫江米酒、醪糟、甜酒粮)和新近恢复生产的稠酒外,全部是去糟取汁的酒。去糟的方法,有蒸馏——如白酒和用机器压榨——如黄酒,早已没有人用茅草了。

祭祀天地祖先,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普遍有的,古老的传统,此外一些地区还有他们一些特殊的祭祀,且多与宗教、纪念等活动连在一起,仅摘几例,可见一斑:山东:《荣城县之迷信》:藤将军会。荣城县之东,距城三十里,有成山。山有成山庙,俗称始皇殿。年庙阴历六月初五日,附近各村,群趋赛会,名藤将军会,演戏五日。远近人士,咸来赶会。有拈香者,有售物者,贩夫走卒,奔走喧扰,大有人山人海之观。至于行会各村,有一村与会者,有数村与会者。每会都用姥姆驾,升藤将军神位。驾之周围,遍挂纸宝,旗锣伞扇,为驾前驱,巡行各村,驾到时放炮相迎,神威凛凛。会将到山,庙中道士,击铙鸣钹,名曰接神。迎神至庙,适各会皆至,复杂燃香,名曰参神。参神既毕,各会升神驾而回。是曰各村午后,大饯筵席,名曰吃会。赴会者各出钱若干,名曰会印。每年轮推会首一人,主行会及宴客会客等事。考此余之由来,据父老云,昔者荣城东山,海贱出没无常,居民时被劫掠。清道光时,登州藤将军率水师前来剿灭,与贼战于鸡鸣岛,右手为贼所伤。将军忍痛,左手刃贼十八人,卒平海贼。将军亦投海而死。后人感之,塑像于成山庙,定每年六月初五行会,原属纪念之意。

浙江:

《会稽县志》:

正月14日,用巫人以牲醴祀曰白虎之神。祭毕,以红绿线钉画虎于门,谓之遗白虎。

湖南:

《黄闵武陵记》:

武溪山有瓠。每岁七月25日,种类四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旁,凡五日,祠以牛彘酒酢,椎歌欢饮,即还。

民间还流行着许多许多祭祀,如饲蚕的要祭蚕神,酿酒制曲的要祭曲神,出行的要祭行神,驾船的要祭水神,如此等等,但都少不得酒。

为什么祭祀一定要用酒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酒是一种美好的食品,它所具有的色、香、味,惹人喜爱。古人曾把它比作“玉液”、“甘露”、“太平君子”、“天禄大光”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酒劝赞》中,曾大肆赞美: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纳诸喉舌之内,淳淳泄泄,醍醐沆瀣。沃诸心胸之中,熙熙融融,膏泽和风。

当谷物的产量不是很丰富的时候,不要说吃谷物的加工品酒,就是吃谷物只怕也并非像今天一样那么普遍。进入到阶级社会以后,酒成了珍贵的食品,再用弃糟取汁——即“裸酒”的办法进行祭祀,更可以说是一种讲究甚至奢侈的做法。用美好、珍贵的食品,加上讲究的做法祭祀神祖先最能表达祭祀者的虔诚与崇敬。神祖先享用后高兴了,才会庇佑降福。所谓“酒可娱神”是也。这大概可以说是古人为什么一定要用酒进行祭祀的一个原因。

用酒进行祭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酒性的特点决定的。酒中含有酒精,饮用后令人热烈、兴奋、亢进、饶舌,甚至手舞足蹈。按古老的习俗,每次祭礼结束后,都要开宴饮酒,而酒带来的热烈、兴奋,把整个祭祀活动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使人得到心理和生理上的满足。特别是酒精可以使人的大脑抑制功能减弱,从而进入一种神志朦胧的虚幻状态。在科学知识缺乏的时代,这种虚幻的状态被认为是与神祖先沟通的境界,正是人们企望的,所谓“酒可通神”是也。

因为用酒祭祀有这些特点,所以《尚书·酒诰》中说,酒,原本是为祭祀而酿造的。

在今天,一般说酒算不上什么特别珍贵的食品,大概也没有多少要利用酒去“娱神”与“通神”,但凡有祭祀活动时,仍少不得酒,一方面由于它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酒可以带来热烈与欢乐。

祭祀中不仅要用酒,据记载有时用量也很大。如甲骨文中就有一次用一百卤鬯酒进行祭祀的记载。用酒量的大小,恐怕与祭祀的规模,主要是参与祭祀的人的多少有关。因为祭祀后要开宴饮酒,参与祭祀的人多,饮用时所需之酒自然也要多些。至于供奉给神祖先的酒,恐怕量倒是不大,这从用酒祭祀时所用盛酒器皿的情况可以看出来。

古人在用酒进行祭祀时,盛酒的器皿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用专用的器皿。《礼记·礼器》中说:庙堂上的祭祀,夏代用一种饰有云雷纹的大型酒器“冯尊”;周代用饰以象骨、画有风羽的大型酒器“牺尊”。尊贵的人举容量三升的“觯”敬献;卑微的人举四升的“角”。天子诸侯的酒尊不用托盘,大夫用无足的托盘,士用有足的托盘,可以说等级森严。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的发展,知识的提高,祭祀祈福的活动日益减少。今天,称得上“规模”的祭祀,如每年山东曲阜的祭祀孔子,已完全成了“表演”,娱乐旅游者;对陕西黄帝陵的祭祀,已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和做法。但在今天的节日饮酒中,我们却可以找到不少古代祭祀的轨迹。

〔节日与酒〕

俗节饮酒,皆古人祭祀之期也。酒诰云:祀兹酒。古人无泛然饮酒者,率皆祭毕而后饮。祭有长期,故饮亦有常时。后世祭礼废而饮酒如故,遂成俗节。

我们今天许多节日的饮酒,都与古代的祭祀有关。

春节与酒

今天的农历正月初一,叫春节,古时叫“元日”、“元旦”或“端日”。都是指新的一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

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刚开始,这是值得庆贺的,按《礼记·月令》的记载,这个月是“立春”的月份,天子要于立春那天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去进行迎春之礼。这个月的第一个辛日,天子要举行祭天之礼,向上帝祈祷五谷丰收。然后选一个亥日,天子亲自装耒耜,率众在“籍田”里耕种。返回后,举行宴会,称为“劳的”。这种耕籍田的具体做法,虽说后世有所改变,但祭天、开宴,却一直延续了焉,到1912年民国成立后,还有大总统“祀天祭地”的礼制。

正月里天子祭天,群众则祭祖。祭祖的习俗,由来也久,至少在汉代,已形成风气。

今天,人们欢度春节,祀神祭祖的做法已少见,饮屠苏酒、椒柏酒的几乎没有了,但饮酒的习俗却仍极盛行。饮用的酒随人所好,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等等,无所不可。饮酒时也不再讲从小到老的顺序。但互祝健康,互祝事业有成或恭喜发财之类的吉语是少不得的。

酒,确实增添了热烈、欢乐的气氛,最充分地发挥了“成欢”的作用。

龙抬头节与酒

农历二月初二,俗传安眠了一个冬天的龙醒来了,抬起头来了。龙醒来了,就会兴云作雨,而春天里,万物复生,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所以人们也要举行仪式祭祀。

春、秋社日与酒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以立春、立秋后的甲日为社日,以后多有变化,到唐代才固定下来,以立春、以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和秋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