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开江文史典藏
1725500000005

第5章 纪念开江建县1460周年(3)

开江被确定为四川唯一的“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绿色生态农业,在开江有着深厚的传统、很好的条件和基础,如今开始具备新兴达州等大城市大市场作前提和依托,开江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就成为可能。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条件,随着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性需求和初级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开江农业必定获得极大前途,从而再现开江农耕时代的辉煌。就开江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来看,应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抓手,以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综合效益为主线,充分发挥公司化运营优势,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精品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推进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实现地方农业发展、公司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就川东北地区和邻近的重庆地区来看,开江旅游资源最具特色优势的是飞云温泉,还具有垄断地位。因此,开发开江温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会议旅游目的地,是发展开江特色经济的一个很具前景的项目,是开江乃至于达州、川东最大的休闲度假健康疗养特色优势的旅游资源所在。这一稀缺资源潜力,也就是很不一般的项目潜力,意味着旅游产业实力和市场活力。开江要打好温泉这张牌。

四、面临严峻的历史挑战

开江县正面临发展战略机遇期,即将获得百年不遇的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开江县也面临严峻的历史挑战。

1.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挑战。

“观念落后、思想不解放,是四川最大的差距”(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究竟怎么来看观念落后?四川不少地区经济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上,经济一落后,教育文化就落后;没有形成现代商贸市场和市场经济机制,观念也就落后,形成恶性循环。落后的根本点在于:见识短浅,心胸狭小,缺乏气魄,缺乏现代意识,尤其缺乏市场经济的观念和意识。价值观念上,看不到经济的、文化的价值所在,沉迷和纠缠于一些心理的、情绪性的、眼前的满足。

开江人有没有现代新潮的观念?严格地说也没有。开江有没有关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可以说有。比如开江俗语所说“头钱是老表的,油篓子是借的”,反映了借力发展的经营理念。但也可以说没有。县志收录了清代的一条顺口溜:“开县有钱修堰塘,新宁有钱拜龙王。”现在,宾馆服务小姐上菜,一大盘汤,直端端递到主席座位上的县委书记面前,书记只好伸手接住。反映了服务小姐不懂得礼仪,不具备“服务”意识。人们的意识中没有“汽车道”、“人行道”等的现代概念,也没有公民应有的公共意识。在大街正中大摇大摆慢走慢走,对汽车喇叭声置若罔闻,甚至不理不睬,抱一种“哦,你有车就了不起了喔”的心理,怪怪的。

历史上,西方以先发优势发达起来,却是以别国的不发达为前提的。西方至今还抱有传统的“优越”思维:我西方应永远保持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百年优势。一旦距离缩短,就产生恐惧,难以承受。如此优越感,建立于脆弱的心理自信上。换一个角度看,开江人何尝不是如此。

观念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思想观念的导航力是巨大的。转变观念,深化认识,是开江人面对的严峻挑战。

2.外向型经济的挑战。

开江历史上的几乎所有大宗产品如大米、桐油、生丝等,都是依托外地大市场而生存发展的,都是依托外地市场得以消化这些产品的。一般大市场当然具有巨大的商品物资吞吐能力,而开江的市场买卖小,即使有了前述大宗产品,那也只能是“吐”出去。唯一例外的棉花经济也是以引进加工为主,还没有发现本地市场具有大口吃掉产品尤其是外地产品的能力和个案。由此可见,开江的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大城市、大市场成了开江经济的依托。失去了这个依托,经济就得不到大的发展。事实就是这样,外向型经济,在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华侨之乡都是一个带规律性的历史现象,最经典莫如宁波。宁波经济发达,源于它的众多旅居上海的老乡和香港老乡以及海外老乡。“无宁不成市”,上海等地商业繁盛,最初是由宁波人发展起来的。他们富了,发达了,不忘家乡,又进一步带动家乡的兴盛发达。现在有一个“浙江模式”,叫作“走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有400万人在世界各地经商投资兴业,还有100万人在世界各地打工,据说在成都就有经商投资者10万人。浙江因而产生形成被称为“千方百计、千山万水”的全民创业精神。

我们开江,也可以向外出务工、在外求学和各地乡友提出一个口号叫“走出开江,发展开江”。事实上,开江在广东、重庆、成都等地发展的一大批乡友已经取得极大成功。我们可以预言,将来的开江兴旺发达,必将有走出开江的乡友们的极大带动,必将有开江乡友们的一份贡献。

3.投资发展的挑战。

有专家指出,“开放”的最实质意义就是要懂得吸纳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乃至地区后续发展能力与潜能的关键不是单纯依靠这个国家或地区当前拥有的软资源,而恰恰在于能有多大的能耐吸收来自外界的软资源并为我所用。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今天可以更进一步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对外开放”。与其看具有多少软实力,不如研究我们到底能够吸收多少软实力。懂得输出与吸入软实力的民族将是强大的民族。“有容”之民族乃“大”民族也。

项目是生产力。抓项目就是抓生产力的发展。开江这样的偏远小县,受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的条件限制,抓项目引进很难,但又不得不抓。

开江拥有天然气、煤和石灰石矿等可资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开江是世界级天然气大气田“大天池构造带”中心,储量2600多亿立方米,与宣汉普光镇一地的探明储量2700多亿立方米接近。年采气量已达7亿立方米。煤储量2000万吨,现有煤厂20余家,还有20年即可采完。据说,开江与乐山地区煤的质量是全川最好的,发热值高,挥发率高,灰分低。全县煤窑19口,全系民营企业,年开采量80万-120万吨,是达州今年年产煤1400万吨的大约十分之一。两三年内,全达州产煤量将达到2200万吨。煤是水泥生产的生命线,又是水泥的主要成分。开江石灰石资源相对集中,其氧化钙含量为53.88%,是达州地区质量最好的。仅以县境内甘棠镇冠子山地表床储量来看,开采长度10公里,高度340米,储量约为5000万吨以上。可以露天开采,距拟建厂址一二公里。新型环保干法水泥生产线100万吨级,年需矿量90万吨。以水泥年产200万吨计,可开采25年以上。总之,开江必将进入达州市工业方面今后几年重点打造的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做强“煤—电—冶—化—建(材)”这条产业链。

如何成功引进外资外企落户开江?这是一个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政府和企业家共同收获了一个重要合作理念:你开发,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你获利,我得税。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经济合作所要遵循的最高道德准则——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为此,县委、县政府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要让我们每一个开江人身上都能体现我们开江的对外形象,要让我们每一个开江人身上都能体现我们开江的良好投资环境,要坚持合作,珍惜合作,积极灵活应对合作。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针对性的命题。小生产意识的观念很容易误导我们的思路,只会算小账不会算大账,只能看到眼前的小利看不到长远的大利;只能看到局部的利益看不到总体的利益;只考虑己方的利益不顾及合作方的应得利益。投资方要的是发财,这无疑是天经地义的本质规定和要求,而对于引资方,要的是资金项目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开江这样偏远的地方,有投资者来,已属不易,如果不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如果与投资方讨价还价,不让出一定的现实利益,要想引资引项成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投资方可以屁股一拍,退出,另寻他路。其选择空间比招商一方要大得多灵活得多。对此,开江县提出,要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先认可、后完善,先发展,后规范”的对策,以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我们热烈期待新项目落户开江,我们热烈期待开江工业经济支柱产业的落户。

开江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文化发展战略机遇期,也将获得百年不遇的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上苍用贫穷落后对待我们,我们只能用加倍的努力,发扬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以自奋自强,求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化挑战为机遇,这是我们一代开江人的崇高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