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生社会交往及能力培养研究
1726300000004

第4章 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理论依据(4)

第一,价值的运行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矛盾运动。价值是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价值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及其扬弃。价值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生产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产生对象化和对象扬弃的价值运动。对象化是人的本质力量从主体活动的形态转化为客体对象的形态,是主体创造价值的过程。对象的扬弃是客体为主体所获得、占有、享用以及使用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客体价值的实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立和生成。可见,价值的运行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第二,社会交往是主客体价值实现的中介。交往在价值运行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人们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发现客体的属性,才能认识主体的需要以及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只有以交往为前提,才能在生产活动中创造价值;只有以交往为中介,才能实现客体价值。马克思说:“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在生产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物质客体,这是主体客体化;在消费中,物质客体转化为主体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养料,生成人的本质力量,这是客体主体化。在生产和消费中,交往起中介作用。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分配给生产者一定的份额,并通过交换使个体获得所需的产品。经过一系列交往,主体才能占有对象,进行消费。因此,交往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价值生成和消费的中介。离开交往,价值就无法生成也无法实现。对于人化自然物质价值来说,交往是价值的基础。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归宿是人的本质的实现途径。现实的人的自由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题。马克思交往理论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交往形式下人的价值实现的问题。

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中,交往以自然发生的共同体为媒介,人本身“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所以人本身的生产就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客观价值取向。

在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中,交往是以物的交换为媒介的,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财富即交换价值表现为生产的目的。这样,这一社会形态中人的价值就表现为对某一社会形态中人的价值的否定。人的价值不再表现为目的,而是表现为手段,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异化。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交往理论所确立的价值原则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因此“只有在这个阶段上,自主活动才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而这又是同各个人向完全的个人的发展以及一切自发性的消除相适应的。同样,劳动向自主活动的转化,同过去受制约的交往向个人本身的交往的转化,也是相互适应的”。

(2)价值性原则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科学性相一致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所确立的价值性原则是建立在其社会交往理论的科学性之上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交往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主观臆想的抽象的人或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马克思说:“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第二,社会交往离不开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马克思交往理论所考察的社会交往现象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如果离开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来谈论社会,那么社会就会变得神秘,让人不可捉摸。马克思说:“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

第三,在社会交往中,人的价值得以实现。马克思交往理论把对人的价值考察放置到生产方式的性质和交往活动的结构之中,在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展现人的价值的发生发展过程,从人的价值的实际发生的状态来把握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价值的应然状态。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基本内容

人类社会的历史既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又是交往的历史。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确立都需要人与人的交往。人类社会是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是通过实践活动与交往活动的共同促进而发展的。交往促成了社会中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了不同结构之间的有机统一,进而使人类社会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过程。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人与人的交往,促进了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确立更需要人与人的密切交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交往的过程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往不断发展。社会交往由古代的原始、自发、狭隘的交往联系发展为范围覆盖全球,跨越时空间隔的各种类型的经济交往、政治交往、精神交往、网上交往等。人类的交往活动发生了从本质到类型,从形态到作用的重大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的基本内容具体体现在:

(一)指出了社会交往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生产关系就是交往关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指出:“commerce,verkehr(商业,交往),échange,exchange,austausch(交换)等等。所有这些字眼既意味着商业关系,也意味着作为个人自身的特性和相互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交往意味着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关系。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除了使用“交往”这个概念外,还明确使用了“交往关系”“交往形式”以及“交往方式”这几个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交往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关系中。在马克思的著作里,有时也用“交往形式”“交往方式”来表述这种关系。当然,我们现在一般讲的交往形式和交往方式,是指人们进行交往的形式和方式,包括人的交往是“怎么样”和“如何做”两层意思。在马克思的著作里,有时也在这个含义上使用交往形式和交往方式概念。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战争本身还是一种通常的交往形式”。这里的“交往形式”显然就是指的交往的形式和方式。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既用“生产关系”范畴又用“交往关系”范畴,既把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联系起来论述,也单独谈论生产关系,单独谈论交往关系。生产要归结于人们的交往活动,在人的交往关系之外,不会有生产关系的存在。所以说到底,生产关系也是一种交往关系,只不过生产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交往关系,它决定其他一切交往关系。

2.交往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实践活动

承认交往是一种关系,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能仅仅把交往归结为交往关系,因为如果不同时把交往看作为一种活动,交往关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可以说,任何交往关系都是交往活动的产物,并随着交往活动的发展而改变。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使用的“交往”这一概念,不仅是指一种关系,也是指一种活动。马克思说道:“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这里讲的自然关系,指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社会关系,指的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关系。人为了使其同自然界的关系对象化并取得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对象化结果,就必须以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即“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为现实条件,而“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又直接实现在个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中。通过个人彼此间的交往,人们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相交换其活动,这才形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才有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和现实物质生产活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很多地方都是在交往活动意义上来使用交往概念的,如“随着美洲和东印度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等等。这样看来,交往范畴在马克思那里,一方面指的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方面指的是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说,交往活动是交往的动态表现,交往关系则是交往的静态表现。

(二)提出了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是交往性的存在。理解交往的本质必须首先理解人的本质。有关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思想家们,基本上是从抽象的人性出发去认识人,未能真正把握人的个体属性,特别是人的社会性。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通过对人类活动和交往实践的历史考察,第一次揭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正是在人的交往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人的交往活动,才构成了社会。这样的交往是人之为人的根据,也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据。这就表明,人的活动并不是孤立的,人不能离开社会及与之交往的个人和群体。交往是社会关系的生成途径,社会关系是交往确立的前提。人存在于关系之中或人在关系中存在,表明人也就生活在交往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交往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交往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这一结论。

(三)划分了社会交往的基本类型

1.按照物质世界的基本划分,社会交往被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大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曾把人类的交往类型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并且具体阐述了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物质交往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人们相互间所实现的物质、能量上的交换,它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精神交往是指人们之间为了交换和传播精神产品而进行的包括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内容的沟通和交流。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可见,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相互联系。物质交往决定精神交往,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2.根据社会生活的具体领域与物质生活联系的密切程度划分,社会交往被划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思想文化交往三大部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曾把人类的交往类型划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这两种类型。可以说,人类的一切交往都可以归属到这两种基本的交往类型中去。同时,按照社会生活的具体领域及与物质生产联系的密切程度,我们又可以把人类交往的类型划分为经济交往、政治交往与思想文化交往。

(1)经济交往

经济交往是与生产劳动联系最紧密的社会交往。其他的社会交往形式都在这种交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受它的制约。经济交往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一是以生产工具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能力交往。在这种交往关系中,个人是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和支配者出现的,他之所以能够使用和支配工具,是因为他具有劳动能力(包括人的智能和体能)。因此在这种交往中,人与人进行物质交往的实际内容是因使用和支配工具所发生的劳动能力之间的交往。生产工具的性能和劳动者技能的变化,决定着劳动能力交往方式的变更。

二是以劳动产品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需要交往。在这种交往关系中,个人是作为劳动产品的所有者和交换者出现的。作为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个人有权使用自己的劳动产品进行交换。而他之所以成为交换者,是因为分工把他的劳动产品变为个别的劳动产品,生产力的发展又使他的需要成为社会需要。这种交往的社会条件是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而人与人交往的实际内容则是因占有和交换劳动产品而发生的社会需要之间的交往。劳动产品的存在形态的变化决定社会需要交往方式的变化。

三是以生产要素为中介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交往。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其中生产资料是以往劳动的结果,是凝固化、物态化了的人类劳动,马克思称之为“死劳动”。劳动者是从事现实劳动活动的人,因而被马克思称为“活劳动”。“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形式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劳动交往形式的变化,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演变。在经济交往的以上三个层次中,以生产要素为中介的劳动交往居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2)政治交往

政治交往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和经济交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由生产力和经济交往关系所决定的社会交往。政治交往是经济利益、经济交往的集中表现,是为了维护和争取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活跃于社会交往的政治层面上的是各个具有共同的或相同的利益的社会集团及其政治代表人物。人们在这种交往中所谋求的是某种具有根本性或整体性的利益的政治保证,因而政治交往必然会在比经济交往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以至形成整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统一行动。

(3)思想文化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