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28

第28章 浪漫主义音乐(9)

这是柴科夫斯基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具有温雅纯朴的田园风味。乐曲一开始就把人带进了辽阔、优美、清新、恬静的大自然中:

这一主题先由长笛奏出,再转到钢琴上,随后又从大提琴转入双簧管,在整个乐章中前后共反复了六次。

第二乐章中间部分,采用了柴科夫斯基童年常唱的一首法国歌曲作为素材,音乐活泼欢快,仿佛孩童的追逐嬉闹,带有对往昔的回忆:

最后,以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奏鸣回旋曲式。

主部主题采用了乌克兰民间的一首春季歌曲的素材,表达了春天来临,农事即将开始的欢快、奔放情绪,以及民间舞曲特有的热烈、粗放气质:

副部主题优美抒情,平稳安详,在最后把蕴藏的生机和难以控制的喜悦爆发了出来:

两个主题不断循环反复,互相对比,互相补充,通过长时间情绪的酝酿了鸡肋,最终发展成为对生命的狂欢赞歌,共同表达了明朗乐观的思想,最后,尾声的音乐把全曲推向高潮,其雄浑的气势,亢奋的情绪和辉煌的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钢琴协奏曲》在柴科夫斯基的早期大型作品中,深刻地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该作品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高峰之作,也是十九世纪欧洲钢琴艺术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十、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俄] 柴科夫斯基 曲

《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该作品情绪悲切忧伤,音乐优美动人,是作曲家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是最主要的室内乐类型,是重奏音乐的核心体裁。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罗马帕帕尔教堂的音乐家阿莱格里(G·Allegri,1584-1652)第一个为弦乐写下了四部的奏鸣曲,并创作了超过了75首的弦乐四重奏。到了18世纪初期,弦乐四重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首先通过 A·斯卡拉蒂、塔尔蒂尼等人加以发展,随后经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努力,使弦乐四重奏进入成熟繁荣的时期。其中以海顿的贡献最为突出,他确定了弦乐四重奏四乐章“快-慢-小步舞曲-快”的奏鸣套曲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音乐家公认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因此海顿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此后的作曲家们大都写过弦乐四重奏,从古典乐派的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到浪漫时期和20世纪印象乐派的德沃夏克、巴托克、德彪西等都留下了许多出色的杰作。19世纪和20世纪还产生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四重奏演奏小组。弦乐四重奏结构严谨,必须通过精湛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的内涵,是室内乐方面表达作曲家思想最高级的工具。弦乐四重奏的音乐风格以精致抒情为主,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创作于1871 年。该乐曲主题是柴科夫斯基收集的一首中亚细亚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柴科夫斯基还把它改编成钢琴曲收入其《俄罗斯民歌五十首》改编曲集内。1871年他采用了这个曲调为主题创作出《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是柴科夫斯基前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1876年,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他举行的专场音乐会上听到了这首作品,深深感动、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把本曲称作柴科夫斯基音乐风格的代名词。

《如歌的行板》为bB调,2/4拍,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一开始由小提琴徐徐奏出第一主题,音乐伤感深情、催人泪下:

第二主题加深了第一主题的忧伤氛围,并第一小提琴和中音提琴上采用了复调对位手法,音乐充满诉求的情绪:

乐章中段以大提琴拨弦奏的固定动机作为背景,下行音调和持续低音音型结构出小三度、大三度、纯四度连续交替,形成某种飘忽摇摆、闪烁不定的律动效果:

中声部是由第二小提琴和中音提琴在每小节都演奏出的一个叹息般的切分音。在充满悲叹和忧郁的背景上,第一小提琴奏出如泣如诉的主题:

乐曲后半段转入bb小调,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共同奏出,表现了一种由期待、失望、哀怨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不完全再现,首先在高音区反复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乐句中不时出现较长的停顿,音乐忽断忽续,欲言又止,激动、愤懑之后是悲伤、无奈。紧接着,小提琴在低音区再现了第二部分的单声部第二主题,再次将哀切祈求的情绪推向极致。长大的尾声进一步加剧了忧伤、悲凉、凄切、无助的艺术效果,最后以一个使人联想到冥冥祈祷的变格终止结束了全曲。

这首用民歌为主要素材写作的乐曲,情绪悲伤,充满呜咽的音调,反映了沙俄专制统治下人民的痛苦和凄凉。

十一、管弦乐《1812序曲》

[俄] 柴科夫斯基 曲

这部作品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最广为人知的管弦乐作品之一,作者在该作品中反映出作者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坚强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的管弦乐《1812序曲》创作于1880年10月,是应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著名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之邀,为当时的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落成典礼仪式而作。该大教堂曾在1812年被入侵俄罗斯的法军焚毁。

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的国家,1799年后,拿破仑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最高实权者,之后便开始了其征服欧洲的步伐,并取得连连胜利。1812年上半年,他开始挑衅俄罗斯的霸权,春季入侵波兰,夏季入侵俄罗斯,俄军在抵抗中节节败退,9月法军抵达莫斯科,俄军战败弃城而去,接下来莫斯科的大半个城市被法军焚毁,其中包括著名的基督救主大教堂。在之后的几个月中,法军陷入了战争泥潭不能自拔,1812年冬天,俄罗斯的严冬给撤军的法军以致命一击,最终,俄军依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彻底击溃了法军,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极大地鼓舞了当时被法军占领地区的人民,他们纷纷起义,奋起反抗法国入侵者,那些曾经向拿破仑投降的君主们也纷纷倒戈,投入以俄罗斯为首的反法阵营。1814年3月,正当拿破仑率师东进不在巴黎,反法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当局不得已与联军谈判,并于6月废黜拿破仑的帝位。1815年3月,拿破仑重新上台,6月挥师进入比利时,之后在滑铁卢与威灵顿率领的英军血战,战败后被流放至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了解一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反拿破仑欧洲大战中,俄罗斯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遂被视为欧洲各国摆脱拿破仑统治的解放者。正因此,俄罗斯在欧洲的政治军事地位迅速提高,并成为东欧的霸主。

《1812序曲》首演于1882年8月莫斯科的博览会,并获得极大成功。为了适应广场演出效果,柴科夫斯基精心设计了规模庞大的乐队,其中包括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一个军乐队,以及炮、钟等效果“乐器”。音乐形象生动、气氛热烈。作品的主题所反映的是俄罗斯人民引以自豪的反侵略历史,加上作品细致的艺术处理,演出中震撼人心的宏大气势和乐曲终段炮、钟、鼓齐鸣的辉煌音响,使全场听众激动不已,首演获得的欢呼声和掌声为柴科夫斯基本人所始料未及:“我从未感到如此的兴奋和如此辉煌的成功。”此后,它一直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广泛喜爱,著名俄罗斯文学家高尔基在1896年的一场音乐会中听了这首作品后发出感慨:“这首深具人民性的音乐……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兄为气魄”。作品中所蕴含的强烈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在以后100多年的演出中经久不衰。

乐曲开始是一个序奏,深沉、宁静、庄严、缓慢。旋律来自一首教会圣咏《上帝,拯救你的子民》,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安宁祥和的生活。

序奏之后是一个由木管轮流奏出的如歌似泣的主题。之后音乐速度开始加快,音响持续增强,一个“号召”性的主题随之呈现,它象征着俄罗斯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誓与入侵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接下来的主题速度变快,该主题体现的是战争场面,减小七分解和弦构成的旋律加上切分音似的重音,展现出俄法两军浴血厮杀的紧张与激烈。

在这个主题进入高潮时,《马赛曲》的曲调随之插入,作曲家在这里用法国著名的《马赛曲》来指代入侵俄罗斯的法国军队形象,主题中的两个音调交织缠绕,意在展示两军激战的情形。

《马赛曲》之后是两个具有俄罗斯民歌风格主题的音乐段落,前者宽广流畅,具有颂歌特征。

后者轻快活泼,具有舞蹈特征。

这两个充满坚定、乐观、朝气蓬勃俄罗斯民歌风格乐段,展示出俄罗斯军民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在与法国入侵者战斗的休整间隙中,他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欢歌笑语场面。

之后是一个具有展开部特征的段落。在这段音乐中,前面出现的各种音乐素材交织往复,乐器间快速而频繁的模进对抗,调性快速交替变换,乐节变得越发短小致密,铜管乐器与弦乐器和木管乐器间在七和弦背景下相互撞击,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对抗,显示出战争仍在激烈地进行,仿佛刀光剑影,血战正酣。这段中的《马赛曲》形象,随着整个音乐的进程,其音调的力度逐渐变弱并逐渐转入低音区,开始的那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形象悄然逝去,而代表俄罗斯军民的音调则不断得到强化。钟、钹、大鼓以ff力度演奏如隆隆炮声,把这段音乐推向高潮,小号、长号齐奏是最后与敌决战的号角声,随之而来的连续下行的乐句,象征着兵败如山倒的法军,在俄罗斯军民的沉重打击下已溃不成军,音乐发展一步步地宣告侵略者最终失败已成定局。

乐曲最后是规模庞大的尾声,是胜利的终曲。序奏中的《上帝,拯救你的子民》主题和“号召”性主题再次出现,在交响乐队和军乐队的演奏下,两个主题与其第一次出现均有明显的改观,前者一改宁静、冥想气质为辉煌、壮丽,后者一改坚毅、稳健为振奋、昂扬。在连绵起伏的钟声、礼炮声映衬下,尾声音乐的两个主题交相辉映,勾勒出俄罗斯军民欢庆胜利的宏伟壮观场面,其间,还插入一个新主题:《光荣颂》旋律片段。《光荣颂》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格林卡的爱国歌剧《伊凡·苏萨宁》终场合唱曲,引用《光荣颂》进一步昭示出伟大俄罗斯民族的光荣自豪和不可战胜。

十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

[俄] 柴科夫斯基 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