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31

第31章 19世纪法国和意大利歌剧(2)

1824年,罗西尼正式定居巴黎,开始了他在巴黎的生活。因其作品深得巴黎民众的喜爱,抵达巴黎不久,便被法国国王任命为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院长,一年后,又被任命为法国歌剧总监和国王御用作曲家。在法国期间,罗西尼创作出《摩西在埃及》、《科林斯之围》、《奥里伯爵》、《威廉·退尔》等歌剧。同时,他为推介意大利歌剧和提携青年作曲家做了许多工作,年轻的多尼采蒂、贝利尼等作曲家都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

在罗西尼一生共创作出40部歌剧,喜歌剧是他歌剧创作成就的突出所在。他的喜歌剧爽朗豁达、幽默风趣,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揭露与讽刺,透过曲折爱情情节,反映出作者向往自由、反抗压迫的民主要求。《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贼喜鹊》等是其喜歌剧的代表作。1929年,37岁的罗西尼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部大歌剧《威廉·退尔》之后,便悄然退出了音乐界。在以后的39年中,他只创作了一部《圣母悼歌》、一首《小庄严弥撒曲》和几首音乐小品,再无歌剧新作问世。在此期间,他的兴趣转向了烹饪技术,并在当时的法国美食界享有盛誉。

罗西尼是19世纪上叶意大利歌剧的杰出代表。他的歌剧保留了以咏叹调为中心的意大利歌剧传统。他擅于刻画人物性格,将活泼轻巧的旋律、简洁的和声,结构简单清晰的织体、精致的配器手法效果融为一体。罗西尼的歌剧代表了意大利的歌剧艺术观念,即:声乐是本质,旋律是灵魂,歌剧以优美流畅的歌声来取悦和感动听众。罗西尼在运用旋律塑造各种人物时显得驾轻就熟,被世人称为意大利歌剧杰出的旋律大师。

罗西尼注重对意大利歌剧传统的革新。他的歌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把歌唱者用以展示个人歌唱技巧的华彩部分明确地写在乐谱上,意在摒除歌手随心所欲炫技歌唱的陋习。他强调音乐的设计既要服从于剧情的发展需要,也要照顾当时的观众对歌剧炫技歌唱情有独钟的欣赏趣味。他对意大利人热衷于美声歌唱技巧的歌剧审美传统颇为重视,因此,在咏叹调或重唱段落中留出一些给歌手任意加花、自由发挥的空间。罗西尼在其歌剧音乐创作中经常使用“罗西尼渐强”,即歌剧演员在酝酿并走向高潮时,可以多次反复同一乐句,每次反复都会使力度持续加强,使音区持续提高。

此外,罗西尼对意大利歌剧从阉人歌手向常人歌手转变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的重要角色几乎都由阉人歌手担任,这种状况在19世纪上叶开始发生明显变化,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等为代表的一批作曲家在其歌剧艺术实践中,逐步采用常人歌手来取代阉人歌手。罗西尼对常人歌手的美声歌唱的要求是:歌者应具有自然、均匀、统一的优美嗓音,并通过严格训练达到具有演唱高难度技巧性乐句的能力。

2. 多尼采蒂

多尼采蒂(G·Donizetti,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贝加莫。早年在家乡从萨拉里、迈尔等学习音乐,14岁到博洛尼亚从皮洛蒂和马太神父学习作曲。19岁创作了其第一部歌剧《皮格梅隆》。1817 -1838年间,多尼采蒂先后为意大利威尼斯、米兰、罗马、那不勒斯等地的主要歌剧院创作歌剧,他一生的大多数歌剧都在此期间完成,包括《爱的甘醇》、《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等名作。 1835年他还受聘任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对位法课程教授,1837年升任该音乐学院院长。1838-1847年他离开意大利前往法国巴黎从事歌剧创作,该阶段的重要作品包括《军中女郎》、《宠姬》、《唐·帕斯夸莱》等名作。1844年患病后停止创作。1847年回到故乡并于次年在故乡病逝。

多尼采蒂是19世纪上叶一位多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创作歌剧的速度极快,一生中共作有歌剧约75部。他的音乐创作注重于声乐,尤为喜好为当时的著名歌剧艺术家写作富于声乐炫技演唱的咏叹调。由于他的歌剧音乐符合当时意大利和法国普通歌剧爱好者的欣赏口味,因而大受欢迎。他的创作对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他的许多优美的歌剧咏叹调仍作为今天的声乐艺术家们出演音乐会的首选曲目。

3. 贝利尼

贝利尼(V·Bellini,1801-183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西西里卡塔尼亚的一个素有音乐修养的家庭。他3岁学习钢琴,5岁时就能够非常出色地演奏钢琴,6岁时创作出5首音乐小品。1819年就读并毕业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1812年入津加雷利(N· A·Zingarelli 1752–1837)指导班学作曲,全面学习那不勒斯歌剧和海顿莫扎特的管弦乐。1825年他创作出其第一部歌剧《阿代尔松和萨尔维娜》并在学院的剧场上演,之后毕业。1827年创作歌剧《海盗》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成功上演使他一举成名。在他之后的最后8年中他共创作出8部歌剧,并相继在米兰、帕尔马、威尼斯等地的歌剧院成功上演。其中最重要的歌剧有《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1835年《清教徒》在巴黎的意大利歌剧院上演后引起轰动,使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当年他因罹患肝炎在巴黎去世。

贝利尼一生中共创作10部歌剧。他的歌剧以声乐为中心,注重声乐在语词、音调、节奏方面的相互吻合,强调音乐的表情作用,旋律清丽婉柔、气息宽广、淳朴自然、富有表现力。管弦乐坚持意大利传统,仅仅作为声乐的伴奏。配器灵活,管弦乐的色彩性较为突出。

4. 威尔第

威尔第(G·Verdi,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帕尔玛的小城布塞托,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日用杂货商。威尔第早年学习管风琴并在布塞托小教堂任管风琴师。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学院,因其超龄而未被录取。之后他从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艺术指导私人学习作曲。1834年威尔第返回布塞托。1839年他的第一部正歌剧《奥伯托伯爵》于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并获成功。1840年他的喜歌剧《一日国王》上演惨遭失败。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威尔第又经历了亡子、丧妻、债务缠身的一连串打击,他的精神状况几近崩溃。在朋友的安抚、开导和帮助之下,他振作精神,奋笔写作,完成了歌剧《纳布科》,该歌剧于1842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成功上演并引起轰动。巨大的成功使他一跃成为当代意大利一流作曲家。

19世上叶的意大利正值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波旁王朝等的多重统治时期,为了摆脱外来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当时意大利半岛的革命浪潮持续不断,威尔第于1849年以前创作的歌剧中(如《十字军中的伦巴第人》、《埃尔纳尼》、《阿尔齐拉》、《莱尼亚诺战役》等)所呈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无形中起到了对当时意大利革命运动的莫大鼓舞作用。

1850年以后,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开始从早期的历史英雄题材转向刻画人物的内心性格的悲剧题材方面,先后创作出《利哥莱托》(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 假面舞会》、《 西蒙·波卡涅拉》、《命运的力量》、《唐·卡洛斯》、《阿依达》等歌剧。这些歌剧的音乐突出个性描写和角色的内心刻画,把戏剧的情节性展开和人物的个性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歌剧爆发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1871年以后,威尔第的创作新歌剧的数量明显减少,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对以前创作的《唐·卡洛斯》、《命运的力量》、《 西蒙·波卡涅拉》等歌剧的修订工作中。1887年他创作出歌剧《奥赛罗》,1893年他创作出喜歌剧《法尔斯塔夫》。1901 年于米兰去世。意大利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

威尔第强调培育和发展意大利本土音乐,坚持意大利传统歌剧精神。他对浪漫主义文学持积极的态度,所采用的大部分歌剧台本均来自浪漫主义文学名作,而对浪漫主义音乐则持消极态度,无视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新观念和新技法,也从不激进地试验新理论。他最推崇的德国作曲家是贝多芬,而对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乐剧”则颇有微词。威尔第的歌剧创作更多地从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里尼的歌剧中汲取养分,从梅耶贝尔的和声与配器中获取精髓,始终保持与意大利歌剧传统一脉相承。他的正歌剧台本多采用其好友博依托对浪漫派文学作品的改编本,歌剧大都分为四幕或四部分。在其总共26部歌剧中,有24部正歌剧和2部喜歌剧。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最著名歌剧作曲家,他把意大利歌剧艺术推向历史的巅峰。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划分成三个时期:早期(1850年以前)《纳布科》、《十字军中的伦巴第人》为代表。中期(1850-1871年)以其著名的三大歌剧(《利哥莱托》、《游吟诗人》、《茶花女》)和《阿依达》为代表。晚期(1871年以后),只创作出《奥赛罗》、《法尔斯塔夫》2部歌剧。威尔第的歌剧主要采用正剧或悲剧情节的剧本,强调歌剧音乐以声乐为主,以咏叹调为中心。他擅长以咏叹调来直观展示剧中角色的精神面貌和人性特征。他的音乐旋律简明直率、优美朴实,既具有刚毅、雄壮英雄性风格,也具有柔美、凄婉的悲壮性风格。

二、真实主义歌剧

19世纪下叶,法国、英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引发了意大利的“真是主义”文艺思潮。1861年,意大利赶走了外来统治者,赢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建立了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意大利国内,政治斗争连绵不断,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这种社会现实是催生了意大利真实主义文艺创作。真实主义作品以意大利下层人民为主人公,旨在真实地描写和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与丑恶。真实主义并非着眼于外在的准确性,而是强调通过外在透视本质。由于看不到解决社会矛盾的前景,真实主义作品总是以悲观伤感的情绪结束。在真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下,19世纪末意大利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真实主义歌剧的剧情着重于描写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生活境遇,其目的在于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强调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真实主义歌剧强调对人在某种原始情感激发之下的冲动、暴力、凶杀等行为,以情变、妒杀的题材为主,戏剧发展紧紧凑,舞台人物性格突出,突出于巨细地表现恐怖、血腥、紧张、刺激的戏剧环节。真是主义歌剧的作曲家几乎都是意大利人,如:马斯卡尼-《乡村骑士》,莱翁卡瓦洛-《丑角》,焦尔达诺(U·Giordano,1867-1948)-《罪恶生涯》,赞多纳伊(R·Zandonai,1883-1944)-《窗外之路》等。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外套》也具有某些真实主义风格。

真实主义歌剧依旧保持着意大利歌剧以声乐为中心的传统,咏叹调旋律流畅、柔美细腻、明亮醇厚、气息宽广,声乐演唱充满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意大利美声唱法风格。其歌剧乐队地位与之前的意大利歌剧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器乐不仅作为歌剧的声乐伴奏,还作为渲染歌剧场景、烘托戏剧冲突、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结构新颖的和弦,弱功能强色彩的和声,灵活多变的转调,绚丽多彩的配器效果,都使真实主义歌剧音乐明显地反映出浪漫主义音乐风格与气质。事实上,真是主义歌剧是“真实性”剧情和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真实主义歌剧主要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它对当时欧洲歌剧艺术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后,真是主义艺术观在电影、电视等领域中找到了更为广泛的运用空间,随之,真实主义歌剧创作逐渐衰落。

1. 马斯卡尼

马斯卡尼(P· Mascagni,1863-1945),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意大利里窝那的一个面包师家庭,自幼好乐习乐。1882 年入米兰音乐学院学习,1883年完成其首部歌剧《皮诺塔》。1884年中途退学,后加入一些流浪歌剧团作乐员或指挥四处演出。1882-1888年创作出其第二部歌剧《古列尔莫·拉特克利夫》。1889年他创作出他第三部歌剧《乡村骑士》,这部独幕歌剧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歌剧,该歌剧于当年在出版商松佐尼奥举办的歌剧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并于1890 年在罗马成功上演。该歌剧讲述了19世纪后期发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两对男女之间因感情纠葛,导致两男之间爆发一场醋性决斗,最终男主人公之一在决斗中身亡的悲剧故事。该歌剧音乐优美流畅,浪漫抒情,旋律中显现出西西里民间音调特征。他一生共创作了16部歌剧,《乡村骑士》是他唯一一部享誉世界之作。其他15部歌剧基本不属于真是主义歌剧范畴,艺术上均因平淡无奇而默默无闻。后因支持和赞誉墨索里尼的***统治而声名狼藉。1945年,马斯卡尼在罗马去世。

2. 莱翁卡瓦洛

莱翁卡瓦洛(R·Leoncavallo,1848-1919),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早年就读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毕业后长期在一些歌剧乐队担任演奏员,同时兼做一些音乐创作。1890年,他受到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的启发,创作出两幕歌剧 《丑角》,该歌剧同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一道被并称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两大精典作品。《丑角》以剧中剧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意大利南方某个乡村丑角剧团中的“真实”情杀故事。作品以震撼人心故事情节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打动人心,至今仍是世界歌剧舞台经久不衰的上演剧目。莱翁卡瓦洛一生中只作有几部歌剧,与马斯卡尼一样,他也是以一部歌剧成名的作曲家。1919年,莱翁卡瓦洛在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去世。

3. 普契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