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1726500000041

第41章 20世纪音乐(3)

1920年初,法国记者科莱在《喜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俄罗斯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的文章以评论一场青年作曲家的音乐会,他首次提出了“六人团”这一名称,并将之与俄罗斯“强力集团”进行类比。“六人团”的6位音乐家分别是奥涅格(A·Honegger,1892—1955)、米约(D. Milhaud,1892—1974)、普朗克(F. Poulenc,1899—1963)、奥里克(G. Auric,1899—1983)、迪雷(L. Durey,1888—1979)和泰莱费蕾(G. Tailleferre,1892—1983)。当时,这几位20-30岁的年轻作曲家都具有相同的艺术志趣和奋斗目标:努力纠正模糊朦胧的印象主义美学观念对法国音乐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当代法国音乐创作开辟一条明快、简朴、别开生面的新路。“六人团”赞同法国作曲家萨蒂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观,其中奥涅格的清唱剧《火刑堆上的圣女贞德》、管弦乐《太平洋231》;米约的舞剧《屋顶上的公牛》等作品均属于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作品。不过,“六人团”最终并没有实现他们的目标。几年之后,他们的志趣开始出现差异,不久便分道扬镳。

四、 序列主义音乐

“序列主义音乐”又称作“整体序列音乐”,它产生于1950年前后。它在20世纪下叶西方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序列主义音乐”,就是将音乐构成要素(包括:音高、时值、力度、速度、音量、音色、起音、音区分布等)事先按数学排列组合的方式编成序列,然后依一定顺序将序列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序列音乐的技法摒弃了传统音乐的重要结构因素(如:主题、调式、功能和声、节奏型等),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音乐可谓音高序列音乐,而整体序列音乐实则是对十二音音乐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

韦伯恩于1928年创作的《室内乐队变奏曲》对音高和音色均做出序列设计, 1936年,他的《钢琴变奏曲》中的序列设计扩展到节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梅西安(O. Messiaen,1908-1992)、布莱兹(P. Boulez,1925- )、施托克豪森(K. Stockhausen,1928-2007)、诺诺(L. Nono,1924-1992)等一批作曲家,继续延伸韦伯恩的方法,把节奏、时值、力度、密度、音色、起奏法、速度等都做出序列设计,从而建立“整体序列音乐”。梅西昂的钢琴曲《时值与力度的模式》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体现序列主义音乐的作品,他在高、中、低三个声部中分别采用三个不同音高的十二音音列,并且在时值、节奏、力度、发音法上都做了固定排列,用并置的手法构建了整首乐曲。除此之外,序列主义音乐的代表作还有:布莱兹的《结构1》、《无主的锤子》;斯托克豪森《群》等。

五、 具体音乐和电子音乐

具体音乐(Concrete music)与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是两种既非演唱也非演奏的音乐。二者均采用录音设备对事先录制的音源进行处理加工而成的音乐,均摈弃了旋律与和声,音律与调式,演唱和演奏等传统音乐方式。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具体音乐的音源为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风雨声、雷鸣声、海浪声、汽笛声、鸡鸣狗叫声、市场上的喧闹声、……;电子音乐所采用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声音,而是电子振荡器所发出的各种各样电子音响。西方电子音乐早期发展的两个中心分别是法国巴黎和德国科隆。 50年代中期以后,其它国家也相继建立起电子音乐实验室,电子音乐日益普及。

1. 具体音乐指一种用自然界中既有声音为音响素材制作出的音乐。其制作过程为:先对录音机所录下的种种自然音响的录音带,以减速、加速、倒行、循环等播放方式处理成新音响素材后储存备用。然后再通过各种不同的拼接组合方式将新音响素材录制成乐曲录音带播放出。具体音乐的第一部作品是1948年由法国音响工程师、作曲家舍费尔(P. schaeffer,1910-1995)在巴黎广播电台音响实验室中创作出的《噪音音乐会》,他将采集到的素材,如噪音、火车声、人声、打击乐声以及其他声音,进行加工处理混录成新的磁带作为成品播放。除此之外,他还创作有《单人交响曲》、《锅盘练习曲》等作品。

2. 电子音乐

1951年德国十二音音乐理论家艾默特博士(H. Eimert,1897—1972)在科隆广播电台发起并建立了德国首个电子音乐实验室,他将电子音响发生器合成的声音制成磁带,采取与具体音乐创作相同的方法合成电子音乐。德国作曲家施托克豪森的第一首电子音乐作品是《练习曲Ⅱ》,1956年,他采用童声和电子音响合成创作出著名的《青年之歌》。1958年,美籍法国作曲家瓦雷兹(E. Varese,1883-1965)使用振荡器、发生器、人声、钟声和打击乐器合成的《电子之诗》被视为电子音乐的里程碑。

六、机遇音乐

机遇音乐(Aleatory music)亦称“偶然音乐”,这种音乐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机遇音乐指作曲家将音乐创作过程完全置于纯粹偶然的客观环境中,彻底放弃人对音乐创作的主观结构力。如:通过抛骰子、掷硬币等方式来确定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演奏者在演奏中可以随心所欲、漫无条理、不着边际地取舍音乐材料、确定乐谱中音符或小节的顺序。在演奏中许可自由加进诗歌朗诵、舞台表演,甚至听众也可自发加入。机遇音乐的形式具有绝对的不确定性和独一无二性。每次表演都在“意料之外”,且并不须“情理之中”。

机遇音乐的创始人是美国实验音乐大师凯奇(J. Cage,1912—1992),他也是一位作家、视觉艺术家,早年曾经师从勋伯格学习作曲。他常常潜心于印度梵曲、中国《易经》、佛教禅学以获取灵感。并对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都有所涉及。他于1951年创作的钢琴曲《变的音乐》可以说是最早的机遇音乐。1952年完成于美国纽约伍德斯托克的《4分33秒》,可谓凯奇偶然音乐的极致之作。这是一首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外的典型“作品”,是一首绝对无法重复演出的一次性用品。演出时,由钢琴家在钢琴边无意识地静坐了3个时段,以闭目点头来表示3个时段的“乐章”划分,最终“偶然”形成了3个“乐章”用时:第一乐章33秒,第二乐章2分40秒,第三乐章1分20秒,合计4分33秒则起名《4分33秒》。施托克豪森的《连环打击乐》也属于机遇音乐之类,该作品使用了20余件打击乐器。演出时,演奏者站在由打击乐器围成的圆圈中,依照螺旋形乐谱,沿顺时针或反时针的方向随意选择起点任意地、周而复始地演奏。

七、美国爵士交响音乐

18-19世纪的美国主流音乐文化是由不断涌入的大量欧洲移民带入的欧洲主流音乐文化。直到20世纪上叶才出现一些把欧洲传统作曲技法和美国本土音乐相结合的本土音乐家及其所创作的一大批“美国风格”音乐作品。与此同时,美国也逐渐发展成为西方音乐的中心,美国不仅为远道而来的欧洲传统音乐艺术提供其展示的大舞台,而且也为新风格音乐的创作或实验提供了场所。

从20世纪开始到20世纪中叶,美国先后出现了不少美国风格音乐家和美国风格音乐作品。艾夫斯(C. Ives,1874-1954)管弦乐《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没有答案的问题》,科普兰(A. Copland,1900-1990)的管弦乐幻想曲《墨西哥沙龙》、《林肯肖像》,科普兰的三大舞剧《阿帕拉契亚的春天》《小伙子比利》和《牧区竞技》等都堪称上乘之作。然而,在20世纪上叶美国风格音乐的发展进程中,最具有世界声誉的领域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美国爵士交响音乐。

爵士乐(Jazz)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的美国南部黑人社区。16-19世纪,大批黑人奴隶不断地被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劫掠到北美地区,随之非洲音乐也由黑奴带到北美各地。19世纪下叶,在美国南方新奥尔良等地的黑人社区出现了一种新型民间音乐-新奥尔良爵士乐。新奥尔良爵士乐是最早的爵士乐,其音乐成分中包含西非的节奏、欧洲的功能和声、美国复印格的演唱的因素。1900年以后,新奥尔良爵士乐在全美广泛流传,并经过许多爵士音乐家的改造,逐渐演变成为美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流行音乐类型-爵士乐。爵士乐分为若干个子类型,如:新奥尔良爵士(NewOrleans Jazz)、摇摆爵士(Swing Jazz)、比波普爵士(Bebop Jazz)、冷爵士(Cool Jazz)、酸爵士(Acid Jazz)等,它们共有三大特点:① 布鲁斯曲调;② 拉格泰姆(切分)节奏;③ 即兴演唱演奏。爵士乐队的主要乐器有小号(短号)、单簧管、长号、萨克斯管、钢琴、班卓琴、鼓等。

20世纪上叶,在欧洲民族主义音乐创作思想的影响下,美国掀起了一种将爵士乐元素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的热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是格什温和格罗菲,他们把美国爵士乐风格与欧洲交响音乐传统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鲜明美国特点的交响音乐-爵士交响音乐。

1. 格什温

格什温(G. 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一个贫苦俄国犹太移民家庭。14岁师从汉比策尔(C. Hambitzer)学钢琴。后来又先后向戈德马克、基伦尼等人学了点和声基础。16岁高中辍学后,格什温到“廷潘胡同”(Tin Pan Alley) 担任音乐出版商的广告钢琴手和歌曲推销员,在这里他开始了最初的音乐创作。格什温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作曲技法,他的音乐创作风格是在长期自学、摸索、实践中形成的。1916年他创作了第一首歌曲,1919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喜剧《拉拉露西尔》。创作于1919年的《斯瓦尼》使他一举成名。1924年格什温创作并首演了他最著名的钢琴与乐队作品《蓝色狂想曲》,这是一部把爵士乐素材与交响音乐技法融为一体的交响音乐作品,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使他成为享誉世界的作曲家。1925年,纽约爱乐乐团开始委托他作曲。1928年创作了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30年代起开始涉足电影音乐,为好莱坞电影作曲。1932年他的《为君而歌》(Of Thee I Sing)获得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1935年他完成了著名歌剧《波吉和贝丝》。1937年7月11日,格什温因脑瘤病逝世于好莱坞。

格什温是20世纪初活跃于百老汇和好莱坞舞台上的著名作曲家之一,创作出大量的流行歌曲、流行歌舞音乐和音乐剧,他是美国爵士交响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他在20世纪美国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2. 格罗菲

格罗菲 (F·Grofe,1892-1972),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纽约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从父学中提琴,从母学钢琴与和声。因家境贫寒,少时曾当过报童、司机和书籍装订工人。1909年,十七岁的格罗菲入洛杉矶交响乐团任中提琴手。1920年起在怀特曼领导的爵士乐团里当钢琴演奏员并从事乐曲编配和指挥。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音乐感觉和他在交响乐团与爵士乐队的实践经验,努力创作出古典音乐与爵士音乐相结合的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1924年由于为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进行成功的管弦乐配器而一举成名,并开始专业创作。1931年格罗菲完成了他最受欢迎的作品-管弦乐《大峡谷组曲》,这部作品的问世奠定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1932年,格罗菲离开了怀特曼乐团,独自从事自己的音乐事业——作曲和指挥。1937年,格罗菲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地举行了一次音乐会,全部演出他自己的作品,并且由他亲自指挥。1972年4月3日,格罗菲逝世于加利福尼亚圣莫尼卡。

格洛菲的创作中,管弦乐作品地位十分突出。他的管弦乐旋律清新、热情、富有民歌风味。音乐调性清晰,和声流畅亮泽而富于变化,配器精致新颖,色彩绚丽。音乐属于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其中,以描绘亚利桑那州北部自然风光的管弦乐《大峡谷组曲》最为著名。其著名的管弦乐作品还有《密西西比组曲》、《好莱坞组曲》、《加利福尼亚组曲》等。与格什温一样,格洛菲把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技法和美国爵士乐元素完美融合,是美国爵士交响音乐的先驱者之一。另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电影音乐和多种流行音乐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电影音乐《游吟歌手》。

八、苏联交响音乐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沙皇统治被推翻,苏联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促使苏联的科学、文化、艺术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建国初期主要以歌曲创作为主,其主要作用是配合革命宣传红色思想和歌颂革命者、劳动者的丰功伟绩。这些歌曲既有新创作的也有采用民间曲调的。

1922-1939年间的和平环境带来了蓬勃的音乐文化生活。交响乐团大量出现,交响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频繁,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作曲家和优秀作品,如:米亚斯科夫斯基(N·Y·Myaskovsky,1881-1950)的《第六交响曲》、《第十二交响曲》、《第十六交响曲》、《第二十一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舍巴林(Shebalin,1902-1963)的《列宁》交响曲,哈恰图良(Khatchaturian,1903-1978)的《钢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作品。

卫国战争期间(1939-1945),前苏联的交响音乐创作常与伟大的反***战争内容相关联,如: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反映苏联军民奋起反抗德国***军队入侵的、具有革命英雄气概的《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交响曲》,哈恰图良创作的反映战争时期苏联人民精神面貌的《第二“钟声”交响曲》等。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卫国战争结束,反***战争的胜利,苏联作曲家的交响音乐创作仍然保持者良好的势头。肖斯塔科维奇的最后6部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等作品在此期间相继问世。

1. 肖斯塔科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