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0500000049

第49章 宝宝音乐听觉的训练方法(1)

人在胎儿时期就聆听着母亲的心跳,出生后就感受着自己身体运动的节奏和乐音,而音乐的要素就是节奏和旋律,音乐对于宝宝来说是一种熟悉的事物,非常易于接受,从小就采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宝宝的音乐智慧肯定会事半功倍。

带宝宝聆听大自然

带宝宝到大自然中去,倾听各种声音,感受自然界中的音乐美。各种鸟儿、虫儿等小动物的叫声,马路上各种车辆的行进声、风声、雨声……都能够激发孩子倾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欲望。并且这是锻炼宝宝听觉敏感性的一个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天气好时带宝宝出外走走,给宝宝区分各种声音,并讲解是哪里发出来的,还可以让宝宝模仿:

“嘀嘀——”这是小汽车的喇叭发出的声音,告诉人们“我来了,要小心啊。”

“汪汪——”这是小花狗在叫,向大家问好。

“喵喵——”这是小花猫的声音。

天气不好时,待在屋子里听听又有什么声音:

“呼呼呼——”这是风爷爷在大吼。

“沙沙沙——”这是树叶在唱歌。

“轰隆隆——”这是雷公公在打鼾。

“哗啦啦——”这是小雨点在落下。

陪宝宝欣赏音乐

音乐名作是一些杰出的音乐家的作品,它们体现了音乐家高度的音乐智慧。让宝宝欣赏名作,不仅要通过多变的旋律来刺激宝宝的大脑,提高音乐的感受力,还要通过音乐描绘的丰富的表情和景象来促进宝宝情感的发展。比如有的音乐能传递欢快的气氛、有的是唯美的情感、有的是悲壮的情绪,而有的是消沉的感受等等,宝宝能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心智,开朗的性格。

推荐名作:

圣·桑《动物狂欢节》(这是一部管弦乐套曲,由14首独立的小乐曲组成,这套作品中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里,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有狮王、大象、乌龟、公鸡、母鸡及天鹅等,极富感染力,非常适合1~ 3岁宝宝欣赏。)

维瓦尔第《四季》(这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分成“春”、“夏”、“秋”、“冬”四首,每首都是采用“快—慢—快”三个乐章的标准形式,细致入微地刻画将四季的美和魅力呈现在我们眼前,譬如在“冬”的第二乐章,优美的小提琴独奏描绘出人们围着火炉烤火的温馨景象,弦乐以十六分音符拨弦代表屋外的雨声,大提琴则以三十二分音符描绘远方的雷声,屋内的温情四溢与屋外的寒冷冰凉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民乐《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部管弦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当那暮鼓送走夕阳,箫音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驾起轻舟,在平静的春江上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祖国的山河如此娇丽,生活的画卷更加多彩。)

1岁多的宝宝欣赏这些名作时,不要有太多的限制,只要他们能够安静地仔细聆听就好,养成听音乐的好习惯。2~3岁时,父母可以跟宝宝交谈,启发宝宝理解曲子要表达的意境和情绪。

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段音乐必须掌握它的节奏。掌握简单的节奏是每个宝宝与生俱来的本能,从节奏进入音乐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容易被宝宝接受的一种方式,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启蒙和培养。

从宝宝1~2岁开始就要让他们熟悉各种声音的节奏:

生活中的节奏(最基本的五种节奏型):

*当当(××)——报时的大钟:

*滴答滴答(××××)——奔跑的闹钟。

*咯咯嗒(×××)——母鸡下蛋。

*呜——(×——)——火车开动了。

*汪汪汪(×××)——小狗在说话。

让宝宝模仿这些声响,自然就练习了节奏。

平时让宝宝听儿歌时,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打拍子,培养节奏感。要注意选取一些节奏感强的歌曲或儿歌。

【歌曲】

《粉刷匠》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

《小儿郎》

小呀嘛小儿郎呀,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陪宝宝做音乐游戏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音乐智慧的培养在游戏中进行能够事半功倍,音乐游戏既开启了幼儿的音乐智慧,又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感受了音乐的美。

背宝宝:这个游戏适合1~2岁宝宝。游戏开始时放一些不同节奏的音乐,父母背着宝宝,根据音乐的节奏而摆动身体行走,并用手轻拍宝宝臀部,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动作。比如音乐停,父母就停;跳音时,父母就跳一下。

藏猫猫:这个游戏适合1~3岁宝宝。这是一种期望性游戏,它有一种节奏模式,能抓住、激起、持续孩子的激动情绪,它的科学根据是:

激起对即将发生事件的兴奋度;

停顿以激起更大的期望感;

以停顿为契机,走向高潮;

稍作休息放松、准备再玩一次。

具体操作:

刚刚1岁的孩子,可以由爸爸抱着,与爸爸面对面,妈妈躲在爸爸身后叫“宝宝”,然后宝宝由爸爸抱着找妈妈。可以在妈妈的头上蒙一块纱巾逗逗宝宝:“妈妈在这儿呢!”

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自己行动了,爸爸妈妈可以藏到屋子里,让宝宝寻找,也可以让宝宝来藏,他们寻找。

注意:爸爸妈妈被找到时,一定要显得比较“沮丧”,以显示宝宝的聪明;而找宝宝时,明知在那里,却也要费上一番周折再找到,这样才能突出这个游戏的节奏感,持续提高宝宝的兴趣。

让宝宝吟诵诗歌

吟诵是一种节奏较强的说话方式,如朗诵诗词、哼唱儿歌等。这种说话方式对培养幼儿节奏感、认识句子和段落等都有很大帮助。通过吟诵还能发现语言的层次和结构的不同特点,对提高幼儿的整体智慧有重要作用。

爸爸/妈妈和宝宝相互拍手,同时说歌谣或唱歌。说几遍之后,宝宝学会哪句,就鼓励宝宝说哪句。家长在说儿歌的时候要边说边做动作,使宝宝更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使得吟诵更有趣味性。

儿歌范例:

《摇呀摇》(适合1~2岁宝宝)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完还要拿一包!

《葡萄架下》(适合2~3岁宝宝)

绿叶叶,绿蔓蔓,

挂着葡萄一串串。

小花狗,嘴巴馋,

汪汪汪汪乱转转。

《洗袜袜》(适合2~3岁宝宝)

端个小水盆,

宝宝洗袜袜,

袜袜没洗净,

上面挂花花。

《顶只蘑菇当小伞》(适合3岁宝宝)

秋天到,秋天到,

风儿吹,树儿摇,

黄叶红叶飘呀飘。

小白兔,胆子小,

树叶下雨怕砸到,

红眼珠,转一转,

顶只蘑菇当小伞。

古诗范例: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教宝宝学习音符

宝宝3岁左右,爸爸/妈妈找来几首宝宝熟悉的歌曲或乐谱,将谱子唱出来,告诉宝宝所有听到的美丽的曲子都是由do、re、mi、fa、so、la、xi七个音符组合而成的,以激发起宝宝学习音符的兴趣。然后爸爸/妈妈唱出音阶,同时做出一阶比一阶高的手势。让宝宝跟着爸爸/妈妈做几次。等宝宝记住一些之后,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音符接龙,按照音阶的顺序,一人唱一个。经过一段时间,宝宝学会了唱音阶,就可以由他/她独立来唱。为了使得学习音符更加形象,可以找7个高低不同的积木,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好,把音符的唱名依次标到积木上,唱这些音符,拿一个小玩偶在积木上上下移动,要向宝宝解释音调是如何沿着音阶上下变动的,开始可能宝宝掌握不了,那就经常练习。

会唱音符后,爸爸/妈妈可以跟宝宝一起指着这几个音符指认,可以互相当考官,看谁认得准、唱得准。

爸爸/妈妈在把握不准每个音符的音高时,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乐器,如电子琴、口琴等。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英文歌Do-re-mi,就是学习音符的很好材料:

Let’s start at the very beginning.A very good place to start.

When you read you begin with,A-B-C.

When you sing you begin with do-re-mi,do-re-mi.

Do-re-mi.The first three notes just happen to be:do-re-mi

Do-re-mi,do-re-mi-fa-so-la-xi

Oh,let’s see if I can make it easier.

Doe,a deer,a female d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