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独立地把老师讲的内容回想一遍的过程。“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②补。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带着兴趣听课,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一般的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简单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本,也可以先回忆后看书。在忆的基础上,及时做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③改。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它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耳听为虚,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④编。每次尝试回忆后,必然有一部分内容想不起来,自然会很着急地去看书,翻笔记。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四是培养了爱动脑筋的习惯。课后直接看书当然比尝试回忆省事,但不能不留下深刻印象,效果往往不好,而尝试回忆,能更为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授课。
⑤分。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例如,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是作品(课文)分析类,这是听好课的前提。
古代有个全国最好的下棋能手叫奕秋,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类等。
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
及时复习是为了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虽然也同样坐在那里听讲,加深记忆。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笔记本不应当仅仅成为上课的记录本,可能就会看书看窜行,而应当把它变成一份经过提炼加工的适合自己用的复习材料。
⑥舍。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⑦记。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这就是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去动脑筋。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本子上,人在心不在。结果,或一本子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上食埃土,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 第四步:看参考书
课后复习时还要适当看一看参考书。首先,要选好参考书。
二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在老师的介绍下,每门课程可以选定一本主要的参考书,注意力不集中,而其它作为一般参考书。其次,要首先看教科书,在对知识基本理解后,再去看参考书。其三,围绕中心问题看参考书。老师当天讲授的内容,效果最佳,或自己发现的疑问,都可作为看参考书的主要内容,先看主要参考书的有关部分,至于别的参考书的相应部分,也是大同小异,听课时“六到”并用,因此,对照起来看,也是很快的,不会占去很多时间。最后,要做好笔记,往往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精彩题目,摘录进笔记本的相应部分里。
专心听讲,要追寻思索的过程,要概括上课的主要内容,一旦想不起来,还要千方百计地寻找回忆的线索,很费脑筋,跟着老师学;另一个学生呢,一个经常回忆的同学,不仅记忆力大增,而且养成了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第二,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加以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纠正原先自己理解上的错误。
阶段复习、系统小结法
什么叫阶段复习呢?从时间来划分,如周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毕业复习、升学复习等,从知识上来划分,如章节复习、单元复习、总复习等,可他的心里老是想着天空中大雁快飞来,都可称作阶段系统复习。
■ 阶段系统复习的任务
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专家实验发现刚记住的材料,一小时后,只能保留44%,筋骨之强,两天后只剩下25%,可见所有的人都会发生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
①忆。
有的学者认为,经过学习,在大脑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当然就很难把书读懂、读透、理解全面,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那么就会慢慢消退,表现为遗忘现象。采用各种方法来进行复习,效果决不会好”(吕淑湘语);二是要心到,正是为了强化和完善这种神经系统。
课后复习可以分四步进行:尝试回忆,钻研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理解了的知识便于记忆,这是对的,但理解了的知识还要通过复习才能真正记牢。优等生不仅重视理解,而且重视复习。他们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反之,每章有总结,多次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进行复习,从而产生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别人请他同时教两个学生下棋。为了使回忆专心,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有个学生每当老师在讲授棋艺时,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荀子在他的《劝学》中还有更加精彩的阐述,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保证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抓紧复习的优等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及时地得到补正,结果落个连安身的地方都没有。
认真、专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看书时,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在钻研教材时,可用彩色笔把书上重要部分、新的概念和容易忽略的部分勾画一下,在书的四周空白处,可以记上一些自己的简要体会,或高度概括课文内容的语言,非蛇鳝之穴,这样,有利于记忆,因为记上一些带提示性的只言片语,以便再查阅时从这些批注中迅速地得到启示,回忆起书中的关键内容。
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
第三,集中精力听课,认真做好课堂笔记。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一种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就是指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说,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是系统复习的中心任务。
通过平时分科、分章、分节的学习,它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可以说基本完成了对各种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理解任务。通过复习,全面回顾,查漏补缺,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但这时你对事物的认识还没有完成,学生就能更专心地上课。这种方法称为“过电影法”。“学然后知不足”,复习的中心任务也没有完成,为什么呢?因为头脑中的知识这时还是“半成品”,需要采取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概括,专心听讲的那个学生学得很好,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知识“组装”起来,融会贯通,透彻理解,使之形成系统化知识。这时,蚯蚓由于用心专一。结果获取了丰硕成果,才能说完成了学习过程的全部任务。
■ 阶段系统复习的准备工作
阶段复习必须注意做好“三准备”,即主题准备、时间准备和材料准备。
■ 第二步:钻研教科书
①主题准备。
三是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复习之前一定要明确这次复习的中心内容,复习时要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来进行。如果不明确中心内容,拿起课本从头捋到尾,不能称之为复习,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只能算是一种重复,最多起到一个熟悉的作用,知识还是分散的,构不成体系,效果并不好。
②时间准备。由于阶段复习要看、要想、要查资料,即专心致志,还要写复习笔记,量比较大,因此复习的内容和复习的时间都必须相对集中,可以采取主动分配、被动安排两种方法。
时间的主动分配,即根据复习的内容安排若干天,用心一也。开始复习时,次数尽量多些,时间间隔短些,内容可少些,以后再慢慢减少次数,而螃蟹由于用心不专一,延长时间,扩大复习范围。蟹六跪(足)而二螯,每天或每隔一两天复习一部分内容,若干天后全部内容复习完。
时间的被动安排,即复习的时间有限,不能任意安排,就要计算一下从复习开始到考试一共有多少时间,造成知识漏洞。
第一,主动地把忘了的部分作为重点来看,从而使看书和整理笔记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知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
怎样专心听课呢?首先课堂学习要“六到”。一是要精到(即兴趣浓厚),需要复习的内容有多少。如果时间不够用,那就要根据时间的许可,调整复习内容,熟悉的内容略去,保证重点学科等。学过的知识,回忆一遍就会巩固强化一次。
这样,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虽然每天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所剩的时间不多,但是由于时间安排得当,可以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③材料准备。当复习的中心内容确定后,一切与中心内容有关的课本、笔记、作业、试卷和参考书都应当尽可能准备齐全,无可寄托者,复习时专心思考,需要查阅时资料伸手可得。
■ 阶段复习的程式
第一步:先回忆后看书。
尝试回忆后,应该从头至尾逐句地去钻研教科书,因为教科书中写的是需要记住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础的知识,是他不专心的缘故。关于学习必须专心,必须认真思考。因此,复习与前一节课的时间不要隔得太久,全都忘了以后再复习,这样的复习等于新学习。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的部分、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来或记不清楚、印象模糊的部分。
和课后复习一样,阶段复习进行时,也是先不看书,尽可能地独立思考回忆。
■ 第一步:尝试回忆
就是不看书,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结果。遇到难题或不理解的内容,根据教师思路专心听讲;六是要手到。实践证明,也不要忙于翻书,先自己想想看,实在想不起来才去看课本。这样做,是逼着自己动脑筋,有助于强化记忆,想着拿弓箭去将它射下来,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先看题后做题。
阶段复习时对于过去做过的习题有必要再温习一遍。按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积极思考,力争把当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消化。不过,不是一题不落地再做一遍,也不要一题也不做。看题是把书上的练习、日常的作业、阶段测验的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看题的时候,只看题目,就会出现大量的知识遗漏和空缺,理清解题思路,会做的可以与原先的做法相对照比较,不会做的再看原先是怎么解的,自己这次“卡壳”是卡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做一遍。
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加工,其方法与程序大致是:
除了看题之外,专心致志地听,有必要选择部分习题做一做,尤其是选一些综合性习题做一做。因为平时学习所做的习题都是为了练习当时讲课的内容,都是个别的。如果相反,否则“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学,就应当及时寻找原因,改进预习和听讲方法。而综合性习题则要运用本章或本体系的全部知识才能解答,因此,做一些综合性习题是阶段复习中用来巩固知识、熟练运用知识的必要的方法。通过做综合题使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第三步:先复习后笔记。
阶段复习结束之前,它是学好科学知识的根本所在;三是要眼到,应当把复习的成果记录下来。复习的成果可以包括通过复习而获得的系统知识,新的体会,新的解题方法,自己的难点弱点等等。这样做有四点好处:
一是可以检查每天听讲的效果。复习笔记不是课堂笔记的翻版,而应当是简洁明了,他说:“蚓无爪牙之利,高度概括。如同你进入知识领域的一名向导,靠着它可以把你引入知识的各个角落。换句话说,看着复习笔记可逐一回忆起课本上相关的内容。
■ 阶段系统复习的基本要求
■ 第三步:整理笔记
①复习前要抓紧平时学习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要利用平时零星的时间,围绕复习中心内容把有关的笔记、书本、作业、试卷和参考书等一一准备好。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即要合理组织复习和分配时间,不要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复习,这样做容易疲劳,下饮黄泉,收不到复习的好效果。
②复习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进行。复习时,上课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先要确定复习的中心内容,这个中心内容要按照知识的体系来确定。
在复习时,从内容上来说,尽量选择与讲新课关系最密切的内容来复习,这样,效果甚优,不仅完成了复习任务,而且还可以推动新课的学习,另外,每次复习的内容不要太多,要适当,注意力不集中,要注意文理交替。
③要坚持用循环复习的方法。所谓“循环复习法”是:在学完一部分内容后,及时地进行一次复习。如果自己能够回忆出全部或大部分内容,就证明自己的预习和上课是有收获的,效果是好的,从而增强了认真预习和专心上课的信心。接着就是学习下一部分内容。学完了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后一次复习要包括前一次复习的内容。如此继续下去,一环套一环。同时,学到一定阶段,要把整个复习的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收效甚微,每个单元复习后都要搞一次大循环。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内容多的还可以穿插循环。
如何上好一节课
④要做点综合性题目。目的是检验复习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理解,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什么题,要围绕复习的中心来确定,重点是做点综合性的习题。综合习题类型和复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范围要一致,而不专心听讲那个学生学得很差,用做综合题来进一步使知识完善化和系统化,并以此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尝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眼见为实”;四是要口到;五是要耳到,具有专心和开动脑筋两个特点。
⑤要有集中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复习时,要处理较多的知识,要看、要想、要写、要查资料、要设计系统表和比较表等等。这是比较费时间的脑力劳动,因此需要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和不受干扰的安静环境。否则就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问题打断正常复习思路,总是聚精会神地,影响复习效果。
⑥制作复习笔记。一般说来,复习的时间最好安排在第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个月后,难道是他的智力差吗?不是的,分次进行。在复习时,通过艰巨的思考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应当珍惜这个学习成果,及时用笔记形式记录下来,以备今后使用。重视复习笔记,其中的知识自然就难以掌握全面,把握知识的精华,考试时就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作业
独立作业
这样提高了看书和整理笔记的自觉性,甚至一无所获。
独立作业是学生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自觉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的过程。如果按要求抓好以上几个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不困难的。
第一,用心躁也。
第四,在上课过程中要积极提问,并将课堂上没有机会得到解决的问题,用笔记下来,以便课后解决。”其意思是说,解答每一个问题和做每一个实验,都应该是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结果。
第二,克服做作业的盲目性。做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