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7天让你读懂社交心理学
1731700000029

第29章 沟通是一种心灵的互动——社交语言的心理规则(6)

“不违法,但你违返人情,违反国情!我国六七十岁的人也不一定留胡须,四五十岁的人还经常刮胡须,你年纪轻轻却留胡须,既不卫生,又不美观。这就叫违反国情。”

“为什么说我违反国情呢?”

“你是江阴人,应该知道一段著名的史实。明末清初,清统治者下了一道命令,一律剃须留辫,否则格杀勿论。江阴人民发出‘宁愿留发不留头,不愿留头不留发’的口号,于是一场壮烈的抗清斗争开始了,全城血流成河。历史上有八十日戴发效忠、六万民众同心杀贼的记载。你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吗?在日冠占领上海期间他蓄须拒不登台。这些行动都是带有政治性的。请问,你留胡须也带有政治性吗?”

小伙子连忙说:“没有,没有!”

这位律师引用典故,使谈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引用的事例要适当,要与所说明的问题相对应,也就是说要“门当户对”,恰到好处,不要“拉郎配”。因为引用事例是为了说明问题,所以要十分注意选用的事例,既要广,又要不离中心主题。

引用典故是为了说明问题,不是为了点缀,更不是为了故弄玄虚,卖弄学问,并不是用典越多越说明知识丰富。用典繁多而不说明问题,反而会使人不知所云。

特殊场合——社交口才的专项技巧

◎ 提意见的说话艺术

不可抱着改变对方主意的心情和他争论,也不要试图去“赢”这场争吵,只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但也不应让人感到你在说教。

强调共同之处。差不多任何争执,都有某些双方同意的见解,应该强调这些。如果过分强调分歧的意见,必然使对方不服。

不要以表达不同见解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

在你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之前,必须要先了解对方的立场,以求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不过,在未澄清之前,切忌假定意见已有分歧。

有其他人在场时,不要提出使对方感到为难或难堪的意见。

保持愉快的态度,不要表露出愤怒、不耐烦的情绪。声音要保持温和、愉快,避免打断对方的讲话,不要用皱眉、摇头等动作。

在表达意见的时候,要具有选择性。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挑剔,人们很快就不愿听你的。

多说赞美、感谢对方的话。

◎ 开玩笑的“规则”

1. 注意格调。玩笑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增进团结,摈弃低级庸俗。

2. 留心场合。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正规场合一般不宜开玩笑。彼此不十分熟悉或生人、熟人同时在场,不宜开过深的玩笑。

3. 因人而异。对性格开朗、喜欢说笑的人,开些“国际玩笑”也无妨,而对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人,一般不要过分地开玩笑。

4. 掌握分寸。俗话说,凡事有度,适度则益,过度则损。

5. 避人忌讳。忌讳是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生理缺陷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忌讳,所以开玩笑时一定要小心避之。

◎ 拒绝闲聊四法

漫无边际地闲聊,影响工作和学习。现介绍四种表示无暇闲聊的婉转方法:

1. 启示法。在自己工作场所的醒目处,写上“闲聊不过三分钟”或鲁迅的名言:“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以此启示来客,谢绝闲聊。

2. 工作法。当发现聊客朝自己走来,可立即埋头工作,或眼睛凝视空间,令聊客相信自己正在专心工作,让其知趣离开。

3. 冷待法。当聊客打开话匣子时,自己保持冷淡,只点头或摇头,不予搭话,也可做简短的回答“是”或“不是”;若聊客仍然口若悬河时,可起身做些杂务,令其扫兴而去。

4. 推迟法。如果自己喜欢与对方交谈,但当时确无时间接待,可提议推迟在下班后或共同进餐时进行交谈。

◎ 打电话的艺术

现代社会,电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甚至已成为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因此,怎样使别人由你的声音而获得好感,是人人都应该注意的。

在打电话时,表情和动作虽派不上直接用场,但可以借助轻重缓急的语调,使声音更悦耳动听;打电话如果不善于辞令,就不易收到好的效果;打电话时你在对方头脑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完全取决于声音的表达。所以要特别注意对话时的用语。

下面则是几条打电话应遵守的礼貌:

(1)先说自己的姓名,再确认对方是谁。

(2)问清对方当时是否方便与你交谈。

(3)准备好记事本,记下将要谈的话题。

(4)清楚下一次联络的时间、地点或电话号码。

(5)使用公共电话时,请告诉对方,尽量抓紧时间,语意简明。

(6)考虑对方是否能听得清楚。

(7)如果对方声音太小,不妨这样说:“对不起,我的电话机有点问题,听不清楚,请你大声一点好吗?”

电话中的惯用语,用之得当,会使人觉得亲切温暖,以下是几种惯用语:

(1)对不起,在百忙之中,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

(2)真不好意思,每次都打扰您。

(3)我想和您商量几件事情,好吗?

(4)麻烦您了,非常感谢。

(5)拜托您了,真是感激不尽。

如果你将这些惯用语在电话中多多运用,必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

◎ 聊天要聊出名堂来

聊天一般是指没有明确目标的即兴式交谈。跟不同性格、不同辈份的人聊天,往往会得到许多新的信息,甚至能触类旁通,使有些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

聊天还有调节心理、愉悦情怀的奇特功效。如果你有什么事愁闷不快的话,通过和熟人聊天,可以一吐胸中闷气,达到开释情怀、平衡心理的作用。

古人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佳句。一次有益的聊天,并不亚于读一篇好文章。所以,与人聊天是一件大快事。

但是,聊天要聊出名堂,确有收获,还得费点心思,必须注意下面几点。

(一)既无目的,又有目的

一般来说,聊天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但从微观角度来讲,闲聊未必就是聊“闲”,而是有目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带有一定的目的,你就能及时又恰到好处地发问,调节聊天的内容。

(二)要善择聊天对象

聊天要做到格调高雅,聊得有水平,善于选择聊友是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聊友的素质决定了聊天的质量。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几十年如一日,与其秘书爱克曼每天都要聊会儿天。他那些天才的机智,大都是从闲聊话语中诞生的。他嘲弄世俗,讥讽丑恶,以喷球吐玉般的格言缀串成令后世惊叹不已的《歌德谈话录》。

当然,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次聊天都有“聊友”在场。所以,选择聊友的圈子不能太小。和水平相当的人,甚至低于已者聊天也不无长进。大可不必囿于己见,拘于一格,而以广开“耳路”,泛论群盲为好。

(三)聊天话题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与学者聊天,可以讲些轻松、幽默的奇闻轶事;与主妇们聊天,可以讲讲市场的行情与子女的教育问题;与老人聊天,可以淡谈养生之道、保健方法,甚至愉快的往事;与青年聊天,可以探讨事业、友谊及一切时髦话题;与孩子聊天,可以讲讲童话、寓言等;与一般人聊天,可以拉拉家常。

(四)聊天的范围

一般说,聊天的范围不受限制。这当然不包括庸俗低级、格调低下、无意义、无价值的话题。搬弄是非,贬低他人,也是不足取的。对方的缺点和不喜欢的不应作为聊天的话题。

(五)聊天的地点

一般说,聊天不受地点限制,但在公共场合聊天,或喜庆时节大谈悲伤之事也是不受欢迎的。

(六)不提挑战性问题

聊天时,不要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免得引起激烈争论,弄得不欢而散。不要自以为是,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如果几个人一起聊天,还要注意让大家都有发言机会。

◎ 求借的语言技巧

向邻居或朋友借东西,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碰到的事。但是,由于借东西时所用的语言不同,其结果必然大不相同:有的人可能空手而返,有的人却会满意而归。

求人或者借东西时,应当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

(一)不要用“肯不肯”发问

这样,会使被借一方感到不快。因为,“肯不肯”包含两个意思:肯与不肯。而后面一层意思明显地表明了你对他人的不信任,容易使人产生误会。即使你借到了东西,主人也未必心甘情愿。

(二)求借语言因人而异

好友不妨随便一些;知心朋友更应直截了当,以免让对方感到“生分”;若是一般朋友,关系平常,不妨先拭探一下,然后根据情况随机应变。

比如借钱,老朋友之间可以这样说:“这两天手头紧,借点钱用用!”若是一般朋友,你不妨这样说:“唉,这几天花钱真多,买这样又买那样,到月底还有十多天,这日子过得真紧!”若朋友能悟出你的意思,主动提出帮助你,那你再说借款数字;如果对方也大谈钱如何如何不够用之类的话,那你就免开尊口。因为,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想借或真的借不出。

(三)用商量的语气发问

向人借东西,一般要使用商量发问语,诸如:“你的××东西,借用一下可以吗?”但如果对方婉拒后,有些人往往“噢”的一声拔腿就走。这一举动常令对方感到不快,因为他会误以为你借物不成顿生怨气。所以,即使借物不成,也应道一声“没关系”,对方会因你的谅解而心生快慰。

(四)告诉归还时间

这样,对方才会乐意借物予你。因为不愿借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想法:怕对方借而不能速还;怕对方借而有损。所以,向人借东西除了精心爱护他人物品外,还要尽可能早一些归还。而借物时便告知对方归还时间,这样就会缓解借物时对方的心理负担。因此,即使对方说:“唉,你说到哪里去了!”你仍然别忘了说上一句:“×天后(或×小时后)一定还你!”一定要守信。

◎ 讨债的语言更要讲究

“喂!把上回借的钱还我!”好凶的口气!不知借方有借无还,惹恼了债主,还要贷方无理取闹,苦苦相逼。

有人说:“借钱容易还钱难。”这话颇有道理。

就借方来说,只要在借钱时,苦苦相求做出一副惹人怜悯的表情,对方多半会伸手援助。要借到钱,不算太难,但到了还债的日期,往往仍是双手空空,只得将日期一延再延。就贷方来说,当朋友有急用求助于你时,只要力所能及、必能慷慨解囊。然而,一旦自己有急用想请对方偿清所借财物时,往往不忍开口去催讨。

由此可见,不只向人借钱是个难题,就是讨债也是一个难题。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形,就以“婚娶葬祭”等高额的开支为借口,向对方讨回借款。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这次因为××出殡,我需要一些钱,是不是先还一些钱给我?”

“开学了,孩子要交学费,是否能将上次借的钱还我?”

“我要买一台冰箱,可能的话,你先还我一部分钱好吗?”

大金额的借款,运用此法,多半可使对方偿还借款,也不会因钱财问题,伤害彼此的感情。但若是小金额的借款,也运用此法,不免让人觉得小题大作,认为你真是十足的“讨债鬼”了。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利用一起上街购物的机会,伺机使对方还钱。比如,某一天你与对方一同上街吃饭,你可以对对方说:“对了,我借给你的那些钱,足够这顿饭钱了。”对方听后,一定不好意思再拖延了。

然而,无论怎样,请对方还清借款,多少彼此都会有些尴尬。最妥善的办法是当你向人借贷时就应告诉对方:“假如我因为忙忘了还钱,你要提醒我。”这样,不但表明了你偿还的诚意,即使日后一旦忘了,对方提醒你时,也理所当然,彼此之间也就不会不好意思。

讨债时,态度应稍微殷勤些,让对方觉得“与平时有些不同”。如果以不关紧要的态度去讨债,往往没有效果。

◎ 请将不如激将

激将,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当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了自我压抑、或者由于遭受挫折、犯了错误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自卑感时,故意贬低他,刺激他,从而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起来。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在交谈中,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

巧言激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犹如治病,对症下药,才有疗效。如把药下错了,就是于人无益,或是置人于死地,反而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激将法”的用法很多,这里略举几种。

(一)直激法

就是面对面直出直入地贬低对方,刺激之,羞辱之,激怒之,以达到使他“跳起来”的目的。

例如,某厂改革用人制度,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榜贴出后,大家都看着能力、技术俱佳的技术员小李。然而,由于某种原因,小李正在犹豫。一位老工人找了去,直言相激:“小李,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大家巴望着你出牌呢!没想到,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真是个窝囊废!”

“我是窝囊废?”话音未落小李就跳了起来,说:“我非干出个样儿来不可!”他当场揭榜出任了车间主任。

(二)暗激法

这是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暗中贬低对方,激发他压倒、超过第三者的决心。

例如,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他知道孙权是不甘居人之下的人,于是,大谈曹军兵多势大,说:“曹军骑兵、步兵、水兵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万呐!”

孙权大吃一惊,追问:“这里有诈吧?”

诸葛亮一笔一笔算,最后,算出曹军拥有一百五十多万。他说:“我只讲100万,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呀!”这句话的刺激性可谓不小,使孙权急忙问计:“那我是战,还是不战?”

诸葛亮见火候已到,说:“如果东吴人力、物力能与曹操抗衡,那就战;如果您认为敌不过,那就降!”

孙权不服,反问:“像您这样说,那刘豫州为什么不降呢?”

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他进一步使用激将法说:“田横,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罢了,尚且能坚守气节,何况我们刘豫州是皇室后代,盖世英才,怎么能甘心投降,任人摆布呢?”

孙权的火立刻被激了起来,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

暗激法的巧妙,就在于它是通过“言外之意”、“旁敲侧击”的说法,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

(三)导激法

激言有时不是简单的否定、贬低,而是“激中有导”,用明确的或诱导性的语言,把对方的热情激起来。

例如,某校一个调皮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一次,他打了一位同学,还自夸是拳击能手。老师叫住他说:“打架,算什么英雄?有本事你跟他比学习。你期末考试如果赶上人家,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呢?”一句话激得这个调皮学生发愤学习。后来,他果然有了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