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诡计:彻底揭开社会经济运行的真相
1731900000008

第8章 金融的诡计——不做金融机构“冤大头”的8种方法(1)

合法的赌局——金融市场

一个教授甲和另一个教授乙心血来潮,用100万的诱惑来赌博吃屎,甲教授与乙教授协议,如果他敢吃屎,那么乙教授必须把100万美金给他。乙教授同意了,甲教授联想到当年勾践为活命,敢在夫差面前吃屎,英雄尚且敢吃屎,何况自己一个区区教授。今天有一百万的美金在这里,也不妨效法古人一番,于是狠下心来,捂住鼻子,大嘴一张。OK!一百万美金到手了。乙很不情愿地签了支票。

乙一路郁郁寡欢心里很不舒服,不但想把100万赚回来,而且还想多赚,于是跟甲说,我敢吃两次,你给我150万,可以打折。原价是200万。甲觉得实惠,就同意了。结果甲给了乙150万。甲又想赚回来。如果他们继续这样赌下去,每次都想比上次赚得更多,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两个,每次交易都要交税,而且自己都不断在吃屎。

如果甲和乙的交易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平台进行的,那么必须给金融机构缴纳佣金。金融机构眼看着甲和乙吃屎的乐趣,还大把大把地收着钞票,甲和乙是费力不讨好。

其实金融里的博弈就是这样子,每个游戏的参与者,都不会产生任何价值,只是把钱从甲手里转到乙手里,在从乙手里转到丙手里,如此循环往复,每一次,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那里赚到更多的钱。所以对金融市场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合法的赌局

就像一个赌局里,金融交易机构就是看台子的,而消费者是进入里面的赌徒,你赔得倾家荡产,还是赚的盆钵满贯,与它没关系,反正它只收取抽成。那坐庄的永远掌握着游戏规则,你来之必须适之。你的钱被金融玩家玩来玩去,很可能发觉自己什么都没得到,不但耽误精力,反而被人无形中把手头的钱弄走了。

金融里风云诡诈,平时听这个说某基金经理多么挣钱,听那个说某分析师可以拿到年薪几十万,似乎金融行业处处是钱。就是找工作很多人也抱定决心非金融行业不进。金融行业似乎是一片光明的坦途,一个普通的分析师,以天相投资为例,进去后可以拿到每月4000元人民币的薪资,签上三年约,违约金比较高,所以一般都老老实实的在里面干上三年,然后就跳槽可以上到一万多,然后逐渐的成了几十万,很多人去金融行业冲的不是这个,而是将来可以做到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加上分红可以拿到上千万。但金融行业是不是真的那么有钱呢?电视那么多分析师,天相这样的公司也是每年海量招聘,难道一进入金融行业,就会有那么多钱了吗?如果一个分析师,真的可以拿到年薪几十万的话,那么他用这几十万年薪去炒股早就上亿资产了,中国上亿资产的有几个人?但如果他没那样的把握,又怎么能被基金公司开到几十万的年薪呢?那得是一张什么样的嘴,点股成金!金融行业里涌动的不是金钱,是挣钱的冲动。一个散户林园曾经被称为中国的股神,说他8000元入市,16年炒成了4个亿。不管真假,林园的神话,的确也让一大部分人心动,很多股民到处去讨教高招,以为股市投资有什么诀窍,至于黄金和期货,就更让人向往了,黄金在中国的炒作还是新生事物,期货可以用杠杆资金,使一些想赚钱却没有钱的人心向往之。但是 “打工皇帝”唐竣说过一句话,他从不投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和期货以及其他的金融衍生品,因为总是赚的少,赔的多,唐竣以其对财富的驾御能力,他的话应该很有参考价值,就是不要相信金融市场有什么奇丹妙药可以让你屡战屡胜,这里达摩克利斯之剑永远悬挂在上空,你随时可能会中招。今天你不中,也无非就是把屎卖给了教授甲,你充当了教授乙,明天你中了,你就充当吃屎的人。如果想在金融行业玩下去,那就有勇气永远尝试吃屎的乐趣,很多人在金融行业把血本搭进去,赚的时候,皆大欢喜,一旦赔钱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有的就直接跳楼了,2008年股市大跌的时候,好象报道上很多人就跳了,玩不起,就不要羡慕人家玩的挣钱,为了欲望把生命搭上非常不值!金融行业本身就是零和博弈,要有充分的准备,你拿了别人的钱,总有一天要还回去,还是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经济学家建议:金融玩家必须要有完好的心态,金融业并不是像人们平时传言的那样,处处都是金子,就像沙漠里有金子,当人们疯狂涌进去的时候,未必你就能淘到,这个时候换个思路卖水给他们,你也可能发财。哪个行业都会诞生财富看你怎么去想了,金融行业的真理就是永远是赚的少,赔的多,必须保持一个好心态,赚了就撤,赔了就止,设立好止损点和止赢点,是玩金融的真理。

谁是冤大头——金融里的博弈

美国有个总统,他小时候很是木讷,人们都说他傻。因为每次人们投钱在地上,有5角的,有一元的,而这个孩子每次只拣5角的。于是人们就认为这个孩子真的傻,见人就推荐实验一下,果然只要人们一投钱,他就拣少的,而伙伴们却全都拣多的。一个老太太善意的劝告孩子,别再做冤大头了,要拣多的,别拣少的,孩子嘿嘿一笑,诡秘道:“如果我拣多的,他们还会给我投钱吗?”

到底谁是冤大头?

一个消费者总有不断赚钱的欲望,他相信钱必须要通过钱来赚,笃信着金融业暴利的神话,看到某某忽然暴富了,通过玩资本,玩金融赚的,于是疯狂投资,追捧。但金融市场博弈的结果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别人赚了自己未必赚,往往是盲目跟进的时候,自己做了冤大头。就像上面故事中的那个孩子,虽然表面看起来他是冤大头,但他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那些给他投钱的人最终才是真正的冤大头。

在金融市场上,心态是最重要的,人们都讲散户是不会赚钱的,这句话也有道理,因为你在金融市场如果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从而使自己陷入自己设计的魔圈,多数人在金融市场没有理性的头脑分析,他们一看到别人炒作什么赚钱了便也想跟着去做,结果就赔掉了。

金融本来就是虚拟经济,本身不会创造财富。只是财富在彼此之间转来转去的游戏,是一场零和游戏,赢和赔也无非就是甲的钱到乙那,乙的钱到甲那,在这个游戏中,金融机构既是平台提供者又是参与者。

比如证券交易所,就是专门为人们进行证券交易,股权交易提供的交易平台,证券交易所不是赢利机构,是一个管理机构,每笔交易都会收一定的佣金,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称为证券经纪人。某种意义上说,证券交易所更像一个中介机构。

但基金公司却是市场的参与者,由银行出资或国家直接出资成立的基金公司称为公募基金,这里面的基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计划必须要保值增值的财产,比如养老金,基础建设基金等等,这样的基金公司对风险控制比较严,一般购买国家中长期债券,或其他固定资产收益,有的也炒股票,当年诺贝尔奖金设立的时候,就是为了规避风险,只买国家中长期债券,结果最后,差点入不敷出,在高利润的股票操作下,才使诺贝尔基金迅速增值。

私募基金是几个合伙人成立的,以信托和委托理财的形式替大众管理资金的一种金融机构,主要以高利润的股票操作为主,巴菲特是私募基金的开创人。现在市场上除了正规的私募机构外,还有一些股票操作高手,由于没有实力注册基金公司,与股民协议,用股民的钱炒股,赔了还给股民,赚了一起分成,分成利润多以三七开。对方占三,股民占七。

可以看出金融机构都是实力强大,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他们在炒作股票的时候,往往提前有好几个方案,先行策划,并且要通过一些手段,包括拉高、震仓等来操纵某只股票,尽管国家严格规定不允许操作股市,但是股票市场没有坐庄者是不可能的。机构也会赔钱,但他赔了钱,顶多换个基金经理继续操作。但散户要是赔了,由于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很可能把自己的养老钱赔进去。金融市场上永远没有真正的赢家,由于本身就是一场金钱游戏,所以总有制定规则的人,有的人跟风赚了,有的人跟风赔了。在金融市场上,你不是冤大头,他就是,只有心态良好的人,才能稳坐钓鱼台。所以金融市场有时候玩的只是一种心态。心态好的人,看着别人赚钱,他不眼红,心态差的人,看着自己赔钱,他不着急割肉,因为他有自己的思路,不管是黄金、期货、股票,还是股指期货,只要是金融产品或衍生品,都是一样的道理。2008年机构有很多被套住了,平安保险海外基金经理也被换掉了,但做为没有承受能力的个人,却背负了大量债务,有的甚至选择了自杀。

金融市场谁是冤大头,没有清晰思路的人就会做冤大头。

经济学家建议:如果要投资金融市场,不管是股票,黄金还是期货、期权,一定要做好理财规划,而且遵守有节、有度的原则,这样才不会做冤大头,也才会在金融市场里处变不惊,孤注一掷,带有赌博心理,希望一下子赚多少钱的,还是少涉足虚拟的金融市场,因为很可能你就做了冤大头。

挑美女的心理——彩票,赌博与投资

从100张美女照片中选择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选不中要处以罚金,最漂亮的标准是由大多数人投票选择,你应该怎样投票呢?你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投,但是你会选择一个自己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漂亮脸蛋。你选择的标准不是照片上的美女多么漂亮,而是大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学习经济学,它并不会教你如何赚钱的,但它可以教会你如何做出选择;选对了,你就能赚到大钱。

投资就是寻找大多数人都认为的价格区间,找准了,你就投中了,在投资中赚钱的是少数人,赔钱的是多数人,所以找对众人心尤其重要,在社会中有人把投资和彩票赌博一起提,以为他们都一样,因为结果都是赚钱的少赔钱的多,因此有人把购买彩票也看成投资,彩票和赌博有一定的相通性,就是都希望小成本获得大收益的期望心理,

通过彩票赚钱的几率非常渺茫,从数学角度来看,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要小于去买彩票的道路上被汽车撞死的概率。每年全世界出车祸而死的人数以万计,但是中了上亿美元大奖的却没有几个。通常赌场的赔率是80%甚至更高,但依然吸引着太多的人去赌博,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希望小成本换取大收益的期望太大了,太多的人希望一夜暴富。

投资也是这样,人们购买股票或期货,就是希望看好的这支股票或期货,可以猛涨。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猛涨的少,投资和赌博、彩票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人在操作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贪欲,即使再科学的计算,也不能阻止心灵的冲动。举个例子,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所损失价值的估计高出得到相同东西价值的两倍,比如一个赌徒带了几千元钱去赌场,他希望赚回100元,当他赚了100元时候,他肯定会很高兴,但在下一次赌博的时候,他输掉了100元,尽管没有赔没有赚,但他还是觉得自己亏了,因为人们一般对损失所感受到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拥有所带来的快乐,类似这样的心理特征,在投资、赌博和彩票上表现的都是一致的,所以有时候,越输越赌,希望把输掉的钱赢回来,投资也是这样,越赔越想多赚,买彩票已经买了几张了,钱不能白花,于是就还想继续买。

但投资和赌博还是有显著不同的地方:投资要求期望收益一定是大于0的,而赌博不要求,每笔投资人们都是希望可以赚钱的,但买彩票和赌博不是这样,人们买彩票虽然希望哪个得中,但不是每一个彩票都有这样的预期收益,还有赌大小,不是每一笔都希望会赢钱,因为参与者本身知道这是随机的。所以买彩票和赌博主要是侥幸心理在起作用,但是投资却不是这样的,投资需要对市场里参与的众人进行分析和预测,投资需要回避风险,赌博买彩票是要寻找风险,赌博是与随机性博弈,而投资却是与很多人进行零和博弈也就是把大家伙的钱拿到我们腰包里来,这与如何分析众人的投资心理关系很重要,但还是有很多人带着赌博的心理去投资,就像一开篇我们提到的,100张照片,哪个是最美的呢?因为无法猜测众人的心理,所以只好凭直觉,选择一个最美的,押下宝,等众人的投票结果出来了,再看是押对了还是押错了。所以有人讲用赌博的办法来操作期货,首先下1%或1元的赌注,如果输了,赌注加倍,如果赢了,从头开始再下1%或1元的赌注,理由是不管输多少次,只要有一次赢了,就可以扳回前面全部的损失,反过来成为赢家,赢1%或1元。比如第一次你赌输了,输了2元,因为赌注是1元;第二次你又输了,就输了4元,因为赌注是2元;如果连续输,赌注每次都加倍,赌注逐渐上涨到4元,8元,16元……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赢一次就全赢回了,然后再从头开始以一元起步。这样的方法是赌博的一种不错的方法,但是操作期货就没太多必要,因为期货一开始可以操作一个100万的单子,如果赔了20万(期货不会全赔,与赌博不同),下次接着再操作200万的单子,这样一直下去,希望一次赢了可以都赚回来,这样没有太多意义,因为期货的随机性不大,它主要依靠市场价格的预测,赌博对下次出现的机会是一点也拿不准的,而期货却是自己根据信息的判断有一定的把握的,与其一点点的投资,还不如一下子就投资进去。

赌博的心态在投资中经常出现,有时候人们觉得投资本身就是赌博,有的人投资能赚钱,有的人投资总赔钱,以为是运气的因素。其实不是,理智的分析能力还是占第一位的,当然无论怎么样分析也不可能把市场全部看清楚,但科学的分析在投资中会减少损失。

经济学家建议:投资和赌博、彩票的心理特征是相通的,但是各自的决策依据却不一样,投资并不是赌博,如果带着赌徒的心理去投资,那是在与随机性博弈。外表来看,好象都差不多,那是因为在投资的时候,没有理智的分析,比如有的人炒股票赔钱了,就决定以后再也不炒了,以为那是赌博,但有的人却在股市里如鱼得水,几乎从来不输,像巴非特,所以投资不是赌博,也不能带有赌徒的心里去投资。很多人投资赔钱就是因为赚钱欲望太强烈,而形成赌徒心态造成的。

索罗斯的智慧——对冲基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冲基金行业获得极大的发展,其表现引人瞩目,从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债券市场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世界似乎越来越不得安宁。许多人指责对冲基金是金融风险之源,特别是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