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炒股纪律价值百万
1735100000004

第4章 绝不害怕踏空

害怕错过机会的心理在股票市场上非常普遍。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成为投资失败的根源。人最想得到时,他多半会失望的。在投机中一个害怕失去机会的人,就会错过机会。人性往往这样,太专注于害怕失去机会,就会忽略或不清楚自己需要怎样的机会,这时他处于期待状态中,而不是思考状态,故不知道或忘记了自己等待的是怎样的机会,没有使自己处于一种局外观望状态,会沦为空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一位真正的投资者应该知道按照自己的想法判断来采取行动。而不是按照期待采取行动。如果投资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这种“害怕错过”的心理,就容易出现不该买的买了、不该卖的却卖了的投资失误。

不该买的买了,指的是投资者在害怕踏空的心理状态下,在大盘或个股上升空间本不明显、可买可不买的市况状态下,轻易出手了。可事后证明,这种错误的选择往往导致错误的操作,要么使买入股票套牢在了阶段性甚至是趋势性的顶部,而承受巨大的风险;要么使买入时机选择在了大盘或个股发生横盘之初而徒增时间成本。

不该卖的卖了,指的是投资者在害怕套牢的心理状态下,在大盘或个股下跌空间本不明显、可卖可不卖的市况状态下,轻易出手了。而事后证明,这种错误的选择也往往会导致错误的操作,只是方向相反而已。结果主要表现为:要么使卖出时点选择在了大盘或个股横盘之末期、上升之初期而有可能错失今后的上升赢利空间,要么是卖出行为踏空在阶段性甚至是趋势性的底部而付出了底部持仓甚至是抄底的大机遇。

不该买的买了,而不该卖的卖了,都证明因害怕错过的心理而草率作出决定的行为常常会导致做错致损的恶果,都显示出在今后具体操作中需要提防与克服这种误操作心理及行为的必要性。在股票市场,中小投资者害怕错过反而导致损失的教训比比皆是。

2007年7月份的一天,股民老王在超市里购物,邂逅常在证券营业部坐在一处的股友老李。老李问老王为什么近段时间没有去证券营业部报到,老王认真地对他说:现在炒股赢利的把握性不大,国家宏观政策趋紧,我准备休息一段时间。

老王对炒股有自己的深刻见解,他对老李分析道:你看,那些超市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在营业,搞得营业员很少有休息的时间。但股市行情与超市运营大相径庭,股市行情的演变更像农业生产,股市与农业生产一样,都有个农闲淡季,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我认为,能够休息,正是股民炒股的优越性所在,股民应该好好珍惜,趁着行情调整带来的空当,也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

学会休息意味着停止交易。说股市的交易机会很多固然没错,但并不是每一个交易机会都值得参与,在熊市或调整阶段,参与反而很难赢利,所以,在股市淡季,对大多数中小股民来说,停止交易,学会休息是上佳选择。

老李听完后深有感触地说:我自2007年春节过后,即2月26日至5月底,积极捕捉各种机会,大赚80%,结果在6月份(5.30大跌后),就回吐了50%的赢利,抢反弹也是输多赢少,得不偿失,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坐卧不宁,6月份坐班炒股实在不如在家跟孙子玩。

其实,面对隐含巨大不确定因素甚至是风险的、貌似机遇的小机会,大可不必有害怕“过了这个村便没了那个店”的心理。在股票市场上,赚钱的机会天天都有,但首要的问题是要掌握风险损益比的尺度”,损益比高,这样的机会不抓,不做也罢。选的、做的就是那些既能保值、又能增值的损益比较低的投资机会。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需要投资者独具慧眼,计划周详地审慎比对、抉择,而不要把交易性差的每一次机会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抓在手里。这样,确保稳健获益的保险系数才能调适到一个理想的位置,才不会轻易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