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保持平常心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5600000036

第36章 进退之心(2)

美国著名画家詹姆斯·惠斯勒曾因化学不及格而被西点军校开除。

1905年,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在波恩大学未获通过。原因是论文离题而且充满奇思怪想。爱因斯坦感到沮丧,但这未能使他一蹶不振。

困难重重,幸而,这些人并没被挫折、失败吓倒,也没有听从别人好意但却消极的劝告。相反的,他们重新考虑那些权威们下的结论,并否定了这些结论,所以,他们是伟人,历史也记录下了他们的名字。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却有1%想要放弃的念头,那么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只有聪明是没有用的,你不去努力,原地踏步,都将会是空中楼阁。就算你不怎么聪明也不要紧,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坚持不懈才是最关键的!

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要轻易放弃,如果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希望,所谓“行百里半九十”、“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皆是说明成功是属于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人。不能坚持到底的人,白白浪费了前面一切的苦心,而徒劳无功。“不要轻易放弃”是人生中最高的准则之一。

不轻言放弃

沃特·迪斯尼曾连维持自己的三餐都成问题,现在全世界的人几乎都深爱他所创造出来的卡通人物。

这位从前经常身无分文,后来却成为大企业家的沃特·迪斯尼,将所赚到的钱又全部投注在事业上。

他表示:“与其每年继续赚上数百万元,不如制作更好的电影回馈给观众。”这种执著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迪斯尼原本住在堪萨斯城,最初的心愿只是想当一名画家。某日,他到堪萨斯城的明星报社想找一份差事。他把自己的作品呈示给主编看,主编瞧了几眼便说:“不行,你一点也没有绘画的才能嘛!”迪斯尼听后,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

不久,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工作内容是装饰教会的绘画。但是,由于他的薪资过于微薄,根本无法租一间像样的工作室,他只好将父亲的车库改装成自己的工作室。

虽然那时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但当迪斯尼日后回忆起那段日子时,更深深地体悟到,正是因为当初在那弥漫着汽油味和机油味的车库中工作,才激发了他的创作潜能,使他创造出风靡全世界的米老鼠。

米老鼠的产生,有一段极为有趣的故事:

某日,一只老鼠在迪斯尼的工作室中跑来跑去,他于是放下手上的工作,一直盯着老鼠看,并拿些面包屑丢给老鼠吃。日子一天天过去,逐渐地,那只老鼠竟与迪斯尼熟悉起来,而且爬上画板。后来,迪斯尼到好莱坞去谋求发展,他制作一连串的卡通电影,例如《奥斯华幸运兔》等,但却全部失败。由于工作毫无进展,他变得身无分文。但他并没有灰心,没有放弃。

有一天,当他正在寄宿的房间中思索自己的未来时,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影像,那就是堪萨斯城车库里的那只老鼠,于是,迪斯尼立刻动手画出那只老鼠可爱的模样——这就是米老鼠诞生的由来。

目前,在好莱坞拥有最多影迷、收到最多信件的明星便是米老鼠。它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明星。

有一段时间迪斯尼每周必会到动物园去,以便研究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叫声。

某天,他想起了儿时母亲曾讲过一个“三只小猪与大野狼”的故事,他觉得很有趣,便决定将它制作成彩色电影。然而,工作人员对此构想均持反对意见,虽然迪斯尼一再提出计划,工作伙伴们仍然反对,不得已只好暂停计划。

后来,经过迪斯尼再三要求,他终于与伙伴们达成共识,大家决定试试看。尽管如此,他们谁也不敢对这部电影抱有太大的期望。同时,他觉得制作一部米老鼠的影片需要90个工作日,如果“三只小猪与大野狼”也得花费同样的时间,未免太浪费,所以大家决定以60个工作日来完成这部电影。

结果,这部电影刚一推出就马上赢得全美观众的热烈赞赏,并且创下了重映七次的记录,这在卡通电影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一切成功的秘诀即在于热爱自己的工作。”——人生如果仅是为了追求财富,那么便失去其真正意义了。迪斯尼的成功,正是由于他对工作的执著所促成。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在看准了的前提之下,前方就是虎穴龙潭也要干下去。坚持坚持再坚持,美好的生活是在坚持中获得的。

放弃,意味着没有机会

青年农民达比卖掉自己的全部家产,来到科罗拉多州追寻黄金梦。他围了一块地,用十字镐和铁锹进行挖掘。经过几十天的辛勤工作,达比终于看到了一小块闪闪发光的金矿石。继续开采必须有机器,他只好悄悄地把“金矿”掩埋好,暗中回家凑钱买机器。

当他费尽千辛万苦弄来了机器,继续进行挖掘时,出来的却是一堆堆普通的石头。达比认为:金矿枯竭了,原来所做的一切将一钱不值。他难以维持每天的开支,更承受不住越来越重的精神压力,只好把机器当废铁卖给了收废品的人,“卷着铺盖”回了家。

收废品的人请来一位矿业工程师对现场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目前遇到的是“假脉”。如果再挖三尺,就可能遇到金矿。收废品的人按照工程师的指点,在达比的基础上不断地往下挖。正如工程师所言,他遇到了丰富的金矿脉,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利润。

达比从报纸上知道这个消息,气得顿足捶胸,追悔莫及。

也许,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你再坚持一下,你就可以叩开成功的大门,但如果此时停住前进的脚步,就意味着你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日本的名人市村清池,在青年时代担任富国人寿熊本分公司的推销员,他每天到处奔波拜访,可是连一张合约都没签成,因为保险在当时是很不受欢迎的一种行业。

整整68天,他没有领到薪水,只有少数的车马费,就算他想节约一点过日子,仍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到了最后,已经心灰意冷的市村清池就同太太商量准备连夜赶回东京,不再继续拉保险了。此时他的妻子却含泪对他说:“一个星期,只要再努力一个星期看看,如果真不行的话……”

第二天,他又重新鼓起勇气到某位校长家拜访,这次终于成功了。后来他描述当时的情形说:“我在按铃的时候之所以提不起勇气的原因是,已经来过七八次了,对方觉得很不耐烦,这次再打扰人家一定没有好脸色看。哪知道对方这个时候已准备投保了,可以说只差一张契约还没签而已。假如在那一刻我就这样过门不入,我想那张契约也就签不到了。”

在签了那张契约之后,又有不少契约接踵而来,而且投保的人也和以前完全不相同,都是主动表示愿意投保。许多人的自愿投保给他带来无比的勇气。在一个月内他的业绩就一跃而成为富国人寿的佼佼者。

在历史的长河与现实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为理想为事业奋斗的人,他们往往在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却停止了脚步,面对失败与困难,他们气馁了、放弃了,功亏一篑,功败垂成,这是多么令人痛心与惋惜呀。山穷水尽疑无路,但是这位可敬的青年,他却仍是坚定执著地往下继续走,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像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他们都在艰难困苦中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到成功,不言放弃。美国大将军克林顿与英法联军交战,屡战屡败,一次落荒逃到农舍里,恰巧看到了蜘蛛织网屡破屡织的经过,他大受启发,后来终于打败了劲敌。

成功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成功之前面对失败的精神品质。人生是一场搏斗,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是命运的主人。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欲望,却有1%想要放弃的念头,那么是没有办法成功的。

生命在追求中闪光

如果我们希望取得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改变,那么,我们便必须采取某种现实而有目的的行动。这对于我们是否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要积极地行动。其实,每个人都具备着充分发挥上帝赋予我们潜能的必要工具、能力和条件。但是,真正想发挥出潜能,就一定要去实际地做事情——目标明确且持之以恒地去行动。

1915年,俄国的一位27岁青年写了一篇作品《愚笨的一天》,寄给了当时编辑《记事月刊》的高尔基。两周之后,原稿退回了,并附有高尔基的一封信:“故事的题材很有趣,但写得不好:没有写出背景,对话没有趣味,主人公的体验的戏剧性写得不清楚。你再试试写点别的东西吧。”

从此,这位青年13年没有动笔。他悲观失望了吗?没有。十月革命后,他领导了“高尔基工学团”,使一批被旧生活残酷蹂躏的流浪儿变成了社会新人。在教育、改造“流浪儿”的过程中,他阅读了古典文学名著,投入生活激流,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搜集、整理了“流浪儿”在苏联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的生活史实。高尔基从意大利回国后,特意来到了“高尔基工学团”,并跟这些失足青少年生活了三天。高尔基在与“流浪儿”愉快、亲密的交流中,不仅巩固了他与“流浪儿”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而且看到了当时国内到处存在的儿童流浪和儿童犯罪的现象,以及一位青年是用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去挽救这些“流浪儿”的。尤其是,高尔基听了这位青年的汇报后,对于他在教育、改造失足青年中付出的艰苦劳动更为感动。高尔基热情鼓励他一定要把这段有意义的生活记录下来,请他写一部书。高尔基说:“你做的这一切真使我感动,你应该把这一切都写出来,不应沉默。不应该把你在艰苦工作中获得的成就秘而不宣。写一本书吧!”这位青年在十几年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在高尔基热情的帮助下,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小说《教育诗》。《教育诗》的扉页上写道:“谨以一片忠诚和热爱,献给我们的领导人、友人和导师马克西姆·高尔基。”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苏联的著名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在回忆13年前的往事时说:“读高尔基的退稿信时,我非常明白,我没有写作本领,我需要学习。很可能,在我心灵的深处已经留下一道不愉快的印痕,但是,我认真地持久地学习着。”

接到退稿信后不气馁,认真弥补自身的不足,通过勤奋地学习,终于取得了成功,这就是马卡连柯留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一个人度过一生的方式有很多。有的人可能听天由命终其一生,逆来顺受,麻木不仁;有的人可能沿着父辈安排好的一切循规蹈矩地生活着,按部就班,无忧无虑;有的人可能会因遇到挫折而一蹶不振,怨天尤人,失去斗志;有的人可能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一往无前,披荆斩棘,苦尽甘来。我们应该成为后一种人。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只有不曾放弃年轻时梦想的人生才会更富有内涵,更值得回味,也才会弥香久远。苍松不曾放弃平坦,才显出它生命的伟大和坚韧;“不经寒风彻骨痛,哪能香气扑鼻来?”腊梅不曾放弃冬的严寒,傲立雪中,才迸发出了独特的生命芬芳。

没有追求的生命是暗淡无光的。追求让生命大放异彩,生命在追求中闪光!

人生没有犹豫

让我们来看看著名作家海明威是如何坦然面对失败的。

20岁时,他立志做第一流的作家,每天辛苦写作,但所写的稿件全部被退回。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他一共写出1个长篇、18个短篇和30首诗,不幸的是,妻子把他的装有全部手稿的手提箱弄丢了。

24岁,他的第一部著作出版,这部只印了300册的书,没有在社会上产生任何影响。这时,他穷困潦倒,妻子也带着儿子离开了他。

事业无望,家庭破碎,经济窘困,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一蹶不振,但他没有。虽然每一次的尝试带来的都是失败,但他仍然没有放弃新的尝试。因为他相信只要用平常心面对失败,并且不害怕失败,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自己的付出会有应有的回报。

第二年,他尝试用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创作了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了》,引起各方的好评。这以后,他继续尝试不同风格和题材的文学作品,佳作不断问世:《永别了,武器》成为20世纪20年代的经典之作,《乞力马扎罗的雪》是那个世纪最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直到《老人与海》——这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问世,他终于实现了20岁时的梦想——做世界一流的作家。

1954年,他凭借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怕失败,才能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决不甘于落后!”那么不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人生中要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我们一定要在风雨中站起来,永远不服输吗!这种精神就是执著。这就是永远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的力量,执著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但是它却是克服困难、奋勇前进、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

人生没有太多时间让我们犹豫,凡事先行动了再说。唯有从行动的步伐中,我们才能不断发现错误,修正错误,并累积成果,最重要的是,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失败和挫折,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无误地抵达梦想的终点。

永不停歇地进取

我们的世界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每个时代都有很多执著的人。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执著也有着自己不同的含义,但它有一个永恒的意义就是坚持不懈。

王羲之从7岁起就开始学习书法。他的老师卫铄,是个很有名气的女书法家,人们称她卫夫人。卫夫人很喜欢王羲之这个聪明的学生,不但尽心地教他练字,还常用前人练字的故事来鼓励他。

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我怎样才能快点把字练好?”

卫夫人看到王羲之急切的样子,就说:“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字写完了,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子一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后来,他的字越练越好,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管他叫草圣……”

从那以后,王羲之练字更加努力了。他也像张芝一样,每天练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原来清澈的池塘,也变成了墨池。后来,王羲之每搬到一处,都要在门前洗笔砚,留下的墨池比张芝的还要多。

王羲之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在他的“教子经”中,勤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王羲之的几个儿子都擅长书法,最有成就的还是第七个儿子王献之。

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写字。8岁那年,有一天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练字,王羲之想试试儿子的腕力如何,就悄悄地走到他身后,猛地去拔他手中的笔杆。没想到,王献之的手握得很紧,竟没拔出来。王羲之见儿子年纪不大,却有这样强的腕力,高兴地说:“这孩子的书法,将来会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