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7600000033

第33章 政治人物的原则(5)

飞机在汉德的视线中忽隐忽现,接着他看到领航机和第二架飞机,其座舱盖间距非常近。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即使两架飞机不相撞,也将失去最宝贵的机会。

汉德决定打破常规,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让规则见鬼去吧。”他将飞机拉起,点燃再燃装置的同时迅速跳伞。他已经决定,凡事都讲究时间、地点,此时此刻就该把队形抛到脑后去。

汉德没有同领航通话,但确信,他在黑洞的另一边一定很吃惊。天气是如此之恶劣。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汉德在军官俱乐部看到了领航,一瓶酒已喝掉了一半。他们都躲过了一场空难。

在危急时刻,他们的天赋和求生本能帮助他们走出死亡线,避免成为队列飞行的无谓牺牲品。

任何个人,在危机来临时,要有打破常规的胆识。

4亿元债券

1862年,美国内战激烈。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前线的枪支弹药十分短缺。在美国银行家摩根的眼中,这又是赚钱的好机会。摩根听说在华盛顿陆军部的机械库内,有5000支报废的老式霍尔步枪,于是就将其买下,转手卖给了山区义勇军司令,这笔生意为摩根赚了5.6万美元。

美国联邦政府为了稳定开始恶化的经济和进一步购买武器,必须发行4亿美元的国债。在当时,国债数额这么大,一般只有伦敦金融市场才能消化掉,但在南北战争中,英国支持南方,这样,这4亿美元国债便很难在伦敦消化了。如果不能发行这4亿美元债券,美国经济就会再一次恶化,不利于北方对南方的军事行动。当政府的代表问及摩根是否有办法解决,摩根自信地回答:“会有办法的。”对于别人手足无措的事,摩根却跃跃欲试。别人千方百计躲避的困难险阻,对他却有着很高的诱惑力。

他毅然承担了帮助政府消化其中的2亿美元国债的任务。摩根对自己的自信并不过分。他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谋略手段。一开始他并未急于推销,他首先向美国的报界、新闻界施加影响。他在美国人民中,广泛宣讲爱国主义,激起为民族独立、为正义而战的烈火。他带头为前线募捐,亲自走街串巷大声呼吁,同时辅以新闻宣传。美国人民被动员起来了,各地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支持南北战争的运动。当然,爱国主义的最好体现是购买国债,很快这2.6亿美元的国债在美国本士奇迹般地消化了。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充分显示出他有着比别人更胜一筹的策略。

善于发现机会,迎着别人千方百计躲避的困难而上,才能取得骄人成绩。

以诚破敌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起用业已退隐河南老家的袁世凯,来支撑危局。袁世凯深知孙中山与黄兴是南方革命势力的中心支柱,只有除此心腹之患,革命势力才能彻底瓦解。此时,孙中山还在国外,于是,袁便将矛头对准了率领革命党人浴血奋战的黄兴。

袁世凯用重金收买了湖北革命军一员部将孙某,令其完成此项使命。孙某受命后,多方打听,终于了解到他的同乡亲友高某曾任黄兴的参谋,经常跟随黄兴左右,可以通过他除去黄兴。

一日,孙某亲访高父,直截了当地告知袁氏企图,并以其利害相要挟。高父被逼无奈,只好拍一“父病急速回”的急电给在上海的儿子。

高某手拿急电,辞别黄兴,回到家中,见老父面容憔悴,但还健康,正觉蹊跷,老父便老泪纵横地诉说苦衷:“这个问题如果我一死就可解决,我愿就此去死;可是非灭我九族不可的话,这是我无法忍受的。请你体谅我的苦衷……”高某权衡利害,带着暗杀黄兴的计划返回上海。

高某径自来到黄公馆,遭守卫拒绝,遂与守卫发生口角。黄兴闻声赶来,一边斥责门卫无礼,一边手拉高某入厅堂就座。他带着素有的温和语气首先问候:“令尊的病况如何?”黄兴一贯待人诚恳,胸怀坦荡,使高某的决心顷刻瓦解,面对黄兴低头痛哭,坦白了一切,并取出手枪,泣不成声地说:“请先生用这支手枪打死我,以解我痛苦。”

黄兴为袁世凯的阴险狠毒所惊骇,也为高某的真诚所感动,他说:“如果现在是平常时候,我愿意把我的头送给你,以成全你的孝心。惟今日是天下兴亡的紧要关头,所以还请将我的生命保留到这个问题告一段落的时候。”

黄兴一席话深深打动了高某,次日他便乘坐早班海轮离开上海,到日本去了。一个月后,高某的尸体漂流在大海边,不久,孙某也死于非命。

黄兴之所以能避免这次杀身之祸,完全在于他的道德力量和为人的品行,使得高某在其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主动放下了行凶的武器。

曾国藩用人之道

曾国藩颇有用人之明,曾提拨了左宗棠、李鸿章等名将,他常常能慧眼识英雄,为朝廷发掘了不少人才。

某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晋见曾国藩,听任曾国藩差遣,当时曾国藩刚吃饱饭正在散步,他有缓行三千步的习惯,所以那三人就在一旁恭候。

散步之后,李鸿章请他接见那三人,曾氏却说不必了,李鸿章很惊讶,曾氏说道:“在散步时,那三人我都看过了,第一个低着头不敢仰视,是一个忠厚的人,可以给他保守的工作。第二个喜欢作假,在人面前很恭敬,等我一转身,便左顾右盼,将来必定阳奉阴违,不能任用。第三个双目注视,始终挺立不动,他的功名,不在你我之下,可委以重任。”

后来三人的仕途表现,果然不出曾氏所料,而第三人就是开发台湾有功的刘铭传。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而是以识人之明,让每个人都能按着不同的才华,在合适的角色上,成为一个忠于职守的人。

用人之长

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说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倒应该送他几桶。”

林肯总统并不是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知道在北军诸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对格兰特将军委以重任的决策正是赢得南北战争胜利的关键。这也正好说明了林肯的用人政策,即求其人之所长,而不求其人为“完人”。

当然,林肯之所以懂得用人的这一诀窍,是有“前车之鉴”的。在这以前,他曾先后选用了三四位将领,选用标准都在求所用之人必须无重大缺点。结果,虽然北军拥有人力物力的绝对优势,而在1861~1864年间,却毫无进展。反之,南军在李将军的领导下,其手下从贾克森起,几乎没有一位将领不是浑身充满大小缺点,但李将军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他所用的人,每一位都各有所长。而李将军正是善于用他们的长处,使他们充分发挥。所以,在那段时期,林肯手下每一位“无缺点”的将领,都被李将军指挥下的有一技之长的将领击败了。

南军李将军手下有一位将领,常不按照命令行事,往往使李将军预定的计划完全改变,李将军每次都忍受了。但终于有一次他忍不住大发雷霆。当他平心静气下来时,李将军的一位幕僚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将他革职呢?”当时李将军不禁一时愕然,不知说什么,好一会儿他才说:“为什么要将他革职?他干得很成功啊!”

你要雇用一个人的“手”,就得雇用他“整个的人”,一个人不可能只有长处,没有短处。

将相和

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毁誉不一的女皇帝,其实不乏治国之道,在她执政的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是一个较兴旺发达的时期。

武则天不但爱才、惜才,不遗余力地网罗人才,而且非常注意协调人际关系,使大臣们齐心协力辅佐她的帝业。

宰相狄仁杰和将军娄师德同在朝廷中管理朝事,但狄仁杰认为娄师德不过是个武将,不大瞧得起他,常推举他出外任职,因此,娄师德在讨伐契丹凯旋回来后,又被外调为陇右诸军大师,管领屯田军,后又调任荆州长史兼天兵道大总管。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心术有所觉察。有一天,她故意问狄仁杰:“你看娄师德这个人怎么样?”

狄仁杰说:“娄师德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守卫边疆,还不错,至于有什么才能,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又问:“你看娄师德能不能识别人才?”

狄仁杰说:“我同他一起共事,没有听说过他能发现人才。”

武则天这才笑着说:“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给我的啊。”说完,拿出了娄师德当初推荐狄仁杰的奏章给狄仁杰看。

狄仁杰感到很惭愧,认为娄师德为人厚道,自己不如他。

从此,文武两大臣相敬如宾。

武则天协调重臣之间关系的手段是高明的,她既没有以权压人随意指责,又不空洞说教,而是利用一则过去的旧奏章,便使重臣间的矛盾冰消雪融了。

周恩来的机智巧辩

一次,周恩来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在介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以及我国对外政策之后,一位西方记者迫不及待地站起来问:

“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