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的感悟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7600000035

第35章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1)

坚强的自信,便是成功的动机与保证,不论才干大小,天资高低,面临的环境怎么样,只要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所做的事就一定能成功。

勤奋博学的将领

历史上任何一个将帅的成名,都与客观环境、自身素质和机遇这三个因素有关。而机遇条件对于将帅的升迁,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的人,由于自身的原因,很难受到机遇的垂青;即使偶有机会降临,也难以有效地把握住。而有些人,平时努力学习,时刻准备,因博学多才而更易受到机遇的垂青。当机遇来临,才能好好把握并充分利用,最后获得成功。

机遇垂青于勤奋博学的人。

美国著名将领艾森豪威尔,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机遇条件是他能够成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的重要因素。

而他能赢得这样的机遇,与他的勤奋好学及其杰出才能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毕业于西点军校,初获少尉军衔,在国内从事军训工作。因其富有成效地创办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而成为少校,并受到康勒尔准将的青睐和栽培,送他进入指挥参谋学院受训。

艾森豪威尔不负所望,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毕业证书。

艾森豪威尔非常崇拜潘兴和麦克阿瑟两位名将,曾追随麦克阿瑟达6年之久,历任团长、团参谋,后升准将,而后做了第一军团参谋长。

珍珠港事件后,艾森豪威尔出任作战计划处副处长,不久任处长,又随着计划处升级为作战厅而被任命为作战厅长。这次调迁,可说是他登上最高职位的一个转折点;而他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与其才能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1941年,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打算对参谋部作一些人事调整,希望陆军总司令部副主任克拉克推荐十位军官,想从中挑选一人出任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克拉克回答说:“我推荐的名单上只有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一定要十个人,我只有在此人的名字下面写上九个‘同上’。”这个人就是艾森豪威尔,他因才能出众而备受克拉克器重。

在作战处,艾森豪威尔工作踏实,很有作为,出色地完成了欧洲战区总司令的指令,受到马歇尔发报告称赞。恰恰又因为马歇尔的这份报告,使得幸运之神再度降临,他被越级提升为美国驻伦敦的欧洲战场司令。马歇尔独具慧眼,而艾森豪威尔也不负重托,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在这之后,艾森豪威尔又出任进攻北非的盟军统帅,最后成为了登陆法国的盟军最高统帅,荣获五星上将的军衔。

艾森豪威尔后来曾说过:“运气对一个人派职、为有影响的人物工作、在适当的时间处于适当的地点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一生机遇至关重要。但如果不努力,不提高自身素质,则机会很难降临。艾森豪威尔虽屡获机遇,但如果他不是才华出众,再多的机遇降临在他的头上,他也抓不住。从他的身上,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机遇总是垂青于勤奋刻苦而博学多才的人。

坚持己见的麦克阿瑟

历史上,具有左右他人魅力的将军数不胜数,而现代美国名将麦克阿瑟正是这样的将军。

麦克阿瑟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就立志要在军界出人头地,后来果然如其所愿。他的成功与他一生中能够坚持己见,独树一帜的风格是分不开的。

1944年6月,麦克阿瑟任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国武装部队司令,这时美军已完全控制了新几内亚和马来西亚群岛。对下一步的作战目标,麦克阿瑟同海军方面发生了分歧。参谋长联席会议表示同意海军上将的建议:绕过菲律宾,攻取台湾,早日进攻日本本土,加快战争的进程。而麦克阿瑟却想进攻菲律宾。

麦克阿瑟了解到,华盛顿绝大多数高级官员都倾向绕过菲律宾这个方案,包括总统和陆军参谋长。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反对意见,是拿自己的职位来冒险。但他认为,加速进攻日本本土是行不通的,绕过菲律宾直接进攻台湾,从军事上讲是“完全错误”的。

在麦克阿瑟的一再强烈要求下,罗斯福总统飞到珍珠港听取他陈述自己的意见。

当时,参加召见的太平洋海军司令尼米兹则认为绕过菲律宾进攻台湾的方案较好。麦克阿瑟在会议上据理力争,他说:“不夺取菲律宾,那就会被日本人完全封锁住,其结果会使菲律宾陷入饥饿之中,而且如果我们不能解放菲律宾人民,就会给美国的荣誉抹黑,就将失掉东亚人的信任。”最后,罗斯福和尼米兹以及顽固的海军上将哈尔西等参加讨论的人,都被麦克阿瑟的雄辩所征服了,并与他的观点达到了完全的一致。尼米兹承认他是“莫名其妙地放弃了自己的计划”,最后完全答应供给麦克阿瑟所需的军用物资和兵源。

在这一争论中,麦克阿瑟使自己的观点在战场上被采用,也使他在这次战役中大出风头,获得五星上将的殊荣。

在成功的诸多因素中,个人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成功者一般都具有坚定的个性,并能以自己的性格魅力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与自己达成一致,从而使自己的意见得到贯彻实施。

麦克阿瑟以柔克刚

1945年8月25日,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驻日盟军总司令,并负有战后日本重建的艰巨任务。

8月30日,麦克阿瑟乘坐“巴丹号”飞机抵达了日本厚木。虽然为了防止发生意外事件,警卫人员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但仍难挡住众多围观的日本人。麦克阿瑟走下飞机,神情轻松地来到人群中,他不但命令警卫人员收起武器,而且让随行高级人员也把佩带的手枪放在飞机上。

麦克阿瑟在数百万日本部队尚未解除武装,美国扔下的两颗原子弹又结下无数冤仇的情况下,只带少数先遣人员,几乎是毫无防备地进入日本,以自己非凡的勇气与胆识再一次向日本宣示:你们确实已经完全失败了。更加重要的是,他的这一举动,显示了自己以及盟军对日本人民的高度信任,由此也赢得了日本朝野和国民对他和盟军的信任和感激。在以武士道精神著称的日本,美军的占领与重建工作之所以未遇太大障碍,麦克阿瑟的个人作用功不可没。所以,当1951年4月16日麦克阿瑟离职回国时,日本总理大臣吉田茂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说:“……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国人民对他的离职所感到的依依惜别之情。”

在强大武力后盾之下,麦克阿瑟采取的是“以柔克刚”的策略,用信任和友好来化解日本人的怨恨,这是很明智的。

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他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性格决定命运就成为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包容豁达型性格往往能够以柔克刚,威力无穷。

拿破仑屡出奇兵

拿破仑在战争中十分注重出奇制胜,他实施过几次战略性奇袭。1800年拿破仑发起第二次意大利战争。他不是重复走1796年进军意大利时的南线道路,而是选取了另一条距离最短、却很难行军的路线,即绕道瑞士攀越阿尔卑斯山上号称“天险”的小圣伯纳德山口,实践了他那句名言:“任何小径只要山羊能走过,就可以用来迂回敌军。”这一招完全出乎奥军统帅梅拉斯的意料,因此,法军虽然遇到了地形、道路和气候方面的严重困难,但没有遭到严重抵抗就进入了意大利。拿破仑出其不意地攻占米兰以后,梅拉斯还把大批兵力分散在南面亚历山大里亚西南地区,准备向法国本土实施进攻。待到梅拉斯集中起兵力准备决战时,拿破仑已经夺取了奥军在意大利境内的许多后方补给基地和医院,割断了奥军的退路,为远征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随后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中打败了奥军。

在1805年的对奥战争中,拿破仑没有重蹈1797年由波河河谷进军维也纳的老路,而是选择多瑙河谷这条道路,也收到了避实就虚、出敌不意的战略奇袭效果。当时,奥地利没有料到拿破仑的这一招,而使名将查理公爵率领9.5万人的兵力防守波河河谷,却以年仅24岁缺乏军事素养的费迪南公爵率领6万人去防守多瑙河谷。因此,当拿破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乌尔姆和抢占维也纳时,查理公爵的奥军主力还远在意大利,根本来不及回师救援。结果,以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的惨败而结束了这次战争。

出奇制胜的策略,可以迅速消灭敌军,求得胜利。所谓出奇,就是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间、地点和方向上发起进攻,求得战斗的速胜。拿破仑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策略。

拿破仑的战术

1798年5月,拿破仑出征埃及。他担心在地中海会遭到英国舰队的截击,便使用各种手段到处散布假情报,说法国地中海舰队将进入大西洋,在爱尔兰登陆。因为两年前确实有一支法国军队企图开赴爱尔兰,曾使英国受到一次虚惊。英国海军指挥官纳尔逊害怕拿破仑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便把舰队调集在直布罗陀海峡,准备截击从这里通过的法军。拿破仑看到英国已上了假情报的当,便乘机从土伦军港出发,开赴埃及,并顺利地在埃及登陆。拿破仑“声东击西”的计谋得逞。

1805年,在法军与俄奥联军之间进行的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当法军经过一系列的谋划形成决战态势之后,拿破仑一面在与俄奥联军指挥官进行谈判时,故意将法军已制订的作战计划全部暴露给对方,一面派出人员在阵地上大声宣读进攻联军的命令。在两军对阵的战场上,谁能相信那高声宣读的命令是真的呢?拿破仑这种大胆地泄漏“天机”的办法,却有效地掩盖了“天机”,使联军错误地判断了法军的进攻部署和企图。

俄奥联军指挥官当时认为,拿破仑是在搞声东击西,把他们当成小孩子,让他们上当,要不,怎么能把作战计划全盘端出,让对方知道呢?于是,命令联军从已占据的高地撤出,以防中拿破仑的计。然而结果恰恰相反,拿破仑有意暴露作战意图,是要使对方形成他“声东击西”的错觉,视真为假,以达到欺骗对方的目的。拿破仑按照暴露给对方的作战计划,使俄奥联军遭到了伏击。

在战争中,为了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要知己知彼。依靠“声东击西”和“声东击东”迷惑了对方,你胜算的把握就大了。

借神定军心

南方有崇尚鬼神的风俗。狄青征讨依智高时,大兵刚出桂林城南,狄青就祈祷说:“胜负没有根据,请神灵启示。”于是拿出100个铜钱与神相约说:“我们的军队真能大胜的话,请神让铜钱的钱面都朝上。”左右的官员都劝他:“倘若不如意会动摇军心。”狄青不听,一定要掷铜钱。成千上万的官兵都紧张地注视着狄青,只见狄青挥手一掷,100个铜钱落地,竟然全部正面朝上。于是全军欢呼,声震山林田野。狄青非常高兴,让左右的人取100个钉子来,按着铜钱落地时疏疏密密的原状,将铜钱钉住,然后用青纱将这地面笼罩起来。狄青亲自用手把它封死,说:“等凯旋回来时,一定拜谢神灵,再取回这些铜钱。”以后,狄青率军平定了晋州,凯旋归来时,履行前言,来取钱。拔下钉子,军士们一起看时,才发现原来都是两面一样的铜钱。

坚强的自信,便是成功的动机与保证,不论才干大小,天资高低,面临的环境怎么样,只要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所做的事就一定能成功。

国王借头振军威

印度流传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准备袭击另一敌对国家。在王宫中,有一占星家被敌人收买,当了奸细,见此情形,便造出谣言:如果军队在明天或两个月内出征,军队肯定要惨遭失败。他造谣的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敌国作好准备,以便迎战。由于平时大家都十分相信占星家的话,所以军队的首领们都劝国王不要在两个月内出征,以免白白送死。

国王听了占星家的话十分恼火,又有许多大将来劝说,让他不要出征。他想,现在军队都信占星家的话,如果硬下命令,让将士出征,势必影响士气,可是又不能坐失良机。经过一番思考,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把占星家和众将领都召到跟前,然后对占星家说:“大师啊,我的将领都相信你的话。那么你是否知道你什么时候死呢?”“我将在31年以后死去。”占星家很快答道。

晚上,国王派了自己的亲信把占星家杀死了。随后,国王召集全体将士说:“占星家曾预言他31年之后才死,但他昨天晚上死了,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预言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相信他的话而丧失了取胜的大好机会。现在我命令你们马上做好战斗的准备。”士兵们听了国王的话,个个都愿出征,以闪电般的速度直捣敌军营垒。敌军由于毫无准备,一战即溃,遭到了惨败。

国王在将士不愿出征之际,没有硬下命令而是找出了迷信的根源,来了个“釜底抽薪”之计,证明了占星家的话是不可信的,从而赢得了时间,重振了士气,取得了胜利。

幽灵的告诫

1792年9月2日,普鲁士军队攻占了法国的尼尔登。面临着外国干涉军的侵略,法国军民奋起抵抗。

此时普鲁士军队虽已进入法国境内,但对陷入持久的战争很是顾虑,害怕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普军在占领凡尔登后并没有迅速进军。

如何才能尽快退敌、稳定局势呢?

这时革命政府中主管外交工作的丹东和他的秘书爱格拉基针对普军的特点,大胆施奇招,促使战局迅速变化。

丹东决定利用在普军司令部里发号施令、随军出征的普王腓特烈·威廉的迷信特点。

丹东找来名演员费列利,令他扮演腓特烈二世,一切就绪后,令他潜到了凡尔登。

在瓦尔密战役前,一天晚上,腓特烈·威廉为普鲁士军官和法国保王党贵族举行了一次舞会。

舞会正在热闹进行中,突然一位不速之客恭恭敬敬地来到国王陛下身旁,贴着他的耳朵悄悄说了几句。

国王听了一惊,他按照陌生人的指点,离开了喧嚣的大厅,不知不觉走进一间不大的房子。

突然陌生人不见了,一个仿佛来自另一世界的温顺喊声把他叫住。

“站住,你还未听到我对你说什么,不许走……”

国王在半昏暗中看见一个人影——不,站在面前的是久已逝世的叔叔的幽灵。

腓特烈二世穿着大家常见的、临终前几乎经常穿的那身礼服出现在国王面前。

“你认识我吗?当我授权你指挥大军,随军从巴伐里亚远征到布烈斯特时,我曾亲切地对你说:‘你比我的儿子还亲,你是我的儿子;你将继承我的王位和分享我的荣光。’因而……现在,我再给你重复查理六世皇帝在门司森林听到的那几句话:‘不要骑马再前进了,你已被他们出卖了’。”

幽灵告诫腓特烈·威廉,法国保王党人把普鲁士诱上了危险的歧途,法国人不愿意外国人干涉他们自己的事……

幽灵的告诫深深印在国王的脑中。

第二天,奉命继续向巴黎挺进的普鲁士军队,突然接到与进军相反的指令,该命令要求部队停止前进。

普军停止前进就地待命达两个星期之久,错过了有利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