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科知识开心问答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7700000031

第31章 语言文字:玩味五千年文化精髓(1)

判断题

1“一唱三叹”中的“叹”字本义是叹息。(错)

知识点:“一唱三叹”中的“叹”字本义是附和。据《荀子·礼论》:“清庙之歌,倡而三叹也。”意思是一个人歌,三个人相和;也多用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

2异体字在地名中可以保留使用。(错)

知识点:异体字在姓氏中可以保留使用。

3“安乐窝”这个词中,“窝”原指鸟巢。(错)

知识点:“安乐窝”这个词中,“窝”原指人的住宅。据《宋史·邵雍传》载:宋代哲学家邵雍居于洛阳时,司马光等人曾为他买了一所庄园住宅。他在此耕种劳作,自给自足,并给住宅取名“安乐窝”。

4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日本、朝鲜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错)

知识点:日本与韩国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

5她唱得真好啊!“啊”在此处应当读作ia(呀)。(错)

知识点:她唱得真好啊!“啊”在此处应当读作wa(哇)。

6汉语拼音中,共有24个声母,23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错)

知识点:共有23个声母,24个韵母。

7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二级乙等(80~87分)(对)

知识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口语测试,全部测试内容均以口头方式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不是口才的评定,而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的测查和评定。

8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左边。(错)

知识点: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右边。

9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语音。(错)

知识点:普通话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是词汇。

10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印刷体汉字。(错)

知识点: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11农历把每月初一叫做望日。(错)

知识点:农历把每月初一叫做朔日,望日是农历每月的十五。

二选一

1“弄璋”是指生了:(A)

A男孩B女孩

知识点:从前,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姥”读作:(A)

AmuBlao

知识点:天姥是山名,“姥”应读作mu,古时将年老的女仆称作姥姥(mu mu),通“母”——婆,丈夫的母亲,公姥指公公与婆婆。“姥”读作lao时,指外祖母。

3人们常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B)

A“走为上计”是三十六计中最好的一计

B走为上,是第三十六计

知识点: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指在我不如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主动撤退。所谓上计,不是说“走”在三十六计中是上计,而是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方有几种选择:一是求和二是投降三是死拼四是撤退,四种选择中,前三种是完全没有出路的,是彻底的失败。只有第四种,撤退,可以保存实力,以图卷土重来,这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走”为上。4“泾渭分明”指的是:(A)

A泾水清,渭水浊B渭水清,泾水浊

知识点: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

5“敲门砖”一词源于(A)

A考试B拜师

知识点:古人将八股文的套路练熟后参加科举考试,一旦考中,便将八股文那一套完全抛弃掉。八股文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就像敲门砖一样,一旦进了门,它就毫无用处。现在比喻为达到目的采用的某种手段,目的达到后就抛弃不用了。

6汉字笔画最少的一笔字有几个?(B)

A一个B两个

知识点:这两个字是:一和乙。

7“屡见不鲜”的“鲜”字的本意是指:(A)

A新杀的禽兽B稀有之物

知识点:鲜,本指新杀的禽兽,引指新鲜。“屡见不鲜”原意是说对于常客就不必宰杀禽兽来款待了。后来指多次看到就不觉新奇了。

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哪里的道路?(B)

A中原B西域

知识点:阳关大道原是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往西域的大道。语出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9“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子几岁?(B)

A12岁B13岁

知识点:“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三选一

1成语“鸡鸣狗盗”跟下面的哪个人物有关:(A)

A孟尝君B赵括C朱元璋

知识点: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2古人常以“尺素”代指:(C)

A白色头巾B手帕C书信

知识点: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3“先生”现在是一种表示礼貌的称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论语》里,它原来的意思是:(B)

A老师B父兄C对男人的称谓

知识点:“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

4“席梦思”三个字源于:(B)

A地名B人名C官职名

知识点: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个卖家具的商人叫扎尔蒙·席梦思。他听到顾客抱怨床板太硬,睡在上面不舒服,于是动起脑筋,在190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用布包着的弹簧床垫,立刻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人们用他的姓为床垫起了名。

5“吹箫吴市”中的“吹箫”是用来婉指:(C)

A杂耍之人B妓女C乞丐

知识点:“吹箫吴市”的意思是像伍子胥在吴国的街市吹箫乞食一样,比喻行乞街头。也作“吴市吹箫”,而“吹箫”是用来婉指乞丐。

6在中国的古文字中,没有代表女性的“她”字,这个字最早是由谁提出的?(C)

A郭沫若B鲁迅C刘半农

知识点:1920年9月,正在英国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

7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C)

A3000年前B4000年前C5000年前

知识点:在山东省南部发现的一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其年代距今已有约4900年,专家们将这种文字称为“大汶口文化的陶尊文字”或“大汶口文化发现的图像文字”。

8参军又叫“入伍”,这里的“伍”:(B)

A和现在“五”意思相同

B古代军队编制

C和“伙”意思相同,即“入伙”

知识点: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两,五两为一卒,五卒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自西周时起,我国古代军队大多都是参照伍、两、卒、旅、军编制的。那时社会基层单位称之为“比”,五户为一比。每当征兵的时候,五户人家各要送一名男丁,一比共要送五人,恰好组成一个伍,不论干什么事,这五个人总是被分在一起的。尽管以后历代军队编制在不断地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并使人们逐步习惯地把“参军”叫做“入伍”了。

9中国全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共分多少个语系?(A)

A5个B6个C7个

知识点:这五个语系是: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10中国文字的字体是很丰富的,就大的类别来说,就有篆、隶、真、行、草5种。哪种文字字体在西周时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C)

A祭北郊文B真书C石鼓文

知识点:篆书是最早的一种字体,大约在商代就产生了,在西周时发展到高峰,最有代表性的《石鼓方》被誉为“千古篆法之祖”。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书法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魏代钟繇是用真书(即楷书)取得成功的第一人。传说王羲之在木板上写过一篇《祭北郊文》,木板被削去了三分厚,但字仍留在上面,即“入木三分”。

11下列语言中哪种不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C)

A汉语B俄语C葡萄牙语

知识点: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12“宫保鸡丁”中“宫保”是指:(C)

A地名B官名C人名

知识点:“宫保鸡丁”是四川名菜,它的由来与清朝四川总督丁宝桢有关。

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13大家在写信时,都会在信的结尾写上“此致”“敬礼”,“此致”是什么意思?(B)

A表示致敬B到此为止C奉上、敬上

知识点:“此”是指前面信中所写的内容。“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致”者,尽也,含有无保留地给予或呈献之意。“此致”二字连用,意思是“上面的话都说与你了”。它是一封信的煞尾。

四选一

1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B)

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厌C默而识之D温故而知新

知识点: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

知识点:秦统一后,诏书发至各地,当地人均不认识。这种状况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李斯等人整理文字,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小篆”,后来又出现“隶书”。文字统一,对华夏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有着积极的意义。

3“九牛一毛”这个成语的由来,与古代一位名人准备自杀时的心理活动有关(后来并未自杀),这位名人是:(C)

A伍子胥B孙膑C司马迁D曹操

知识点:相传司马迁受宫刑后,本想一死了之,但他又冷静地想,如果自己真的死去,不仅洗不清自己的冤恨,在达官贵人眼里,不过像“九牛一毛,一蝼蚁何以异?”况且自己肩负的重任——完成《史记》的任务就此中断。正因为如此,他才忍辱负重,终于完成了宏伟巨著《史记》,从此名垂千古。现在,人们用“九牛一毛”来比喻数量非常少,或者形容事物非常渺小。

4“书香门第”中的“书香”原意指什么?(D)

A读书人的自称B书籍的油墨味

C书发霉后发出的怪味D书中夹香草发出的香气

知识点:古人为了防止虫子咬食书籍,将一种有清香之气的芸香草置于书中。芸香草亦称芸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可以入药。

5成语“趋之若鹜”中的“鹜”是哪一种动物?(C)

A马B乌鸦C野鸭D老鹰

知识点: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清代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京外的官员,哪个不趋之若鹜呢!”

6成语“千疮百孔”最初是形容下面哪项破烂了不堪修补?(C)

A衣物B社会局势C儒家经典D家具

知识点:疮:创伤。千处创伤,百处破洞。形容破坏得非常严重,或比喻漏洞、弊病很多。也作“百孔千疮”。唐代韩愈《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7说出下列对联所隐含的年龄:(D)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78岁B96岁C102岁D141岁

知识点:两个花甲是一百二,三乘七是二十一,两者加起来就是141。

8“傻瓜”最初指的是:(A)

A人B植物C动物D农具

知识点:据古籍记载,在古代瓜州居住着一群姜姓人,自己取族名为“瓜子族”,他们干活卖力,诚实刻苦,别人却以为他们愚蠢,称之为“瓜子”。“傻瓜”就是由“瓜子”衍化而来的。9“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B)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间隔性D时间的重复性

知识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它的流逝是沿着单向前进,一去不复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中国古代哲言中也蕴涵着时间的不可逆性,同时在启示我们:要懂得时间的宝贵,珍惜它的一分一秒。

10“别开生面”最早是杜甫用来赞扬别人的:(C)

A容貌体态B谈吐言辞

C绘画技巧D服饰打扮

知识点:“别开生面”见杜甫的《丹青引》:“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称赞曹霸(将军)绘画技艺高超,使失去光彩的图画重放光彩;后用来形容另创新格局。

1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戚”是指一种斧,那么“干”是指:(A)

A盾牌B矛C刀D剑

知识点:干是盾,戚是斧。语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头,但他不甘服,以两乳为目,肚脐为嘴,依然着盾牌,挥舞着板斧。

12“名花解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D)

A女子非常美丽B花艳丽

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

知识点:是用来形容美女善解人意,唐玄宗把杨贵妃比做能说话的名花,后来就用“名花解语”来比喻善解人意的美女。

13“垂青”一词中的“青”是指:(C)

A青色B一种定情之物

C黑眼珠D玉石

知识点:古时候黑眼珠叫青眼,对人正视表示看得起叫青眼相加。

14在战国之前“百姓”是对什么人的总称?(C)

A奴隶B平民C贵族D士兵

知识点:战国之前“百姓”是对贵族的统称,战国之后,是对平民的通称。《诗·小雅·天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

15我们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却喜欢在人前卖弄的人叫:(D)

A半截剑B半段枪C半面D半瓶醋

知识点: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卖弄的人。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16“各人有各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这句话促成了什么字体的形成?(A)

A板桥体B柳体C颜体D怀体

知识点: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不仅画竹闻名于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很深。他虽已掌握了当代著名书法家的各种书体,但仍用功不辍。一次,他在妻子背上画来画去,研究勾、横、撇、捺。妻子问他干什么?他说:“我在练字。”妻子语意双关地说:“各人有各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板桥一听,恍然大悟,于是他便抛开了别人的碑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刻意创新创出了板桥体。

1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玉门关之:(B)

A东B南C西D北

知识点: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

18成语“安步当车”中形容怎样走可以像坐车一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