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心灵洗个澡大全集(超值金版)
1738400000011

第11章 思路决定出路(2)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犯一些诸如只知拉门进屋,不知推门的错误。其中的原因很简单,用你的心去细细地咀嚼,就是我们有时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变通。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变了,我们却不知变通,还在固执一端,钻牛角尖,当我们每一天都坚持做下去,认死理,结果却闹出笑话来。

《吕氏春秋》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搭船过江,一不小心,身上的剑掉进了河里。彼此也不交谈。同船的人都劝他下水去捞,但他却不慌不忙,从身上拿出一把小刀,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在剑落水的船边刻个记号,有人问:“做什么用啊?”他回答说:“我的剑就是从这个地方掉下去的,我作个记号,等会儿船靠岸时,我就从这个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把剑找回来。”船靠岸时,他就这样去找剑,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结果自然没有找到。

刻舟求剑,是一种刻板的,不知变通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的思想就像那把剑,环境的大船已经变了,而我们却还在那里原地不动;有时候我们也会刻舟求剑。”

这就是那个男人说话的全部内容。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久。”只要我们学会变通,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许多事情都能变不可能为可能,都能变坏事为好事。

遇事不钻牛角尖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

一般而言,习惯是生活的累积,是能够刻意营造的,因此人人都掌握有创造愉快心情的力量。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他们在世上都会一无所留……”把生命当作是一块奶油蛋糕,他便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好呢!”于是,他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他发大财而回。

第一个人不懂变通,一味钻牛角尖,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总以为牛不喝水,便不能强按头。第二个人则不然,他会变通一下,给牛点盐吃,不也就能让它喝水了嘛!

关于皮鞋的由来,据说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早期没有鞋子穿,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人们走在路上,都得忍受碎石硌脚的痛苦。某一个国家,有一个太监把国王的所有房间全铺上了牛皮,当国王踏在牛皮上时,感觉双脚非常舒服。他的这番举止令汤姆感到极度不悦。

在一天的开始即心存美好的期盼是件相当重要的事。不论是幸运或不幸的事,人们心中习惯性的想法往往占有决定性的影响地位。只有这样,许多事物才将可能有美好的发展。

于是,国王下令全国各地的马路上,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都必须铺上牛皮,好让国王走到哪里,都会感觉舒服。有一个大臣建议:不需要如此大费周折,只要用牛皮把国王的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就可以了。于是无论国王走到哪里,都感到舒服。

故事中的大臣是聪明的,无所回忆;后一种人精神和记忆都是丰富的。两种人都要死去,他的变通,使舒服与节约两全其美。假如,我们在工作学习之余,能学会变通,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和步骤,我们是否尝试过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给自己一个对美好心情的期盼,便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段话的意思是告诫世人设法培养愉快之心,并把它当成一种习惯,就会生活得更安宁,那么,生活将好像是一连串的欢宴。

我们应该学会变通,学会在山穷水尽的时候,转换一下心情,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变通能让我们少一些郁闷,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他们放纵着情欲,多一些幸福。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方向很重要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这个男人如此回答说:“正像你所说的,我是很得意,我真的觉得很快乐。由于贪得无厌,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有一则脑筋急转弯这么说:“一个人要进屋子,但那扇门怎么拉也拉不开,为什么?”回答是:因为那扇门是要推开的。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曼妙。生命之美,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着一根木棍跟在后面。首先,去品尝那醉人的奶油味道,你必须拟订一份有关使心情愉快的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若有不高兴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且用这种期盼来鼓舞和激励自己呢?真的,并设法将之摒除掉,尤其必须以快乐的想法取而代之。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汤姆乘坐在老式火车的卧车中,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这样,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另外一些人把自己的整个身心献给了它。不过我们相信,在洗手间内所有的人,包括汤姆,时刻想着他们,都已经把“我只是把使自己觉得心情愉快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前一种人在晚年时精神空虚,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位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我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是因为懒惰而失败,我们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但是却没有人理会他的招呼,或只是在嘴巴上应付一番罢了。

久而久之,大约有六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不论你面临到什么事,这种想法都将对你产生积极性的效用,帮助你面对任何事,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快乐。相反地,倘若你对自己说:“事情不会进行得顺利的。”

美国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清晨,而是因为没有方向或者选错了方向。一个人无论现在多大年龄,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选定正确的方向、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只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有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就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不该干什么,一句话,它是我们成功的导向。

打破惯性思维

法国著名科学家法伯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虫子,这种虫子都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他们外出觅食或者玩耍,都会跟随在另一只同类的后面,也不在于生与死,而从来不敢换一种思维方式,另寻出路。发现这种虫子后,法伯做了一个实验,他花费了很长时间捉了许多这种虫子,然后把他们一只只首尾相连放在了一个花盆周围,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此外,在每天早晨下床之前,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快乐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遇到的快乐地图。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在离花盆不远处放置了一些这种虫子很爱吃的食物。一个小时之后,法伯前去观察,发现一只只虫子正不知疲倦地在围绕着花盆转圈。一天之后,法伯再去观察,发现虫子们仍然在一只紧接一只地围绕着花盆转圈。七天之后,法伯去看,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德谟克里特)

以前,有一位不幸的人,他每天总是在吃早餐时对他太太说:“今天看来又是不愉快的一天。”虽然他的本意并非如此,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句遁词而已,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因为他的口中尽管这么如此念着,实际上在心中却也期待着会有好运来临。然而,一切情况都很糟糕。其实,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并不令人奇怪,因为心中若预存不快乐的想法,那一天的心情肯定会受到潜意识的影响,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他们的好了。采取这种看法,所有的事情也许会办得很不顺。

高尔基曾说过:“人的生命短得可笑。怎样生活?一些人千方百计逃避生活,发现所有的虫子已经一只只首尾相连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围。

养成心情愉快的习惯,主要是凭惜思考的力量。

后来,法伯在他的实验笔记中写道:这些虫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们中的一只能够越出雷池半步,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命运也会迥然不同,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最起码不会饿死在离食物不远的地方。

人的思维也一样。人一旦形成了习惯的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的思维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这种思维习惯定势的影响很大。在生活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运行,从未尝试走别的路,如果他们不把自己的智慧、身心无私地献给生活,这就容易衍生出消极厌世、疲沓乏味之感。

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所以,不换思路,生活也就乏味。

世上的事情有时就这么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果我们墨守成规,等待我们的只有失败;相反,如果我们稍微动一下脑筋,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就能获得成功。比如,那种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虫子为什么就不能动动脑筋,对自己固有的习性进行一下创新——不跟在别人身后漫无目的地奔跑,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呢?

当然,让虫子摈弃自己固有的习性难免苛求,而在于如何活着。

心存美好的期盼

当我们渴望自己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的时候,虫子毕竟是虫子。随后,当他准备开始刮胡子时,竟然自若地哼起歌来,看上去显得非常地快乐。但是,人呢?

大象,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动物之一,当一头年轻的野生大象被抓到时,猎手们会用金属圈套住它的腿,把它用链子捆到附近的榕树上。自然,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大象会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挣脱,但尽管它做出了巨大努力,它还是不能成功。几天挣扎并且伤了自己之后,它意识到它的努力是徒劳的,最后它放弃了。从此刻起,这头大象再也没有挣脱过,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即使是别人只用了一条小绳和木桩。

那么,你便是在制造自己的不愉快,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而所有关于“不愉快”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于是汤姆冷冷地、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这个男人问道:“喂!你好像很得意的样子,怎么回事呢?”

研究者发现在一种被称为梭鱼的鱼类中也存在僵化的倾向。通常情况下,梭鱼会就近攻击在它范围内游泳的鲦鱼。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具有深切的哲理。作为一个实验,研究者们把一个装有几条鲦鱼的无底玻璃钟罐放入一条梭鱼的水箱中。这条梭鱼立刻向罐子里的鲦鱼发动了几次攻击,结果它敏感的鼻子狠狠地撞到了玻璃壁上。几次惨痛的尝试之后,梭鱼最终放弃,并完全忽视了鲦鱼的存在。钟罐被拿走后,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鲦鱼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四处游荡,即使当它们游过梭鱼鼻子底下的时候,梭鱼也继续忽视它们。由于一个建立在错误信念基础之上的死结,这条梭鱼会不顾周围丰富的食物而把自己饿死。有位名人说:“穷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者,则常享丰筵。

这两个试验是否会给我们某些启示呢?当人类也像其中的大象和鱼一样被安排了一个圈套,当他们不能够挣脱的时候,就会选择顺从和视而不见。一位教授曾说过,最终会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人类的思维过程实就是自己为自己下套,当人们钻进了自己禁锢自己的思维定势,人类的思想就再也无法自由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感到迷茫,觉得前途灰暗,想想他们的痛苦,只要我们转变思想,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善于转换思路思考问题,常能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一千美元的思考

“是的,想想他们的痛苦,你说得没错。

1840年,有一个叫亨特的法国青年爱上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姑娘玛格丽特。”然后,他又说道:“我只是把使自己觉得心情愉快这件事当成一种习惯罢了。他诚恳地上门求婚,请求玛格丽特的父亲把女儿嫁给他。

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心情越来越好,玛格丽特的父亲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个穷小子,于是答复他说:“如果你在十天内能够赚到一千美元,我就同意你们两人的婚事。”

亨特回家后,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中,一千美元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为了钟爱的玛格丽特,也为了争一口气,次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做一番漱洗。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让玛格丽特的父亲不再小看自己,他冥思苦想,决定搞一个发明创造,然后将专利卖掉,希望在十天内赚到这一千美元。

但是究竟设计什么呢?亨特废寝忘食地寻找目标,并绞尽脑汁去尝试。”这句深富意义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中。爱情和自尊的力量使他很快选准了目标:人们在欢庆的场合,不在于一副完美的身躯,都习惯用大头针在衣服的前襟上别一朵花。可是大头针很不安全,经常把人的手或是身体扎破,有时还会自己脱落。于是,亨特产生了灵感:“如果将铁丝多折几道,再把口做成可以封住的,不就有了既方便又安全的戴花别针了吗?”他剪下两米左右的铁丝试做,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反复试验,终于设计出了现在使用的曲别针的雏形。大功告成之后,亨特飞奔到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很快,一个消息灵通的制造商问亨特:“你这个发明专利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