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741300000047

第47章 地理奇观(3)

一个好端端的人,竟会无缘无故由体内燃起大火,顷刻间即化为灰烬,这种奇异的“人体自焚”现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据说全世界有记载的人体自焚现象已达220多例,男女均有,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14岁。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体自焚?科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虚假报道;有的认为是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了体内可燃物质燃烧,而“电流体”为何物,不得而知;也有人认为是这些人体内磷质积累过多的结果;还有一种理解是“球形闪电”作恶等。

12.瞬间消失的积雪

听说罗布泊是一个充满死亡的沙漠,这令一个科考队十分神往,他们决定要对罗布泊进行一次彻底的探究。

2001年1月4日凌晨3时左右,罗布泊沙漠开始下雪。直到第二天中午12时,这个科考队到达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雪突然停了,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10厘米的积雪,且茫茫无涯。

然而,过了20分钟左右,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漠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却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没有半点雪的影子。

当时的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夏训诚研究员也不能解释这种现象。雪转眼间到哪儿去了?

当地气温可一直在零下十四五摄氏度左右,且那时天气阴沉,不见阳光,不可能融化这茫茫无涯的积雪,就算是雪化了,沙土也至少应该是湿的,可抓一把土,手感依然干爽疏松,没有半点湿度可言。真是太奇怪了,这令科考队的任何一个人都感到十分的惊讶。另外,还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罗布沙漠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据有关调查测定,这里的年阵水量平均为每年13毫米,蒸发量高达4000毫米,沙漠中出现降雪天气已属罕见,而且还是这种长时间的降雪。

罗布泊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全年降水量不到10毫米,不少地方终年滴水不降,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偶尔也仅有几分钟的阵雨,这种阵雨点大如黄豆粒,却很稀疏,雨量极少。这里空气的相对湿度为零的天数并不罕见。

科考队员们在罗布泊曾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事:他们吃剩的酸黄瓜放在地面上仅半天工夫,水分就被蒸发殆尽,成了黄瓜干;汗水湿透的衣服很快就被吹干而成为硬邦邦的盔甲;每天晚上脱下的皮鞋第二天清晨就变形穿不上了,使队员们难以忍受。皮革变形是由于皮革中的一点点水分也被极端干旱的空气“掠夺”光了。

13.石怪公园

听说在意大利的罗马市北部有一条极为神秘的恐怖山谷,去过那条山谷的人,一进入谷中,便觉得阴风凄凄。四周的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形成千奇百怪的模样,有些像地底下钟乳石洞里的钟乳石,但它的缝隙窟窿却非常多。尖利的风钻入石窟窿中,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声,鬼哭狼嚎一般。进去的人常常会被吓得失魂落魄。

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意大利一个民间组织就牵头组成了一个大型考察队,决定对这个神秘山谷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这支考察队深入山谷腹地,终于在一处草木茂盛的荒滩上发现了一群奇怪的巨石。这些千姿百态的巨石怪物遍布整个荒滩,宛如一座怪石公园。

当他们踏入这个石怪“公园”时,惊奇地发现:迎面便是一个似人非人、似怪非怪的庞然大物,满脸堆笑,宛如石怪们的“迎客使者”。在它后面是片丛林,只见昂立着一个头如牛、眼如铃的神态狰狞的“巨无霸”。尤为有趣的是,“巨无霸”口中有一张精巧的小石桌,可供游人休息歇足。再往前走,是块碧绿如茵的草地,一头雄壮的母狮为了保护自己的幼狮,正全力与一条猛龙拼搏。这组“龙狮大战图”极富动感,神态逼真,此外还有端庄秀丽的人鱼公主、美丽慈祥的狮身天使等一大批赏心悦目的“石怪”。这里所有的一切景象都让考察队员们大吃一惊。

当时,考察队员们为这个新奇的发现而兴奋无比,他们极想弄清这些怪石的来源。根据当地的情况判断,这些千奇百怪的石头绝不是自然形成的,因为周围尽是砂岩,这是一种极易风化剥蚀的岩石,而这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却是坚硬的花岗石。可是当地方圆几百里内几乎没有花岗石岩,那么它们来自何处呢?并且从这些怪石的造型来看,极像人们现在做的假山,但比人工假山更精巧、险峻,显得千奇百怪。这更让考察队员们感到大惑不解。

后来,这支探险队将这个“石怪公园”公之于世,许多旅行家和探险家都趋之若鹜,争着目睹这个神秘公园的风采。

但是,这个“石怪公园”建于何时?为何人所建?它是像现代假山一样用来供人欣赏还是另有别的特殊用途?这些问题至今困惑着我们。

“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主题石雕公园之一。这个石雕园规模宏大,水光山色,风景宜人,分为四个区及闽台民俗馆、丹岩景区、天女潭等人文与自然景区。石雕园以花岗岩为主要材料,采用圆雕、浮雕、刻线雕等各种手法,表达两岸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史实。标志性雕塑为“拓荒”,高18米、重600多吨。浮雕1200平方米,雕刻人物500多个。这些雕塑分布于6座山头,形成完整的故事,既有艺术观赏性,又有深刻思想内涵。

在泰山脚下有一个石文化陈列馆,馆内陈列着一块自然奇石。

这块石头高约30到40厘米,形状好像昂着头的海豹,石头表面有鼓出的密密麻麻的白色的“花蕾”。这些“花蕾”过不几天便依次开出一朵朵褐红色的小花,花朵直径0.5~2厘米不等。花开败后,花花相连,便形成一层新的石头。

14.救命的死海

公元70年,罗马军统帅狄杜带军队包围了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城,经过紧张激烈的战斗,罗马军取得了胜利,抓了大批俘虏。如何处置这些俘虏,狄杜为此而大伤脑筋。

经过一番思索,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奇绝的办法,那就是把俘虏捆绑起来押送到东部的死海去处决。因为他想,洪水把约旦河中的鱼冲进死海后,很快就会全部死亡,整个死海没有生物,鸟儿也不去,那里毫无生气,大概死海的水有毒吧!

于是,狄杜把死海作为刑场,命令士兵把俘虏捆绑起来,运送到死海上并投入海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战俘们不但没有被毒死沉入海底,反而平静地躺在海上,没多久便被波涛送回岸边。狄杜大怒,命令士兵再次将俘虏投入死海,可战俘仍然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托起,不一会儿又送回岸边。连投几次都是如此,见此情景,狄杜由大怒转为大惊。他想:在河中生活的鱼不慎冲入此海都不免一死,这些在大陆生活的人抛入此海竟能浮起生还,这一定是神灵在保佑他们。虽然,狄杜当时叱咤风云,但还是不敢与神灵作对。于是,他赶紧把这些俘虏全部释放了。

死海是个咸水湖,所含盐分比一般海水所含盐分高七八倍,水中的鱼虫海贝都不能生存,湖岸两旁的草木也不能生存,所以叫做“死海”。其南北长75千米,东西最宽16千米,面积1000平方千米,每天由河流注入死海的水量只有400~600万立方米。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干燥,蒸发量巨大,每年夏季,蒸发量都大于降水量,所以死海虽没有出口,但水面也没有上升。死海盐度高达25%,湖水密度为1.172~1.227,比人体密度(1.021~1.097)要大,因而人在死海中不会沉下。正是这特殊的地理因素,才救了俘虏们的性命。

死海是由于断裂陷落而形成的,湖面海拔为-392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它是一个大盐库,有科学家分析认为,它其间盐的蕴藏量可供人类食用2000年。

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在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珊瑚海,它的南部与太平洋另一边缘海斯曼海邻接,北缘和东缘为新不列颠岛、伊里安岛、所罗门群岛、新布里底群岛等包围,西缘紧靠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岸,比世界上第二个大海阿拉伯海还要大四分之一。珊瑚海又称所罗门海。珊瑚海不仅以大著称,还以海中发达的珊瑚礁构造闻名于世。所以,珊瑚海因此得名。它的海底大致由西向东倾斜,交错于海盆、浅滩和海底山脉,有不少地方海深约3000~4500米。海水总体积达1147万立方公里,比阿拉伯多9%,也比我国东海体积大43倍。

15.船员的发现

一天,小雯在网上看到这么一个奇怪的事件:1960年12月4日,著名的“马尔模”号在地中海海域顺利航行。突然,前方一幅奇特的景象冲击了船长和船员们的视线,但一转眼它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奇异的、好像白色积云的柱状体从海面垂直升起。几秒钟后,它又再次出现。见此情景,船员们慌忙拿出望远镜来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发现它是一个有着很规则的周期间隔升入空中的水柱,每次喷射的时间约持续7秒钟左右,然后就消失殆尽,大约2分20秒后它又重新出现。当时,他们还用六分仪来测量这个水柱的高度,测得它居然高达150.6米。

啊!竟有这样怪的事情,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充满好奇的小雯很想马上就知道答案。于是,她紧接着在网上查找她想要的答案。后来,她从一些网站上得知,对于这段奇异的水柱是如何形成的,科学界一直都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是“海龙卷”。威力巨大的龙卷风经过海面上空时,会从海洋中吸起一股水柱,形成所谓的“海龙卷”,但“海龙卷”应成漏斗状,这与船员们观察到的情况不同。从有关的气象资料来看,当时似乎无形成“海龙卷”的条件。于是,又有人提出,水柱的产生是火山喷气作用的结果。理由是,地中海是一个有着众多的现代活火山的地区,但在水柱产生的海域却又没有发现火山活动的记录。而且,“马尔模”号的船员们在看到水柱时,也没听到任何爆炸的声音。再者,如果确是水下火山喷发,周围的海域也不会如此平静。因此,有人推测,这是一次人为的水下爆炸所造成的,但水柱周期性间歇喷发的特征和当时没有爆炸声,也似乎排除了这种可能。

“唉!‘马尔模’船员的这个发现,着实难倒了科学界中的不少人。”小雯不禁叹息道。

地球上已知的活火山共约518座,它们集中在以下4个地带:

1.环太平洋火山带。从南北美洲、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经堪察加半岛、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直至新西兰。这一带的活火山有300多座,约占全球的60%。环太平洋带上的火山主要喷发中、酸性岩浆,尤以喷发安山质岩浆为特征。

2.红海沿岸和东非带。此带共有活火山22座。

3.地中海—印度尼西亚火山带。这一带共有活火山70多座。其中地中海沿线有13座,印度尼西亚有60多座。这一火山带喷发的岩浆从基性到酸性均有,性质多变。

4.洋底火山带。分布于大西洋(22座)、太平洋(15座)、印度洋(4座)、冰岛及詹迈扬岛(15座)。有的火山在水下喷发,有的已露出水面,成为火山岛屿。

地中海是指介于亚、非、欧三洲之间的广阔水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最早犹太人和古希腊人简称之为“海”或“大海”。因古代人们仅知此海位于三大洲之间,故称之为“地中海”。英、法、西、葡、意等语拼写来自拉丁文Mare 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为“在……之间”,“terra”意为“陆地”,全名意为“陆地中间之海”。该名称始见于公元3世纪的古籍。公元7世纪时,西班牙作家伊西尔首次将地中海作为地理名称。

16.五彩雪花趣事

美美是一个爱雪的女孩子,只要一下雪她就会在雪地上玩得不亦乐乎。哪怕是自己一个人,她也能在雪地上自娱自乐。这不,天又下雪了,她又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地来到屋外。

屋外简直是热闹极了,很多小朋友都在堆雪人。美美走到他们那儿,只见他们正用红墨水在点雪人的鼻子。于是美美想:“要是雪有五颜六色的那该有多好啊!那我们可以堆出一个个颜色不同的雪人了。”

回到家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笑了一笑说:“你完全有机会堆出这样的雪人。你知道吗?世界上除了白色的雪外,还有别的不同颜色的雪。不信你来看看。”

紧接着,爸爸就打开一本书给美美看。看后,美美不禁感叹道:“哇!真是太有趣了!”因为书上这样写着:

1969年12月24日,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瓦腾湖附近下起了雪。到了傍晚,雪越下越稠,颜色也不像白的了。因为是晚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可是当地居民们早上起床后向外一望,不由得吃惊地吐出舌头,他们看到的竟是一片黑雪。那种油腻的好像糖炒栗子锅里炒黑了的沙子似的黑雪,粘在衣服上,把衣服都染脏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生态中心的科学家们闻讯后赶到现场调查,发现雪里包含有许多工业污染物质,其中有大量杀虫剂。

除黑色的雪外,天空还下过其他颜色的雪。

100多年前,北冰洋上的斯匹次卑尔根岛上曾下过绿雪。两位科学家看到该岛像披上了绿装,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绿地毯盖在了上面,浓绿欲滴,美丽异常。据科学家分析,这是海水里的绿色藻类被风吹到天空后与雪片混合在一起降到地面而形成的。

1980年5月2日晚,蒙古肯特巴省境内降了一场红色的雪。经化验表明:每立升红雪雪水中含有矿物质148种,其中有未被溶解的锰、钛、锌、铬和银等化学元素。原来这是由于红色的矿物质微粒被狂风卷到高空,成了雪花的凝结核所引起的。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不但下过红雪、绿雪,还下过罕见的紫色雪。当时紫色霞光映照蓝天,美丽的山峰更增添了迷人的魅力。据说那是生长在池塘、水沼的死水中的一种紫色细菌被龙卷风连水一起卷入空中,黏附在雪片上然后降落下来所致。

我国天山东段和阿尔泰山上,有时飘落下来的雪花是带着黄颜色的。雪花之所以变成黄色,是因为它们身上夹杂着从沙漠里卷扬起来的黄色沙尘的缘故。欧洲阿尔卑斯山上,也下过黄雪。撒哈拉大沙漠的黄尘,从空中越过地中海,把那里的雪花染黄了。

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这是因为雪花属于六方晶系。云中雪花“胚胎”的小冰晶,主要有两种形状:一种呈六棱体状,长而细,叫柱晶,但有时它的两端是尖的,样子像一根针,叫针晶。另一种则呈六角形的薄片状,就像从六棱铅笔上切下来的薄片那样,叫片晶。

世界上一年中下雪最多的地方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年降雪量达1870厘米。为什么华盛顿能下这么多的雪呢?下雪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华盛顿离大西洋、五大湖都不远,水汽来源十分充沛;同时,来自格兰岛的冷空气常常经过这里,因而使它成了世界上年降雪量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