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1744600000020

第20章 学习(2)

虽然在科学书籍上总是提及地球是圆的。但是,不论站着、坐着或走在地上时,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地球是圆的,所以孩子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父母应该稍微仔细些,让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用温和的语气进行讲解和说明。

“因为地球形成的时候,就是圆的。”

这种回答如果予以扩展,无疑是一种好的回答,但是过于笼统的回答无法让孩子得到想要的答案。

“其实,地球是非常非常大的。站在上面的人,即使妈妈,也不会觉得地球是圆的,更何况是你呢?例如:我们在做雪人的身体的雪球时,如果做得太小,那么那个要放在上面当作头的雪球放上去,马上就会滚下来。你看,爸爸做的雪球大,连你都可以站在上面。地球可比爸爸的雪球大得多,所以有这么多人坐在上面,也不会掉下来。”

可能孩子还是无法理解。这时,可以告诉他:等你上学以后,你就会学到一些知识,那时你就会明白了。不过,你真是很不错,还注意到这问题呢!你真是很了不起。

“因为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是由炽热的熔化物质构成的,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把地球的形状变成球形或扁球形了。”

当孩子读过一些书,对地球有了一些感知后,可以这样比较科学地解释给他听。

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对科学的情感是天生的,但他们对科学本身的探究欲却来自于父母、家人以及老师等成人后期的引导与培养。这份孩子对科学的情感不是靠成人灌输,也不是靠成人手把手地教,主要靠孩子不断的、直接的体验。父母只有给孩子多提供和创造机会,让孩子多直接与科学现象接触,获得独特的、挑战性的直接经验,才能使孩子产生探究的需要和欲望。当孩子开始发现的时候,也正是父母们把握机会,让孩子不放弃好奇、不放弃探究的最好时机。

§§§第二节 动物和植物

6岁的佳佳看到动物园的长颈鹿,问道:“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呢?”

“为了吃高大树木的叶子,所以她的脖子就逐渐变长了。”妈妈温柔地说。

“那么,它晚上是怎么睡觉的呢?”佳佳非常好奇,接着问。

“我们一起来查查看吧!”妈妈接着说。

鱼在那么凉的水里游泳不冷吗?不会感冒吗?

一个初冬的早上,有个4岁的小女孩偶然看到池中游泳的小鱼,于是问道:“妈妈,小鱼在那么冷的水里游泳,它不冷吗?它会不会感冒啊?”

有时候孩子会对任何在她视线里的事物感到好奇,当然也会问一些稀奇古怪、令大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当然她也会从自己而联想到其他事物,把自己的情感加到其他东西上。幼儿的心理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的事物。自己觉得冷的时候,看到池中的鱼,自然就会认为鱼也冷。这是幼儿心理特征的显著表现。即使不是生物,孩子们也会认为它们和自己一样,都要早上早起、洗脸、吃饭,晚上上床睡觉。

“鱼儿又不是你,当然不会冷啦!”

这种回答就没有注意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来看待周围事物的心理,而且讲述方式比较粗暴。

“池里的水应该是很冷的吧!不过,水是鱼的家,因为它经常运动,所以不会觉得冷。如果你觉得冷,我们来赛跑好吗?”

父母的这种考虑到孩子心情以及情感需要的回答方式非常巧妙、有智慧,这时候,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为什么鱼有鱼鳞呢?

上午,妈妈带着4岁的丹丹在花鸟鱼虫市场买了三条可爱的小鱼。回到家后,丹丹看着在鱼缸中游来游去的小鱼,甚是欢喜,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妈妈,小鱼的身上为什么会长鱼鳞呢?”

孩子会对千千万万不明白的事情发问,对此年轻的父母不要惧怕也不要厌烦。记住,耐心教育即可。

“鱼天生就是这样的啊!”

父母这种想当然的回答方式会抹杀孩子探索的精神。

“这就像我们人要穿衣服一样,鱼在水中会冷,所以也要穿衣服。”

这是很灵巧的回答,把鱼鳞比喻成衣服,这是孩子很容易理解的说明方式。如此一来,能够让孩子想一想衣服的功用,不只是防寒、护身,进而还可以讲一讲,穿衣服对人类而言也是一种礼貌。

“鱼在大海中游泳时,会遇到很多的石头,而鱼鳞呢,就是用来保护鱼在游泳时不要受伤的。”

向孩子说明了鱼鳞对于鱼的重要性,简单易懂,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熊猫的眼睛为什么是黑的?

贝贝正在看熊猫的图片,突然他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向妈妈问道:“为什么熊猫的耳朵、眼睛和脚都是黑色的呢?”

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那么长呢?

为什么大象的鼻子这么长?

为什么兔子的耳朵那么长?

为什么兔子的眼睛是红色?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时候父母费尽心思地对孩子进行讲解,也比不上让孩子观察实物那么容易理解。

带孩子到动物园,让他看看熊猫、大象以及其他动物。这时候,孩子看到眼睛是黑色大熊猫以及用鼻子搬运食物、用鼻子吸水的大象,孩子就会很自然地了解到:“哇!原来小熊猫的眼睛像它爸爸妈妈的一样是黑色的啊!还有大象的鼻子原来和我们的手拥有一样的作用。”让孩子经常看到实物,就会不断引发孩子的好奇以及相关的问题。所以让孩子有新的体验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有时候,也不容易有直接接触实物的机会。这时候,让孩子从电视中观察实物,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当然,在孩子问问题时,不见得碰巧就有相关的电视节目。因此,父母平时记住孩子所问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当父母看到书中或者图片有相关的资料时,要赶紧告诉孩子。虽然父母是事后才向孩子说明,但孩子仍然会很高兴。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其问题的重视以及鼓励,就会产生更多的好奇和不断发问的意愿。

“看就看呗,怎么那么多问题啊!”

孩子向父母提问时,如能感受到父母的重视和鼓励,就会产生不断地发问的意愿。反之效果也是恶性的。父母一定要认识到:父母回答孩子问题的过程不仅仅是给孩子提供知识的过程,也是父母向孩子传达无微不至的爱的过程。

“是呀!熊猫的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她们的眼睛、耳朵和脚也都是黑色的。所以生出来的小孩也一样。”

利用这个机会,如果可能的话,带孩子到动物园,让他实际地观察一下大熊猫。这时,孩子一定会说:“真的,熊猫的耳朵、眼睛和脚都是黑色的!”

“小熊猫长得像它的爸爸妈妈啊!就像你长得像我和爸爸一样!”

和爸爸妈妈三个人站在镜子前,孩子会发现:“哇!我的眼睛像妈妈,嘴巴像爸爸。鼻子也很像爸爸。我长得有点像爸爸,也有点像妈妈呢!”像这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答案,这是最好的。并不需要直接回答其问题,让孩子亲眼看一看实物,就可以让他发现答案。

为什么要给花和树木浇水呢?

“宝宝,你去帮妈妈给阳台上的花浇些水,好吗?”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妈妈对3岁的笑笑说。

“好啊,妈妈,不过为什么要给花和树木浇水呢?”

为什么要给花草上肥料呢?

为什么要给花除虫打药呢?

父母在做家务时,可以让孩子帮忙,锻炼孩子日常生活的动手能力,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当然,在孩子帮助父母做家务的过程中他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向父母询问,父母要积极地给予回答,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不浇水它们就死了!”

这种回答笼统而又刻板,孩子对于这类回答不会有什么兴趣。

“花和树木要经常吸水,这样才能够长大,就像你要吃饭一样。但是,给花和树木浇水时要掌握浇水的量,如果浇太多水也是不行的,会把它们淹着了。这就像人一样,吃太多会拉肚子。其实,花和树木不仅需要水,也需要太阳光的照射。”

也可以趁着这机会,向孩子说明有些植物需要很多水,有些植物不需要太多水。还有,开花以后就会结果等等自然现象。这时可以带孩子到公园去,一边看植物,一边进行说明。借此机会丰富孩子的植物知识,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会喜欢上自然科学。

为什么到了冬天花会枯萎呢?

4岁的容容看到庭院中夏天盛开但现在已经枯萎的花时,问道:“为什么到了冬天时,花会枯萎呢?”

为什么到了秋天树木就落叶子了呢?

为什么冬天的花草树木都光秃秃的呢?

一年四季轮转变换,大自然的生物尤其是植物也会生老病死,对此孩子的脑海中会存有种种的为什么,其实这也是一个向他们解释四季变更既而解释时间意义的好机会。

“大自然本来就是这样安排的!”

孩子多观察、勤动脑,才会发现问题,父母应多鼓励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究,并尽量帮助孩子解决他对大自然的疑问,切不可打击孩子发现问题的积极性!

“因为花不喜欢寒冷,所以就枯萎了。不过,也有些花是寒冬中开放的,例如梅花。”

这种回答很平实,举例说明也很恰当。

“如果所有的花都不在寒冬中开放,你不会觉得很寂寞吗?所以大自然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花,而让人经常看到花开。”

如果再稍微仔细地说明花和季节,这样会更好。

“天气寒冷时,我们都会想要躲在家里,行动也比较不灵活。花也是一样喜欢温暖,所以当天气变得暖和到了春天和夏天时,各种花卉都会一一盛开。”

这时,可以告诉孩子,春天开了哪些花。父母可以一边翻开植物图画,一边说明,例如:蒲公英、郁金香等,是春天的花。到了夏天时,向日葵和牵牛花会盛开。到了秋天,菊花会盛开。

“天气转冷时,菊花虽然会枯萎,可是到了明年的秋天,菊花还会再盛开。我们人类常会忘记东西,可是花是不会忘记的。一旦季节到了,就一定会开花。”

依照季节的不同,所开的花也会不一样,可以像上述那样告诉孩子。最近,有许多温室栽培的花,还可以追加说明:“我们想要随时看到花的话,可以在温室中栽培。在春天和夏天开的花,冬天也能够在温室中盛开。”

孩子大都是好奇的,他们急于了解和学习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物,所以,身为父母的您应该鼓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发问时,父母应该指点其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同时父母也可以从孩子的反应得知自己的回答是否合适。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又在无意间抹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再提问题的兴趣。

如果父母愿意好好地耐心回答孩子的提问,不要用“你将来长大了就知道了”、“小孩子问那么多干吗”、“就你话多”、“妈妈忙着呢,去问爸爸”等来搪塞、敷衍孩子的问题,就等于无形中打击了孩子建立想象力和对事物的好奇。实践证明,好奇心与创造性是互相依赖的,有好奇心的孩子,经适当正确地培养往往会爆发出创造力。

§§§第三节 生活中的自然

冬天的一个寒冷的早晨,妈妈带着可可从温暖的家中走到大街上。随着小可可轻轻地呼气,嘴里冒出了白烟,可可欢快地说:“妈妈妈妈,你看,我的嘴里为什么冒烟了呢?”

为什么石头是硬的呢?

3岁的小叶跟妈妈走在人行道上时,问道:“妈妈,为什么石头是硬的呢?”

为什么棉花那么软?

“为什么石头会是硬的呢?”的确,这是难以回答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为什么雪是白色的呢?为什么狗是“汪汪”的叫,猫咪是“喵喵”的叫?为什么人有五根手指呢?……

这些都是大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但如果要一一回答,的确令人头痛。

“很久以前,神就是这样造的。”

对于5岁的小孩而言,这种答复无法令他满足。如果能够附加说明石头的用途和采石头的地方,添加一些有关石头的相关资料,会更加恰当。

“因为石头很硬,所以可以用来盖房子、铺马路。此外,在山里有很多石头,下过雨以后,会被冲到河流里,跟河水一起流向下游。它们在上游是大石头,到了下游时,就变成了小石头,甚至会变成沙子。”

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可以用“描述”的方式来回答,即借用描述事物的状态、作用以及形成过程来回答孩子的问题,而孩子一般也会在其中获得答案。如果能够利用彩色的图片让孩子边看边说明,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被蚊子叮了以后会痒呢?

4岁的文文被蚊子叮了后,一边抓痒一边说道:“为什么被蚊子叮了以后会痒呢?”

为什么蜜蜂叮过人之后会疼呢?

可能父母回答这一问题也不是很容易,这样就需要父母们采取别的思维,例如举例、比喻等方法来向孩子解释。

“因为蚊子的嘴巴像针一样的部分有毒。”

当然,这么回答也可以。但是,再稍加具体一些回答会更恰当,因为孩子更喜欢具体的东西。

“对蚊子来说,人类的血就是他们的饭。如果他们不吸血,就会活不下去,所以蚊子会叮人吸血,在吸血的同时,它的毒素会注入人体中,因此,就会觉得痒。”

因为是四五岁的孩子,这样的回答应该很容易让他接受。

“这就像我们擦破膝盖时,血会马上止住。因为人类的血在人体之外会凝固。可是,被蚊子叮咬时,如果血液凝固,蚊子就会吸不到了。因此,蚊子为了避免在叮咬时,人体血液凝固,就会释放毒素到人体内。结果,这种毒素会造成人体的瘙痒感。”

6岁以上的孩子,就必须要向他说明,为什么蚊子的毒素会进入人体内。如此说明以后,再告诉孩子:“下一次看到蚊子以后,要把蚊子赶跑或打死。”这种说明方式也包含了对孩子的体贴和关爱之情。

电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呀?

孩子问道:“电脑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妈妈说:“在电脑里面计算,因为电脑里面有各种机器。”

“可是,它又没有纸和铅笔,是怎么计算的呢?”

“因为机器里面能够记住计算的方法。”

“可是,它又没有脑袋,他怎么记住呢?”

“虽然它没有脑袋,可是它有线路呀!”

“线路是什么?”孩子更加迷惑地问道。

电视那么小,人是怎么跑到里面的呢?

收音机为什么能发出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