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伟大的智慧书
174500000094

第94章 占机篇5

后人发,先人至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主动权,不同于所有权,并非从一开始属于谁,便能长久地为谁所有,很多时候主动权的争取是非常困难的。孙武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在提出把握先机的同时,也提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办法,即选择迂远的进攻路线,以小利引诱敌人,虽然比敌人后出发,但比敌人先到达,就是以迂为直、以退为进的计谋。

在战争中遇到对自己不利的形势时,孙武的建议是,要想办法把其转化为有利的态势,将敌人的有利态势变成不利的态势。只要掌握这一原则,便能做到“后人发,先人至”,即“后发制人”。

后发制人是本身有实力,故意隐忍,在最适合、最恰当的时候猛然爆发,一举击败对手,取得胜利。于是,我们总是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强势、锋芒毕露,震得对手一个个胆战心惊;有的人却收起羽翼,“甘为人后”,似乎是个胸无大志的人。没过多久,最初强势的人被他人群起而攻之,有的就此没落;“甘为人后”的人却在不声不响中慢慢崛起,创造了自己的辉煌。陆逊便是深谙“后发制人”之道者。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听到消息以后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讨伐吴国。蜀国军队从长江上游顺流下,利用有利地形,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直至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攻至彝陵、哮亭一带,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处于劣势,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以退为进的战略,静观其变,伺机反攻。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因为不熟悉地形,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渐渐处于被动地位,兵疲意阻,欲战不能。

这样对峙了半年,蜀军斗志开始松懈下来。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还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大忌。眼见时机成熟,陆逊马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四处逃窜。陆逊命人放火烧了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慌忙撤退,伤亡惨重。

在这场战争中,“先发”者无疑是蜀军。陆逊所面临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深谙兵法的他“以退为进”、“静观其变”,最终等到了反攻的最佳时机,一举大败蜀军,真正实践了孙武“后人发,先人至”的理论。当然,孙武的兵法不只适用于战场上,还可用于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陈庆华便是将其用于个人成功的典型。

陈庆华在大学期间在一个房地产公司当业务员,后来任董事长助理。两年后加盟另一家公司任开发部经理,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和人脉。不久与朋友合开公司,与此同时他又到另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担任总监。他一边经营自己的公司一边打工,积蓄实力。2007年,他又成了某大型集团高级主管,在那里可以与上层人物打交道,积攒自己的力量。

陈庆华的成功与他的个人能力不无关系,如果一直恃才傲物,他就会成为对手的“眼中钉,肉中刺”,自己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他选择在别的公司学习经商智慧,终于走向成功。

他的这种做法被人戏称为“老二哲学”,即不做第一,不做第三,只是紧紧跟在排名首位的后面做老二。先隐藏不动,储谋蓄势,瞄准机会冲刺第一;或是不愿做“出头鸟”,挂在后面搭个便车,没有人会甘居第二,老二也只是个过渡。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甘当“老二”、能当“老二”就是做黄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劣势或险境,一些人一旦知晓自己的现状,便“果断”地下了定论:结局已经注定,是不可更改的。其实,世间之事未到最后一刻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定局”,正如李宁的广告语所说:一切皆有可能。战场上,一个敌人看来无关紧要的决定,可能成为反败为胜的转折点;生活中,一个世人看来不起眼的举动,可能成为转危为安的关键点。因而,只要未到结果揭晓的那一刻,一切都不晚,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用心发现劣势中可能翻身的机会,即使再微弱也不能放弃,只需策略得当、时机准确,我们也可以和陆逊和陈庆华一样,后来居上、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