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该怎么读
1746200000012

第12章 学风好,才能素质好(2)

博士们大部分向往国家机关、名牌公司,如今多已人满为患,供过于求,甚至有精简机构、分批下岗的势头。渐趋完善的公务员考试、招聘制,以及公司对工作能力的看重,对许多博士都不太有利。再说,如今的博士已不如昔日“珍稀动物”般,到处有,“满大街跑”。竞争激烈,失败岂非常事?

不错,时下报刊上会不停地报道一些博士成为各行业、各战线杰出代表的喜人事迹。韦钰、陈章良、冯长根、袁亚湘、赵玉芬、展涛、葛红兵……是其中佼佼者。然而,在数以十万计的博士群落当中,他们才占几分之一?

婚恋“寒”

人生于世,恋爱结婚、成家立业乃头等大事,也是头等难事。对于有博士头衔的高级知识分子而言,这一关亦不可幸免。

结婚“寒”,不仅仅是对博士,所有普通百姓情况类似。譬如,结婚费用(办喜事、置家当等)、住房、小车、户口、子女……博士大多也是普通工薪阶层,收入有限,这一系列开支、事务,实在令他们捉襟见肘、忙里忙外,伤透了脑筋。但既然是普遍现象,本文中不多分析。

这里重点讨论博士的恋爱问题。毕竟,爱情是婚姻的开始,婚姻是爱情的结果。恋爱“寒”,在博士身上有独特之处;而不像结婚“寒”,在博士身上与一般人大同小异。

博士们找女(男)朋友也困难?那么出色的人物,还愁成不了亲?可能有人诧异。当然,大部分博士最终必能获得美满的爱情与婚姻。可是人们说:“人往高处走。”有几个博士心里没有“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存在?湖南长沙某高校的刘姓青年讲师,名牌大学博士毕业,已40岁了,至今仍孑然一身。他前后已谈过7个姑娘了,结果都遭泡汤。不是他嫌对方,就是对方嫌他。

一则,有些人不喜欢博士的年龄太大。纵使一帆风顺,按正规学制,6岁读书,6年小学、6年中学、10年大学(本、硕、博),毕业后也已近30岁。比较传统的人,往往担心年龄相差太远会有“代沟”,“缺乏共同语言”。而现在新潮的80后、90后女孩,更不愿嫁给比自己大得多的男人。

二则,有些人对博士的“桂冠”敬而远之。他们只想找个体贴关心自己,条件相当,最好身高、长相、收入、家境都还可以的对象,平平静静、安安稳稳、轻轻闲闲过一生。上海东方电视台有个节目曾采访过一女孩,她说:“对博士我有种隐约的害怕。我怕配不上他,他的文化太高,我与他没法交流,太压抑。”

三则,博士们大多专注于专业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言语深奥、专业化,与一般人有一定隔阂。人家与其结婚后,还得照料他(她)的衣食住行。如今世上有此奉献精神的能找出几个?况且,人家自己还要不要工作、生活了?这是不少年轻男女的看法。

四则,有部分博士还存在各种性格、交际问题,如高傲、孤癖、古怪,缺乏人际交流,不善言辞等。甚至个别人还是书呆子,所谓“傻得像博士”的那种。这在情场上都乃致命之弊。某友认识一名博士,当女孩子来找他时,他只会低着头傻笑,用脚踢地板,像个犯了错的小学生,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种“博士”,又有几名女孩子爱他?

谈恋爱时,人家可不管你是否博士。爱神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你应该真心去爱对方,有青春活力,有浪漫情调,有激情,懂体贴,而不是摆博士的臭架子。

可博士们一旦由于自己的原因失恋后,还责怪对方。当此恶性循环状态形成,他们又往往难以超脱,甚至“看破红尘”。说到底,他们无非是过于看重了其“博士”头衔。“贵”为博士,竟遭奚落,岂非越发“高处不胜寒”?心情可以理解,行为只堪笑话。

“寒极”——女博士

占据博士数量中小部分的众多女性博士,其在就业、科研、婚恋诸方面的问题更甚于男性博士们,堪称“寒极”。

据一些人并非全面的观点,凡女性攻读博士者,大多并不是特别热爱从事学术研究,或在学术方面有什么非凡天赋,倒有不少系出于无奈:或因失恋而发愤,或因家贫而立志,或因长相一般而无男子追求,或因性别歧视而就业艰辛,或干脆由于在其它方面更加无所作为,只好下狠心攀登最高学历。想法很好,可惜这样做越发走了极端,局面越发困窘。

在科研方面,男女博士存在的问题相似,不多说。只不过,学术上成就非常杰出的博士生中,女性数量更少。在国家某部门颁布的全国近10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内,女性不过12%。

在就业方面,社会上男尊女卑的传统习惯对女博士亦不放过。女博士原以为通过升造超越藩篱,结果仍未幸免。当然,就学历言,博士比硕士、本科就业相对顺利;但就性别言,女博士比男博士就业便差得多了。这既有不良传统原因,也有女性本身问题。许多工作,并不是靠高学历、高学问完成的。而且,单位进一个女性,比进一个男性麻烦得多。不少单位本来就怕进博士,更何况是女博士!

对此,女博士们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愤世嫉俗。对社会的不良习气要坚决打击;可是,若系自己素质上的不足,就须主动努力弥补。提高实干能力,具备真才实学,扎扎实实走自己的路,方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教育报》记者周萍女士对大家的忠告。

在婚恋上,女博士们的问题尤大。结婚于女博士而言,一系列生活、工作上的复杂关系,暂且不说;这里只想对她们的情爱心理世界作简单阐述。

据报载,2003年3月,著名学府天津南开大学学生社团举办了一个单身博士俱乐部,原定名额为200人,结果来报名的博士中有150位女性博士,而男性博士只有50位,且没有报上名的女性博士还源源不断。在当代中国,女博士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已经成了有识之士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要知道,10个男人9个喜欢年轻漂亮的姑娘,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再加上活泼、开朗、天真、聪明、单纯、懂生活,更加求之不得。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就是这样一个完美、可爱的典型。而有些女博士在这些方面很是欠缺。不少人年龄偏大,长相平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甚至古怪、孤癖、偏激、高傲等毛病较男博士更严重。男子们本来就对文凭太高的女性“敬而远之”,再加上诸般毛病,更是“畏而防之”,又何从谈爱情!纵使你才学多高,人家也不稀罕。他这不是找同事、朋友,而是找人生伴侣!

女士们本来想通过读博士来弥补自身的一些不足,却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北京某大学哲学系的一位女性博士、副教授,年届不惑,尚“待字闺中”,大有一生不嫁、与教鞭粉笔为伴之势。其实,她即使要嫁,也没人敢娶。10余年前,她因追求一师兄失败而大骂“天下没个好男人”,自此发愤著书,钻研学问。她原以为学历越高追求者越多,结果一直门庭冷落,逐愈发冷漠、怨恨。她的文字也很有些尼采、叔本华们的味道了。可她当初失恋的缘由,无非是相貌太一般、性格不开朗而已。也许,在其冷漠的面庞下,一定藏着一颗狂热的心。但有谁能去打开她的心扉呢?

作家冰心曾说过,女人占了这世上50%的真,60%的善,70%的美。还有人说,女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女博士尽管去博览群书,去从事科研;可是,在著书立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别丢了女性真善美的自身优点。当然,能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本领,着装修饰、洗衣拖地、买菜作饭……总该会点吧,那就更好不过了。否则,哪怕你读上10个博士,也是枉费心机。

附录:在读博士绝望自杀,源于“世纪综合症”

2008年1月3日下午5:30,位于华南某省会城市西郊的一所大学校园内,一名青年男子从该校高达近30米的第二教学楼顶层7楼上坠跳自杀,当场身亡,血肉模糊。届时正值元旦放假,学校不上课,但仍有不少师生当场目睹了这一悲惨场面。很快,此事在学校里广为流传,并引起强烈反响。

死者30来岁,西装革履,服饰整齐,长相颇帅,身高1.75米,在南方算得上是高个子了。条件这么好,且年纪不长,却竟然轻生,目击者都说太可惜。该校保卫处接到报案后,立即协同校医赶赴现场,并及时向110报警。110民警迅速前来,封锁现场,进行侦查。据大家最初猜测,以为死者是该校在读的学生。可民警从死者身上衣袋中翻出了一本已沾满血迹的教师工资存折,方证明他是本校商品学系讲师、在读博士吕武。随后到场的该系几位负责人、在读学生,也证实了这一推断。

根据警方最终的调查结果,吕武的死因是绝望自杀。曾几何时,吕武也是年少有为、信心十足、前途可观。但自从几年前那次失败的婚姻、特别是患上精神病后,他的病情时好时坏,长年依靠药物维持,身心非常痛苦;这进一步又影响到他在工作上也难如己愿,老是力不从心,才干无进步、教学无起色、科研无成果,领导对他有意见、同事对他瞧不起、学生对他很反感,情绪更加低落。案发前夕,刚离婚2个月、内心原本脆弱的他,新交女友又扬长而去,另投别人怀抱,自然是对他的蔑视和侮辱,此时吕武心如刀割,彻底崩溃,绝望之极,终于写下遗书,从楼顶纵身一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GX社会文化传播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唐显属,近两年来致力于“世纪综合症”的研究。他认为,吕武的问题,属于典型“世纪综合症”。随着现代文明、高科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新世纪之初,名利竞争过于激烈、社会节奏过于快速,引起世人压力太大、内心太为紧张,大家既急于成功,又不考虑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反映在心理上,便是既好强又脆弱,心态调节不够稳定,自我感觉不够客观,这就很容易犯精神病。而“世纪综合症”即是这样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精神病。这种症状存在于我们周围许多人身上,说不定其中就有你我。像这样较普遍的社会病、时代病,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吕武曾经一帆风顺,誉声如潮,因而对自我评判过高,害怕失败与打击;一旦后来在爱情、工作上出现失败与打击,他的心理就承受不住,精神症状在所难免。他的痛苦在加剧,同时他又不想让别人看到他的痛苦。当然,他的性格封闭内向,与他人缺乏交流与倾诉,也是他患精神病的重要原因。只是他最终采取自尽的方式了结一生,是最极端的做法。

GX大学教授蒋建五告诫大家,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现代文明社会,人们急功近利,而内心却非常脆弱。表面上看这似乎并不怎么严重,但其发展势头很危险。吕武因为承受不住几次爱情、工作上的失败与打击,便干脆自绝人寰,一了百了,即是一例。所以我们要警惕啊!蒋建五教授的建议是,我们应认清自己,对成功不要过于看重,失败后也不要过于伤心;平时多注意劳逸结合、转移行为,也要多调节心态、放松情绪;有烦恼多找心理医生确诊,或找朋友亲人交流,哪怕用一种不影响别人与社会的方式发泄一通也行。最重要的是不要轻生,须知生命是宝贵的,谁都只有一次生命,平心静气,“退一步海阔天空”,过了这个坎,那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这样,一位年轻的大学讲师、在读博士,说到底还是因为才能有限、素质不行,再者心理条件也不过关,所以不但毫无前途,反而被时代所抛弃、所淘汰了——竟然因绝望而选择了永远离开,从而酿成了社会上的又一幕悲剧。

3、“填鸭”不出大师,关键还看自己

——反思诸多名牌院校“少年班”、“作家班”、“人文班”的失败

中国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全日制普通高校,在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也屡屡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硬、软件条件,闹中取静的环境、广博精深的人文气氛、强大的师资力量、精神家园式的特殊身份,于时代关键之际,力图发挥它这种恢复、拯救至少是改良的作用。

新时期30年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念变革、文娱迭幻、技术进步、领域拓宽;随着各项各业的繁荣、丰富,也难免不派生出“泥沙俱下,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此,国内有数的多家著名大学,欲图尽量减少诸种副作用的存在,便从自身的特点与优点出发,先后创办了“少年科技班”(以下简称“少年班”)、“作家进修班”(以下简称“作家班”)、“人文试验班”(以下简称“人文班”)等各显风格的教育实体,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操,弘扬儒家美德,其社会反响是积极而深远的。

应该说,“少年班”、“作家班”、“人文班”的初衷非常好,客观上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巨潮难以扭转;更重要的是,人才得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包括天赋、勤奋、机遇、方法等因素,传统“填鸭”式教育,对普及、提高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倒是有些益,而对个别真正优秀的人物,却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分数无法说明问题。“填鸭”是“填”不出来的。

“状元”不是华罗庚,不是郭沫若,也不是钱钟书。大学各种“强化班”试验,已经次弟落败。当初浮夸性的“预言”,如今便显得异常尴尬。这种现象正逐渐引起有关方面注意。高等教育并不万能。

但也不用沮丧,更不要谴责。今天,在“少年班”、“作家班”、“人文班”里与校园内外,还是有那么一些青年学子,正通过多方渠道的积累和提升,刻苦向自己的学科理想顶点攀登。他们才是有出息的一帮人,必将“畅销”和辉煌。并且,其中就包括了未来的科学家、文学家、文化大师们。

少年班:科学家至今不见脱颖而出

“少年班”是一种培养年轻科技精英的教育试点方案。一些名牌学府试图发现全国各地的一批学科“天才”、“神童”并集中起来,给予重点扶持、特殊指导,于尽量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快的效率,为国家高、精、尖科技领域输送出一支支“青年科学家”的队伍。“少年班”全系自然科学中的尖子生,尤其是在数理化方面禀赋不凡。

“少年班”的首创者为中国科技大学,继之到1984年扩展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后改名华中科技大学)等13所。1978年他们就开始试招第一届,今年已经整整30个春秋了。后来眼见问题殊多,“气数不妙”,几所才创办几年的大学便纷纷自动“落幕”,唯中科大等个别院校坚持着。许多年来,由高潮而衰退,各校总共招收了3000余名学生。但时至目前,似乎还没看到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天才”出世。据著名家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认为:“科大少年班30年没有出一个学科带头人。”

“少年班”的初衷,是要培养出10余岁的理工学士、20岁左右的理工硕士、博士,30来岁就能成为教授、研究生导师、科学家,独当一面,学术精深,成果显赫。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目的算是勉强达到了。如中科大,就不断爆出“中国最小的大学生”、“中国最年轻的博士”、“中国年龄最小的教授”等特大新闻,并引以为荣。不过有一条、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培养出最年轻、最有前途的科学家”,他们失败了,也失望了。从博士、教授、导师到科学家,还是有一定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