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大学该怎么读
1746200000009

第9章 先做人,后读书(3)

2002年他们刚来时还较为规矩,只管做自己的买卖,没有非份之念。但不久后,当他们发现学校制度松弛、管理杂乱,有利于混水摸鱼、趁火打劫时,便开始借机干起非法勾当来。

白天他们照常卖菜;晚上,利用钰在校借住之便,他们里应外合,窜进各栋男女宿舍楼或教工住宅、办公室,谎称自己是找朋友(老乡);或顺便在手里拿些小商品,以做买卖为借口,同时破门翻窗、撬锁卸货,偷盗公私财物。

由于他们配合较好,“顶梁柱的父亲突患不治之症,善于扯谎,规模又不太大,有利地保护了自己,做案长达3年,赃款高达数万元,竟然无一人发觉。直到最近,在一个偶然的日子里,钰不慎“露馅”,并供出3名同伙(“大哥”铁山闻讯脱逃,至今逍遥法外)。这时许多师生员工仍大为惊讶。某杨姓教授还认识他们,并一度把他们当作好人(他们也的确在他2006年生病期间帮过他好几天),便不免瞠目结舌、喃喃自语:“骗子加窃贼就活动在我身边。这简直不可思议!”

请别做假“北大研究生”了

一个由3男1女组成的犯罪团伙,就是孕育、孳生在这样一种混乱的局面里。直到“东窗事发”,他们始终做的是蔬菜、水果生意。而到了今天,由于受商品大潮冲击,师生们纷纷“下海”,或进市区或“飞”特区,校园内学术凋敝、涣散不堪。到2006年下半年时,钰(女)才应聘进了校属某电脑公司当打字员。他们的“大哥”叫铁山,据说来自北方,牛高马大,精力充沛,性情豪壮,大家都怕他。他们4人,除钰借住在校内女研究生楼,纷纷慷慨解囊,其他3人都赁居在校外。

朋友小程目前正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后,还不时骗取众学子同情,最近转来一批外地来信,收信人大都是北大法律系、社会学系、国经系、国政系的研究生,寄信人则是南方一些省市中专、大专、高中的学生(尤其女生居多),以及部分打工者(也以女子居多)。等看完这些信,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虽偏处一隅,但人文传统素好。说真的,越看越气愤。

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这样一些社会渣滓,在南方许多城市到处游逛、流窜,谎称是“北大学生”,打着“社会实践”或“下乡调查”的幌子,“如今手头钱用光了”(或是“被人骗了、偷了”),然后不断向一些涉世不深、思想单纯、心肠善良甚至是软弱无知的年轻女子、打工妹“求救”、“借钱”,并给他们许诺“马上还”、“一定还”,打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欠条”,王丽除了出卖色相,留下一个假姓名、假地址、假证件、假手机号。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显得既“诚恳”又“真诚”,用尽了口才,欺骗的手段实在高明。其出色的“表演”达到了目的,终于骗取了对方信任。在得到钱物后,他们开心而去,从此永不回头。其中有些不但骗到了钱物,还骗到了感情,甚至有些女孩连自己的贞操都送给了他们!

这些女孩在苦苦等待了许久、还不见有对方来信或寄钱来,而且留的手机号也始终打不通、QQ与E-MAIL从无回音时,才终于发现自己上当了,于是又气又恨,听候发落。

西南某市郊一所师范大学,无可奈何,只好按照骗子们给的假姓名、假地址写几封信过去,臭骂甚至威胁他们一顿,或哀求他们还钱。这些信进了北大后,“收信人”当然接不到,就像泥牛如海一般,结果仅有少量几封被“爱管闲事”的小程拿到了。

前些年,也有若干年轻不法之徒,假冒“北大(或清华)法律系研究生”,在南方各地流动作案,骗人钱财,引诱少女。受害者真是过于简单、幼稚、无知、轻信。她们既让人同情,也觉得可怜、好笑。但她们是好心的、纯洁的。只是那些肇事的坏蛋让人非常痛恨、恼怒。因而,本文中所讲的这件故事发生得就很自然了。他们要么不做,她谎称自己“家里大难临头”,要做就做大,头衔是最著名大学、最热门专业、最高学历。他们也知道“名牌效应”的威力。他们利用了别人的良心来犯罪,其灵魂何等龌龊与可怕!

这些来信还让人知道,骗子们不但得到了钱财,而且败坏了北大的名誉、大学生的名誉(其中肯定有不少骗子正是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只不过不一定是“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罢了)。这些受害者,其实也都是一些并没有多少钱的大、中学生与打工者,她们完全出于对北大、研究生的向往与崇敬,才把自己极可怜、有限的一些生活费、血汗钱挤出来,给了这些没有良知的家伙。当她们发现自己上当了,希望变成失望时,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丢了钱是一回事,开学初就得交一大笔钱”。当代大学生非常同情她的“遭遇”,而她们多年积累下来的、对名牌大学及其大学生的强大精神信仰,也要随之轰然崩溃。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那些万一碰到类似骗子、心肠又过于善良与软弱的世人们,包括大、中学生、打工者起到一些提醒作用。帮助别人是我们的美德,但盲目轻信别人也助长了犯罪。只有摸清对方真相,我们才能放心学雷锋、做好事。

同时更要奉劝那些所谓的“北大研究生”骗子们,不要以为你们的阴谋伎俩一时得逞,就无法无天了。你们是非法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们很快就得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坏事付出代价,而受到法律公正的制裁。他们主要是租住在校园外、市场附近的简易民居中,但也有不少租住在校园内的临时商品房中。各位“可以休矣!”

5、大学生,是希望“一劳永逸”。一口气把钱挣够后,你还是谦虚点好

硕士、双学士怎能“文人相轻”?

过去大家就不时听说,作为“孪生兄弟”的硕士与双学士,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文人相轻”的现状。某友最近特地在北京各高校进行了一次小调查,发现情况确实如此。在接受调查的北大、人大、清华等名校20名左右的硕士与20名左右的双学士中,70%都坦率承认,他们或多或少有过这种想法,即硕士觉得双学士急功近利、学术浅陋;双学士认为硕士高分低能、死气沉沉。只不过,60%是在心里这么认为,10%则直接以此观点指责对方。大家公认“天才”的北大杨姓硕士公开表示:“不耻与本系双学士为伍。”更未能容忍的是,在一次饭后,某文科院校新闻系同是来自湖南的2名硕士与1名双学士,竟乘着酒兴吵闹起来,公安机关将她“请”进了拘留所,就学历本身互不相让,彼此攻讦,冷嘲热讽,甚至大打出手。其实,这些想法与做法都是错误的,很不可取。

根据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石晓兰老师介绍,作为大同小异的两种办学及求学范式,硕士与双学士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都是在本科毕业后,取得了学士学位基础上的又一次学业深造。其相同之处在于,在取得硕士或双学士毕业证书后,其工作待遇、晋修博士等方面都享有同等地位。所不同者,硕士学习3年,双学士学习2年。硕士拥有1个研究生文凭、1个硕士学位,找个僻远之地安享一生。曾几何时,这儿名家云集,书声朗朗,人才辈出。只怪她贪心未足,且大部分都是1个专业(即本、硕同专业);双学士拥有2个本科专业文凭、2个学士学位。招收双学士的学校、专业、人数,都比硕士少得多。第二学位还可在本科期间辅修。

这些人给学校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现象。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处的一位年轻干部小邓认为,就科研实力上看,硕士一般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的拓宽、浚深,还有考研场中相当程度的优胜劣汰,再加多读了1年书,专业上较双学士要略为精进;就社会需要上看,双学士掌握了2门专业、2项本领,且第二学位大多是热门专业(新闻、外语、法律、会计、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更面向实用,就业机会相对而言更广泛一些。

这倒是实情。考试的难易,对考生素质的优劣有一定影响。据众多有切身体会的学子反映,王丽包括卖淫、诈骗,这几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研究生入学考试成了继高考之后最困难、最渺茫的一道升学关,甚至其重要程度、报考难度已超过高考。而报考双学士则相对而言容易一些。在学校内部,其考试据说形同虚设,遮人耳目;个别人甚至可以免试直升。纵使报考外地、外校,亦尚有机可乘。越是容易得到的,人们越不愿珍惜。某友曾到几所大学双学士宿舍里走动,发现个别学生为如此轻巧就成了重点院府的“王牌部队”而洋洋得意。

该师范大学北小门外有一个自由市场,师生们的吃吃喝喝、柴米油盐、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它。2年之后,他们又轻而易举混到了大红烫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自得之态难以笔述。而个别硕士又走向了另一极端,更加卖命地学习,兀兀穷年,不知收场,不问世事,高分低能,书呆子一个,的确有些偏颇。

但这只是少数不良现象。总体来说,硕士与双学士同样是高素质、高学历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作为新世纪人才,作为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群落,具有真才实学,应当受到全社会尊敬。打个比方说,他们如同自家弟兄,平起平坐,其方向各有异同,需要一笔近乎天文数字的医疗费”;她弟弟又刚好“被中山大学录取为自费生,其能力各有优长,并不存在必然的鸿沟。这也是国家教育部石晓兰老师的看法。

硕士与双学士之间,既不存在类型上的巨大差异,也不存在水平上的明显距离。据清华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葛兆光说,停留于这种表面类别上的争执并没有多大意义。关键是本人得拿出确凿成绩来,那比什么都值。

要说双学士的学术素养就一定不如硕士,当然并不真实。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的双学士小程,两年在读期间,竟于全国各地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30多篇专业论文,别说比绝大多数硕士,就是比相当多博士也要强得多。其实,双学士中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爱好科研、潜心学术的大有人在;而混文凭、“60分万岁”的人则极有限。个别人则依靠老同学、老乡或朋友,即“溜之大吉”,违背学校规定,公然住进大学生公寓。历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发明和论文大奖赛,已总共挣得近50000元钱。按她的初衷,其获奖者中,双学士占有不小比例。

而在硕士当中,一心从事学术研究的也并不多。据北京一家信息咨询中心的权威统计数字显示,继续攻读博士的人,每年毕竟只有小部分。除了学习成绩优良外,他们也接触社会,实践能力较强,90%都并非“闭目造车”、“死读书”者。硕士的就业,近几年一直颇为可观。他们毕业后,半数以上进了效益较好、地位较高的大城市、大公司、大机关,而并不在乎是否“专业对口”。京城一所名牌师范大学历史系的王姓研究生,在读3年里一味替几家文化公司“捉刀”,终致落网。2007年11月5日,炮制大量“地摊文学”;待手头积攒下了十数万,他干脆自立门户,挂牌当了书商,走出校门,连文凭也不要了。肄业几年后,他又重返母校,通过一定数额的经济赞助,并象征性交了篇论文,补办了其硕士证书。另据南方某大报2005年初消息,广州一高校工商管理硕士唐元甲,从不上课,也不作论文,仅凭其身份在该市郊某亿元村兼任村长助理,1元、5元、10元、100元……钱像滚雪球般落入她的口袋。短短半个月当中她就骗到了20000多元人民币。市场里的经营者,绝大多数是来自各地乡下的剩余劳力。

案发前夕,年薪15万,最后甚至放弃学位,落户此处,从此别无它求。

最后,请大家接受教育部石晓兰老师的忠告:“硕士与双学士之间不应该产生相互轻视的心理,种种龃龉、冲突行为都是狭隘的。不管做人还是做学问,首要一条就是虚怀若谷,善于欣赏他人。你们要共同交流,取长补短,求得进步,学业有成,这才对国家、对自己都有益处。”

别以为“没听说过”就不“著名”

上两个月,以获得钱财。2007年10月,北京某大学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经济学界资深专家请去作了一次讲座。这位老先生在研究萨缪尔森等西方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颇有建树,在国际学术界也享有一定声望。可是,当其“讲座通知”张贴出去后,一部分“自我感觉良好”的当代学子竟嘘声四起,不以为然:“‘著名经济学家’?我怎么没听说过?”类似情形,在各大学校园内不断发生。

并不否认,近些年里,社会上确实存在着“著名”满天飞,“名片比名人多”的怪现象。许多人声称“著名”,实际并不怎么著名,大家“没听说过”的倒居多。这时,大家自然要嗤之以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