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0几岁要应用的经济学智慧
174700000084

第84章

第10章第7节总是容易对陌生人面红耳赤

你应该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会为一个坐位争吵。可如果他们认识,就会相互谦让。

类似的现象还发生在乡村与城市的人们不同的生活相处方式中。

似乎人们普遍都认为多数乡下人比城里人更淳朴善良,这是因为大家在一个村子里,世代生活在一起,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家长里短不出半日就能为全村所知道。若做损人利己之事,必招致对方的记恨以及村民的道德谴责。

而城市中的人脾气就相对不客气了。一来城市人流量大,某个人干了坏事,转眼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对方难以对他实施报复;二来城市中也更注重隐私,同楼居民“电视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者甚多,互相之间没有过多的交往,若做了不道德之事,也难以受到道德谴责。

为什么不同的环境中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实,这是“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差别。“熟人社会”这一概念,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费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背景和关系是“熟人社会”的典型话语。民间“熟人好办事”的说法,正是对“熟人社会”的一种朴素表达。

费孝通先生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变迁、人口流动,在越来越大的社会空间里,人们成为陌生人,由此法律才有产生的必要。因为当一个社会成为一个“陌生人社会”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就会依赖于契约和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必须通过制度和规则建立起彼此的关系与信任。随着契约、制度和规则的逐步完善,法律就自然地成长起来。

实际上,如果从经济学上来解读费孝通先生的这一理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原理。“熟人社会”间存在的是重复博弈,而“陌生人社会”则是一次性博弈。在乡下,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总要大摆酒席,请客吃饭,因为这种付出有指望得到乡亲们的回报。城市中则很少这样请来请去大宴宾客,因为人们之间的交往并不多,请了这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下次。外国人的“AA制”开始在中国城市里流行,大家一起吃喝,各自掏钱,谁也不欠谁。从经济学上看,“AA制”不是因为人情淡漠,而是基于人口流动性大,难以形成重复博弈,因而“AA制”成了最公平的成本分摊方式。当然,这样的“AA制”只能在城市间流行起来,而并不适用于“重复博弈”广泛存在的乡村中。

同时,经济学家还发现,重复博弈是信任的前提。举例来说,地摊、车站、旅游点,这些人群流动性大的地方,不但商品和服务质量最差,而且假货横行,这便是因为商家和顾客之间不是“重复博弈”。一个旅客不大可能因为你的饭菜可口而再次光临,当然,也不会因为买了谎秤而特地搭车赶回来和较真。这样的“一锤子买卖”,自然是不赚白不赚。而城市中的商超、便利店,赢利靠的是“回头客”,于是在“重复博弈”中必须注意诚信经营,树立自己的品牌与口碑。因为他们一旦欺骗顾客,就会失去长期赢利的机会。所以,平时我们讲信用而不骗人,为的都是能够在日后的重复博弈中打下获胜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地球正在浓缩成一个村落,“陌生人社会”越来越不可能出现。尤其是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言毫不陌生的“人肉搜索”的出现,更是让想要在“一次性博弈”中侥幸获利的投机者失去了可乘之机。因此,在充满着“重复博弈”的“熟人社会”里,我们必须要讲究规则和诚信,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整个社会的诚信与和谐发展。

智慧小品:如何打开与陌生人交流的僵局

1.弄懂自己与他进行交流的目的。是无聊的谈谈还是有事要办?是结识朋友还是工作应酬?只有明白了目的才能够对需要进行的谈话内容了然于心,避免说话结结巴巴或者不知道应该再说什么的话。

2.观察对方的表情。面部是个人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部位,观察对方的面部,会让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别人对我们的初次印象以及在谈话主题是否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为我们的进一步深谈奠定基础。

3.切忌心急。不要因为别人的话题自己不懂或者自己的话题让别人一时无法理解而急躁。事实上,两个不相识的人发生分歧很正常,学着在话题不对时巧妙的化解尴尬,会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4.谈通俗的话题。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在初期一般只会涉及平常的事件,不会谈及隐私及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所以,在初期就要调整出一个平常的交谈态度,问一些比较通俗的话题,在双方建立好感的时候,才可以进一步深入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