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
174800000043

第43章 2做学问也须以情动人

第三卷第一章2做学问也须以情动人

我的文笔是拙劣的,我的技巧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

——季羡林

一部真正感人的文学作品,必须要打动人心,引起他人心灵的共鸣,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是值得传承的文明。

大部分的人认为,文学作品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三种特点。正因本着这种观点,人们在看大部分书籍的时候,都抱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把它们看做是时代的产物、阶级的产物。季老说,这一点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他认为,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有这三种特性,还有一种特性,那就是人性。

何谓“人性”,至今为止尚未有人提出一个完整的概念。子曰:“性相近,习相远。”孔子承认有“人性”一说,但没有给人性一个定位;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人性无所谓善恶,后来又说食色性也,等等。不管“人之初”的天性如何,也不管人们所处的时代和民族有多么大的差异,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大体规律是不会变的,因而产生的人性方向也相对固定,说白了就是好坏的问题。稍微细分之后,就有公正、仁爱、善良、诚恳、宽容、放肆、贪婪、凶恶、嫉妒、自制等多种性格,在这基础上便产生出人类各式各样的情感。

每当古人把不同情感融入诗句或文章,后人多会从中找到同病相怜的感觉,这种情感便是前人与后人情感的契合点,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了阶级的不同,超越了民族文化的差异。这就是文学作品所谓的“人性”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管是秦时的关、汉时的关、唐时的关、宋时的关,这些关都会变,但明月不变。明月就是永恒的人性。”这是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比喻。人性和情感的相对固定就好比天上的月亮,虽然有阴晴圆缺,但是月亮始终是月亮,人性始终是人性。当文学作品具备了人性和情感时,古人今人品读同一作品时,就会产生相同的情感,“同病相怜”油然而生,或共同神伤。

正像宋代赵与时的《退宾录》所写的那样:“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古人在文章里渗透出的情意撼动人心,这种感情到了现代人这里,一样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有些文学作品千年不朽的原因。

人们在看《红楼梦》时,情绪往往随着书中的人物心情起伏跌宕。看到宝玉挨打,与他感到同样的痛;看到黛玉伤心悲泣,心酸不已;看到宝钗的无奈,便也有顾影自怜的感觉。在每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好像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似乎相同,似乎又不同,每每看来,总会回味无穷,不忍放手。为何《红楼梦》能如此让人爱不释手?是因为人们与红楼中人感同身受。

再如李白、杜甫、李商隐的诗,苏东坡、李清照的词,他们的作品叫人朗朗上口,原因在何处?归根到底是因为它们充满了人性关怀,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情。他们的文学有“人味”,所以人们愿意将之记下,平时拿来以抒情怀。

真正美好的文学作品,它往往是充满人情味的,常使人潸然泪下、不可自制。人们时常感叹:天下间为什么有如此佳作?为什么自己下笔无神?其实并不是人们没有才学,而是大部分人从未拿出心去创作。

拥有一个感性心灵、美丽心灵的人,他会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作品当中,会将自己的所有依托都寓于文字,当然就能写出千古不亡的优秀作品。而那些被称作书呆子的人,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怎么能有灵秀的思想呢?

一个人在读书和写文章时,如果生硬刻板、枯燥无味,那么此人的谈吐和举止很难出现新意,想要感动他人也难上加难。人只有用一颗纯净的心,实在地去做学问、做文章,所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有心、有灵魂,才能从最深处撼动他人。那些沽名钓誉者,说着不知所云的话,骗得了别人一时,如何能骗人一世?

季老一生著文无数,一直都是用真心实意去写,所以他笔下的一只小猫、一只老狗都充满了奇趣,一株藤叶、一缕阳光都是那样感人。不但如此,季老的为人也如他的作品一样,灵性十足,紧跟时代的脚步。

世上没有真诚换不来的东西,端看人们肯不肯用,成功的为学之道和为人之道,皆从诚心实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