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175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前言

回首国学院,在中国人的心中,悠远、苍凉,和着古文化的晨钟暮鼓,停泊在历史深处的池塘。旧日风霜过眼,弥漫了无数的尘烟,在历史的栈道上,一辆辆古车推着汗牛充栋的故事向今天徐徐走来。眺望哈佛园,在中国人的眼中,遥遥海岸藏着留学的梦想,也注满了一船船对科学和文明的期盼。关于现代化的梦想就这样缓缓地袭来,透过鲜花、绿地,从光彩丛生的校园中飘出,融化在此岸学子的内心。

我们的国学院,藏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智慧。它们像沙滩上的金子一样,曾经被人忽略,却极易被晚风吹散,露出无限的光辉和神韵。仁爱、恭顺、孝亲、中庸……传统文化中所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美好品质和理想重被推回历史的前台。那些曾经遗落的古训被再次拾起,仿佛一枚枚流光溢彩的琥珀。我们“古为今用”,从古老的文化中咀英嚼华,修身养性,以期重塑今人。

他们的哈佛园,世界现代文明中最璀璨的宝石。三百年的校园孕育出6位总统和3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世界贡献了高超的学术和杰出的人才。哈佛,用自己的原则、独立、自由、追求,构造出一座现代思想的殿堂。他们实践着自己至高的理想“大学的荣誉,不在于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代优秀的人”。我们“洋为中用”,从现代文明的碎片中搜寻锐意进取的激情和冲动。

当古车和泊船终于尘埃落定有了停靠的港湾,心中止不住地涌起深深的憧憬。有人说“二十世纪是西方文化的世纪,二十一世纪将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一百年太长,包容了“西学东渐”的耻辱和忧伤;一百年又太短,华夏民族的文化复兴让整个世界猝不及防。一百年前,中国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总是难以追赶上西方先进的脚步;一百年后,西方却开始渐渐研习中华文明,希望从中找到解救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灵丹妙药”。于是,我们期待,期待中西文明的碰撞,撞出思想的朵朵火花;我们也希望,希望中西文明的交融,融会出一片崭新的天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世界被网络网罗成一个“村落”。在这个小小的地球村里,各国经济往来的密切促进了文化沟通的繁荣;每个国家都希望本国文化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扬。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美的开幕式,深深地凝聚着中国的文化,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随着全世界人民的阵阵惊呼,一朵朵地绽放在古都的夜色中。中国以自己开放博大的胸怀,温文尔雅的气度征服了世界;再次印证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可我们不仅有大国的雄风,同样拥有大国宽容的姿态、谦逊的情怀。我们愿意秉持传统文化的烛火毅然前行,也愿意借用西方现代理念的火种,让篝火燃烧得更旺。

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忍辱恬淡,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低调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越振奋,在现代文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前者,涵纳了百川归海、无为而治的人世优雅;后者,展现了雄浑激荡,自由开放的处事方略。

左手是传统的国学院,右手是现代的哈佛园。一方面我们承续着古典文化的精华,领略着先哲们的智慧,也在清新典雅的墨香中品读着千年古国的灿烂文化;一方面我们吸收西方近现代的文明,用最为先进的理念改造我们的精神世界,体会朝气蓬勃的思想变迁,令生活激昂而又舒旷。

翻开一页页的书卷,古今中外的故事扑面而来,温婉又细致,疏狂并豪放。鲜活的历史历历如新,徜徉其中,仿佛聆听了先贤的教诲,又仿佛和无数高雅而聪慧的灵魂一路同行。在为学与为人的路上,东方与西方并举,传统和现代共生。从此,水乳交融的睿智人生,我们将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因为知者不惑,因为仁者无敌,因为勇者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