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175500000038

第38章

第一卷第七章第五节中庸并不等于圆滑世故

中庸是什么呢,即为人处世之道,可以用外圆内方的做人哲学来加以阐释。在圆与方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外圆内方、深浅有度是一门微妙的、高超的处世艺术,使人们在正义和生活的天平上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真正谙熟中庸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

清朝名臣曾国藩位高权重,趋炎附势的人很多,他对此总是淡然处之,既不因被人奉承而喜,也不因人谄谀献媚而恼。曾国藩的一个手下对那些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人非常反感,总想找机会教训他们一下,于是就在一次批阅文件时,将其中一位拍马的官员狠狠讽刺了一番。曾国藩看过该批阅后,对手下说,那些人本来就是靠这些来生存的,你这种做法无疑是夺了他们的生存之道,那么他们必然也将想尽办法置你于死地。曾国藩的一番话让手下恍然大悟、冷汗淋漓。

人处在社会中,不可能远离是非,因此行事必须深浅有度,适可而止。中庸的处世方式最好的诠释便是“知性好相处”。曾国藩深谙人情之道,倘若拒绝被人拍马,则必是孤家寡人无人可用;倘若沉醉在逢迎之中,则会让那些颇有见地的人才流失。因此他采用了淡然处之的方法,耳中美言,胸有丘壑。

古语道:“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处在太平盛世,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处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随机应变、圆滑老练,处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方圆并济、交相使用;对待善良的人,态度应当宽厚,对待邪恶的人,态度应当严厉,对待一般平民百姓,态度应当宽厚和严厉并用。这才是中庸之道的注解。

做人应该外圆内方,保持中庸、深浅有度、恰如其分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锋芒毕露往往为世俗所不容,委曲求全又被视为软弱,只有外圆内方、刚柔相济,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有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