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1755800000037

第37章 要能解决独生子女的问题(1)

独生子女不听话,这是父母最头疼的事。难道就没有解决独生子女问题的方法吗?当然有。独生子女的问题,也很好解决,关键是看父母如何重视,如何用心应对了。

问题1:孩子老是贪玩不学习怎么办?

一位妈妈说:“我的儿子不爱学习,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课堂上不爱听讲,小动作特别多,以至于考试总考倒数几名,在学校还总被老师批评,回家我也总是训斥他。可是他却毫不在意,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倾向”。

可能很多父母都为这样的孩子担心过,每天只知道玩儿,对学习毫无兴趣,不能自觉学习,即使有父母的监督,也总是左顾右盼,不能安心地学。无论父母如何鼓励,如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貌似孩子仍然没有什么上进心。

其实,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父母应该认识到,玩不是坏事,孩子能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因此,父母对孩子的玩不应该一律强加干涉,应该区别对待,找出孩子贪玩的原因,正确引导,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贪玩不爱学习的问题。

以下为父母提供3点建议,作为参考:

第一,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动力,当孩子有了学习兴趣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把学习当成苦差事了。比如,孩子喜欢玩电脑,父母可以鼓励他利用电脑学习新知识、查找资料、听英语练听力,等等。此外,父母还可以为他提供一些有关于电脑技术的书籍,以便于他更好地掌握电脑的应用。

第二,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好像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高期望值,总有一种失败感。因此,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给他过高的压力。相反,要为他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并给他切实有效的帮助,鼓励他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当孩子成功的体验增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最后,给孩子玩的时间。好多孩子不爱学习的另外一种原因就是父母对他太严格了,补习班、特长班几乎把他玩的时间都剥夺了。因此,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留出玩儿的时间,并为他玩创造条件,比如,赶上周末的时间,全家人一起爬山玩水,玩泥玩沙,感受大自然的乐趣,让孩子在玩中取乐,在玩中认知。

问题2: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孩子一天天长大,突然有一天他开始不听从父母的号令,居然鼓起嘴巴顶起嘴来。相信这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遇到过的经历。其实,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因为他开始有了独立意识,对事物有了独到的见解。

但是很多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这种表现,当他不再言听计从时,便把他视为叛逆,并强行压制。结果导致亲子间的矛盾和分歧越来越多。

一个11岁的女孩和妈妈顶嘴道:“你凭什么管我?”妈妈听了,很生气:“因为我天生就是管你的那个人。”女孩又辩解道:“为什么你是管我的那个人,而我不是管你的那个人呢?”顿时,妈妈被问得哑口无言。

其实,一般孩子身上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父母身上。当孩子顶嘴了,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的不对,自己也应该多反思,找出孩子顶嘴的真正原因,才能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

一般来说,孩子顶嘴最常见的情形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父母总是以家长权威自居,处理问题简单粗暴,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不分地点、场合训斥他,忽略他的感受。事实上,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如果长期不被尊重,会感到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受到了损害,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

针对这个原因,父母要慢慢改变以长者自居的心态,学会尊重孩子,尽量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同时营造一个民主的环境,给他表达和争论的机会,如果孩子的话有道理,父母应该尽量采纳,并适当地引导他自己作决定。

第二,父母和孩子间缺少沟通交流,所以并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却总用自己的经验教训孩子。其实,孩子虽然没有成人,但是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他,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压抑久了,也就慢慢地学会顶嘴了。

因此,父母要多抽出时间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他的状况和思想,当明白他的想法后,教育也才更有针对性。

第三,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不分长幼,没有礼貌。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尽量解除溺爱的氛围,慢慢让孩子明白“长幼有序”的道理,从而纠正他的行为。

此外,针对孩子的顶嘴,父母不要采用强行压制的手段,在一些关键性的论点上,应该引导孩子“据理力争”,从而锻炼孩子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3:孩子常常无理取闹怎么办?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遇到过以下这种情形:带孩子逛街,孩子赖着一个玩具不走,父母不买的话他便躺在地上打滚儿,任凭父母讲再多的道理,都无济于事。

大多数父母面对这种情况,虽然心里很想握紧拳头大力挥舞,但是为了面子大多会选择“投降”,尽快满足孩子的要求。

殊不知,正是父母的妥协助长了孩子的无理取闹。其实,孩子的无理取闹多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好像在表演独角戏,有观众才能“生存”,观众不见了,表演也就消失了。如果父母一味地满足他的无理要求,那么可能孩子到了18岁,一样还是会无理取闹。

其实,当孩子不会或者不能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消极情绪时,无理取闹、无端发脾气、故意捣乱或者一些错误明知故犯,就成了他表达不满情绪、生气或者遇到挫折时的一种发泄方式。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行为时,父母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采取粗暴强制的态度制止他,更不能随意向他妥协,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粗野、蛮不讲理的人,这样的性格对他以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那么,父母应该以一个怎样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呢?

首先,沉默应对。当孩子带有消极情绪跺脚、大哭、躺在地上打滚儿,任凭父母怎样劝说都没有用时。父母不要生气,也不要大声教训他,更不能以暴力的方式企图制止他,而是把他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不理睬他。等到哭闹停止后,再安抚他受伤的心灵,并给他讲道理。同时,父母要明确地告诉他,应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其次,不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在超市、街头等公共场合,孩子经常会上演与父母冷战的一幕,强行要求父母买某一样东西。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尽量满足。但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不能纵容孩子,否则他很容易将这种方式当做达到目的一种方式。这个时候,父母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坚决拒绝其不合理的要求。

最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带有消极情绪时,父母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改变环境的方式,安抚孩子的情绪。比如,放一些轻音乐,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起到镇定情绪的作用;假装大发脾气或者把孩子刚才的表现表演一遍给他看,让他觉得好笑,他便不再胡乱吵闹。

问题4:孩子逆反、叛逆怎么办?

一位妈妈抱怨道:“我的女儿才9岁,逆反情绪就特别严重。放学回家,我叫她先写作业,她却先练琴;我叫她穿裙子,她偏穿运动服,同意她穿运动服了,她又穿校服。如果要打她,她便歪着脖子说:‘你打吧,你打吧!’说也不管事,打也不管事。后来,我就干脆不管她了,不管他以后,她有的时候却变得自觉起来。”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都会遇到孩子和自己“对着干”的情形,自己说东,孩子偏往西,什么都要和父母“唱反调”。其实,这和父母的包办不无关系。有的时候,父母总是担心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所以对他管得很宽。孩子失去自我表现、自我表达的机会后,自然会产生反感情绪。那么父母不妨适当地对孩子放一放手,让他自己做主。

还有些父母习惯用命令的口气对孩子说话,如,对孩子说:“不许看电视了,该睡觉了,听见没有?”这种口气同样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如果父母换成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快该睡觉了,你选择9:00睡?还是9:10睡?”相信这样的口吻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他的逆反情绪也会少很多。

所以,父母要改变教育孩子的态度,多以商量代替命令,多以配角代替主角,该放手时就放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在体验中学会对自己负责。

那么,父母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才能减少孩子的逆反情绪呢?

首先,以身教代替说教。大多数父母习惯于说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要求孩子不要玩电脑、要求他不能看电视,可是,自己却沉迷于电脑、电视之中。那么孩子自然会很不服气,也不会听从父母的管教。其实,多说不如少说多做,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也自然会以父母为榜样,按照父母说的去做。

其次,以肯定代替否定。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若父母总是给孩子贴“笨”、“懒”等负标签,会令孩子十分反感。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好的一面,给予肯定。这样,他才会在父母的肯定中变得越来越好。

第三,以关爱代替唠叨。孩子最反感的就是父母没完没了的唠叨、指责,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些道理,孩子具备辨别能力,而父母无休止的说教只会令他厌烦。因此,父母要减少一些唠叨,多用关心的方式,让他体会父母的爱。

最后,当孩子带有逆反情绪的时候,父母不妨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正话反说,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比如,“你不会做××”、“你坚持不下来”等刺激孩子,以达到激励孩子的效果。

问题5:孩子不服从管教怎么办?

很多父母都在为孩子不服从管教而发愁,叫他别在沙发上跳、别踢桌子、洗完手后再吃东西,可孩子的态度偏偏是“我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时候,父母的态度则变成“你就得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结果双方在争执之下,一场“战斗”就拉响了。

“战斗”结束之后,父母再仔细回想一下,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只不过叫孩子做一件简单的事儿而已,最后却大动干戈。想来实在不值得,但是父母又无法忍受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那有没有一个好办法,让孩子主动和父母合作呢?

首先,父母要改变说话的方式。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第一反应要么是责怪、谩骂,要么是讽刺、警告,比如“告诉你多少回了,不能把脚踩在墙上,你看墙上的脏脚印,你怎么总是改不了呢!”这样只会让孩子认为“墙比我还重要”,使他不愿意听从父母的管教。

相反,父母可以换成以下方式,提醒孩子改正错误。

父母可以把看到的事情和问题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比如,“你的脚踩在墙上了”;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信息,让他看到结果“你的脚把墙弄脏了”;如果某个错误孩子屡犯不改,他也知道这是不对的,父母可以用一个字“脚”提醒他把脚放下来;父母还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我可不想看到墙上都是你的脏脚印”。有的时候,写纸条提示也是避免父母唠叨的一个好方法。

其次,夫妻间的教育意见要统一。有时,孩子不服从管教的原因来源于父母间的教育观念不统一。比如,一个人要求孩子马上停止看电视,写作业;另一个人则允许孩子看完动画片再写作业,那么孩子便会有机可乘。还有些父母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在孩子面前公开吵架。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应该避免。

聪明的父母私下应该多沟通,在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再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他才会更信服父母的管教。

问题6:孩子爱慕虚荣怎么办?

一位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感到很苦恼:“我的儿子除了学校硬性规定穿校服外,其他衣服都是名牌,鞋必须要穿阿迪达斯,衣服要穿耐克,连皮带都是鳄鱼的。每个星期至少要给他200块钱的零花钱,用来吃肯德基、麦当劳,逛精品店。

“我曾劝他少和有钱的同学来往,因为有的孩子品行不太好。可是儿子却说:‘这年头光学习好是没有用的,只有有钱别人才看得起,一切要向钱看齐。’”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非名牌不穿,生日派对去高档餐厅,和同学比吃、穿、玩儿,比谁的手机更高档……如果不这样,便会觉得很没有面子。其实,虚荣心是一种很正常的心理,即便是父母也有爱攀比的心理。何况孩子正处于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关键期,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我角色定位,从而在同辈中获得认同感。

也就是说适度的虚荣心是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孩子产生“一切向钱看齐”的心理,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了。父母不能盲目放纵孩子的消费欲,也不能严厉拒绝加以批评,相反应该对孩子追求穿戴、爱慕虚荣的心理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爱慕虚荣的问题。

那么,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呢?

首先,父母要摒弃爱慕虚荣的心理。孩子的爱慕虚荣与环境的熏陶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当父母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断更新手机、MP3的时候,自己也应该反省,是不是自己经常买名牌?或者经常把“名牌”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又或者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无论是衣物还是生活用品,全部都用名牌?这样无疑就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非名牌不用”的信息。所以,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摒弃攀比物质的心理。

其次,多关注孩子的内在优势。对待孩子的购买欲望,做父母的不应该放纵孩子,去满足他越来越膨胀的虚荣心。相反,可以用延迟满足的方法,让他学会忍耐,并鼓励他自己攒零花钱购买。同时,父母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价值观,一个人被尊重不是因为有钱,诚信、善良、智慧、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父母也要在生活中多肯定孩子这方面的优势,以给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让孩子了解父母挣钱的辛苦。孩子的虚荣心无限膨胀一定有明显的信号,比如,对衣服、文具、玩具特别挑剔,抱怨父母不能给自己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单位,让他体会赚钱的不易,从而纠正他的这种思想。

问题7:孩子赖床不起怎么办?

眼看着孩子躺在床上睡得又香又甜,每位父母的脸上都会洋溢出幸福灿烂的笑容。但是眼看着距离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越来越近,任凭父母怎么叫也不起床,父母难免脸上会露出一些担心。有些孩子即使在上学后,每天早上起床也总是不肯爽快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磨磨蹭蹭“耍赖皮”,要父母喊好几遍。

大家都知道赖床是一个坏习惯,既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他意志力的培养和独立性的形成。但要想改变孩子赖床的习惯,父母就要弄清楚他赖床的真正原因。

一方面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造成他没有自觉起床的意识,总是期待着父母叫他好多遍,他才起床。结果父母干着急,孩子却不慌不忙。另一方面是孩子的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的,睡得比较晚,大脑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第二天总是睡不醒。

对照这两点原因,父母要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赖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