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1770000000019

第19章 区域矛盾(2)

2.国家的重要作用是尊重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

国家的重要作用体现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变化上,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想当然,而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而动的结果,是尊重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选择,是影响区域矛盾发展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近年来对中国区域问题的研究或多或少都要提到或分析中国区域政策,尤其是从改革开放前的所谓“均衡战略”到其后的“重点战略”,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但是,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不同时期区域政策制订和实施的历史背景。实际上,各个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都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之前的区域政策概括为“均衡战略”是不准确的,因为决策动机和政策目标主要不是平衡各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而是根据世界局势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国内区域政策的调整。改革开放后的区域政策无论是对东部沿海还是对西部内陆都不存在“地区偏爱”,而是中央政府对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的客观及时的反应,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体现。例如,中央政府在1992年确定了13个边境城市、5个沿江城市、4个沿边省区和11个内陆省会城市的对外开放,这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需要,是对197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外大规模转移产业和资本的趋势迅速发展的持续回应,中国政府制定改革开放方针和推行一系列区域政策是对这一客观形势变化发展的科学反映。换言之,中央政府实施的宏观区域政策和经济布局战略基本上符合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国情特点。

从世界范围看,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只要在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就必然会存在着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或社会发展的差别性,形成区域发展差距。一般说来,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发展差距拉大的现象。由于财力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倾向于采取非均衡发展或“差别发展”战略,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差距程度日趋严重。换言之,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区域差距常常表现得十分突出,区域矛盾往往较为尖锐。进而,经历一个区域发展差距由拉大到逐步缩小的过程,区域发展战略从“差别发展”战略逐步转向均衡发展战略。这基本上成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区域发展差距作为一个普遍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各国之间的区别只是这种差距的大小、延续时间的长短和治理时机的选择。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和把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调整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大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让先发区域帮助和支持后发区域等办法和措施来适时调控区域发展差距。

当然,不管采取何种调控措施和解决办法,区域矛盾只能是相对解决,而不是绝对解决和完全解决,因而应全面地理性地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异,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区域发展差距和区域矛盾。从中国现实国情和实际发展来看,在理论上无疑需要缓和区域矛盾,在实践上显然应该缩小区域差距。但是,由于区域重点发展战略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发展难以逾越的阶段,在实践上如果能够真正做到减缓日益扩大的区域差距,或者保持现有的区域发展水平而不继续扩大区域差距,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区域发展状态。区域发展的政策目标和调控任务是把区域差距缩小在一定限度之内。中国社会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中一个经济社会特征“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因此,中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还可能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二、影响中国区域矛盾发展的基本因素

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影响区域矛盾发展的因素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纳概括。在影响中国区域矛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自然地理和气候、区域自身的经济社会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以及周边环境状况的基本因素,是可以得到多数学者认同的。

(一)自然地理和气候因素

地理和气候是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是区域矛盾发展的自然基础。从宏观上看,中国地理气候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大区域:(1)东部季风区。它大致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受夏季海洋性季风影响,气候湿润。(2)西部非季风区。包括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前者是欧亚大陆草原和荒漠区的一部分,是中国荒漠化的主要集中地;后者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使得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具体而言,对区域矛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是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生态环境。

1.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是区域的财富存量之一,是区域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基础,是区域比较优势的基本方面。资源条件是中外大多数国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就中国而言,资源因素影响乃至决定了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格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传统因素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正在下降。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交通运输条件的限制,以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为特征的资源型产业必然出现衰减趋势;同时,由于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格局的形成,相当部分资源型产业愈来愈多地利用国外资源,因而国内自然资源作为产业布局的影响因子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在传统的意义上,资源禀赋一般是指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但是,就区域发展问题而言,人力资源的分布也可纳入资源禀赋,而且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区位优势

区位是综合反映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空间联系的重要因素。区位优势受到两个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与海洋和内河的相对位置,二是与经济核心区和政治中心区的相对位置。其具体的量化指标为:到最近的枢纽海港和河港的距离,到经济核心区和政治中心区的距离。区位优势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和观念等辐射的近便程度。在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实践中,外资的注入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吸纳外资的能力对本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力日益巨大。随着国际经济交往和联系的日益紧密,区位优势成为区域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

3.生态环境

生态和环境因素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由于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生态和环境状况在总体上不断恶化,而受到破坏的生态和环境不可避免地最终要影响经济发展。各区域的生态和环境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不同,生态环境状况对区域发展的制约程度也有所不同。在西部区域,由于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加工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三废”的大量排放;由于采伐森林、陡坡开荒和不合理利用水源,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生态和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因素的差异会加大区域发展差距,使区域矛盾的缓解变得更加复杂。

(二)区域自身发展诸因素

区域经济和社会现状是影响区域矛盾发展的社会性内在因素。大体而言,必须考虑如下因素:区域发展战略选择、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区域创新能力。

1.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区域发展战略选择是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思和实施方略。区域发展战略选择受到两个方面的巨大影响:一是国家总体发展目标,二是区域发展指导理论。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家和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着其发展的总体目标,国家总体发展目标直接制约甚至决定着区域发展战略,其直接效应是区域发展政策的分殊和国家资金投入数量的区别。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资金投入主导型,在数量上集中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依托和有力支撑,资金投入状况主导着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区域发展政策分殊和国家资金投入数量区别的叠加效应,使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相差较大。

选择不同理论来指导区域发展实践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两种基本主张和基本类型。区域均衡发展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发展差距趋于缩小,主张部门或产业的平衡发展和共时发展,主张在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衡投资和布局生产力,强调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空间均衡化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在国家发展初期或者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而且非常强调区域发展的经济规模效应、技术叠加效应和发展累积效应。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非均衡理论内部出现了分化,增长极理论、不平衡增长论和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无论处在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进一步的增长总要求打破原有的区域均衡状态;而倒“U”型理论则强调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时期,进一步的增长对均衡的依赖性。显然,均衡理论有利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均衡理论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较发达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尽管在发展后期倒“U”型理论认识到了均衡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倾向于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之后主要实行的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并逐步有意识的借鉴了非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

但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选择是受到国家发展目标制约的,国家目标又是根据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而确立的。换言之,采用何种发展战略更多地受制于国家发展目标,区域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需要,并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和国家发展目标的阶段性调整而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这个前提之下,区域发展理论才能发挥作用。

2.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多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产业结构以及基础设施来衡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与产业结构优势和工业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不同产业结构的投资回报率和资金利润率是有差别的,工业化水平与科技的应用状况密切相关,进而导致不同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的较大差异。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包括以铁路主线延展里程和公路路面里程的区域密度和人均密度两项指标为依据的交通设施,以万人拥有的固定电话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以及电话普及率、万人平均上网主机台数和个人电脑普及率来衡量的区域通信条件,以及能源的供应尤其是电力的供应和保障。这些方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以基础设施为重要依托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促进工业化和区域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同时导致对信息依赖性较大并且是区域经济发展颇具活力的产业和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这些因素对区域经济实力和区际地位具有重大影响。

区域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和主要指标包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程度以及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国民的道德素质。前者涉及医疗卫生条件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素质教育状况、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政府的服务意识,后者涉及国民的思想素养、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其中,关键的一项指标是教育状况。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着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教育落后的地区,信息的传播、接受和推广应用的难度较大。教育状况对于社会的主流文化和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基础。

3.区域历史文化背景

东西部区域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从历史脉络来看,在19世纪,外国资本和商品首先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是中国经济和社会重心逐渐发生宏观地域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换言之,世界历史变异的结果对沿海地带和内陆区域的经济兴衰产生很大的影响,并构成现今区域发展的历史基础。

文化因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文化对区域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现代经济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限制条件不仅包括物质和财力等硬件,还必须考虑文化和价值观等软件,单纯用物质条件说明区域发展的差异肯定是片面的和狭隘的。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各种区域文化都具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使各区域的人文资源在历史发展中具有自己的特质。各区域的文化对同一经济活动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就具有不同的处理态度和行为方式,这直接对区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区域创新能力

对区域发展而言,创新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是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两个方面,归根到底要追溯到区域所在人民的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在各类产业中的含量不断增加,使其在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应用和创新能力的程度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技术梯度。尤其是作为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带动老工业基地的升级和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其区域集聚成为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和扩散点,并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群,成为区域经济新格局的主体部分。科技进步状况的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基本一致,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影响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区域发展活力的基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