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1770000000024

第24章 区域矛盾(7)

第二,抓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搞好小型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利用国家西部开发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的机遇,加快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交通、电力、通讯和广播电视的建设步伐,努力改善贫困人口、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的乡村道路、水电供给和广播电视网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搞好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县镇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文化数字网络化建设,实施“宽带进村、电话入户”工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建成覆盖整个农区和牧区的进村入户式的基层交通体系、水电供给和广电通信系统以及农牧产品仓储、保鲜、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基础设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

西部工业化进程缓慢,技术水平落后,产业结构缺乏活力,传统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西部发展的主要方式,与东部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质量上的差距,成为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大多为轻型或混合型的工业结构类型。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具有“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则主要以重型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由产业结构差异所导致的区域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差异,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是,把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优势资源加工业培育成为西部的区域特色和支柱产业,实施“富民”战略,实现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第一,夯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农业增效并且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是西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农业的发展是西部区域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决定着农民增收致富的进程,关系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状况,影响到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和市场前景。西部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要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为宗旨,从重点建设粮棉基地逐步转到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道路上来。一方面,要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发挥土地、草地、耕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大的土地资源优势,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牧产品专业化和商品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全国优势的农作物,巩固畜牧业的优势地位,最终建立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效益良好的现代农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由于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日益提高,特别是对绿色食品提出了新的需求,提高农牧产品质量和提高农牧业效益,成为农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实现农牧业的数量发展向质量和效益发展。西部得天独厚的大气、水土环境的状况是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发展绿色环保型农业的自然基础。在逐步实现农业内部结构转换和农村发展道路转轨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关系,保障区域食物有效供给是西部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西部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第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适用型高新技术产业,是西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加速工业化的重点。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军工企业是内地传统产业改造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平台。对军工企业实施“军转民”方针,使军工企业在西部形成具有专业化生产的地区工业经济体系、提高产品结构的技术层次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军工企业能否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进行军民结合型技术改造,发展适用型高新技术产业,对落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繁荣,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需要大力调整军备工业的发展政策,有重点地扶持军备基地建设,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企业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工业群和现代化的军备工业体系,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区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西部而言,既要依托现有国有企业,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活力和效益,又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发挥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富民”战略的方向。由于独特的气候、地理和生态条件,西部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高山、峡谷、雪山、冰川、高原湖泊、森林、草原、戈壁、沙漠、绿洲的独特自然景观,以及民族风情的魅力和历史文化名城遗迹等人文景观构成了西部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在西部各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实施“富民”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选择重点地区集中投入,培育和建设一批知名度高又具有西部特色的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提高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西部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高,开发利用潜力大,因而生物资源的加工产业,尤其是中医药的研制和开发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传统医药是西部优势特色资源加工利用的主导产品,也是西部名牌产品最集中的领域。

3.解决贫困问题

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区域,因而西部贫困问题特别突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西部区域的突出特征,贫困问题已经成为西部社会发展的瓶颈,因而解决贫困问题是西部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贫困面大,国家经济实力有限,主要是小范围的救济式扶贫。80年代以来,道义性扶贫转向制度性扶贫,救济性扶贫转向开发性扶贫,采取了项目带动式扶贫。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及其相关决定和方案的实施,中国进入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扶贫对象侧重于一家—户,实施以户为单位、家家能干、户户受益的小项目。扶贫到户的方式容易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得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幅度减少,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是无法解决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落后、人口素质低下、自我发展能力差等问题,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和持续发展。

西部区域解决贫困问题,不仅仅是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确保其基本生活条件,而且要为贫困人口获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选择权提供最为基本的条件。要从单纯解决收入贫困,更多地转向关注权利贫困和人力贫困,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贫困与各种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互为因果关系,解决贫困问题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着手,而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是西部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也是杜绝脱贫后返贫的根本办法。在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贫困人口实施救济的同时,要把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大项目带动和重点工程辐射来促进乡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上来,尤其要增加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投资来推动社会整体和长远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保障贫困阶层的基本生活需要,又可以推动整个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条件。针对西部区域本身的自然人文特点,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努力实现“双基”工程的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懂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牧民。

第二,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鼓励少数民族自愿实行计划生育,增加人群健康投资,提高西部区域人口的整体素质。努力转变群众生育观念,是西部摆脱贫困状态的必然选择,因而需要大力宣传控制人口增长对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要使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必须研究和出台切实可行的制度以及配套措施,包括:强化政府公共卫生职能,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农村在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基本社会保障;增加生育保健设备投入,培训医疗保健服务人员,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约束机制,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等方面对计划生育者予以倾斜和优惠。

4.推进城镇化进程

西部区域城镇发展较快,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不论工业化水平还是城镇化水平,西部均明显低于东部。西部加速城镇化的速度,提高市镇非农业人口的比重,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制定与地理气候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实际相适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地理气候因素对城镇规划、建设成本、布局形态和城镇消费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要考虑各地有限的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发展规模的制约。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集中、毗邻交通干线的一些城镇,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城镇化要注意保护耕地,并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与生态和环保协调发展。

第二,多元化筹集城镇建设资金。改变城镇建设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失衡和被动局面,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有助于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和旧城改造力度。从不少大中城市的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实践来看,建立和完善土地和地产市场,以土地置换来筹集社会资金,可以增强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加快城市建设的速度,提高城市建设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

第三,改善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城市规模结构方面,大力发展人口规模在50万—100万人口之间的大城市数量,提高大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比重。同时,从区域空间组织的角度看,要在现有城镇数量的基础上,增强其经济发展活力和综合辐射功能。不同类型和功能定位、不同等级和人口规模的城市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要使城市能够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城市的分工合作和配套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的充满活力的城镇体系。

5.增强科学化决策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布局规划统一,财政统收统支,产品统购统销,中央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强化,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区域各级政府的科学化决策在区域发展中是十分关键的。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区域发展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西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改革难度较大。由于经济不发达,政府机关相对稳定的收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员缺乏流出的内在动力,使得西部区域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从业人员以及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都远远高于东部;同时,西部财政收入偏低,不仅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在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投入及其发展水平方面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促使地方政府在中央规定的税费之外寻找更多的财源,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乱收费乱摊派必然增加经济运营成本,抑制经济发展。对于西部发展而言,过于浓厚的传统经济管理体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和重要瓶颈。政企不分,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不仅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而且为部分政府官员“寻租”提供制度上的便利和温床。如果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改变观念和转变职能,即使中央政府进行了大量投资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是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二,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是区域发展决策的科学化的关键。决策制度事关社会重大公共利益的分配与调整,决策的科学化不仅关系到政府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而且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有序。公开透明和公众参与是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前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行政务公开和确保公民的有效参与,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使决策真正具有民主性。同时,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的节奏感越来越强,知识面越来越广,信息量越来越大,组织机构越来越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只有借助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决策咨询的作用,对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实行谋与断的分工协作,才能更好地避免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化。

第三,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是区域发展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原则。区域发展既要考虑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适应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域各级政府需要把握全国发展的总态势,充分了解本地区实施的区域政策效果,并知晓相邻地区发展的基础、政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与缺陷,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确定本区域的战略发展思路、产业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同时,实现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既要集中本区域的力量有重点地优先发展部分地区,又要促进区域内部的综合协调发展。

总之,以上论述更多的是从经济层面来阐明西部区域发展的基本对策,但是,西部的全面发展,尤其不能忽视两个方面:一是生态建设,二是人的建设。前者是自然基础,后者是社会内核。真正切实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加强西部教育投入,提升西部国民素质,是实现西部区域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