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松下幸之助全传
1774000000041

第41章 个人魅力:商海逐浪享誉全球(2)

松下幸之助用“自来水哲学”比喻企业的使命,要求企业承担起消除贫困的责任;他提出“堤坝式经营”,是避免企业周期性震荡,减少不确定性对企业冲击的指导思想;他提出“玻璃式经营”,是管理活动公开化、透明化的手段,以建立企业中的坦诚和信任,松下幸之助在人本理念上,结合日本实际有着创造性的发展。在松下幸之助那里,管理固然有科学,然而更多的是艺术。对企业的思考,使他最终发展到对人类前景的关注。不明究竟者往往只看到松下公司的社歌和团队,而松下公司的真正精神在于人性的发掘。能够获利的企业家如过江之鲫,而能够像松下幸之助那样思考的企业家则屈指可数。斗转星移,松下幸之助的具体做法可能会过时,但他的精神已经载入管理思想史册。

松下幸之助事业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但是,松下幸之助没有把这些财富用于奢侈挥霍,他乐善好施,用这些钱帮助了那些更需要它们的人。松下幸之助自己曾经说过:“我的财富与荣誉是社会给我的,我一定要回报社会,以实现我感恩图报的理想。”松下幸之助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博爱的心怀,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用各种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说到松下幸之助一生究竟做过多少慈善活动,可能很难一下子全部说清楚。我们这里,只能把他最重要的一些慈善活动列举出来,从中加深对松下幸之助的了解。

1961年3月,松下幸之助捐赠2亿日元作为松下电器员工福利基金,他一向很重视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次是个明显的例证。

1964年2月,捐资在大阪站前修筑一座立交桥,可见松下幸之助十分关注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1968年5月,鉴于交通事故的激增,在公司创业50周年之际,捐献50亿作为“防止儿童交通事故对策基金”,松下幸之助对下一代的关爱之心可见一斑。

1968年5月,为了发展人口稀疏地区的产业,松下电器在人口稀少的鹿儿岛开设工厂,松下幸之助知道,只有社会均衡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分子才能发展得更好。

1970年,鉴于文化、文明在一个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在大阪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期间,松下电器与《每日新闻》合作,展出“时代之舱”(所谓时代之舱,是把1970年人类文化的物品及记录,装入特殊的金属容器中埋入地下,把现代文明留给未来的人类)。

1973年7月,松下幸之助辞去董事长职务改任顾问之时,捐款50亿给日本政府。

1974年,鉴于世界石油危机,日本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松下幸之助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大家建立信心,渡过难关,他出版了《如何拯救正在崩溃中的日本》一书,发行60万册,影响深远。

1976年,PHP研究所创立30周年之际,松下电器斥资70亿建立了为日本培养21世纪人才的松下政经塾。

1980年,松下电器公司与松下幸之助各捐50亿设立教育基金。

自古行善积德流芳百世,多损好恶遗臭万年。松下幸之助没有被这些财富所累,反而用之为自己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他切切实实地为社会、为他人做出了贡献。这种博大胸襟,更是一个成功人士应该具备的品质。

后来,松下幸之助还陆陆续续出了一些书,有些书是自己亲笔写成的,有些是演讲的结集。你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幼年失学,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一生中竟有60余部著作,其中一些的著作发行量竟高达1000万册,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松下幸之助的著述,让众多作家汗颜。而且,他的书还被译成英、法、中、德、西等多个国家的文字,畅销全世界,其中重要的著作有《我的梦·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创业的人生观》、《工作·生活·梦》、《经营成功之道》、《经营者365箴言》等,这些经典著作更是久卖不衰。在这些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只上过4年小学的人,他把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当前商业现状有机结合起来,向世人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还大胆对下一个世纪国家经济的兴衰大胆预测。

所以,这些书的畅销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松下幸之助是大名鼎鼎的松下电器的掌门人,更是因为它传递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有松下幸之助的人格魅力。

不知不觉,取得了辉煌事业成就的松下幸之助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这时候的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死亡”,这个人生无法摆脱、必须直面的话题。但是,面对死亡,松下幸之助表现得十分乐观,晚年的他经常表示:“我要活到130岁,满怀热情地工作到老。”人老心不老的松下幸之助甚至说:“要跨越这个世纪”。

但是,很遗憾,松下幸之助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1989年4月,也就是松下幸之助95岁那年,他病倒了,家人急忙把他送到松下医院,医生诊断说得的是肺炎。

松下幸之助当时已经呼吸困难,医生决定在他的鼻子里插上氧气管。在插管之前,医生细心地说:“松下先生,我现在要把管子插进去,这样会给您带来略微的痛苦,请您忍耐一下,多多关照吧。”

躺在病床上的松下幸之助虽然看起来十分虚弱,不过头脑却一直清醒,他用微弱的声音说:“不,受照顾的是我,所以说请多关照的也应该是我啊。”

说完这句话,松下幸之助就闭上了眼睛。但是,这一次他闭上眼睛后就再也没有睁开,任凭医生如何全力抢救,任凭身边的家人如何呼唤,松下幸之助也没有再次睁开眼睛。

松下幸之助将自己人生的时钟停留在了1989年4月27日,享年95岁。

松下幸之助走了,没有能活到130岁,也没能跨越第三个世纪。

但是,谁也不会因此说什么。因为,他的传奇生涯以及他的辉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人们,他的经营思想将永远留在人类的文化宝库中,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世界实业界的史册上。这,已经足够了。

回顾松下幸之助的一生,有3个方面是其成功的基石。

一是乐于学习。松下幸之助小学都未读完,9岁就在火盆店给人打杂,之后到脚踏车店打工,那时他就跟老板学习作为商人的知识和素质;然后到电灯公司做练习工,还是边上夜校学习边工作,进而因表现出色成为检验员,这时他又不满足于安逸和没有挑战的生活而辞职;随后运用自己的智慧发明设计,并建立自己的公司生产自己的产品,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整个人生过程,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着,不只是技术技能,还有经营理念、为人处世等。

松下幸之助的观点就是:“一个人要随时随地地学习”。在成为经营者后,松下幸之助更是非常重视培训员工,将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松下幸之助总结的自己的学习经验就是:“要用谦虚的态度随时随地地学习,要常存求知之心”。

学习应该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是人、事、物,只要是对自己有益的,有帮助的,都是我们的榜样。并且,即使有缺点,我们也要时时以其缺点为戒,反省自己,这样就能随时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会更多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待人宽而责己严。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促进人际关系愈加和谐的过程。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就应该是贯穿于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的行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生命不断,就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是善于沟通。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管理者的真正工作就是沟通。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企业管理都离不开沟通。

有一次,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6人都点了牛排。等6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幸之助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幸之助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请自己的客人来头很大。“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主厨紧张地问。“你烹调的牛排没有问题,”松下幸之助说,“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但因为我已经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主厨与其他的5位用餐者困惑得面面相觑,大家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怎么一回事。“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厨房,心里会难过。”听到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话,主厨觉得备受尊重,客人在旁听见他如此说,更佩服他的人格并更喜欢与他做生意。由此可见,沟通其实是尊重人格、消除隔阂、平等相处、增进友情、达成共识的有效手段,更是一个人修炼身心,达到豁达无私的一种境界。

对于一个企业,员工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最基本地因素,是经营者意志的履行人和实施人。因此,管理者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就能够充分了解员工的意愿,同时,多倾听员工的声音,也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企业,这样,在下达指令时,就不会出现偏差。而且,通过与员工充分沟通后酝酿而成的各种指令,员工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抵触或曲解,从而保证政令畅通,推进企业高效地运作、飞速发展。

三是信己知己。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能够充分的正视自己,能够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然后在做事情的时候,尽量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缺点,就必然可以将一件事情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高水平。

松下幸之助指出:“不必羡慕他人,要好好地认识自己独特的个性与能力,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世上无完美,因此,任何一件事情,无论什么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你做,可能在这个方面成绩突出些;他做,也许就是另一个方面突出些。所以一个人只有自信、从容地面对事情,才能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就必然会取得最好的成果。”

自信,是一个人成就自己的一种美德,一个人有大的信心,才会有大的成就;有小的信心,那只会有小的成就;没有信心,就会一事无成。但是,自信又应该是建立在充分地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信并不等于盲目地自大、自负,要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并在行事的过程中克服它,消除缺点对事情的负面影响。然后,怀着无限的信心,怀着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在最佳的心态下进行自己的事业,走上通往成功的坦途。

松下幸之助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人物。在20世纪,作为企业家他是卓越的;他的经营哲学、管理科学是优秀的,他的企业文化思想也有可借鉴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松下幸之助的宝贵经验可以作为我们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借鉴。

但是,我们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切记:时代在变,刻舟永远不能得到宝剑。松下幸之助之所以优秀,在于他大胆突破前辈的经营观念,探索适合日本国情、适合时代需要的经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