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姓氏大典
1774100000050

第50章 葛

葛。

拼音:gě。

繁体:葛。

葛氏来源。

1,是上古夏朝时诸侯有葛伯,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葛。

2,是古代汉朝时的葛庐,他帮助光武帝起乒立了大功,封为下邳僮县侯,但他将封位让给弟弟,自己渡长江,居住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为吴中葛姓始祖。

3,以部落名作为姓氏。远古时期,我国有一个部落叫葛天氏(在今河南长葛一带),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是歌舞之邦,著名的祭祀歌舞《葛天氏之乐》就出在那里。《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这种乐曲的记载。葛天氏,后为葛氏。

4,出自代北鲜卑族复姓贺葛氏。《魏书·官氏志》载:后魏贺葛氏入中原后,改为单姓葛氏。

葛氏迁徙分布。

葛姓源于河南,在得姓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始终在中原地区发展繁衍。

周成王时有羌族人葛由,入蜀至峨嵋山西南的绥山,这说明西周初期已有葛姓人迁入四川。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皆下之”句,说明在秦朝时已有葛姓徙居安徽。

《元和姓纂》称,西汉有颍川太守葛兴,东汉有历任荡阴令、临汾令的葛龚,为葛兴的后裔。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今属河南)人。由此可知,史载葛姓有颍川、梁国之郡望,当形成并昌盛于此际,并且还说明,两汉时期葛姓仍有留居故国旧地者。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葛姓还有:《韩传》中提到的太守葛兴,《天文志》提到的为贼所拘的交趾刺史葛祗。

新莽时期,葛庐渡江向南,安家于句容,其后繁衍昌盛,发展成为吴中大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板荡,战火连天,使得原居于河南之葛姓有迁江南者,而居句容之葛姓却一直长盛不衰,并有东晋葛洪为炼丹,携子侄至广州。此际至隋唐,由于战乱、自然灾害、官职调迁等原因,今山东、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均有葛姓人。

五代十国时,名将葛从周因仕宦之故由山东鄄城徙居偃师县亳邑乡。

两宋时,葛姓以江浙之地繁衍为甚,葛立方由丹阳徙居湖州吴兴,葛天民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徙居台州黄岩。

明初,葛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陕西、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自清代开始,闽粤沿海地区的葛姓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

如今,葛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二省葛姓约占全国汉族葛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六。

葛氏历史名人。

葛龚:东汉梁国宁陵人,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以善文记知名,有人请其捉刀写奏章,并照抄上奏,忘自载其名,以龚名进之,故当时有语:“作奏虽工,宜去葛龚。”

葛洪:丹阳句容人,葛玄曾孙,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自号抱朴子,好神仙导养之法,后卒于罗浮山。其对化学、医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著有《抱朴子》等传世。

葛邲:吴兴(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名臣。祖籍丹阳,进士及第,官刑部尚书。绍熙年间任左丞相,论疏皆切中时弊。身居相位,能遵守法度,推荐人才。

葛长庚:字如晦,号海琼子。宋代南京琼州人。博学多闻,工书善画,尤精梅竹。开设命馆太一宫,封为紫清真人。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晚号神霄散吏。著有《琼海集》、《罗浮山志》。

葛林:浙江省杭州人,明代太医院官。善小儿科,杏林悬壶,医术高超,因一匕药治愈襁褓中的明武宗,而名声大噪,累官太医院判。有《杏坞秘诀》。

葛徵奇:字无奇,一字轮以,号介龛,明代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善画山水,尝以自负。侧室李因擅画花卉,得徐黄遗意,有名于时,夫妻曲房静几,互以绘事为娱。无奇尝语人曰:“山水姬不如我,花卉我不如姬。”传世作品有崇祯七年(1634年)作《溪山清趣图》,图录于《支那名画宝鉴》;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山水图册》十开,金笺,墨笔,笔墨沉着,浓淡相宜,功力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