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4900000025

第25章 散文(1)

《论语》

古代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作者:孔丘。

文体:语录。

成书年代:先秦。

一作者介绍。

孔丘(前551~前476),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世称孔子。先祖是宋国贵族。孔子早年丧父,依靠替人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务维持生活。

孔子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孔之前,文化教育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只有贵族弟子才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而孔子则不问出身门第,广招弟子,他先后培养教育出了三千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人对当时社会有所作为,而被称为“贤人”。

孔子。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二作品档案。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以及“爱人”,《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原有的政治规则和伦理道德逐渐被颠覆,礼崩乐坏,诸侯割据,互相征伐,周王得不到重视。孔子对社会的动荡深感忧虑,希望借助周朝原有的礼仪,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反对暴政,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他一方面教授各国弟子学习礼仪,一方面积极入世,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真是踌躇满志。

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三内容概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等各个方面。全书共有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1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1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

《论语》这部书虽然像记录一样用简单的文字记载那些教条式的名言懿行,但却是经过门人弟子们的悉心编制,有它自己的体系。《论语》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精神内核,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最基本的意义是“仁者爱人”,即把人当人看待。而当时的奴隶主贵族正是不把奴隶当人的。孔子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对别人和自己一样,体现了对人格的尊重。从“仁”出发,孔子提倡“德治”,反对滥用刑罚,反对过分剥削。他主张对百姓进行“教化”,“使民以时”,“举贤才”等等。这些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具体的为人处事上,则表现为恭、宽、信、敏、智、勇、忠、恕、孝、悌等诸多内容。

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对于贡说:不要以为我的学问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知识,我是找到了那个“一”,豁然开朗,一下子什么都懂了。“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佛家叫“佛”,道家叫“道”,儒家则称为“仁”。

“礼”也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重要观念,是孔子一生的学问所在。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复周礼,他不满意当时“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谴责社会生活中各种违礼行为,热切希望回到“礼乐征伐不出”的西周时代。他的所谓“礼”,很大程度上是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原则。但他并非一味守旧,也主张刺“礼”加以“损益”,即改革。孔子最大的创新是纳仁人礼,他讲“礼”,以“仁”为思想基础,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孔子以“六艺”治世和教育学生,而“礼”则为六艺之首。

孔子认为,“礼”是人们内在的真挚情感的外化,它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来达到先王的“仁政”境界。

孔子的立意,并不是一时的成败得失,而是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百坤的幸福安定。正因为如此,他不向当时的统治者妥协,而是竭力推行自己的主张,“知不可为而为之”,体现了他济世救民的圣人心怀。

四主要人物形象。

接舆。

楚国的隐士,痛恨奴隶制度。对孔子为了维护旧的奴隶制度统治到处奔走游说,表现了极大的鄙视。

子夏。

姓卜名商,子夏是他的字,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也有人说他是卫国人,生于公元前507年,卒年不详。曾经出任莒父宰。孔子去世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学说,魏文侯十分钦佩他的学问,尊以为师;一代名人李克、吴起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曾子。

姓曾名参,孔子的得意门徒,以孝亲出名。据史料记载,《孝经》为他撰写。

颜回。

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他最信奉、忠实于孔子学说,是孔子屡加赞赏、最感得意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把他排在第一位。

子贡。

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孟懿子。

鲁国大夫,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是长期把持鲁国国政的“三桓”之一。其父孟僖子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社会地位很高,孔子回答他的问题时要用“对”字。

子游。

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地人。生于公元前506年,卒年不详。孔子说他:“习于文学”,就是熟悉文献上的学问。

子路。

姓仲名由,字子路,鲁国人。他是孔子身边最活跃的人物,给孔子帮了很大的忙。年龄上,他仅比孔子小九岁,他对孔子的学说则是:“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过去人们总是对他取喜爱和推崇的态度,无论如何他还是属于七十二贤人之列。死于卫国内乱。

阳货。

又称阳虎,长期做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代把持鲁国国政,阳虎就把持季氏的权柄,并两次把季桓子抓了起来,要操纵三桓的继承人问题,终于为季桓子击破,逃奔到齐国。

五精彩文段推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节选自《学而第一·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节选自《学而第一·十六》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节选自《为政第二·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节选自《为政第二·十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节选自《为政第二·十七》

朝闻道,夕死可矣!

节选自《里仁第四·八》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节选自《公冶长第五·十》

贤哉,曰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节选自《雍也第六·十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节选自《述而第七·二十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节选自《述而第七·三十七》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节选自《泰伯第八·七》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子罕第九·十七》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节选自《子罕第九·二十八》

未知生,焉知死。

节选自《先进第十一·十二》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节选自《颜渊第十二·一》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节选自《子路第十三·十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节选自《卫灵公第十五·十二》

道不同,不相为谋。

节选自《卫灵公第十五·四十》

六文学成就。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关于孔子与他的弟子的对话。当属儒学与孔子思想研究的经典,其囊括了孔子的教育,治国,处理人际关系等等方面的思想。想读孔子,当推《论语》。古人有云,读半部论语,可以平天下。

《论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但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这首先表现在语言艺术方面。

《论语》以当时通俗易懂、流畅通达的口头语言为主,又吸收古代书画简洁凝练意境深邃的长处,形成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朴素无华,生动隽永的独特风格。《论语》词汇丰富、新鲜、生动、活泼,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大量出现。句式灵活多变,舒展自如,长短不拘,有很强的表现力。尤其善于把深刻的哲理凝聚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说理文字具有某种诗意。

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通过赞扬耐寒的树木,来歌颂坚韧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无数文人的诗情画意。又:“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述而》)用朴素的笔调,刻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境,平凡而又高雅。正是这些子实朴质、富有哲理的句子,使《论语》成为一部颇具哲理的经典书籍。

《论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为政者以德治国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比喻言浅意深,启发性强。

(二)对比、对偶。这些句式形式整齐,富有节奏感。《论语》中还运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论,《论语》一书总结了孔子的思想,比如,哲学上主张“仁”,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在教育上主张“有教育无类”,在学习态度方法上,主张“学而不厌”,“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在文学理论上,主张“文质彬彬”,文质兼备。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整个个民族及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七名家点评。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革,没则已矣。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刘勰。

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程颐。

《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

李泽厚《论语今读》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多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宣言。

《孟子》

记录孟轲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作者:孟轲。

文体:散文。

成书年代:先秦。

一作者介绍。

孟轲(前372年~289年),姓孟,名轲,字子舆。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世称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的客卿。当时各诸侯的君主都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而不予采用。晚年从事著述和讲学。宋元以后,儒家学派备受尊重、崇拜,被人誉为“亚圣”,享受祭祀,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

二作品档案。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孟子及其门人万章等人撰著,是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以及和农民阶级之间产生的新的关系和矛盾,打破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在这种历史条件之下,新兴地主阶级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中逐渐壮大,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于是新旧势力在这个时期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当时的这种斗争,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激烈。各阶级、阶层思想的代表纷纷亮相,站出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孟子》封面。

《孟子》通行的注本有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三内容概要。

《孟子》采用譬喻的方法来说明道理,其行文气势磅礴,辞锋犀利,感情强烈,论辩事理之时,能掌握住对方的心理而因势利导,步步紧逼而辩倒对方。论理层次清楚,语言形象生动,议论雄辩有力,是先秦诸子中杰出的散文著作。其中很多极具寓言性的名篇为历代人所传颂。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的思想和主张,后世之人将二者并称为“孔孟”之道,被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加以改造而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继承了孔子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孟子》对当时正在建立的封建政权表现了极大的不满,极力地推崇西周初期的社会制度。《孟子》的核心是在“法先王”复古立场基础上的“仁政”,主张把被新兴地主阶级破坏掉的井田制度恢复过来,重新回到奴隶制社会,实行如同西周初期的社会秩序。他从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出发,对封建统治者的暴政进行了揭露和攻击,对战国时期不义的战争进行了指责。

《孟子》极力地宣扬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以极力维护森严的奴隶等级制度,并把这种制度说成是“天下之道”。《孟子》中还讲述了“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的道理,把“大人”统治“小人”和“小人”养活“大人”说成是天经地义的一种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