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左传》
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
作者:左丘明。
文体:散文。
成书年代:先秦。
一作者介绍。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作品档案。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现在有些学者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述了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它周密而详细地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当时重要的政治人物的活动及言论,生动地描写了奴隶社会处于崩溃时期的历史进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一部极为宝贵的历史文献。
《左传》石印本。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日益衰败,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王室统辖的土地及人口剧烈减少,各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天子,反而天子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了瓦解时期,封建势力已开始步入历史舞台,社会进入了重大的变革时期。到了春秋初期,竟出现了一百多个诸侯国。它们为了争夺人口、土地,开始了相互兼并的战争,先后起来争霸的较为强大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争霸兼并的战争虽然带来了许多灾难,但它加速了奴隶制的灭亡,使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频繁接触中增强了了解,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左传》就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对“春秋五霸”争夺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延续二百五十五年战火的特殊时期的历史画卷。
三内容概要。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郑伯克段于鄢。
当初,郑武公娶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生子庄公和共叔段。武姜生庄公的时候,受了惊吓,难产,所以武姜给他取名为“寤生”,讨厌他而偏爱共叔段,打算立段做太子,经常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应允。
庄公即位后,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做封邑。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东虢的国君就死在那里,如果要别的地方我都会惟命是从。”于是姜氏又替段请求京地做封邑,庄公答应了,称他为“京城太叔”。大臣祭仲对庄公说:“都城超过了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现在京地的城不合法度,违背了先王既定的制度,您将会控制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我怎能避开这个祸害呢?他多做不仁不义的事情,必定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
不久,太叔段命令原属于郑庄公管辖的西边和北边两个边邑归为已有。公子吕对庄公说:“个国家不能容两个君主,请您趁早除掉太叔,以免郑国人民产生二心。”庄公说:“用不着,他将会自作自受的。”太叔修好了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和武器,准备步兵和战车将要偷袭郑国的国都,姜氏准备替他开城门做内应。庄公听到了共叔段袭郑作乱的日期,便说:“可以动手除掉他了!”于是,派公子吕带领战车二百乘去攻打京邑。京邑的人反叛太叔段,太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又攻打鄢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去了。
郑庄公赶走太叔段,除掉了一大祸害,为了惩罚姜氏,他把姜氏安置到城颖,并向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和你相见。”那时,颍考叔正在颍谷做管理疆界的宫,听到这件事情,就送礼物给庄公。庄公留他吃饭。吃饭时,颍考叔故意把肉放在旁边不吃。庄公问他什么缘故,颍考叔答道:“小人家中有老母,小人的食物她都尝过,可是没尝过宫里厨师做的肉羹。请允许我把肉羹留给她。”庄公说:“你有母亲可孝敬,我却没有!”颍考叔说:“小人冒昧问一下,君王说的是什么意思?”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并说自己心里很后悔。颍考叔说:“君王忧愁什么!若是掘地见水,在地道中相见,谁能说这样做不是‘黄泉相见’呢?”庄公就按他的话做了,庄公进人地道时赋诗道:“隧道之中,快乐呀融和!”姜氏走出地道也赋诗道:“隧道之外,快乐呀舒畅!”从此母子的关系,便和从前一样了。
曹刿论战。
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军队进入鲁国,鲁庄公准备出兵应战,曹刿要去求见庄公。他的乡里人说:“做大宫的人自会谋划它,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做大官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在大臣施伯的推荐下,曹刿拜见了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靠什么和齐国对阵?”庄公说:“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小恩小惠并没有遍及众人,老百姓不会跟着你去作战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和玉器、丝绸,祷告时不敢虚报,一定说老实话。”曹刿说:“小信小义不会取得神的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庄公说:“所有案件虽不能一一查清,但总会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高兴地说:“这是尽心替老百姓办实事,可以凭这点去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您一块去。”于是,庄公和曹刿同坐在一辆兵车里,在长勺地方跟齐军会战了。
鲁庄公正要擂鼓进军,曹刿说:“不可。”齐国军队已经三次擂鼓进攻了,曹刿说:“可以了。”齐军大败而逃。庄公正下令追击敌人,曹刿又阻止说:“不可。”他从车上下来仔细察看了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了望齐国军队,然后说:“可以了。”这样,庄公就下令开始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庄公问曹刿为什么那样指挥。曹刿说:“打仗,全凭战士们的一股勇气。第一次击鼓时战士们都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就衰退了,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全部消失了。敌人已经泄气了,我军士气正旺,所以能打败他们。齐国是个大国,它的实力和动态难以推测,恐怕有埋伏。后来,我观察到他们的车辙一片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
四主要人物形象。
齐桓公。
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到公元前643年在位,曾因躲避国内动乱流亡国外。齐襄公被杀后,急忙奔回齐国以争夺帝位。这个时候同小白争帝的公子之行也正在急奔回国的途中,
公子之行的谋士管仲拦截小白,并一箭射中了小白的带钩,小白乘势装死。之行以为没有了对手,便放慢了回齐国的行程。而小白则日夜兼程赶回齐国抢先登上帝位,他即历史上所称的齐桓公。即位后的小白心胸坦荡,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于公元前651年战败其它几个诸侯国之后,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
我国奴隶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齐桓公夺得帝位后,因自己挨过齐桓公一箭,担心罪祸上身而逃亡国外。后经好友鲍叔牙的举荐,齐桓公隆重欢迎管仲回到齐国,并委以重任。管仲感恩不尽,忠心耿耿辅佐齐桓公,帮助齐桓公树立了霸主之地位。
晋文公。
姓姬,名重耳。公元前636年到公元前628年在位。是当时与齐桓公齐名’的又一霸主。重耳在即位之前曾因晋国内乱,流亡国外十九年。当他流亡到楚国的时候,楚成王曾问重耳:“公子如果有朝一日成为晋国的国君,将怎样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如有回归晋国为君之日,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报答大王今日恩德。”后来重耳真的当了晋国君主,晋楚两国也果然兵交中原。当时楚军的兵力超过了晋国兵力的一倍还要多。决战之前,重耳下令晋军后撤三十里,以报答楚王昔日之恩,驻军城濮,然而楚军不知是计,孤军误人城濮,而被晋军打败,城濮之战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城濮之战胜利后,晋文公大会诸侯,成为一代霸主。
夫差。
春秋时期南方吴国之君主。他战败越国之后,拒绝接受伍子胥灭掉越国的主张,二十年之后,吴国被越国战败后遭杀害。
勾践。
春秋时期赵国国君,被吴国打败后,和夫人一起被虏到吴国,在忍受了许多屈辱的奴役之后,被放回越国。回国后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以雪国耻。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灭掉了吴国,后又率军北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五精彩篇章推荐。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节选自《左传》隐公四年。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予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节选自《左传》成公二年。
六文学成就。
《左传》由于其行文辞令之优美,而历来被人津津乐道。《左传》是我国古代社会颇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对叙事散文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那“不隐恶”的叙事态度,对后世史学家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左传》的文学成就也是很高的,它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绘声绘色地再现了当时纷繁的战争场面,并对战争胜败的原因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
《左传》还体现了“民为邦本”的进步思想观点,主张重视人民的力量和作用,要保障人民的生活。正由于上述的种种成就,《左传》无可厚非地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典范之一,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名著之一。
七名家点评。
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司马迁。
《战国策》
一部国别体历史散文集。
作者:刘向。
文体:散文。
成书年代:西汉。
一作者介绍。
刘向(约前77~前6)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沛县)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刘向。
二作品档案。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楚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三内容概要。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沿用至今。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颜;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秦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更美?”他的妻子说:“你更美,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你美。”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对我有所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