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1775200000050

第50章 荒山之夜

(俄)穆索尔斯基

创作背景

《荒山之夜》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荒山上的圣约翰之夜》创作的,他从1867年就开始构思这部作品,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前夕完成了初稿。他在乐谱上写下了这样的说明:“黑夜里,地下传来幽灵的呼唤。接着,他们一个个从地下爬出来在空中飞翔。不久,他们的首领出现了,幽灵们围着他赞颂,并举行追思弥撒。然后,跳起欢乐的舞蹈,当村子里的小教堂的钟声传来时,幽灵们立即逃之夭夭,这时,东方出现了黎明的曙光。”

初稿完成后,穆索尔斯基觉得还不够成熟,就一直束之高阁,后来,他多次把它用在几个歌剧里,但都没有获得演出的机会。

三年以后,穆索尔斯基对果戈理的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发生了兴趣,决定把它改编成歌剧,这就是歌剧《索罗庆采集市》。这个剧中,有一段写青年农民切维列克在晚上见到女鬼们狂欢的情节,于是,穆索尔斯基就把《荒山上的圣约翰之夜》拿来用在这部歌剧里。可惜,歌剧还没有写完,他就去世了。《索罗庆采集市》由“强力集团”的其他成员帮助完成。《荒山上的圣约翰之夜》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改编成现在这样的。现在,人们都习惯叫它《荒山之夜》。

作者风采

穆捷斯特·彼得洛维奇·穆索尔斯基(МодестПетровичМусоргский,1839-1881),俄国作曲家。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他是一名禁卫军军官,由于对音乐的喜爱,他最终放弃了军职,从事音乐创作。他是“强力集团”的成员之一。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进一步受到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他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管弦乐《荒山之夜》、歌曲《跳蚤之歌》等。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

作品欣赏

乐曲是F大调,2/2拍。一开始,由小提琴奏出快速细碎的三连音,中提琴和大提琴则在低声部用断音奏出呆板的音调,描写从地狱中出来的妖魔鬼怪嘈杂的脚步声,他们蜂拥而至,来到野外的托利格拉夫荒山上。短笛尖锐刺耳的声音,就像妖魔的叫嚣。

长号、大号、大管吹出阴森的音调,木管乐器以减二度的不协和音作为背景,幽灵之王出现了。

一系列切分音,描写幽灵们围着幽灵之王举行祭典。

之后,乐曲的主题出现了,这是幽灵的舞蹈,由双簧管和单簧管演奏。

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反复出现。

这时,教堂里的钟声响了,幽灵们惊惶失措,立即逃到地下。

这时,东方出现了黎明的曙光,单簧管大提琴的泛音奏出描写田园风光的旋律。

最后,乐曲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