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39

第39章 各地名吃揽胜(1)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的饮食历史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深远。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韵味,即今天人们所提到的“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创造了许多名扬海内外的名吃佳肴,而这些名吃佳肴的背后有着很多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独有的“名吃文化”。

北京的风味佳肴,北京烤鸭与涮羊肉

北京风味菜肴最有名的莫过于北京烤鸭了。北京烤鸭以北京填鸭为原料,经特殊烤制,色泽枣红,外焦里嫩,皮薄而脆,味美适口,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以全聚德、便宜坊两家最为有名。

烤鸭历史早在南北朝时(420~589)《食珍录》中已有炙鸭的记载。元代的《饮膳正要》中有了烧鸭的说法。这些皆为今日烤鸭之前身。北京的烤鸭店,一说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问(1522~1566),一说出现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那时经营的是南京(金陵)传来的焖炉烤制法,故称南炉鸭。最早的店址在宣武门外米市胡同,即老便宜坊烤鸭店(该店已于1937年倒闭)。现在前门外鲜鱼口便宜坊烤鸭店开业于清咸丰五年(1855),后来居上,影响很大。全聚德烤鸭店开业于清同治三年(1864),由于经营有方,力求创新,很快名噪京师,并传及海内外。创业者河北冀县杨全仁,把焖炉改为挂炉,独辟蹊径,博采众长,故极有特色。

烤鸭原料 北京填鸭是制作烤鸭的主要原料,据考,北京鸭的祖籍是南方,明初随漕运到北京,繁殖于京东潮白河一带,故叫过“白河蒲鸭”、“白色麻鸭”、“白燕鸭”等名称。后来迁至京西玉泉山放养,逐渐育成今日之良种。用人工填喂法育出的称北京填鸭。北京填鸭生长期较短,只需60~65天就发育成5~7斤重,45天之前的雏鸭自由取食,最后15~20天则由人工填喂,每6小时一次,每昼夜填喂4次。合格之鸭,经宰杀、去毛、取内脏、洗净、灌水、吹鼓、涂料等一系列工序,方可放入火炉烤制。

烤制方法焖炉法:烤炉有门,用秫秸先将炉壁及炉内铁箅子烧热。待无明火时,将处理好的鸭子放在铁箅子上,关闭炉门,故称焖炉。挂炉法:炉口拱形。无门,将处理好的鸭挂在炉内铁钩上,下面用果木(梨、枣木最佳)火烤,不关门。

烤熟之鸭须切片上桌。切片技术要求较高,每只鸭要出120片左右,而且须片片带皮带肉,肥瘦相问。作料用葱段、黄瓜条,调味料有绵白糖(此为宫廷中的吃法,今无)、蒜泥(已少用)和甜面酱(目前用此者居多)。主食有荷叶饼或空心烧饼。

涮肉历史据考,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已有火锅了,不过那时的火锅形状和质料并不像现在的铜质炭火锅,涮的肉也不像现在这样单一,有鸡、鱼、猪肉等。唐宋时的诗词中,不乏对火锅的吟诵。清代火锅已盛行,据载,嘉庆元年(1796),太上皇乾隆在清官设的著名的“千叟宴”,主菜就是涮羊肉。此宴用火锅多达1550多个,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北京的涮肉据说自北方少数民族传来。正式经营涮羊肉的店家,是开业于咸丰四年(1854)的前门外正阳楼。1914年,河北沧县回族人丁德山(号子青)开东来顺涮羊肉店。

涮肉原料 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之阉割绵羊为最佳。每只羊以40~50斤重为宜。取其大小三岔、黄瓜条、上脑等部位之肉,约13斤。每斤肉切出一寸宽、四寸长之片约80片。所用作料有芝麻酱、酱油、酱豆腐、韭菜花、卤虾油、香菜、葱花等。

食法较简单,但须注意火候,煮的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嚼不动。锅底有海米、口蘑等。同时还佐以粉丝、白菜、冻豆腐、糖蒜等清口之物。

老北京有哪著名的风味小吃?

古都北京,几百年来大小贵族和千万臣民在这里休养生息.着实造就了一种全中国其他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小吃文化”。老北京的小吃摊小吃店都是一家一户的,经过几代人的操持,的确出了许多地道的玩意儿。

到解放初期.北京小吃摊群比较集中的地点有隆福寺、自塔寺(原本是东西两庙)、西四、鼓楼、前门外、天桥、菜市口、牛街、花市、东岳庙等。在这些地点聚集着几百家小吃店或小吃摊,煎、炒、烹、炸、烙一应俱全。以隆福寺来说,20世纪50年代,小吃摊一家挨一家,有名的如“麻记饺子”、“年糕虎”、“爆肚杨”、“豆腐脑儿马”、“豆汁安”等。

北京人吃小吃说道多。有人把北京小吃的风味特点总结出四条:一是味儿,咸甜分明,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要么酥脆可口,要么软滑顺口,少有皮的塌的;三是温度,有的吃起来烫嘴,像刚出锅的油炸糕、白汤杂碎,有的入口冰凉,像江米凉糕、艾窝窝,绝没有不凉不热温温吞吞的;四是色彩,北京几百种小吃绝对称得上五彩斑斓,金灿灿的豌豆黄、玛瑙般的蜜三刀、白玉般的豆腐脑儿、红彤彤的炸灌肠、紫油油的栗子凉糕……悦目又可口,给人双重享受,这样才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白记豆腐脑

旧北京前门外的门框胡同。是老北京有名的风味小吃一条街。它长不过百米,宽不足一丈,却吸引着成百上千的老北京人纷至沓来,一享口福。这里由白氏父子经营的“白记豆腐脑”在南城有口皆碑。白家的豆腐脑真称得上是白如玉、嫩如脂,入口即化且有豆奶之香。豆腐脑的浇卤最为讲究,用切得薄薄的鲜羊肉片、上等口蘑、淀粉、酱油打出的卤汁橙红透亮,鲜美非常。吃的时候,白师傅用特制的小铜平铲铲起一块白嫩的豆腐脑放在小浅底儿碗中,浇上一勺厚卤,淋上蒜汁或辣椒油,就着刚出炉的芝麻小烧饼这么一吃,更是满嘴香。

不光百姓爱不释手。就连那些皮鞋锃亮、西装笔挺的钱庄掌柜和票号经理们也都时常低着头哈着腰,挤在“豆腐脑白”的桦木长凳上,捧着一碗细白粉嫩的豆腐脑美滋滋地喝着。

爆肚冯

在门框胡同名声显赫的“爆肚冯”,清代原本在地安门外后门桥经营爆肚,那时就已在鼓楼一带小有名气。宫里当差的太监们也时常出宫寻访至此,后来经太监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专用牛羊肚子的特供点,生意很好。民国时,清宫的专供也渐渐取消了。为了维持生意,冯氏父子便把爆肚摊迁到前门外廊房二条经营,成为门框胡同里一家开业较早的风味小吃摊。

爆肚得选用新鲜的绵羊全肚儿或内蒙古的红牛百叶。爆肚儿的做法有三种:油爆、盐爆和汤爆。油爆和盐爆只有在饭馆里才吃得着,街头小摊儿没有卖的。汤爆最普遍,饭馆、街头都有,但做法仍有不同。饭馆里多用高汤爆肚儿,而街头小吃摊只用白水。

爆肚儿之所以称为“爆”,是因其速度快而得名。其实就是把牛羊肚子切成韭菜叶儿宽窄的横丝。放入滚烫的水中汆一下而已。可就这一氽最见功夫.因为肚儿分肚仁儿、肚领儿、蘑菇头等各个部位,所需火候各不相同。时间短了肚儿生,时间长了肚儿老。要的就是不早不晚不生不老的“恰到好处”。吃起来又脆又嫩又筋道又不硌牙.越嚼越起劲儿,越品越有味儿,吃过之后还余香在口。就这么看似平常的一氽一捞,跟国画中的大写意似的,精气神全在里头了。没有家传的秘诀加上十年八年的苦练,甭想达到这种随心所欲游刃有余的境界。

豆汁儿

老北京的下午茶风味小吃最有名的是豆汁儿,已有上千年历史,制作方法是以绿豆九成、白玉米一成,淘洗干净,磨成稠糊,再过筛两三次,经发酵,用微火煮熟,点入少许老干粉,拌匀即成.味道甜中带酸,开胃,生津止渴。豆汁儿,分生熟两种。北京人称熟的为豆汁儿粥。豆汁儿一般在下午卖,如同老北京人的晚茶。小贩们挑着一副豆汁儿担子,一头儿挂着饭台,另一头儿挂着一个带铁锅的火炉子。饭台巾间是一大盘红辣椒丝拌的咸菜条,下层的木盒子里放着炸好的焦圈儿。饭台四周用小铁钩挂着五六个小板凳儿,供喝豆汁儿的人歇脚。

小贩们在胡同里一站,吆喝着“粥,豆汁儿粥”!从各个院门里就跑出一些孩子,大人们跟在后头,一齐集到摊儿前。大伙儿围坐在饭台四周,就着焦圈儿、辣咸菜丝.喝一碗从锅里现盛出来的热豆汁儿.顿时觉得五脏六腑都舒坦。没座的大人们只好端一碗在边上站着喝,老太太们大都端着家伙出来盛点儿,回家慢慢喝。

卖生豆汁儿的强调豆汁儿的甜酸味道。一吆喝起这味儿:“甜酸嘞,豆汁儿哦!”明明酸是主味,小贩们却把甜字放在首位,避重就轻,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生豆汁儿给了饮者更多的参与性,有人在生豆汁儿里放糖放米细细熬成,味道绝佳,远比小贩们来得讲究。

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豌豆黄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原为民间小吃,后传人宫廷。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人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名扬四海的天津“狗不理”包子

天津“狗不理”包子名扬四海,经久不衰,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狗不理”包子具有个大皮薄,色白面软,馅料鲜美,肥而不腻的特点。

传说在清咸丰年问,天津附近武清县杨村住着一个少年,名叫高贵友,他从小脾气倔犟,听不进大人的话,因为他这个犟脾气,父亲给他起了个乳名叫“狗子”。因为家庭生活困难,狗子14岁时来到天津学手艺,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高贵友在店里专管做包子,他勤奋好学,肯吃苦,爱琢磨,又心灵手巧,很快就能独自做包子了。有了这个本事,出师后他开了一家包子铺,叫“德聚号”。

高贵友开德聚号包子铺时,天津的包子铺很多,竞争非常激烈。高贵友为了打出一片天地,经过苦心琢磨,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作包子的方法。第一是用骨头汤做水馅,第二是用精面拌发面做皮,第三是一两做四个。除此以外,包子馅的用料也非常讲究,猪肉要用七成瘦、三成肥的头等肉,十斤肉配生姜一两、上等酱油二斤半、净葱一斤二两、头汤八斤四两半、上等香油一斤二两味精六分七厘等。包子皮用特殊制皮法,一斤面擀40个皮儿。每个包子要15个以上的褶。蒸包子时掌握好火候蒸出的包子不塌馅、不流油,皮薄、馅嫩有咬劲,满嘴香。

德聚号开业后,生意兴隆。当时贵友没雇伙计,一个人做包子.又卖子,忙不过来,便让顾客自己付钱,自拿包子。一些熟顾客知道高贵友的乳名开玩笑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传十,十传百,时间长了,这话就成了“不理包子”。久而久之,“狗不理”成了聚号的代名词。

山东煎饼的历史

现代煎饼制作方法的创制年代难以考证,但“煎饼”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

最迟在明代万历年间,现代煎饼的制作方法就已经存在。山东煎饼最初源于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泰山驻扎,当地百姓曾以煎饼相送。现在煎饼已经是山东最普遍、最具特色的食物了。

清代蒲松龄《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明,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若易之以屑,则如秋练之辉腾,难之以蜀黍,又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横……或拭鹅脂,或假豚膏,三五重叠,炙烤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可见鲁中地区在清初制作各类煎饼已相当普及,煎饼的制作已具备相当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