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1775700000049

第49章 荡秋千,放风筝,玩杂耍(2)

相传在北宋末年,梁山有个英雄叫董平,他在回潞州的途中中了官军的埋伏,结果被擒拿了。梁山的关胜、呼延灼等人一听急坏了,这时刘唐把哥儿几个叫来了,并告诉了大家一条计策。第二天刘唐率领着自己的兄弟们,乔装打扮,有的扮成了民间的艺人,有的扮成了做买卖的商贩。到了晚上在约定的时间,好汉们纷纷拿起了武器冲上了街头,他们很快就冲进了监狱,救出了董平。然后大家又一起冲上街头,砸了几家店铺,抢了很多的金银珠宝,并分给了当地的穷苦百姓。梁山好汉劫赃官救济百姓的故事得以流传,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涌上街头,扮成梁山英雄的模样,边唱边跳,热烈的庆祝。至今山西朔州一带,仍旧流传着这样的游艺活动。这便是扭秧歌的由来。

其实,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也被认为是民生的根本,秧歌真正的起源应该与“农作舞蹈”有关。相传远古有个神农氏,神农的首领让刑天编了一首((扶犁》歌,就是用来歌颂神农氏和庆祝百姓的丰收。而在当时,很多舞蹈基本上都有农业劳动的痕迹,因此秧歌可以称为“农作舞”。

秧歌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

到了宋代秧歌才渐渐演变成一种歌舞游艺的活动,在当时是叫“村田乐”。元宵节这天,表演者要身穿蓑衣、头戴斗笠,完全扮成一个农夫,然后在舞队中开始表演,在《武林旧事》中也有描写过村田乐的演出。

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在我国的北方,扭秧歌的习俗比较多。除了最著名的东北大秧歌外,还有胶州的秧歌、陕西的秧歌和河北秧歌。在北方,表演秧歌一般有踩高跷扭的和平地扭的。扭秧歌的人可以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手中拿着手巾、彩绸或者扇子,这样舞动起来才更好看一些,而且极为喜庆、热闹。在古代社会,一般在新年、元宵节或者是农闲的时候,大家才会上街扭秧歌。

最为出名的就是东北大秧歌,它有五个特色,这就是“扭、走、唱、扮、耍”。扭秧歌首要的就是以“扭”为主,在扭动的时候要按照一旁锣鼓点的节奏舞动,左手舞着绸子,右手舞着扇子,扭起来很有感觉。扭秧歌还得会“走场子”,也就是脚下的步伐,这要配合“扭”才能有很好的效果。在一片唢呐声之中,表演者不光要舞,口上更要会唱当地的民歌,同时身上的扮相还要吸引人,像扮个猪八戒什么的,就很能吸引过往的观众。东北秧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耍”,在秧歌队伍中间,常会有“跑驴”等有意思的耍宝活动。如今的东北大秧歌,再加上高跷的助阵,更是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喜爱。

陕北的秧歌也很出名。像大场秧歌,就是在广场上进行的大型秧歌游艺活动,因此更为热闹。一般有耍狮子、舞龙灯、打腰鼓等节目,尤其这个打腰鼓更是陕北民间的一大特色。还有一种小场秧歌,就是八人左右,男女搭配,男的拿扇子,女的舞绸子,结成一对来扭动。因为表现得洒脱而又柔美,故而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

秧歌传承了千年,时至今日内容和形式变得更为丰富了,虽然因为地域的差异形式略显不同,但它却一直被民间当成最喜闻乐见的游艺活动之一。

扭扭搭搭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高跷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紧张刺激的蹴鞠

蹴鞠图

中国很早就出现足球了,但当时民间叫它“蹴鞠”。而所谓“蹴鞠”就是用脚踢皮制的球。“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

说到蹴鞠,在《西京杂记》中还记载过这么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江山后,便把自己的老父亲接进了皇宫大内,以便更好地孝敬父亲。刘太公在皇宫内,是要吃有吃、要喝有喝,闷了还可以欣赏歌舞表演,但他并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原来,当初刘太公生活在民间久了,跟市井的人们走得很近,于是在闲下来的时候,大家就经常聚在一起斗鸡、踢蹴鞠。而现在,自己感觉被困在笼子中一样。刘邦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就在长安的东面建了一座城池,这座城就跟老家沛县一样。在新城建好后,刘邦命人把沛县的居民都搬到这里,刘太公也搬到了新城。这样他就能跟从前一样,在闲暇的时候,跟别人斗鸡、踢蹴鞠了。

从上面的故事中就能看出,在汉初的时候,民间就已经流行踢蹴鞠了。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蹴鞠就已经产生了。

到了西汉时,蹴鞠就开始在军队中流行了,用蹴鞠训练士兵,也是当时“治国习武”的国策方案。为此,西汉政府还特意建了个蹴鞠场,它是向东西延展的长方形,六个“鞠域”对称地分列在两边,各有一个“守门员”把守。然而当时的场地却没有围墙,可以推断,当时并没有界外球产生。双方队员接触,打得完全是体能战和体力战,所以它才能成为军训项目。

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可见当时的蹴鞠运动有多么的盛行。即使在今天,能为足球丧命的人,也不多见了。

蹴鞠运动在汉朝的时候,顶多就能算是个开端,它真正的发展还是在唐宋时期。

在唐代,打法上就不同了。汉代时踢球的两方是对抗赛,而在唐朝,球门设在了中间,双方在两侧,向门内射球,一场球赛就变成了“点球大战”。唐代的蹴鞠变得很轻,因而也能踢得很高,所以球门就架在了三丈高的竹竿上了。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蹴鞠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为乐。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大部分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恶少。更出位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个“勤政楼”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这场景可真够讽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气重了不少。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如此,等到几代之后的唐僖宗,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恶少年,亲自蹴鞠斗鸡,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六军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恶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着他,可见感情深厚。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本来就有不少是恶少年,平日间就在街上蹴鞠斗鸡赌博的。

到了宋代,蹴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当时都出现了“足球艺人”,也就是靠踢球为生的人。像有时皇宫举行宴会时,就会找蹴鞠的班子请来助兴,因此也产生了几个有名的“球星”,像孟宣、张俊等人。除了球星,在宋代,蹴鞠还出现了自己的社团,像“齐云社”,就是蹴鞠的艺人们组建的社团,他们专门负责宣传蹴鞠,组织比赛,这可能就是最早的“足球俱乐部”吧。

到了晚唐时候,踢蹴鞠的人就多半被认为是恶少,即便是皇帝也难逃这个头衔。后来到了明朝,踢球竟和淫乐连到了一起,所以明太祖就严禁军人踢球了。到了清代的乾隆朝,蹴鞠更被作为一种禁忌运动,从此民间的蹴鞠活动就淡了。

但中国人对运动的热情,使得足球运动再次兴盛,如今,古代的蹴鞠在这片土地又得到了新生。

变幻莫测的传统魔术

中国魔术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魔术活动的踪迹。人类的童年,对太阳、月亮、火、雨等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只能解释为是神话般的非人力的力量。另一方面,人类也有征服自然的愿望,盼望着能采撷到丰富的食品,希冀庄稼丰收、畜牧兴旺,于是,头脑中幻想自然地产生。我国浩翰的神话海洋,如“盘古开天劈地”、“女蜗补天”、“夸父逐日”,乃至种瓜立即结瓜,爬树可以登天,支解后而复活等等,就是证明。

这些幻想情景,体现在古人祭天、祈年等游艺色彩较浓的习俗活动中,魔术的雏型由此产生了。正如《吕氏春秋》所载的上古“葛天氏”三人手执牛尾而舞那样,古代戏剧、舞蹈、杂技、魔术都处于萌芽状态,并未明显分家。

古人无法抗拒自然灾害,因此,他们相信天与地有道路相通,相信有“不周山”那样的撑天的柱子。于是,”出现了能来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巫、觋和稍后一些时候的方士。这些人为了使人相信他们具有非凡的本领,大都有些验证的办法,这就是原始的魔术师。

魔术,作为具体节目表演,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西域魔术。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人划地成)收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

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我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促进了中外魔术的交流,中国魔术师们在保持自己魔术的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外国魔术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逐渐形成了中国魔术舞台上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节目。

喜闻乐见的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摹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成为象声。象声又称隔壁象声。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即已盛行。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一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为一体,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而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相声艺人。根据相关记载并推测:张三禄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艺人,后改说相声。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在《随缘乐》子弟书中说:“学相声好似还魂张三禄,铜骡子于三胜到像活的一样。”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穷不怕)称作他们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