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1780700000017

第17章 道教——得道成仙的乌托邦(1)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1800多年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道教将“道”视为万物之源,元气必须守道,才能产生万物,道离不开气。以这种道与气的宇宙生成论为基础,道教构筑了一个庞大的神灵世界。

■ 追根溯源话道教 ■

道教形成于东汉时期,但其渊源很悠久。远古的巫卜祭祀、先秦的道家思想、战国秦汉的方士活动、儒教的阴阳五行学说、外来的佛教教义等等,都被装进了道教这个大熔炉。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熔炼与淬火,最后才炼出了道教。

⊙黄帝求仙——道教的根本源头

儒教的渊源可以上溯至西周初年的周公,而道教更是来头不小,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黄帝。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生活在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时代,因生长于西北的姬水,所以取姬姓;因出生在轩辕之丘,所以号轩辕氏;因他生长劳作的一带土地是黄色的,所以登位后被称为黄帝。《史记》称其“以土德王,故号黄帝”。

传说黄帝晚年的时候,有一天,仙人浮丘公来见黄帝,看到他郁郁寡欢,便关切地问:“尊敬的帝王啊,你为何闷闷不乐呢?”黄帝长叹了一口气,伤感地说:“清晨起来,我到溪边梳洗,面容倒映在水中,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两鬓染霜,胡须斑白,唉!我老了!”浮丘公说道:“世上万物有生必有死,您担忧又有什么用呢,只有神仙才能长生不老呀!”

草创文明

黄帝在位期间,草创了中华文明的大体。他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用象征土地之色的黄衣为龙袍;铸鼎、铸钟、铸镜,制礼仪、订历法、造车船;命史官仓颉创造了象形文字,命隶首创造数字、制定度量衡,命伶伦制造乐器、制定音律。此外,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道创立了最早的医学体系,后人据此编成医学圣典《黄帝内经》,“岐黄之术”也成了医术的代称。

黄帝听了浮丘公的话,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长生不老的境界。他听说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住着一位神仙,人称广成子,已经活了1200岁了,于是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告诉黄帝,要保持心境平和,清净无为,坚持修炼,方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广成子的话令黄帝大受启发,从此黄帝便跟着广成子学道。据传,黄帝晚年到荆山一带视察灾情,为了给灾区百姓治病而炼丹,他亲自开采首山之铜,在荆山下铸鼎,虎豹等百兽纷纷跑来帮助黄帝视火参炉。当鼎铸成的那一瞬间,天忽然开了,一条黄龙从天而降,迎接黄帝升天。黄帝与随行的宫臣70多人一起跨上黄龙,白日升天。

旁观的百姓在感念之余,把黄帝遗留下来的衣服埋葬在桥山下,这就是今天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衣冠冢。黄帝白日飞升的传说表达的正是道教一贯的主张:人可以通过修炼而回归于天,人与神之间连接的唯一通道就是“修炼”。

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道家学派顺应当时的社会形势,宣扬“清净无为”的治国之道,还将黄帝拉来与老子并列,合称为“黄老学派”。东汉末年,黄老学派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追溯道教的历史渊源,必然不能漏掉了黄帝。

⊙博采众长——道教的思想渊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是多元的、复杂的,道教植根于这样的社会,其渊源也必定是博采众长,由各种思想、观念汇流而成。

具体而言,道教的信仰主要源于原始社会的鬼神崇拜,上古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之学,以及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首先说鬼神崇拜,古人对一些自然现象不理解,就将其视为神的意志的反映加以崇拜。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神崇拜的思想。由于自然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富于变化,所以原始的自然崇拜不是崇拜单一的神,而是多神的崇拜。后世的道教也是多神教,大概就源于此。所谓的“法事”,其中有很多是模仿了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

方仙道

上古时期,已有人修习神仙方术。到了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些记载仙人、仙境、仙药等的传说故事的著作。而且,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派方士到各处搜寻神仙及仙药。神仙信仰发展到东汉中晚期为道教所吸纳,成为早期的方仙道。

方仙道继续向前发展,并且向黄老道过渡。黄老道中的“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黄老道的主要理论基础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非常古老,大约产生于战国中期,但到了汉初才逐渐系统化成为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思想,即黄老思想,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这时方士们趁势以黄帝、老子附和神仙学说,奉二人为神仙。自此,神仙学说开始与黄老之学相结合,单一的方仙道便向黄老道蜕变。东汉末年,神仙学和黄老学进一步结合,正式形成了黄老道。

无论是方仙道还是黄老道,其历史观、宇宙理论都没能脱离成型于战国末期的阴阳五行学说。方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理论,标志着该学说的成熟。到了汉代,方仙道索性将阴阳五行学说并入道教的教义。

总之,道教的渊源,宏观上主要就是原始的鬼神崇拜、神仙方术和黄老之学结合、发展的产物,具体修炼方面则大量吸收了养生学和阴阳五行说的思想和方法。这些思想、信仰糅合在一起,水乳交融,形成了道教的思想来源。

⊙老子论道——探究世界的本质

老子,又名老聃,实名李耳,春秋末期楚国人。他是道家始祖,后被神话为太上老君。相传他生就白眉毛、白胡子,并因此而得名。他生活在距今约2500年前,史书记载他曾任“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日之国家图书馆馆长,是学界泰斗、精神领袖、元首顾问。其地位不低,在当时就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例如,孔子就曾专门跑去向他问礼。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赞老子

孔子向老子问礼,回去后由衷地感叹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对老子高深莫测的智慧十分佩服,将他看做龙一般的人物。可见,老子的确是一位千古奇人,那么他所著的《道德经》又是怎样一本书呢?

《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共计81章,仅仅5000多字,却微言大义,包罗万象。其内容涵盖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似乎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说到了,任何问题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答案,甚至有人认为,读通它即可得道升仙。

《道经》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它主要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老子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原,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万物后,又寓于万物,使万物得到润泽和生长。

《德经》从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它阐述了老子的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长生之道。“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出了“道”的概念,标志着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

“道”虽然模糊难辨,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了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老子还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老子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到虚静的本初状态中。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多个层面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的种种内涵,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特别是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更为世人称道。《道德经》全书旨意精深,文辞简约优美,善于取譬设喻,且颇多民间谚语,时见用韵,在先秦哲理散文中别具一格。

更可贵的是,世上之学,大都推崇强者、大者的哲学。只有老子毅然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柔弱胜刚强”,建议世人“知强守弱”,建议领袖人物“受国之垢”“受国不祥”。仅凭此点,《道德经》便可高居世界哲学之巅峰。

⊙教主诞生——太上老君横空出世

一直以来,老子在世人心目中都只是一个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谦逊睿智的老人,但到了东汉末年,他却被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奉为道教教主,并神话为太上老君。张陵亲自撰写了《老子想尔注》,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宗教化的解说与注释。《道德经》从此便成为了道教的最高经典,与《周易》《庄子》并称道教“三玄”,而且被视为“三玄之首”。此后,老子进一步被神化,后世道教尊他为“太清道德天尊”,说他出生于元始之时,无因而起,是万物之先,元气之先。

老子成了道教教主、成了神仙后,关于他的出生也被附会了浓重的神话色彩。东晋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说,老子身长九尺,秀眉长五寸,耳长七寸,足有八卦,以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祥云为衣等,总之是容貌特异,一看就是神仙。

另据传闻,太上老君无世不出,曾数易姓名。后世有《老子八十一化图》,描绘了他历代变化的不同形象。据说,上古时代,太上老君曾化身为万法天师,黄帝时代号广成子,周武王时号育成子,汉初为黄石公,汉文帝时号河上公,等等。

又有传说,汉成帝时,太上老君降生在曲阳;明帝时,老君下降,授于吉“一百八十戒”。汉顺帝时,老君降于鹤鸣山,授张陵《正一盟威》秘录,并赐《太清中经》930卷、符文70卷。建康元年又授天师三洞众经及超度九祖斋直之法。北魏明皇帝时,老君降于嵩山,授道士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后又降赐符箓70卷,并命他授皇帝“太平真君”之号。

老子降生

传说,老子的母亲感应到大流星而受孕,72年后才分娩。老子是从母亲的左腋出生的,生下来就能行、能言。他步生莲花,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宣称:“我当开扬无上道法,普度一切众生,周遍十方及幽牢地狱,应度未度,咸悉度之。”

道教认为,老子累世化身,是因为“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所以“神明之君,应着之时,形象相好,动静有则,以正理邪,周偏无滞,救度无穷,或称为圣,或君或医,或师或友,依缘相逢”。

太上老君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始于唐朝。由于唐代皇室姓李,与老君同姓,唐太宗就宣称自己是老君的后代,尊太上老君为唐李王朝的祖先。唐高祖时,相传太上老君曾降于羊角山,并宣称:“我帝祖也。”唐高宗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玄宗则加封他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还将其诞辰日定为“玄元节”。后来,唐武宗为兴道教大肆灭佛,并将“玄元节”改为“降圣节”。北宋时,笃信道教的宋真宗又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明代时,老君的封号为“太清仙境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德皇帝”。

自晋朝以来,道教的上清、灵宝两派相继塑造了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两位新的神灵,加上太上老君,被称为“三清”,处于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在“三清”之中,太上老君虽然屈居第三位,但民间老百姓还是习惯将太上老君看作道教的最高神。

⊙道教根基——博大精深的道家学说

道家学说是一个系统完整、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涉及自然、社会、人生、军事、道德等众多领域。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直到今天,人们也还惊叹于老子的超直觉。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科技那样低下的时代,老子竟能摒除感性,进行理性的思辨。

老子认识到,现实世界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表面的宇宙万物,又是隐蔽的宇宙法则。他把一切感知称为“道”,从而将思考的范畴由社会人生提升扩展为宇宙本体。老子将道解释为有无相生、阴阳对立互补。主张只要能恪守静,就可以弱胜强。

道→无→有→万物

在道家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它无形无名,先于天地而存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宇宙万物都由它派生出来,其过程为“道→无→有→万物”。

道家还引入“气”的概念,视“气”为宇宙生成的一个基本环节。道是世界普遍的法则。“道”的作用是自然而然的,它不强制、不干预万物的成长,经常向事物的相反状态运动,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道法自然即以自然而然为法则,这种自然本性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庄子是老子道学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学和著述。庄子穷困潦倒,穿的是破衣、烂鞋,以钓鱼、打草鞋为生,家中经常断炊,因而常向别人借米。然而,他思想境界高超,学识渊博,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不认为传统隐者找到的种种避世方法就可以逃避黑暗,他提倡“游世”。

“游世”思想表面诙谐轻松,无可无不可,实则是庄子坚守内心孤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一种方式。庄子继承了隐者的理想主义传统,要在世俗生活的腐朽气息之外寻找清新的人生。他以飘逸的文风,恣意的笔调,极为丰富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并为后人留下了美丽的篇章《庄子》。

老子和庄子都有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它是针对社会弊病提出来的一种救世方案。庄子的政治理想就是“至德之世”的乌托邦。他们的理想国和乌托邦却未能为世人所接受,并在“人间世”得以实现。

道家理想政治和乌托邦构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或无为政治。老子认为,当时天下纷扰、不可收拾的根源就是有为政治,只有除欲去智,返璞归真,实行无为而治,才能拯救社会。庄子则反对悦生恶死,主张跳出生喜死悲等情感纠葛。

此外,道家学说还有“超越善恶”“超越名利”的道德观;注重惜气、守气贵气、保精固精的养生观;“以弱胜强”“以奇用兵”“后发制人”“哀兵必胜”的战争观等。

■ 道教发展简史概说 ■

在中国的几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远古时代的求肉体长生的信仰发展为神仙信仰,形成以追求成仙为主要内容的方仙道。两汉时期,失意的黄老学者转入民间,与方士相结合,形成黄老道,这是道教的前身。在融会道家哲学,墨家神鬼思想、阴阳家思想、儒家学说、古代巫术、术数、民间信仰,以及古代医学、科技等的基础上,道教逐渐形成。

⊙道教法脉——从炼外丹到修内丹

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当时,河北人张角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以符水、咒语为民治病,并分派弟子分赴各地布道。十余年间,其门下信徒达到数十万。184年,张角领导了著名的黄巾军农民起义,大大推动了太平道在民间的传播。后来,起义虽遭镇压而失败,大批信徒被残杀,但太平道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