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贫穷,我奋斗大全集(超值金版)
1782500000040

第40章 顺境中折腾出“大买卖”(2)

1949年,美国一位年仅24岁的年轻人,同样自信地走进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应聘会计。人事主管告诉他,目前只有一个财务空缺,但是那个职位非常辛苦,一个新手可能很难应付过来。年轻人听完后毫不在乎地说:“这根本不算什么,它是我未来工作的一部分。通用汽车公司,会了解到我足以胜任所有职位的超人能力的!”人事主管在雇用这位年轻人后,对他的秘书说:“这小子可不简单,我可能刚刚雇用了一个通用汽车公司未来的董事长!”这位人事主管看人是比较准确的,他说对了。这个年轻人就是从1981年开始担任通用汽车董事长的罗杰·史密斯。罗杰·史密斯在通用公司的第一位朋友韦斯特回忆说:“合作一个月后,罗杰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就是要成为通用的总裁!”

目标的鞭策是一种高度的自我激励手段,它提醒你永远要朝着伟大的目标迈进。强烈的成功愿望,有时候其实比任何成功秘诀都重要。可能你目前只是个新手,地位比较卑微,环顾四周你会觉得谁都比你有优势,一个个胜券在握的样子。对此你大可不必泄气,有时候你的优势是潜在的,只要你的企图心足够强大,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发掘那个潜在的优势。

做生意、搞企业也是如此,决不能满足现状,要有更大的目标和动力。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结果会是:开一间小店,做了五十年还会是一个小店,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维持生计;创办一个小公司,混到十年就关门倒闭;开一个小厂,不到五年就成为废弃的厂房。缺少远大目标,事业注定无法持续下去,短命的结果似乎将是注定的。

相反,有远大目标的企业,在经营中会创造“第二次高峰”、“第三次高峰”乃至更多次辉煌。几十年后,小店会变成大百货商场,小工厂会变成大企业集团,小公司会变成巨无霸上市公司。远大的志向会鞭策创业者自始至终不断努力,摒弃别人的冷嘲热讽,斗志昂扬地坚定必胜的信念,学习有用的新东西,不断地去调查、分析和研究市场和项目,不断地去挖掘和寻找创业资源,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和规模,这样一来账面上的数字也就能不断地增多再增多,成功将会成为一种习惯!

保持永不满足的进取心

耐克公司曾经拍摄过以体育明星为主角的一辑广告,广告中的著名体育明星,分别化身为“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两个“我”一边走一边针锋相对地对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两个刘翔之间的对话:

“昨天的刘翔”说:“我已经是奥运会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犯不着那么辛苦地训练,我要多休息一下!”

“今天的刘翔”反驳说:“我相信这还不是我的全部,我很年轻,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还能创造新的纪录。你怕辛苦就干脆留在这儿吧,2008年北京,我自己一个人去!”之后“今天的刘翔”继续训练,起跑线上一跃而出,屏幕上打出了一段宣传语:“告别,昨天的我!”

没错,告别昨天的辉煌,从零开始做出更大的成绩!想要事业有所突破,你必须先对过去的一切说再见,尤其是那些让你引以为荣的东西。

迈克尔·乔丹在职业生涯三夺总冠军之后,曾经远离篮球18个月,投身于棒球场上。但是心底里对于篮球的喜爱,使他迫不及待地告诉全世界:“我回来了。”此时的乔丹身材发福走样、球技变得生疏,身上的号码也由原来的“23号”变为“45号”,更糟糕的是,在乔丹复出后的首个赛季,他所率领的公牛队便惨败在魔术队手下,无缘总决赛。人们对乔丹的批评甚嚣尘上,对他的期望降到了最低点。不过这样一来,乔丹反而没有了心理包袱。他在失败后信心十足、斗志百倍,因为他有了新的目标:创造曾经的辉煌,做回曾经更好的自己!之后的三年,乔丹率领公牛队再次续写了辉煌,不仅重新证明了自己,还实现了第二个“三连冠”的目标。

上学时,考完试以后你会兴冲冲地跑回家,拿着自我感觉良好的成绩单向父母邀功请赏。本来你期望得到表扬,谁知道父亲冷漠地说“还好,比上一次有进步”,母亲更是挑剔地询问“班级的第一名考多少分呀?年级组的第一名多少分呀?”这个时候,你可能很郁闷地说:“我考进了全班前三名、全年级前十名,你们还要我怎样?为什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我是我,人家是人家!”

自打我们一生下来,就要面对一个竞争的世界。竞争无处不在,要想生存得好、发展得快、爬得更高,你就要多跟别人比较,特别与那些比你强的高手比。五十年前的百米纪录是10秒,再看看今天鲍威尔的9. 78秒,你会发现当时的世界冠军,今天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比较得出的差距,哪怕只有不到0. 1秒的区别。正是由于比较,人类才逐渐提高了自己的门槛,实现了“更快”的目标。

经过比较,你会发现自己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强,你与那些商界高手、业内霸主的差距也并非只是毫厘之间。这样一来,你满脑子浮躁的想法就会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我要比他更强”的心态,这种进取的心态会激励你做到更好、变得更强、不断追求卓越。

把握时机,切忌盲目做大

培根曾经说过:“机会老人总是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如果你第一下抓不住,就只能碰到它的秃头了。”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你选择发展的时机不对,不仅会白白浪费宝贵的资源,还会在企业真正有实力发展的时候无能为力。

广东中山古镇有一家知名的灯具厂,打算在湖南地区寻找一家合作企业,作为其产品的区域总代理。湖南许多有实力的厂商,纷纷瞄准了这次不错的商机,大家各显神通都想尽力拿到这个合作项目。结果出人意料,这个项目竟然被一个刚入行的小公司拿下。这家小公司虽然实力不强,但却拥有丰富的人脉关系,公司老板与广东灯具厂老板私交不错,最终他凭借感情加利益,争取到了这次合作机会。

不过,商场上说到底讲究的还是实力,没有金刚钻却硬揽瓷器活,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那家湖南小公司虽然拿下了项目,却没有能力应对市场的风险和压力,最终败下阵来。灯具厂也因为选错合作伙伴,没有达到开拓新市场的预期目标,损失惨重。多年以后,湖南小公司实力开始壮大,他们想要再度与灯具厂合作,重新取得湖南的总代理资格,但是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教训,广州灯具厂再也不肯给该公司机会了。虽然说“买卖不成仁义在”,但是湖南老板与灯具厂老板的私人关系还是因此受到了影响。湖南老板事后也禁不住叹息:“如果当时我们不拿这个项目就好了,事情不会搞砸,朋友也不会得罪。”

取得地区经销总代理的资格,当然是一次不错的发展机遇。但是对于湖南小公司当时的状况而言,它还不具备充分运用这一资源的能力,所以当它取得这一资源,最终还是难逃失败的结果。而当它有能力来使用这种资源时,机遇老人却早已离开。

相对于那位湖南小老板,美国商人亚蒙更懂得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时机。1875年初春的一个上午,亚蒙像往常一样,坐在餐桌边翻阅当天的报纸。忽然,一则短消息跳入他的视野: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正流行家畜瘟疫。亚蒙看完新闻之后,脑子飞速地旋转着:如果消息属实,这场瘟疫将很快蔓延到南加州和德州,这两大州是美国肉类生产的主要供应地,如果那里发生瘟疫,国内的肉价必定飞涨。一想到这儿,亚蒙赶紧放下报纸,立即派人前往墨西哥实地调查。瘟疫流行的消息很快得到确认,并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了亚蒙。在得到可靠情报后,亚蒙认定了这是一次把自己事业做大的良机,立即着手调动资金,大量收购加州和德州的肉牛和生猪,并运往千里之外的东部饲养。半个月后,瘟疫从墨西哥迅速扩散到了美国西部的几个州。为防止瘟疫进一步蔓延,美国政府严令禁止感染的几个州外运食品。政府禁令一出台,整个北美肉制品市场供应几近瘫痪,肉类奇缺,价格暴涨。亚蒙见时机已到,便把囤积的肉牛和生猪高价出售,短短三个月时间,净赚900万美元。

这就是把握时机,出手迅速的结果,生意由此迎来的大发展的契机。一个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时机的选择,一旦把握不好时机盲目做大,结果只能是做无用功。只有在正确的时间段发展,企业才能实现良性的业绩增长。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涨潮时刻,挺立潮头才能走向成功。

被日本人誉为“经营之神”的台湾人王永庆,是一位善于把握发展时机的成功商人,其商业生涯中的几次变向,充分展现了非凡的战略眼光。王永庆最初是卖米起家的,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经济开始复苏,其中建筑业发展得最快。王永庆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抢先转向经营木材,结果获利颇丰。随后经营木材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王永庆看到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便毅然退出木材行业,重新进入下一个新领域投资。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有纺织、水泥和塑胶等工业。当时台湾化学工业中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是何义,何义到国外考察一番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他表示不愿对台湾的塑胶工业进行投资。出人意料的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永庆,却主动投资塑胶业。消息一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的一位有名的化工学家,还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王永庆作出这一大胆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自己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是他向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进行过讨教,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还私下去过日本考察。王永庆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省,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无疑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大利好条件。1954年,王永庆和商人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台湾岛的第一家塑胶公司。三年后公司正式投产运营,很快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遭遇到销售问题——首批产品100吨在台湾岛内只销出了20吨,很明显供过于求。按照生意场的常理,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不过王永庆却反其道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一做法,使得他当初争取到的合伙人纷纷要求退出,也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精明过人的王永庆,豁出去背水一战,变卖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自己独资经营的产业。

王永庆每走一步都有自己的打算,他研究过日本的塑胶生产与销售情况,当时日本的PVC塑胶粉产量是3000吨,而日本的人口不过是台湾的10倍,所以他坚信自己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市场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第二年,他又投资成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工厂,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供应市场。事情的发展,证明了王永庆的决策是正确的,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从那以后,王永庆塑胶粉的产量持续上升,从最初的年产量1200吨,发展到现在的100万吨,他的公司也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VC塑胶粉粒生产企业。

当王永庆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后,他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关注自己当初发家的木材行业。这一琢磨,他又看到了新的盈利途径。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很好,所以商家大量砍伐树木取其树干部分加工,这样一来,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浪费掉了。王永庆心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靠进口来补充,如果利用废弃在山上的树枝丫制造人造纤维,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大有发展前途。经过细致的考察论证,1964年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的八卦山下矗立起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王永庆使过去大量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为台湾纤维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凭着台塑、南亚、台化这三大企业,王永庆在当时台湾50家大厂商中名列第三名。进入90年代,王永庆的产业已然发展为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下属16家企业,拥有员工4万多人,股东近10万人,年营业额高达1650万新台币!就连一贯以经营业绩傲视世界的日本企业家,也对王永庆衷心钦佩,将他与日本本土的“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比肩,称其为台湾的“经营之神”。

企业的每一次转型,都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千万别着急。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会高瞻远瞩,仔细分析大势,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他们不会受短期诱惑的影响,而是耐心地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出现。1995年,杨致远与合伙人在美国硅谷成立雅虎公司,在公司上市前,著名的网景公司曾有意参与收购,但是杨致远和他的合伙人放弃了这个上千万美元的诱惑。结果,雅虎公司在美国上市的头一天,股价就从每股13美元,疯涨至33美元收盘,股票总值高达8. 4亿美元!这既是对杨致远以及合伙人信心和预期的肯定,也是对两人抵制短期诱惑的最好回报。

机遇就是这样,你越是沉不住气、心态急躁就越把握不住它。焦急会让你失去清醒的头脑,让你无法冷静地思考和决策。商场如战场,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的仗,也不要盲目扩充规模和地盘。只待时机成熟、很有把握的情况下,你再去想别人没想到、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胃口要大,眼光要远

井底之蛙的眼中,天空永远只有三尺井口那么大。而翱翔于九霄的雄鹰,其视野足以俯瞰整个大地。生意人的胃口一定要大,你要有气吞山河的那股子狠劲,同时在眼光方面放长远,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

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把一个生产塑胶花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长江实业集团”,其财富秘诀自然有许多,但是“胃口巨大,目光长远”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比如,1967年香港社会不稳定,此时人们普遍对投资失去信心,香港房价一路暴跌。但李嘉诚却凭借过人的眼光,趁机低价收购地产商刚开始打桩而又放弃建造的楼盘。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楼市复苏时,李嘉诚一下子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样的例子在李嘉诚几十年的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不为眼前形势所动,追求长远利益,是其发现商机的保证,也是他能够不断做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