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五千年全知道
1782700000041

第41章 政治革命(公元1640—公元1905年)(5)

对于拿破仑来说,1812年远征俄国时遭到俄国军队的激烈抵抗,给他的统治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1814年4月初,拿破仑一世被迫退位,从此退出了欧洲政治舞台,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小岛。波旁王朝复辟。数十万反法联盟大军雄踞在法国首都巴黎等地,使法国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不安。同年6月,波旁王朝任命塔列朗为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临危受命,上任伊始,便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力求改变法国的险恶处境。

同盟国挟军事上胜利之威,完全可以向法国索要巨额战争赔款,或者干脆瓜分法国,使这个从前曾傲视欧洲列强的霸主在欧洲版图上消失,因此,塔列朗主动提出与各同盟国谈判,以缔结和约。

塔列朗本人多年来同拿破仑一直有私怨,这一点恰好成了他的某种资本,使他能够以同盟国“朋友”的身份讨价还价。由于利益分配不均,同盟国内部矛盾重重,都想实现势力上的均衡。俄、普两国私怨已久,俄国并不希望法兰西灭亡,相反,它需要一个国力相当的法国同日益强大的普鲁士相抗衡。

塔列朗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化被动为主动,于5月底与同盟国草签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法国仍保留1792年疆界内的领土。塔列朗上任后的第一个外交奇迹出现了:作为战败国的法国,竟然既不割地,又不需赔款。

6月份,同盟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商议瓜分法国放弃的殖民地的问题。在此之前,普鲁士已经表露出了对法属萨克森王国的极大兴趣,而俄国更是对拿破仑征服的华沙公国觊觎已久,所幸的是由于英、奥等国竭力抵制,俄、普两国的图谋未能如愿。

塔列朗敏锐地意识到,维也纳会议极可能削弱法国的实力,使法国被挤出强国的行列。他决计再度出马,挫败各战胜国削弱法国、扩大各自势力范围的野心。塔列朗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替路易十八起草了以阻止普鲁士吞并萨克森王国及俄国吞并华沙公国为核心内容的文件,亲自带到维也纳会议上。

英国向来主张欧洲列强保持势力均衡,每每以仲裁者自居,实际上是想坐山观虎斗,自己从中谋取利益。沙皇俄国的扩张野心,使英国既恼火又惶惶不安。塔列朗觉得他已找到了维也纳之行的突破口。他首先同英国外交大臣喀斯尔雷在巴黎会谈,两人就阻止俄国吞并华沙公国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塔列朗注意到,同盟国在挫败了他们共同的敌人法兰西帝国后,相互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所以他率领法国使团抵达维也纳后,便不停地往返穿梭于各国使团之间进行回旋,千方百计想搞垮这个拿破仑用枪炮未曾动摇的反法同盟。而同盟各国也都不愿失去法国这个将来的盟友,因为对他们来说,目前最大的威胁是企图称霸欧洲的俄国。

由于塔列朗的努力,原本旨在削弱法国势力的维也纳会议,竟然转向对波兰、萨克森领属问题讨价还价。而法国也居然跃身成为这场“买卖”的平等的“竞价”者。在会议上,塔列朗扮演了维护小国王权、反对列强瓜分的骑士角色,他振振有词地提出了三点声明:第一,法国只承认所有成员国都参加的会议通过的决议;第二,法国愿意看到波兰回复到1805年或1772年的状态;第三,法国反对对萨克森王国的分割。

沙皇亚历山大对塔列朗的声明十分恼火,二人在会议上展开了激烈交锋。亚历山大自恃他的20万大军已经占领了波兰,拒不退让,并扬言要由俄国自己来处理波兰的问题。而普鲁士也不甘落后,干脆出兵萨克森,企图构成既成事实。俄、普两国的举动,使欧洲各国的关系再度紧张起来,大有爆发战争的危险,而这种局面正是塔列朗所期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他一手导演的。

塔列朗借口俄、普野心未泯,便向英国外交大臣喀斯尔雷建议成立英奥法同盟,一致对付俄、普两国的扩张。喀斯尔雷见事态越来越严重,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并且提出由他来起草条约草案。英、奥、法三国同盟的条约规定:三国一致行动,保障《巴黎和约》的实施;三国之中任何一个国家遭受别国武力进攻时,立即互相支援;三国建立军事委员会,防止俄国对西欧的进攻。

此后,维也纳会议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前的四国会议变成了五国会议,因为英、奥坚持邀请塔列朗参加四国讨论每一个问题的会议。应该说,这是塔列朗的胜利,同时也是法国的胜利,塔列朗以平等的身份出席会议,至少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议中对法国的不利因素。

由于塔列朗超凡的外交才能,在维也纳会议结束几个月后,反法同盟就自行瓦解了,法国重新挤进列强的行列。萨克森王国虽被普鲁士吞并了一半,但仍作为独立国家而充当着法国与它的世仇普鲁士之间的缓冲国,普鲁士企图吞并整个萨克森王国的目的终于落空了。

滑铁卢战役

正当欧洲各国首脑在维也纳召开和平会议时,第二年3月,拿破仑却从厄尔巴岛潜回了巴黎。这一次,拿破仑只率领1 500人和几门大炮,分乘几艘船只,就在法国海岸登陆。复辟后的波旁王朝闻讯后,妄图阻击。双方在拉缪尔村遭遇。拿破仑跳下战马,率领他的士兵大摇大摆地向对方走去。他边走边向波旁王朝的士兵说:“你们当中有谁想打死自己的皇帝那就开枪吧!”士兵们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纷纷放下枪,簇拥到他的身边。沿途的农民听说拿破仑来了,激动地哭着呼喊:“皇帝万岁!”拿破仑在前呼后拥之中率领部队前往巴黎,连王宫的卫队都阵前倒戈,路易十八闻风逃走。拿破仑不费一枪一弹,便在巴黎重新组织起资产阶级政府,重登帝位。

两个月后,欧洲各国拼凑起反法同盟,共同围攻巴黎。拿破仑率领12.5万大军迎敌。在突破了普军阵地、打败了英国军队后,战线推进到比利时边境滑铁卢,与盟军展开了大决战。

决战双方当时的形势是:盟军占据了一个山头,处于居高临下之势;法军位于山下,处于仰攻之势。但这些不利的战地因素,对于久经沙场的拿破仑来说不算什么问题。6月17日晚,拿破仑制订了进攻计划:18日凌晨6时发起总攻,中午结束战斗。然而,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17日夜晚,滑铁卢地区下了一夜大暴雨。这场大雨,使道路低洼之处雨水淤积,大炮和弹药也被淋湿,总攻的时间只得推迟到上午11时半进行。炮兵是战役胜败的关键,法军艰难地推着炮车前进,不断地陷进泥水之中,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虽然这样,拿破仑还是突破了联军几道防线。由于总攻时间的推迟,盟军的支援部队赶到了滑铁卢。普鲁士的比洛军团立即投入战斗,攻占了法军的右翼阵地。这时居高临下的英国将军威灵顿率领同盟国联军向山下进攻,法军腹背受敌,一直激战到深夜,终于瓦解,一败涂地。

滑铁卢战役后,反法联军向刚成立的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拿破仑离开法国。临时政府接受了联军的条件,但谁都知道,拿破仑岂肯自动认输。正在这时,有人想起了与拿破仑有特殊关系的欧仁妮·德茜雷·克莱德。欧仁妮是马赛绸缎商之女,年轻时和拿破仑热恋过。由于政治上的需要,拿破仑最终与寡妇约瑟芬结了婚,得知此消息后的欧仁妮痛不欲生。当她投河自尽时,被拿破仑手下的贝纳多特元帅救起,后来二人结成伉俪。在一系列的事变中,贝纳多特成了反法同盟国之一的瑞典的王位继承人,欧仁妮也成了未来瑞典的王后。虽然如此,拿破仑对过去的恋人依旧一往情深。当欧仁妮出现时,拿破仑激动不已,但当他理智地看到一个反法联军和临时政府的说客出现在他面前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

欧仁妮没有为自己的使命所左右,她抚慰了拿破仑的心,复苏了他久已泯灭的良知。他清楚地看到,自他掌权以来,法国大革命的物质成果已被他挥霍一空。20年的战祸,已使300万国民丧生,如今的法国遍体鳞伤,人民疲惫不堪,大家都无法再承受更大的苦难。理智终于战胜了妄想,当欧仁妮伤心地离开他的时候,拿破仑决定放弃最后一搏,甘愿到圣赫勒拿岛了此余生。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病逝。“滑铁卢的拿破仑”今天也成为了英雄末路的代名词。

无产阶级革命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西欧占统治地位。英国、法国、德国等国或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急剧提高,同时使社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开始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无产阶级日趋贫穷,并出现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在自身生活状况不断恶化,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严峻形势下,无产阶级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马克思奠定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基础

1815年5月,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一个律师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他的母亲是荷兰人,贤淑善良。

20岁时,父亲把马克思送到了当时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马克思到了波恩大学后,发现波恩大学已经没有良好的学习气氛,于是第二年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柏林大学在当时不仅学习气氛浓厚,而且在思想学术领域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让马克思十分满意。

马克思

在柏林大学上学时,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兴趣也非常广泛。除哲学外,历史学、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马克思都努力认真地学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841年,马克思在大学毕业之际,完成了一篇哲学论文,他试图以哲学来改造世界,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马克思此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这表明马克思已成为献身人民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也正是因为这篇论文,马克思被授予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上任后,马克思正好借《莱茵报》来宣传革命思想,所以《莱茵报》成了他进入社会后进行革命工作非常重要的阵地。

马克思刚刚工作,就遇到了有名的“林木偷盗案”。在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这里的居民都可以在这些地方砍柴、放牧。后来,一些贵族地主霸占了这些森林和草地,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柴草,却被指控为“偷盗”。广大居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普鲁士政府只得认真审议这些事情。可是,他们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竟是:“居民们的行为确为偷盗。如果再继续下去,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反感,人们纷纷谴责议会的不公平处理。马克思也是义愤填膺,他在《莱茵报》上写了许多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积极维护农民的利益。

普通民众当然欢迎马克思的这些文章,他们争相购买《莱茵报》。马克思刚开始到《莱茵报》时,其发行量不到800份,几个月之后,已发行3 400份,是原来的四倍多。看到马克思在《莱茵报》上所发表的文章,普鲁士政府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因此辞去了报纸主编的职务。

28岁时,马克思离开德国,来到了巴黎。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不知疲倦地到工人家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要求,还经常参加工人组织的秘密会议。由于切身参与工人的活动,马克思清楚地看到,要使工人阶级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全面提高全人类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进而建立一种更完善、更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同时,马克思又认识到,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就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奋斗。

1844年2月,马克思参与创办了《德法年鉴》杂志。他在这本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的杂志上,发表了他著名的文章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阐述了依靠工人阶级推翻剥削制度、建立平等社会的思想。他又指出,要建立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必须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发表以后,革命者真正找到了革命的理论,并以此指导革命实践。而马克思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去,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亲密战友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生于德国西部莱茵省的巴门市。他的父亲是资本家,开办了一间纺织厂,性情暴躁专横。恩格斯中学未毕业,父亲就强迫他停学,让他去学习经商,希望儿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产业。18岁时,恩格斯被送到德国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不来梅一家大贸易公司工作。到了不来梅,恩格斯除了工作之外,继续努力地学习。读书使恩格斯接受了不少新的思想,他阅读了许多国家的进步书刊。在工作中,他看到那些拼命劳作的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收入却少得可怜,这使他对工人充满了同情之心。

由于恩格斯刻苦学习,两年后,他能说英、法、意、西班牙、希腊、拉丁等十几种外语。1841年,恩格斯参军了。在部队里,他经常到柏林大学旁听,还发表了几篇理论文章以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唯心主义的神学观。

1842年9月,恩格斯拜见了正在科隆主编《莱茵报》的马克思,二人进行了简短交谈。

恩格斯

1842年11月,恩格斯被父亲指派到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纺织厂去考察。在曼彻斯特,恩格斯发现英国工人为了自由、平等、幸福,长期与资产阶级作着斗争。当时,几百万工人正在组织集体签名,要求英国议会批准通过《人民宪章》,让每个工人都有选举权。恩格斯也积极地加入他们的斗争行列,与他们一道争取工人的平等权利。恩格斯每天都去访问工人,了解他们的斗争情况、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思想和愿望。通过实际接触,恩格斯完成了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并把它寄给了当时任法国《德法年鉴》主编的马克思。

阅读了恩格斯的文章,马克思认为它准确反映了工人的斗争、生活,并且能够及时地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就把它刊登在《德法年鉴》上。他又给恩格斯回信说,希望他能再详细地反映英国工人阶级所面临的问题。不久之后,恩格斯又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在这本书里,恩格斯旗帜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要获得自己的彻底解放,就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推翻由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