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名句一本通(超值金版)
1787700000011

第11章 史学名句——通鉴兴衰(1)

《国语》简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出自《国语·鲁语上》)

【译文】不使用巨大的房梁,就不能承受屋顶的分量。世上没有比国家更重要的了,而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没有比具有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

恶有衅,虽贵,罚也。(出自《国语·鲁语上》)

【译文】只要犯了法,即使犯法之人的地位很高,也应该受到惩处。

王事惟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在所有的公事当中,最重要的是专力于农业。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妨害农事的。

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出自《国语·鲁语下》)

【译文】百姓劳作就会因劳累而去思考如何节俭律己,如果经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让自己的心地变得善良起来;无所事事就会性情放肆,放肆就会忘了善心,没有善心就会滋生作恶之心。

兄弟之怨不征于他。(出自《国语·鲁语下》)

【译文】兄弟之间发生了矛盾,不能依靠他人来帮助解决。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犯了错误能改的人是民众里的上等人。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放开人民的嘴,让他们有话可以说出来,这样,政事的善恶好坏就可以反映出来了。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

【译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出自《国语·周语中》)

【译文】轻举妄动的人做事缺乏思考,骄傲自满的人待人无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学好难如登山,而学坏易似山崩。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行动时没有什么比小心谨慎、严肃行事更重要的了;居家时没有什么比勤俭更重要的了;道德修养没有什么比谦让更重要的了;做事情没有什么比咨询别人更重要的了。

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彰。(出自《国语·周语下》)

【译文】看到混乱出现,如果不警惕,损失就会更多;如果想掩饰自己的过错,只会让过错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出自《国语·越语》)

【译文】拥有了机遇就不要懈怠,机遇一旦错过,就不会重来。老天给予的机会,如果不能好好利用,反而会转变为灾害。

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出自《国语·越语》)

【译文】(自然的法则应当是)伟大而不骄傲,勤劳而不自夸有功。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出自《国语·齐语》)

【译文】做国君的不像国君,做臣子的不像臣子,这是祸乱发生的根源啊。

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屡之。(出自《国语·吴语》)

【译文】凡是计划一件事,一定要预见到肯定能成功,然后才能实行。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出自《国语·郑语》)

【译文】一种声响不成音乐,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一种味道不成美食,没有吃头;一种事物没有比较,无法品评。

败不可处,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政令败坏的地方不能居住;机遇不能丧失;忠诚的人不能抛弃;只顾着私欲的情绪不能依从。

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堵塞流水不从发源的地方堵,水必定还要流出来。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时机不能错过,即使错过了,也不能延误太久。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最高明的医生能医治国家的疾病,然后再给人看病。

国斯无刑,偷居幸生。(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国家如果没有刑法,侥幸于苟且偷生之人就会存在。

君子以为易,其难也将至也。(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往往你觉得是轻而易举的时候,困难也就跟着来了。

松柏之地,其草不肥。(出自《国语·晋语》)

【译文】在长满松柏的地方,草长得就不肥美。用来比喻物不两盛。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战国策》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等。

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强,增积成山”。(出自《战国策·东周策》)

【译文】由此可见,重臣享有盛名,并非国家之福。所以常言道:“众多成强,增高成山。”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迟。

祸与福相贯,生与亡为邻。(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灾祸和幸福相通,生与死紧邻。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栗不如者,勿与持久。(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兵力不如对方,不要主动挑起战争;粮食不如对方充足,不要打持久战。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法令严明,士兵就不会畏惧困难、贪生怕死。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出自《战国策·楚策》)

【译文】因钱财而结交的,钱财尽了交情就绝了;因美色而结合的,容颜像鲜花凋谢衰落,情感也就改变了。

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凡是追求最高道德的人都不去附和俗人的意见,成就伟大功业的人都不会去与众人商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们作长远打算。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愚蠢的人在事情发生以后还看不明白,而聪明的人却能在事情未发生之前就有所察觉。

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违反古代的礼仪不宜非议,遵循古代的礼仪不值得称道。

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癫狂的人欢乐,聪明的人为他感到悲哀,愚蠢的人高兴,贤明的人为他感到难过。

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于求善也。(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不随便怀疑;跟自己不同的意见,不轻易反对。这才是大公无私、寻求真理的态度。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圣人认为,无故得到利益,必然会招来灾祸。

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有才能、有道德的人,肩负重任而行动肃敬,谦逊有礼;聪明、有见识的人功劳大而言辞和顺。

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取道多。(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与骏马一同奔跑,五里路就会感到疲惫;而骑着骏马跑,不但自己不累,跑的路还要多。比喻领导者如能很好地使用人才,既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将事情做好。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君主的儿子,是骨肉之亲,尚且不能倚仗没有功勋的高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长期守住金玉珍玩,更何况是做臣子的呢!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出自《战国策·赵策》)

【译文】身上装着贵重宝贝的人不走夜路,能建大功的人不轻敌。

夫孪子之相似者,惟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惟智者知之而已。(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非常相像的双胞胎,只有他们的母亲才能分辨出来;利与害相似的事情,惟有明智的人才能区别开来。

贵其所以贵者,贵。(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尊重应该尊重的,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出自《战国策·韩策》)

【译文】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却没有办法让狗别对着自己乱叫。比喻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风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复还!

使除患无至,易于救患。(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假如祸患能在发生前就被消灭,这比祸患发生了再去补救要容易得多。

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后就不能半途而废,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获得名誉后就不可毁弃,因而才能被后人所称颂。

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有好的开端未必有好的结局。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不靠损害他人的手段做有利于自己的事,仁爱的人不危害别人来求取功名。

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骄傲的君主一定不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亡国的大臣都贪图财富。

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不能用厚禄来偏私自己亲近的人,应该把它授予功劳大的人;不把官位随便封赐给自己喜欢的人,要让能够胜任的人任职。

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道,而先使除患无至者。(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凡善于谋划的人都注重防范灾祸的方法,先把灾祸除掉,使它不发生。

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出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要多听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不要总想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戚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当专诸刺杀王僚时,彗星遮盖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时,白虹穿过了太阳;要离刺杀庆忌时,苍鹰在宫殿上扑击。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士人,满腔的怒气还没有发泄出来,预兆就从天而降,加上我就是四个人了。所以士人要发怒,两具尸首就要倒下,五步之内鲜血四溅,天下人穿白戴孝,今天就要这样了。

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糊涂人的祸患是把聪明人当成糊涂人。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战国策·魏策》)

【译文】别人对我有恩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于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应施恩而无所求。

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在千里之内出现一个高尚的人,就像和他并肩站着那么近;在百世之间出现一个圣贤,便如一个接一个而来的那么多。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

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自己能够了解别人,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人,他也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斗;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狡兔三窟,才可得以免死。如今殿下只有一处落脚点,尚未能得以高枕无忧。

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智者不去做违背时势、有损利益的事,勇士不去做害怕死去而毁掉荣誉的事,忠臣总是处处为君王着想而后才想到自己。

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去掉外饰,还原真实面貌,就会一生不蒙受羞辱。

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计谋一旦泄露,就不会成功;遇事犹豫不决,就不会建立美名。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顺应人民的意愿。

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圣人开创事业,必然借助于权势并利用时机而兴起。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出自《战国策·中山策》)

【译文】有相同欲望的人会相互嫉恨,而有同样忧虑的人则会相互亲近。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做任何事情总有个开头,但是很少能做到善始善终。

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冬夏的循环一样;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有危险,就像堆积起来的棋子一样。比喻物极必反、积高必危。

赏必加于有功,刑必断于有罪。(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奖赏必须落实到有功者的身上,刑罚必须施加给有罪的人。

敌不可易。时不可失。(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敌人不可以轻视,时机不可以错过。

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出自《战国策·齐策》)

【译文】如今齐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宫中妃嫔、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私于大王的,朝中大臣没有不畏惧大王的,齐国上下没有不求于大王的,可见,大王实在被蒙蔽得厉害!

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罢免无能的人,裁撤无用的机关,废除多余的官吏,杜绝私人的请托。

弗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高谈阔论,便是不明智;如果知道了而不谈论,就是不忠诚。

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胜利了不骄傲,所以能使人信服;约束自己不发怒,所以能使邻国顺从。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出自《战国策·秦策》)

【译文】圣人不能制造时势,但时机一旦来临就不会失去。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听无失本,末者难惑。(出自《战国策·秦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