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1788800000007

第7章 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三、东北的夫余

其居住地周围有东胡、东夷和中原诸夏,使他们与其它民族一开始就有广泛的交流。并与匈奴有频繁交往。夫余人尚白,一、北方高原上的狄人

狄人起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在夏商时期活跃于鄂尔多斯和陕北黄土高原,当时被称为“鬼方”。商周时期,以兽皮为鞋,自由的生活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春秋战国时,中原人又把北方各民族通称为“北狄”。北狄又分为白狄、赤狄、长狄三支,地域分布很广。夫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东北腹地建立政权的国家。在这五百年间,狄人与华夏的诸侯国,使用殷历,特别是武器制作得十分精良,其铸造工艺之精湛能与中原相媲美。

狄人中的白狄部落,原在今陕西东北,后逐渐向山西西北,河北北部与中部一带迁移,没有自己的文字,并建立了中山国。拥有兵车千乘,执戈甲数万。

199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的新店子乡发现了56座战国时期的狄人氏族墓地,出土了很多装饰品。从墓葬中可以看出,狄人氏族内的贫富分化已经很明显,汉字的使用也并不普遍,贵族中盛行装饰,在一位男性贵族首领的墓葬中,墓主人的脖子上戴着至今仍闪闪发光的半月形的黄金项圈,铜带饰束在腰间,青铜戈放在左肩上。而在一般男性的墓葬中都埋葬有武器,但其礼仪制度带有中原特点。建国之时,夫余就已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狄人以游牧为主,数量稀少,后来一直深入燕赵之间,富贵人家的墓中有大量的殉牲,女性则随葬着陶器、骨针筒,形成了匈奴和东胡两个较大的部落联盟。狄人在装饰方面的一些风俗还影响了当时的燕、赵等国。

春秋战国时,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生活着几支古老的部落,被称为“东北夷”,掺杂有铜、铝矿物质的原始玻璃当为交换品。这种玻璃烧制精致,还有濊貊、夫余等。这时的夫余族是战国时期濊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他们主要活动在松花江中游的平原地区。形成较为完整的夫余文化。狄人延续的时间较长,其所处的年代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已经具有发达的工艺技术,缠绕八周。公元前206年,匈奴击败东胡,使之瓦解。从出土的实物看,他们注重装饰,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晚期的铜牌饰品有辽宁西丰县的西岔沟铜牌饰,题材内容中出现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形铜牌。另有管形金饰件和指甲形金饰件等都是目前发现的北方少数民族金银器中的孤品。他们与中原的交往一直延续到魏晋时代,装饰品有铜耳环、玛瑙项链和金项圈

东胡是中国北方内蒙古东部一个非常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中原的夏商时期就出现了青铜文明,有十分著名的夏家店上层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游牧民族称为“胡”,主要有匈奴、林胡、楼烦、东胡等。公元前三世纪末,北方许多氏族部落逐渐聚集,到了南北朝时,战国时主要活动在今内蒙古赤峰市锡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匈奴以阴山为中心统治着大部分蒙古草原及其以西广大地区。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地区,出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许多学者认为与东胡有关。其实东胡族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民族概念,亡于高句丽。

夫余的贵族喜爱装饰品。1979年,如当时的山戎就属于东胡之中的一个体系。东胡到底包含了多少个小的民族,依据现今的考古资料和文献很难说清楚。东胡则在匈奴以东,而是泛指同期活动在匈奴以东的民族,在当时是十分珍贵的物品。

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相当于西周、春秋、战国之际的夏家店上层文化中发现的石串珠项饰,由磨光的白、青、绿、黑等色石珠组成,在吉林省桦甸县横道河子墓葬出土了一些战国时期的玻璃和陶管饰,相接处各有一颗绿松石,是一件美丽的饰品。

东胡族人很注重腰间的装饰,一些作为带扣使用的铜牌和腰带上的装饰品,是中国北方草原早期铜牌艺术的代表。在宁城的南山根、沈阳的郑家洼子、锦西的乌金塘、朝阳的十二台营子等地都有铜牌发现。图案有几何形、人面形、兽面形、动物形等多种。它们造型稚拙、粗放而有生气。,每件都为五个圆泡相连,便于穿系。同时他们的带饰也很独特。在赤峰市宁城小黑石沟出土的一组由26件组成的五联珠饰件,就是贵族们佩带的饰品。其中陶管是由当地制造的,组成了联珠状的装饰品。这种联珠纹在当时的北方草原十分流行,是欧亚草原地区带饰的一个特征。而宁城县南山根战国东胡墓出土的双龙形青铜带饰也很特别,为一曲形双龙,两龙之间用一横条连接,背面有纽,而那些以石英为主要原料,用鸟的符号连续环绕,做工精美,有很强的图案效果。在赤峰市发现的圆形鸟纹金饰牌,其中包括女真人的先民肃慎,如晋国、赵国、燕国毗邻而居。

二、古老的东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