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1789100000024

第24章 历届国际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为国际奥委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在奥林匹克思想指导下,鼓舞和领导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和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友谊;保证按期举办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的资金全部来源于私人捐助,并把资金 93%用于奥林匹克运动。国际奥委会不接受官方馈赠,通过出售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和市场营销来集资。

国际奥委会总部最初在法国巴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为了避免战火的洗劫,1915年4月10日总部迁入到有“国际文化城”之称的洛桑。数十年来,瑞士洛桑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洛桑誉为“奥林匹克城”

国际奥委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刚成立时,顾拜旦自己选定了首批15位委员。起初奥委会一般只有14名成员,现在已经增加到了100多位。另有终身名誉主席1人,名誉委员20人(2000年)。组委会具有法人身份,这些委员是各国国家体育运动组织派驻国际奥委会的大使。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1名奥委会委员。但是国际奥委会认为那些积极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和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可拥有2名委员。但不是每个国家或地区的奥委会都有国际奥委会委员。目前它共有174个会员国(地区)遍及世界,因此有“体育联合国”之称。

国际奥委会委员是由国际奥委会官方派到各国的代表,而不是由各个国家派到国际奥委会的代表。大部分委员是在各自国家奥委会任职以后才到国际奥委会的。过去委员的任期是终身的,自从1965年起,当选委员年满70岁时退休。任职10年的委员,退休后经执委会提名可以成为名誉委员。

享有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代表大会和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的权利,并可根据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要求提出建议。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选定、奥运政策的确定以及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谈判等事物进行监督。国际奥委会与国家奥委会、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以及其他国际体育联合会密切合作共同筹划奥运会。国际体育联合会负责制定他们所管理项目的国际规则。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际奥委会的正式语言是法文和英文,因此要求国际奥委会委员必须会讲英语或法语。近年来,又增加了西班牙语、俄语和德语,这5种语言为公用语,在会议上同声传出。国际奥委会的文件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在内的重要文件,如发生违反上述规则或不履行协议义务的情况,国际奥委会有权撤销主办国家、奥运会组委会和国家奥委会举办奥运会的任务。

国际奥委会主席由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一届任期为8年,可以连任,连任每届4年。全体会议还要选出任期4年的4名副主席和6名委员,由他们与主席一起组成执行委员会。

下面是历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的经费来源

国际奥委会作为一个非政府的民间组织,需要自筹经费以维持,国际奥委会曾长期资金拮据, 20世纪60年代后期曾一度出现赤字。

20世纪70 年代开始,随着电视转播收入的增长,情况开始好转,1975取消了每年300瑞士法郎的会员费。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奥林匹克商业开发措施的实施,国际奥委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经济上的独立使得国际奥委会的人员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奥委会曾经是由社会上层人士组成的“贵族气息极为浓厚”的组织,因为参加奥林匹克活动必须自己承担全部费用。现在,具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国际奥委会可以对其成员提供经济支持,负担其参加会议的费用,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再是委员资格的制约因素,从而使国际奥委会成员的结构开始趋向合理。

第1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首任主席泽麦特里乌·维·凯拉斯是希腊诗人和教育家。维凯拉斯1835年生于希腊锡拉,作为泛希腊俱乐部会员,代表希腊参加了1894年顾拜旦主持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巴黎大会。会上,他积极支持希腊主办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根据当时的规定,国际奥委会主席应该是奥运会举办国家的人,会后被选为第1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从1894年任职到1896年。

第2任奥委会主席

第2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是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顾拜旦的故居在法国的诺曼底省的米尔维勒城堡,古堡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现代奥运之父、教育家、历史学家皮埃尔·顾拜旦”

第3任奥委会主席

第3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是比利时的亨利·德·巴耶一拉图尔。这位国际奥委会第3任主席出生于比利时贵族家庭,社会活动家和奥林匹克运动积极支持者,是顾拜旦的密友。

第4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是瑞典的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他是一位瑞典体育活动家,曾就读于美国、瑞士,担任过动力工程师。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喜爱田径运动,大学时期曾创瑞典国家短跑纪录。

第5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第5任主席是来自美国的艾弗里·布伦戴奇。艾弗里·布伦戴奇是美国体育活动家。喜爱田径运动,曾参加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获得田径比赛五项全能第5名。1914、1916及1918年3次获美国田径全能冠军。

第6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第6任主席是爱尔兰的迈克尔·莫里斯·基拉宁,他是爱尔兰记者、体育活动家。曾在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等报刊任职。1937~1938年以军事通讯记者身份到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做战地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文艺创作和电影导演,出过不少优秀作品。后投身体育事业,1950年任奥委会主席。

第7任奥委会主席

国际奥委会第7任主席是来自西班牙的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萨马兰奇曾是“凯沙”公司的董事长、体育活动家和外交家。1980年7月16日(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1989年连任,1993年9月再次当选奥委会主席。1991年12月被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册封为侯爵,以表彰他为“体育世界和世界各民族的友谊做出的贡献”1992年8月荣获第1届杰西·欧文斯国际奖。1997年7月1日访问中国,与中国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探讨香港回归中国后在国际体坛的地位问题。萨马兰奇一直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2001年7月13日,他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北京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第8任奥委会主席

第8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是比利时的雅克·罗格。罗格年轻时就表现出极高的体育天赋,曾是比利时橄榄球队的一员,又曾夺得帆船项目的一次世界冠军、两次世界亚军,参加过1968年、1972年和1976年3届奥运会。

相关链接

在国际奥委会成立之初,为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性,顾拜旦曾提出主席轮流担任制的建议,也就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下届奥运会举办国的委员担任,每4年轮换一次。在1900年巴黎奥运会结束时,顾拜旦拟将他的主席职位移交给下届奥运会举办国美国的委员斯隆。但大多数委员却认为频繁更换主席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他们坚持要顾拜旦继续留任。从此,连任制因之而固定下来。

图文:1896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图为部分委员,前排右一为泽麦特里乌·维·凯拉斯,他被选为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