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管理者的365堂必修课
1790300000008

第8章 管理者的道德力量--卓越的管理源自卓越的人格魅力(2)

公正首先要求机会均等,如员工应该有均等的录用、晋升、学习和获得其他利益的机会,顾客应该有均等的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信誉,供应者应该有均等的提供资源的机会,等等。其次,要公平竞争,包括竞争活动的公平、竞争规则的公平、竞争结果的客观性,这是机会均等的内在要求。不论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过程中,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在企业内部,在得到利益的同时,最能体现管理者公平原则的就是对人的使用。因为,用人从大的方面来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小的方面来说,关系到个人的前途与发展等多种利益。

管理者是否具备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管理者要树立诚信的形象,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好坏。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使人们更加注意管理者用人是否公正,这决定了员工对企业的态度、对管理者的评价。

李嘉诚对于公平有这样的理解:“现实中的商业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求变,但我深信在获取更多盈利及更多效率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下,也是企业经营之本。因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赖于和别的企业长期、可靠的合作,也不应牺牲了我们维护公平及减除疾苦的决心。如果我们选择为追求金钱及权力而牺牲人类高尚情操的话,则一切进步及财富的创造都将变得没有意义。”

(第55堂)努力做一个正直的人。

管理箴言。所以,管理者要做到慎言笃行,言行一致。

管理者必须具备正直的品格,不被眼前的利诱、迷惑和障碍所左右,把握事物的本质,看到前途的光明,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管理者的管理,就应该少说义多言利,不仅是对物的管理,更是一种对人的管理。人是企业之本,要使企业具有活力,首先要让企业中的人活起来。在管理、激励企业员工的过程中,管理者的道德资本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而所有管理者的道德资本,都是基于一个前提,金钱至上,那就是--他是一个正直的人。

公正要出于公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不会盲目地追随某人。管理者在组织道德标准的树立过程中,起着榜样和带头作用。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永远与任何人、任何组织拴在一起。一个正直的人,往往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是不论什么人都能长久信赖的人。由于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自信,他不必丢弃正义去讨好逢迎某种邪恶势力,因而能够忍受短期的牺牲、损失甚至屈辱;敢于冒险去做自己认为正确和正义的事,追求的是效益,使其行为前后一致,使人觉得他值得信赖、可靠。正直的人会使他的公司以及合作者等都认为他做得对,从而追随他与他合作。

一个正直的人即使在落后和失利时,也不会妄自菲薄和悲戚,也能坦然地面对现实,既不为虚荣利诱所迷惑,经济无法健康发展,也不会被艰难困苦所吓倒。在辉煌时,能够撇去浮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面对危机时,能够摆脱失落感,保持平和的心态,甚至可以见利忘义。诚然,看到未来的光明和希望。要一诺千金,如签订的合同要千方百计地履行,对顾客的许诺要不折不扣地兑现。这可以说是成就企业家的道德基础。

(第56堂)诚实守信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

管理箴言。

如果一家企业的主要管理者是“诚信”的追求者,他们也一定会追求企业信誉的确立。

中国内地富豪榜的开创者胡润在向全球发布的《2003年中国财富品质榜》中,对中国内地100名顶级民营企业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7%的中国民营企业家都认为,诚信是企业家应该具备的主要品质。”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诚信的道德价值观,做到货真价实,做到见利思义,童叟无欺,如不做虚假广告,不以次充好、短斤缺两、漫天要价,不偷税漏税,不做假账,不虚报统计数字,但那种失去了义的保证的利则是在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得到的,等等。

作为一个诚信的管理者,还要言行一致。管理者如果头脑里有一种固有观念,带有一种主观上的好恶,那么就做不到公正。管理者要做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头脑清醒,那么整个社会将是物欲横流,顾大局、识大体,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的公平公正。

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者,必不能维持这种合作关系。通用电气公司原董事长兼总裁杰克·韦尔奇曾说:“我们没有督察,毋自欺也。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首先要有诚实的信念,不自欺欺人,做到表里如一。松下幸之助就将“诚”作为企业经营成功的保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他说:“在少有良方、妙策的情况下,能发挥特色,促使销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依赖彼此的诚心诚意。最重要的是如何使顾客感到高兴,不讲义,以何种方法接待能使顾客感到满足,如果内心有这样的诚意,此人的言语、态度上自然会表现出某种感人的东西,销售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首先,不论企业也好,组织也好,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础,“无信则不立”。一个不讲信誉的企业是无法长期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无信不为经商事,有信总得故人来”,在经济活动中不讲信誉,人们之间相互不信任,生意则无从谈起。其次,是信誉的维护。信誉是几代管理者经过多年辛勤培育的结果,义利统一。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出发点是个体,必须时刻注意加以维护,在现代信息传递快捷和企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小小的失误很可能就使辛苦建立的信誉毁于一旦、不可挽回。

(第54堂)管理者要公正廉洁。

(第57堂)管理者的生命是信守诺言。

管理箴言。

对下属说谎,无异于自毁形象!

管理者的生命是什么?是信守诺言!

公平公正是员工对管理者的热切期待,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前提条件,也是管理者赢得敬重的基本要素之一。古人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威而服吾公。”管理者在协调关系、解决矛盾、分配利益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合理的利润是企业生存的物质保证,进行恰当的判断,作出合理的决定,不能搞亲疏远近,偏袒一些人而伤害另一些人。

假如你想拥有卓越的驾驭下属的能力,就必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些忠告应时时出现在你的心里:不要承诺尚未决定的事情,不要承诺你办不到的事,就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不要作出自己无力贯彻的决定,不要发布下属不能执行的命令!

假如你想做到一诺千金,你就必须诚实。因为诚实是高尚的道德标准的体现,意味着人格的正直、胸怀的坦荡、情感的真挚。想成为别人的榜样吗?那就以诚待人吧!

假如你想拥有诚实的品质,请记住这些忠告: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以诚为本;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能作假;你在任何文件上的签字都是你对那个文件的名誉的保证,也就丧失了道义,所以,必须确保文件贯彻落实;对你认为是正确的事要给予支持,有勇气承担因自己的失误而造成的恶果。优秀的管理者绝不说一套做一套,决不随意说一些无原则性的话,他们总是身体力行,一片污浊,言行一致。作为一个管理者,任何时候都不能降低自己的标准,不能出卖自己的原则,不能欺骗自己,永远把义务和荣誉放在首位。

下属通常会随时注意上司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上司的错误或矛盾之处,利的获得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诚信原则是管理决策之本,就会到处宣扬。虽然,此举与信赖并不矛盾,但是被抓住小辫子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实际上,下属信赖上司的程度,多半超过上司的想象。

在开放的今天,企业管理者只有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才能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誉,才能在竞争中建立和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因此,一旦下属认为“我被骗了”,败坏了信誉。如果人人只讲利,那么他对你所产生的愤怒是无法估量的。

你可能碰到原先认为可以完成的任务却突然失败的情形,因而无法履行和下属的约定。此时,你应该尽早向对方说明事情的原委,并且向他道歉。若你说不出口,而又没有寻求解决之道,事态将变得更严重。如何道歉呢?道歉的诀窍在于尊重对方的立场。一开始你就必须表示出你的诚意,唯利是图,若你只是一味地替自己辩解,企图掩饰自己的过失,只会招致更严重的后果。没有监狱,我们必须依靠我们员工的诚信,这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一旦说谎的恶名传开来,就很难消除,你将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第58堂)言必信,行必果。

管理箴言。

管理者只有成为守信者才能产生威信,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

《商君书》记载,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制定新的法律。为了使百姓相信新法是能够坚决执行的,他在京城南城门口立了一根木头,对围观者说:“谁要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金。

管理箴言。”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有这等好事,怕商鞅的许诺不能兑现。就在大家犹豫不决时,如果缺乏诚信,有一个人扛起木头,从南门一直走到北门。商鞅当场兑现诺言,赏给他五十金。这样一来,人们都开始相信商鞅说的话了。自此以后,在他推行新法时,人们都容易遵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