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常识1000问
1791700000039

第39章 财政(1)

财政的定义是什么?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分裂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财政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加以研究的,所以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经济与政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而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财政学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财政制度是指什么?

财政制度是国家对财政工作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财政收支规律的反映,是一种指令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

财政制度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需要制定的,它也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由于各国经济社会情况不同,财政制度制定的原则也不尽相同。以预算制度为例,英国的财政制度中要求国家预算具有完整性、包括性、年度性、公开性、分类性;美国除坚持这些原则外,还强调政府行政机构在预算上要有适度的行政主动权,要求预算要有一定的弹性;日本则有四条原则,即是事前议论原则、总计主义原则、公开性原则和分类原则。

我国的财政制度要遵循哪些原则?

我国制定财政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同时还遵循以下原则:

1. 正确和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

2. 有利于调动生财、聚财和理财的积极性,不断促进财政经济的发展;

3. 既要保持财政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稳定性,又要具有灵活性。

何谓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社会主义国家在财政管理中划分各级政权之间以及国家与国营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的制度。简称财政体制。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有其特定的内容和原则。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包括:预算管理体制、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原则主要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

蝴蝶的翅膀怎样扇起飓风?

一位气象学家曾经这样说:一只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地扇动几下它的翅膀,这股细小的气流运动也许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场强烈的龙卷风,最后很可能在南太平洋掀起一场强烈的飓风。人们称这种现象叫“蝴蝶效应”。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这句话来源于一个气象学家,但是它却经常被经济学家们引用。经济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和“蝴蝶效应”发生作用的机理极为相似,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也有周期性?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被称为经济周期,一般是指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经济活动总水平扩张与收缩交替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因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或消费约束,而出现经济收缩,经济收缩又因资源供给充裕或者消费需求拉动而重新进入经济扩张,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其中,经济的复苏和繁荣阶段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扩张期,而经济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则构成了经济周期中的收缩期。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即繁荣阶段,最高点称为顶峰。然后物极必反,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学说有几种?

作为政府部门,认识经济周期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和特征,有助于在制定扩张性或收缩性的经济政策以及进行政策转换时,增强预见性,避免滞后性。

库兹涅茨周期,一种长经济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至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朱格拉周期,是一种中周期。1862年,法国医生、经济学家克里门特·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存在着9至10年的周期波动。

基钦周期,是一种短周期。1923年,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从厂商生产过多时,就会形成存货,就会减少生产的现象出发,他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中把这种2至4年的短期调整称之为“存货”周期,人们亦称之为“基钦周期”。

经济周期是确定的吗?

经济周期的概念,容易给人们一个错觉,认为既然是周期,应该像元素周期表一样准确无误,是可以预测的,其实不然。我们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只不过是一种现象的描述,事实上不管是哪种理论,都只是对经济波动的一种解释,它是一种马后炮,而不是当头炮。因为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因而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几乎不能准确地预测。否则,我们就会消灭衰退,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了。

现实当中,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波动具有破坏作用,而忽略了它的积极影响。其实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波动往往会推动公司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管理效率。所谓“祸兮,福之所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GDP?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GDP常用来作为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的总额。

什么是绿色GDP?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森林、矿产、水和海洋)与环境因素(包括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影响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为“绿色GDP”。

绿色GDP用公式可以表示为: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

什么是专款专用?

财政收支管理中以特定来源资金用于指定用途的办法。通常将这种有特定来源和专门用途的资金称之为专用资金或专项资金。 国家对专用资金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法规管理和计划管理两方面。按管理状况划分,专用资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收入和支出都包括在预算之内,作为预算的一部分;

享有法律自主权的专用基金。立法机关通过专门法令建立这些基金,并规定其数额。这部分收支独立于财政体系的其他环节;

自主性较大的专用资金,一般由各主管部门掌握,用于指定的目的。

专用资金按期限的不同还可分为临时的(在一定期限内有效)和固定的;按其隶属关系分为国家级的和地方的;根据使用的目的分为生产性的和非生产性的。专用资金的管理方式不完全相同,根据各项专用资金性质的不同,分别按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专门规定的办法实施管理。

财政监督是怎么回事?

财政机关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以及对涉及财政收支、会计资料和国有资本金管理等事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称为财政监督。

根据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财政监督范围包括预算执行、税收征管与解缴、财务会计、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等方面:

1. 对本级各部门及下一级政府预算、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进行审查稽核,并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对本级各部门及其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外资金收取、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 对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退付预算收入情况,本级国库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情况进行监督。

4. 对本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进行监督。

5. 对国有资本金基础管理及国家基本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6. 对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审计机构贯彻执行财税政策、法律法规情况及其在执业活动中的公正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什么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财政支出是指什么?

财政支出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属于财政资金分配的第二阶段。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只有按照行政及社会事业计划、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运用,才能为国家完成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上的保证。

财政支出是如何分类的?

将财政支出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归纳,以便准确反映和科学分析支出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以及支出的效益和产生的时间。分类方法有下列五种:

1. 按经济性质,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2. 按最终用途分类,财政支出从静态的价值构成上财政支出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

3. 按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关系可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支出,社会文教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其它支出等。

4. 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

5. 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可以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财政收支能平衡吗?

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分配的基本矛盾。任何国家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都面临财政收支总量关系的处理问题。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支大致相等,我们就说这个国家的财政是平衡的。在判定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否平衡的时候,通常不把债务收入统计在收入范围之内,与此对应,也不把债务的还本支出统计在支出范围之内。按照这种统计口径,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财政收支大致相等视作财政实现了平衡),财政不平衡是绝对的。

你知道什么是公共财政吗?

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它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

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正确认识推行公共财政的意义,明确其特征,找出当前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你知道什么是财政资金吗?

财政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它不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还包括与国家财政有关系的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货币收支。财政资金是一个国家社会资金的主导,它对社会资金的运作有巨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财政资金的主体是税收收入和国家企业上缴的一部分税后利润,为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依据国家权力进行分配的那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形式。表现为国家通过无偿的方式或国家信用的方式筹集、分配和使用的货币资金。它是国家进行各项活动的财力保证。

何谓财政赤字?

如果国家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那么这种支出差额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用红字书写,这也正是“赤字”的由来。赤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安排,被称为“赤字财政”或“赤字预算”,它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另一种情况,即预算并没有设计赤字,但执行到最后却出现了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或“预算赤字”。

当政府财政收入少而支出多的时候,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就是说政府的支出大于收入,形成一个差额。相反,如果政府财政收入多而支出少,也会出现一个差额,那叫财政盈余。但是,在当今世界各国,财政盈余的很少,绝大多数国家政府出现的都是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安全范围是多少?

国际上衡量财政赤字有两条警戒线标准:第一条警戒线是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3%,一旦超过,就会出现财政风险。例如,我国GDP总量在2008年时是30万亿人民币,30万亿的3%是多少?就是9000亿。如果我国的赤字要大于9000亿,它就超出了警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