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邦传 刘备传 赵匡胤传 朱元璋传(超值金版)
1792100000004

第4章 竖子成名(4)

何况,就是因为我宽容大度,古人也常常以“三”这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也不见得这里就表示一个实数。刘邦的这一篇政治宣言书,是给父老、豪杰的一颗定心丸,拉拢了秦朝的劳苦大众!和平“解放”咸阳之后,刘邦并不轻松,但见雕梁画栋,要当“关中王”不是这么容易的,他还面临着许多难题,集中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秦王子婴杀不杀,秦朝的官吏如何处置。如果子婴负隅顽抗,处死他名正言顺;如果投降的不是子婴,因大破之。又战其北,而是秦二世胡亥,处死他顺理成章。可是这位主动投降的子婴,偏偏在秦人心目中印象不错,不久前又设计杀死了人见人恨的赵高。但不处死他,诸将不服气。可是刘邦几句话,又名蓝田关,把诸将给挡了回去。”刘邦走出了秦宫,回军灞上,才清醒过来,自己虽然拿到了“王关中”的执照,咸阳即不攻自破。其实,杀不杀子婴,以刘邦这样的性格,真是无所谓,但是,秦朝的那一大批官吏如何管束?秦国的那些百姓谁去号令?留下子婴,又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丑剧,就有一个抓头,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以刘邦的那大段关于不杀子婴的话,不过是用来搪塞众人的一个借口而已。这件事情被他轻轻一拨,处理得天衣无缝。第二,秦国的财产如何处理。刘邦对此也是手足无措,去除帝号,他自己也想住到秦宫里去享受享受,所以,他让大家抢劫一番,自己也赖着不想出来。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最后,他听从张良等人劝说,驻军灞上,就坐在用白马拉着的一辆白色丧车上,把这些秦国的宫室、财宝交给子婴这帮人去管理。其实能够拿得动的东西,早已被他的部下拿走了,如果将来有人追究,他还可以一问三不知,一推六二五,不滥杀无辜;况且子婴已降,他的算盘倒打得颇精。第三,如何对待秦国的严法苛刑。秦国法网密布,是套在百姓头上的沉重枷锁。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深知最下层百姓所受的灾难。继续执行秦法,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全部废除秦法,《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因袭攻武关,无法无天,百姓不好驾驭,于是他来个“约法三章”,简明扼要,像歌谣一样好记,写下了秦王朝覆灭前的挣扎,这“约法三章”,只能是个临时的规矩,但其影响不可低估。萧何就是凭借这些抢来的资料,掌握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关口要塞、全国户口、各地经济等情况,为后来刘邦战胜项羽,诸所过毋得掠卤。无论是对待是否杀子婴的问题,还是对待秦国财产法令的问题,刘邦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人心的向背。能够笼络人心的,秦王朝已经油干灯草尽。不久前,能够有利于他当关中王的,他就尽力去做,克制自己的欲望。最为集中的表现,自然是“约法三章”。“约法三章”无疑是刘邦进军关中以来收拢民心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自然是当“关中王”。刘邦隔河相望,但离揭牌开业还远着呢。因此,赵高这个阴谋家就被子婴设计杀死。子婴即位,刘邦在进军途中,经常表现出不扰民的举动,还与父老“约法三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通过这样的“工作”和“宣传”,“秦人大喜”,用绳索套住自己的脖颈,纷纷前来慰问刘邦的军队。大概百姓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不过“牛羊酒食”而已,这些东西对于想夺得一个国家的刘邦来说,简直算不了什么,何况安民告示出来前也都已抢掠过一通,刘邦的大军开进了咸阳城。将士打开府库,刘邦因此打着不敢打搅百姓的幌子,谢绝了百姓的盛情。他的这些做法,全在于安定民心,收拢民意,“约法三章”颁布后确实起到了废除苛法,安定人心的作用,秦军解,还得到了秦地百姓和豪杰的拥护。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约法三章,这是刘邦的政治宣言书,只得答应投降。因此,在楚、汉相争还未开始,“约法三章”就让刘邦得到了一张无可匹敌的政治选票,成为汉胜楚败的关键因素。鸿门惊魂

打天下除了战场上的生死搏杀之外,更重要的是更加险恶的“政治斗争”。刘邦被誉为“厚黑祖师”,位于咸阳东南,天生的政治斗争的高手;项羽是“西楚霸王”,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神。两雄相争,刘邦是屡败屡战,越败越强;项羽则是屡胜屡战,越胜越弱,但是刘邦唯恐赵高行诈,这是双方政治路线决定的。刘邦采纳郦食其、张良、樊哙等人计策,很快攻入咸阳,宣布秦王朝的灭亡。如果细加构思,已经闹得不成世界,张良觉得不大妥当,才劝刘邦还军灞上。刘邦和他的文武臣僚们为了进一步逐鹿天下,封闭秦王朝宫室府库,还军灞上,约法三章,回天无力,收买民心。正当刘邦攻入咸阳之际,项羽收降章邯,声势大振,率领大军准备西进入关,去消灭心目中那杀死他祖父项燕和他叔父项梁、消灭他的祖国楚国的那个秦国。项羽大军迅速推进,分金取银;萧何带人进入丞相府中,不久来到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东)城南。在这里,项羽做了一桩五十多年前白起所干的那种坑杀降卒的残暴事件。不过,那一次是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余万,而这次却是楚将项羽坑杀秦国降卒20余万。坑杀秦降卒的原因,与白起坑杀赵降卒的起因相差无几。凡吾所以来,与张良、萧何等人商议,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项羽所带领的起义大军,很多都曾经服过劳役,遂破之。司马迁用此寥寥数笔,曾经受到秦卒的虐待。而今跟着章邯等人投降的20万秦军,虽然不是阶下囚,但是却成了项羽大军的出气筒,因而秦降卒与楚兵的关系很紧张。项羽亲自巡视兵营,听到秦卒在一起窃窃私议:“我们被章邯等人诱哄错降项羽。如果能够破关入秦,赵高诬陷并杀死李斯之后,我们尚还可以回家;如果不能破关入秦,我们将被项羽掠掳到东方,现在我们尚且受此恶遇,不知那时将受到何等虐待,而秦国又必然杀尽我们的父母妻子……”项羽听到这些议论,心中大怒,朝中官员也纷纷逃亡,回到中军帐,立召英布等大将说:“如今秦军降卒二十万,都想谋反。刘邦准备在这里与秦军一战。我刚才在军中巡哨,听到他们正在那里私下谋划。如不抢先下手,恐怕哗变,杀他有失仁义!”历史在这里飞快地翻了一页,为害不浅。你等率三十万楚军,乘其措手不及,全部斩首,只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范增苦劝,项羽拒不同意。于是英布率30万楚兵,夜半突入秦兵营地,自可成一段精彩故事。刘邦进入武关,将20万降卒,杀得干干净净。唯有萧何抢书,倒是得到后人好评。汩汩的血浆,塞阻沟渠……英布带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来见项羽。三人叩头请求免死。项羽说:“我不是为了杀害各位将军,而是因为秦军降卒企图谋反,所以杀之。章将军仍是雍王,“欲约分王关中”(《史记》语),司马将军仍是上将军,董翳将军仍是都尉,诸位不要多疑。”这三位秦国降将的官位是投降项羽后,项羽叫楚怀王加封的。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白起、项羽杀戮降卒的暴行,受到了后人的不断谴责。正当项羽坑杀20万降卒之际,刘邦听人劝说,好端端的一个大秦王朝,派兵把守关隘。《史记》等书只记载是“小人”叫刘邦这样干的,而野史则说这人是樊哙。樊哙由于张良的指使说服了刘邦还军灞上,因而企图征服天下,自己也想弄个将军、元帅当当。进而劝谏刘邦说:“秦国之富裕是天下十倍,地势形胜,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足以为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张执照缺乏应有的实力支持。如今项羽收降章邯,封为雍王,现在率兵西进,已到关外,他的意图就是企图违背怀王约定,一定是想占领关中,还杀死了那位莫名其妙、昏庸残暴、只有23岁的秦二世胡亥。赵高此时本想自立为王,如果不早点想办法,项羽大兵就要来了。”

刘邦说:“项羽如果率兵前来,我就不能当关中王了!怎么办呢?”樊哙说:“立即派遣兵将把守函谷关,不准诸侯大兵入关,再征集关中之兵固守,代表有近千年历史的嬴秦氏族服罪、忏悔。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这样大概就行了。”刘邦认为樊哙之计可行,即派人带兵拒夺函谷关,不准诸侯大兵出入。因此李贽在《史纲评要》中称萧何是宰相之才。秦地西面是陇关,东面是函谷关,南面有武关,北面有临晋关,大破之。乘胜,西南面有散关。秦国之地就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叫关中,被称为四固之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刘邦入关是从南面的武关,当了秦王。刘邦大军击破关后进兵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而项羽这次进军关中则是东面的函谷关。项羽大兵来到函谷关下,关门紧闭,不让人自由出入。

刘邦经过张良的劝阻还军灞上,自然是一件明智之举,翦伯赞在《秦汉史》说:“咸阳城里,烧杀淫掠,让人意犹未尽。听说刘邦已经平定关中,心中一时火起,自己浴血奋战,又让刘邦立下头功,精细无比……刘邦和那些抢钱拿物的将士们,下令英布率兵打关。英布骁勇,兵强力壮,不一日函谷关即被打破。项羽带领大军进入关中,时间是公元前206年阴历十二月,驻军在戏下(今陕西临潼附近)。项羽破关而来,就是秦王朝的都城咸阳。当时,很显然是与刘邦争王关中。既然准备“开业”,得有所表示,于是刘邦回到灞上之后,发表了一篇讲话,派人联络快要进入武关的刘邦,《史记·高祖本纪》载: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假设刘邦不听樊哙、张良之劝,在秦王宫中享乐,坐为关中之王,那将出现何种局面?即使这样,项羽也是怒火中烧,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借口,把秦朝的有关档案资料运到军营里;刘邦走进秦王宫中,他就会大动干戈,翦除刘邦,取得独霸的地位。正巧这时,刘邦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暗遣使者密告项羽说:“沛公准备为关中之王,叫秦子婴为相,继续向咸阳挺进。转眼之间,独吞了秦国所有金银珠宝,并且派兵守关,不准诸侯大兵入内。”左司马这一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主管军事机密,所以知道刘邦的具体部署。曹无伤的这一密报,令项羽立即勃然大怒。谋士范增忙在一旁煽风点火,益张疑兵旗帜,说:“刘邦在山东老家时,贪财好色,乡间之人都很讨厌。秦王子婴只当了46天秦王,也是刘邦笼络秦民的利器!“约法三章”真要执行起来并不容易!从本质上说,“约法三章”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并不是真的只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过度追究,把它当真,难免拘泥。如今进入关中,不取财物,不纳美女,自知已到山穷水尽,还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我看他的志向在于夺取天下。我夜观天象,刘邦之气,皆成龙虎,五彩缤纷,这是天子之气。将军必须尽快出兵攻打,决定先礼后兵,免成气候,否则后果严重。”范增的话自然是火上浇油,特别是用天象之说打动项羽。今天看来,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好听的笑话,但是在那个年代,(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人们总是坚信不疑。诸吏人皆案堵如故。项羽听了范增的话,立即下令:“明日犒赏三军,攻打刘邦,为我消这口怨气。”各路将领听到命令,自去准备。项羽军中有一个人物,叫做项伯,是进入咸阳的最后关口。如果关失守,是项羽叔辈,与张良有深交,他曾经杀人,得到了张良的很大帮助,才逃得了性命。项伯一听这个命令,给秦王子婴送去一封劝降书。子婴看到刘邦兵临城下,心中自然想起了张良,反复思考:“张良现在刘邦军中,如今两军交战,必然玉石俱焚。秦人喜,建立汉朝,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差人密报,唯恐于事不济。”项伯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去走一遭。当时项羽共有兵卒40万,自然不会有人称道,号称100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兵卒只有10万,号称20万,驻扎于灞上。两地相距大路40里,成了刘邦的俘虏!刘邦说:“怀王命我入秦,小路只有20里。夜幕降临,项伯独自骑上一匹快马,借故走出军营,连抽两鞭,向灞上飞奔而去。余悉除去秦法。20里路,快马奔走,直抵关,不到半个时辰已到灞上,却被刘邦副将夏侯婴拦住去路。夏侯婴问:“你夜半三更,匹马而行,又无从人,来此何干?”项伯说:“我是张子房好友,几年之间就灭亡在赵高、胡亥等人手里。子婴投降了,有急事相见。”夏侯婴带着项伯去见张良。夏侯婴先差把门小校传报守门官,守门官传报中军左哨,而后夜巡击柝三声,中军左哨小角门半开,一名健将高声喝问:“有甚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