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1792200000039

第39章 平常心,做不凡事(2)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总算找到了禅师所住的岩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呼叫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洞中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生火,炉上烧的是地瓜,火愈烧愈炽,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禅师鼻涕纵横,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你的鼻涕流下来了,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懒瓒禅师边说边夹起炙热的地瓜往嘴里送,并连声赞道:“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懒瓒禅师吃的东西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并说:“请趁热吃吧!世界都是由心生的,所有东西都来源于知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做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添油加醋地把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皇帝。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内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快乐无忧是因为物质条件的丰厚吗?显然不是,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快乐,那么忧愁、痛苦就永远不会在他的身上发生。快乐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烦恼过了就是清净,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生法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那么简单。

光明进不来,因为心污染得厉害

朱慈目居士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露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真心的境界了啊。”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我现在不行了,我现在很苦恼,因为我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真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寻找你的真心,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中。”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你而去了。”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

真心没有了,这就好像说失落了自己,找不到自家的家门。人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迷惑呢?原因就在于虚妄遮蔽了真心。

一团乌烟瘴气,这就证明地狱在你面前。因为你内心污染得厉害,自己的光明被遮盖住了,佛光想灌都灌不进来。念佛念了半天,没有愿力,只有一肚子的怨,怎么能见到光明呢?

一个人一定不要被社会污染得太严重了,保持内心的纯洁,保持自我的灵性,就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看得透得平常心

在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在修炼禅宗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成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是什么意思呢?弟子不明白。”迷惑不解的学僧去问禅宗大师。

大师解释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中截然不同。最初,我们看到山是山,最后看到山还是山。但在这过程当中,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是水,为什么呢?”

弟子摇头,表示不知道。

禅师继续说:“因为一切都被你的思维、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好像阴云密布、云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中的过程。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不幸、地狱的根源。”

弟子自以为明白了大师的解释,唉声叹气地说:“哎,这么说起来,凡夫俗子和修禅的开悟者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得对,”大师答道,“实在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由此可见,心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而我们只有心无杂念,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获得禅宗所说的“平常心”。生命是一个过程,让我们怀着一颗平常心对待身边所有的事情吧。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赵州和尚问新来的僧人:“你来过这里吗?”僧人答:“来过!”赵州和尚便对他说:“吃茶去!”

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来过这里吗?”僧人答:“没有。”赵州和尚也对他说:“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问:“怎么来过的叫他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也叫他去吃茶呢?”赵州和尚就叫:“院主!”院主答应了一声,赵州和尚就对他说:“走,吃茶去!”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

“常”并不全等于永恒,一个人不知常,就要从自己的生命中回过头来找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对什么事都抓得很牢,执著而不肯放手呢?

生活本平常,不要想太多,人生如果能够达到佛境界,就是无可无不可的快乐无忧的境界了,“吃茶去”,多么亲切自然。禅意就在这最生活化的吃茶喝粥中展现。

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哪种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安谧就可以过得幸福。

有一天,李端愿太尉问昙颖禅师:“禅师!请问人们常说的地狱,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说:“无中说有,如同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从有中生无,实在好笑。如果人眼前看到地狱,为什么心里看不见天堂呢?天堂与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内心平静无忧虑,自然就没有疑惑了。”

太尉发问:“那么,内心如何无忧虑呢?”

昙颖禅师回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又问:“不思量后,那心归何处啊?”

昙颖禅师说:“心无所归。”

太尉再问:“人如果死了,归到哪里呢?”

昙颖禅师问:“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啊?”

太尉说:“可是生我早已经知晓了的。”

昙颖禅师又问:“那么,你说说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啊?”

太尉说:“是啁,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蹉跎。”

昙颖禅师说:“百年如同一场梦。”

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更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天堂与地狱是死后的事情,还是先做好自己的梦吧。

只有放松了心情,才会徜徉在梦的奇妙幻境,达到更高远的境界。

人生每一个梦的实现,每一份由此而来的快乐,都是生命之歌的一个动听音节,都是人生旅程的一个美丽足印。我们应该使我们的心灵具有弹性,放松心情,享受现在。

将心灵的琴弦调控适宜

一位官场失利、妻离子散之人心绪烦乱,烦恼、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于心,不得安宁,于是去拜见德高望重的无生禅师,请求开解。禅房里,面对慈祥、超然的无智禅师,他一股脑儿地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无生禅师笑笑,伸出右手,握成拳头,握得越来越紧,让来人照做。“感觉如何?”禅师问。来人茫然不觉。“把手伸开。”无生禅师拿出一枚野果和一片琉璃碎片放在这人手中,说道:“握紧。”这人将野果和碎片握在手心。“握紧一些,再紧一些。”“不行了,禅师,我的手都快要被割破了。”此时,禅师突然喝道:“那你还不赶快把拳头松开!”

这人吓了一跳,伸开手掌,看着手掌有些微红的硌痕,琉璃碎片已经扎到野果里了。禅师望着他,说:“现在,把琉璃碎片取出来,丢掉吧!”此人顿时豁然开朗,说:“这野果就好比我的事业和生活,而这琉璃碎片就是生活中困扰着我的烦恼、嫉妒、浮躁、忧虑……”

禅师笑了笑,说:“看来施主已经有所了悟。生活中的事就好像这枚野果和琉璃碎片。如果你什么都不取。空握拳头,即便使再大的力气,也是一无所获,这叫徒劳无功。果实好比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琉璃碎片就是困扰你心灵的无尽烦恼,要记得及时将果实中的琉璃碎片取出来丢掉,不然就会心浮气躁、精魄散乱。”

每个人都应该如此,消除思想的纷繁,阻止情感的躁动,不让自己的心灵在散乱中一发不可收拾,劳生一世,苦痛奔忙在所难免,心灵的安宁才是幸福的归宿。

精魄合一是让人不为情感、生活的纷乱所侵扰。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将心灵的琴弦调控适宜,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人的心灵好比一张弓,如果上好了弦,一直绷得紧紧的,长时间这样放着,弓背和弓弦的效用就差了,力道也减弱了,根本就射不了多远。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是始终神经紧绷,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导致身心疲惫、精神涣散。